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心,画家的情--《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镜头 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6-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张晓瑜

师:琼珊为什么会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那最后一片藤叶上呢?

生:因为琼珊一向很喜欢那株常春藤。

师:那为什么她会如此地喜欢那株常春藤呢?

生:常春藤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常绿藤本植物,预示春天长驻。

生:她作为画家有一种特别的艺术敏感,在她眼中,枯藤、黄叶、颓墙营造了一种凄美萧瑟的意境,构成了一幅精美的油画。

师:能从人物职业角度分析,很好。

生:在古希腊神话里,常春藤代表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欢乐与活力,象征不朽与永恒的青春。

师:对,常春藤有着丰富美好的寓意。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常春藤平凡普通卑微,琼珊以此自比。“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就道出了她的心声。

师:那这“一切”又指什么呢?

生:可恨的肺炎。

生:还有困苦的生活境遇。那松动残缺的砖墙和风雨就是比喻困苦的生活境遇的。

师:很好,也就是说,颓墙上的常春藤在风雨的无情摧残下不断凋零,困境中的琼珊在肺炎的折磨下更是身心疲惫。那困苦的生活境遇又体现在哪里呢?

生:那里本就房租低廉,但为了省钱她们又选择了矮墩墩的三层砖砌房屋的顶楼。

生:为了赚取琼珊的医疗费及营养费,苏艾需要连夜进行创作,足见生活的艰辛。

生:还有,红葡萄酒是“买点”,猪排是“买些”。

师:大家能从文本细节入手,分析得非常好。再看,苏艾画的是什么画?

生:小说的插图。

生:“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说明艺术之路艰辛。“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这是作者的切身体会,因为作者自己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师:对,艺术都是相通的,没有捷径可图,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琼珊喜欢那株常春藤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她长时间躺在病床上,无所事事,就一心专注于常春藤上了。

师:对,她不仅是画家,而且还是一位病人。当一个人被确诊患有疾病尤其是重病时,在心理和行为上就会发生许多变化。那么作为病人的琼珊有哪些独特的心理和行为呢?

生:悲观,消沉,心事重重,感觉前途暗淡。“因为我要看那最后的藤叶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

生:郁郁寡欢,自暴自弃,她在默默地告别着人世。“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下来。那时候我也该去了。”“希望”一词中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和悲凉。

生:琼珊“一动也不动”,“眼睛睁得大大的”。“脸朝着窗口,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第二天早晨,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生:她少言寡语,敏感,偏执,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这从她对待苏艾的态度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她体贴细心地照顾琼珊,甚至编造了善意的谎言来劝她,但琼珊却既不领情也不配合,而只是专注于常春藤叶上。

生:对,她在苏艾的一再追问下才说出了实情。当苏艾试图引开她的注意力时,琼珊竟然冷冷地反问苏艾:“你不能到另一间屋子里去画吗?”

生:还有,第二天早晨,“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竟然用微弱的声音命令苏艾。

生:当苏艾劝她并让她为她着想的时候,琼珊竟然没有一点反应。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根本不顾及苏艾的感受,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是够狠心的。

师:对,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当她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一片片地脱落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师:好,大家分析得深入、全面。一连两天最后一片藤叶终未凋零,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也一定想了很久,那么她在想些什么呢?

生:一开始可能有点不敢相信,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

生:自责继而醒悟,读出了生命的启示,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师:那行为上的表现呢?

生:她向苏艾提出了一连串的要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她要求先拿一面小镜子给她,说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了。

生:一小时后,她还重申了自己的理想:“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正如医生所说的,一旦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提出一个问题就能提高恢复的机会。

生:第四天下午,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而且还是“心满意足地”,可见其精神状态渐佳,已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师:对,这就是医生所强调的期待心理。琼珊也曾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直到康复,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病人的心,画家的情--《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镜头 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2.日记教学实录

3.劝学教案教学实录

4.议论文结构教学实录

5.《木兰诗》教学实录

6.议论文教学实录

7.日记两则教学实录

8.诚心待人的句子

9.枫叶图片简笔画

10.树叶粘贴画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