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文韵当窗入随笔

时间:2021-02-14 09:02:36 随笔 我要投稿

诗香文韵当窗入随笔

  从小时候的“摇头晃脑”,到如今,时常沉浸于淡淡书香中,吟唱一句诗,陶醉于袅袅茶香中,诵读一段经典;从小时候的“装腔作势”到如今,时常思绪连篇,震耳发聩。不知不觉中,古诗文已经陪我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她推开了我心灵的一扇窗。

诗香文韵当窗入随笔

  读古诗文,我赞叹祖国的锦绣山河。郦道元游三峡,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真乃巍峨逶迤,峭拔雄险,一派君临天下之气势;皓月当空,刘禹锡览八百里洞庭,微风徐来,水波不兴,“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山水相映互衬,妩媚动人,恰似一件艺术珍品;姚鼐登顶泰山,适逢风雪初霁,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五岳之首安详,肃穆却不失温柔,好一幅泰岳晚晴图。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放眼望去,“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天门雄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抚卷常思,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无论是铁马秋风塞上还是杏花春雨江南,我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读古诗文,我钦佩古人的伟大情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厌倦官场,热爱田园的真情,超凡脱俗,向往自然的情怀,对生活的那份恬淡缓缓流淌于心间。李诗仙自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仿佛一夜之间,百代过客,满腔实现自我理想的情怀连同遭受怀才不遇的激愤跃然纸上;云游天下,巧遇汪伦,“但得酒中趣”,正欲登上小船,忽见汪伦携乡亲父老踏歌为自己饯行,马上铺纸研墨,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真挚的友谊情怀;迷蒙的烟雨中,王昌龄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江面,好友即将返回洛阳,想起自己将是孤身一人,就像孤零零的楚山,空对浩瀚东逝的江水,“平明送客”时不禁临别潸然,叮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思乡情怀让人落泪;孟郊一生颠沛流离,含泪看着“慈母手中线”织缝着“游子身上衣”,直抒胸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博大无私的'母爱情怀感人至深;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亲凿“爱莲池”,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流芳百世;“和戎诏下十五年”,陆放翁眼见“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不禁长问“笛里谁知壮士心”,无奈“沙头空照征人骨”,空有凌云报国情怀,倾音无路,可谓苍茫悲凉。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民族情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革命情怀。抚卷常思,文人饱蘸笔墨将情怀凝固于诗中,那是一份淡泊,一份执着,一份真挚,一份感恩,一份忧思,那是一种留存千古的典范。

  读古诗文,我更敬仰先哲的人文精髓。“无为而无不为”,提倡一切应该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这是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智慧。只可惜如今,多少昔日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乡蜕变成穷山恶水,不毛之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中华民族对和平生活永恒向往的表达,如“礼之用和为贵”得以实现,则社会和谐,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则天下太平矣,这不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吗?“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年代,抛头颅,洒热血,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千年屹立不倒的根源。抚卷常思,这些汩汩流淌的人文精神就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系,民族之血脉,虽经风霜洗礼而历久弥新,深深地浸染和濡染着我们,漂洗我们的志趣,提升我们的精神旨归。

  读古诗文,就像品鉴陈年老酒,虽尘封多年,却不改其香醇,收获的是一份深情;读古诗文,就像玩味一枚珠宝,虽光阴荏苒,却不改其本色,收获的是一份光彩;读古诗文,就像欣赏一剪寒梅,虽雪打风吹,却不改其傲骨,收获的是一份品性;读古诗文,就像对话一位大家,虽身处遥远,却不改其精神,收获的是一份启迪。古诗文推开了我心灵的一扇窗。

【诗香文韵当窗入随笔】相关文章:

书韵诗香-作文09-10

梦里花韵诗香诗歌08-06

笛韵香抒情作文10-20

风香书韵作文03-24

春韵流香作文12-08

韵雪香优秀作文11-17

写景抒情文:芙蓉不语满诗香07-30

雨韵随笔04-06

春韵随笔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