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感(通用3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感1
人类无论怎样进化,最终都要回归自然。上帝赐予人类智慧,起始于石器时代,扩大于农业时代,创造于工业时代,繁华于信息时代,最终找寻于精神自由。
“梭罗”的《瓦尔登湖》距今165年,带给我们的依然是那一片纯净的湖水,宁静下的思考,独处时的愉悦,阳光明媚时心灵的奔放。“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没有思想的人,才是最孤独的。
20xx年,清华大学校长给每一位新生录取通知书附赠了一本书,他说:“希望你们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这本书就是《瓦尔登湖》。
这世界奔奔忙忙,喧喧嚣嚣,生活的琐碎无休无止,内心的欲望无穷无尽。我们要学会抬头看看繁星点点的夜空,学会在下雨的夜里打开一盏灯,因为只有你的灵魂和身体并驾齐驱,生命才有意义。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人只有在独处时候,才能更好的关注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准确的明白自己的需求。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感2
阳光透过细密的树叶,被剪成细碎的鎏金洒落地面。树上,松鼠吱吱叫着,捧着一粒松果,睁着天真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树下,鹧鸪领着它的孩子在悠闲地散步。地面上,有一只褐色的蚂蚁,就好像是一个强盗,正拽着一只长有透明绿翅的、仿佛是一个公主的昆虫,在艰难的行走。不知在安徒生的眼里,这又会变成一个怎样的童话。
林边,湖水荡漾。风陡然向东拂过它不透光的表面,直到吹皱那远处鲜活的水面。光辉灿烂、缎带似的水在阳光底下闪耀,光溜溜的湖面上洋溢着欢乐和青春。
没错,这就是梭罗独居的地方,被称为“世界上最修心的地方”——瓦尔登湖。
翻开书,无论你的内心多么浮躁,这时都会安静下来,连空气都变得像书中森林里那样:清澈、湿润、流畅,有股沁人心脾的薄荷的静,绿的`香……
在瓦尔登湖的湖畔,梭罗的小屋中,茂密的树林间,我品味到了精神上的宁静与优雅。记得歌德说过:“只有把自然当人一样看待,当我们的精神状态、喜怒哀乐与自然完全一致,我们所爱的那双明眸中的亮光与早晨清新的空气浑然一体时,我们对往事的沉思与森林有节奏的喧声浑然一体时,大自然才会以其全部力量作用于我们!”相信远离喧嚣的梭罗,正是有了大自然的力量,才写出了这部100多年经久不衰的奇书吧。
在物质横行的年代里,能读到《瓦尔登湖》这本书真是幸运,我的内心,如瓦尔登湖,平静、安宁、优雅、超然。
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感3
在咖啡馆随意选了一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的第一篇读后感。读书先读序是多年的习惯,记得当年连《牛津高阶》买回来也是先读了余光中的序才开始查字。虽然经过短短半小时的浏览,就决定这本《瓦尔登湖》必将会出现在我的书架上,还是急不可耐的抄下了一小段何怀宏为它写的代序:梭罗和他的湖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已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
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那么,为何要扰它?扰这寂寞?难道我也是心底寂寞之人?
【瓦尔登湖名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梭罗《瓦尔登湖》07-29
《瓦尔登湖》语录06-13
瓦尔登湖教案04-11
《瓦尔登湖》读后感06-29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04-21
瓦尔登湖经典语录01-11
瓦尔登湖与梭罗神话12-06
《瓦尔登湖》好句摘抄04-07
瓦尔登湖的月亮散文04-14
《瓦尔登湖》优美句子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