墨尔本的风的杂文随笔
很少有人专门为墨尔本写部作品,或拍个电影, 可能因为它处在有些孤独的南半球,也可能人们被这座城市养得懒了,虽然这里栖居着太多梦想与艺术家。
几年前我来澳交换,虽然只在墨尔本停留两日,那个在Federal Square看了一场街头表演的周末成就了我一年里最棒的下午。 日子过得久了,城市一样都会厌倦。 情侣过生日总离不开Eureka 88,可是它望下去的都市夜景丝毫不是繁华; 假期想要旅行,往国外哪儿飞都觉得机票贵,往近的哪儿走都觉得地方荒; 身边人拼命凑移民分数,考完雅思考NAATI,还整天做恶梦所学的专业被踢出清单; 这个一天四季、房价颇高的城市哪里适合人居?
我放弃了国内的一切却只能接受压力、失望和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我一个姐妹儿突然冒出一句:“悠闲是墨尔本人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一)离不开的cafe 这两个在墨尔本都不算名气大,但都是让女生很容易喜欢上的那种。 走进East elevation的那天是个周一,推开木门转身一看却发现里面满满当当。 有来这里独自工作的职场女,有和朋友聊天的中年主妇,还有两个推着婴儿车的大家庭。 想了半天,头脑里只剩下一个词来形容这家咖啡馆:舒服。 这里还有着墨尔本公认的最好喝的热巧克力。 因为这不仅是个咖啡馆旁边还有个艺术巧克力生产商Monsieur Truffe。 热巧克力采用70%的house blend,醇厚香浓。 甜点也多和巧克力相关,比如巧克力火锅、巧克力核桃布朗尼和雷明顿。 路过通往野营山区的木桥,附近安静得像是偏僻的国家公园。 因为找路浪费了不少体力,加上初夏陡增的温度,我点了冰凉的草莓奶昔,有个人曾经说:点草莓奶昔的人的心智年龄总在7岁。 然而大好的阳光和宁静却是难寻的悠闲。
二) 咖啡师的故事 这座城市因为遍地的咖啡馆,成就了一个个咖啡师,不乏生活在往返于全球比赛、成为明星的那种。 大概这是不少墨尔本咖啡师追求梦想的倔强。 Millstone的女店主跑去法国学甜品,queensberry pour over的老板拉着女友周游美国找到最好的甜甜圈和最棒的.idea。
三)对食物的固执 据说外来游客和新居民总是喜欢花哨的brunch,而土生土长的墨尔本人喜欢更加朴实的食物。 墨尔本早午餐的流行理念是将晚餐菜品带入早晨时间,很多高档石材以精致的摆盘出现在brunch menu。 很多美食节或者长桌聚餐活动总是离不开城市的calendar。 可是很多墨尔本长大的人却并不接受这些。 这不就是一盘草? 还吃不饱!” 那家的咖啡可以说是难喝,但是各种蛋糕、熟食和沙拉却出奇的好吃。 后来在这座城市,我遇到了一个只喝热巧克力的墨尔本男生。 我突然想起在Swanston street上迎着晨曦拥吻拍照的新郎新娘,想起清晨推开窗就能看到飘在空中的热气球,想起走过Queen Victoria Market是看到蓝天上的“marry me”,想起每次去看footy比赛全家坐在一起吃fish and chips,想起楼下咖啡馆的姑娘记住了我不加糖的拿铁并递过来带着热度的可颂面包… 这就是墨尔本的诗意与幸福。
拐角cafe的咖啡香气让通勤生活也变得有些期待,想要加入附近公园晨跑、遛狗的人群,想要从地铁里捧着厚厚大部头的乘客眼里看出书里的情节,在这种易无聊的“慢节奏”里找到自己的热爱,比如:美食,文学,绘画,喜剧,信仰。 也许墨尔本不需要一个讲述它的电影,因为这里本身就是足够浪漫的情节,还居住着一群自娱自乐的生活演员。
【墨尔本的风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致风杂文随笔07-04
洞穴与风杂文随笔07-04
风的味道杂文随笔07-03
走廊的风杂文随笔12-05
躲风杂文随笔12-18
晋风杂文随笔12-12
躁风杂文随笔12-13
墨尔本的咖啡馆文化旅行杂文随笔07-04
是夜与风徐杂文随笔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