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议论加一把火--议论文说理如何深入(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4-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小时候第一次做饭,由于没有把握住火候,做成了半生不熟的“夹生饭”,妈妈说是少加了一把火。第二次做饭,真的试着多加了一把火,果然就饭香可口了。初写议论文的中学生们不也有类似的情况吗,围绕观点叙述材料,往往没有把道理说透就收了笔。道理不清,是很难服人的。怎么办?那就再给议论添把火吧,--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展开笔墨,进一步论述。

1.由表及里。就是不要搞“观点加例子等于结论”简单推理,而要对例子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本质、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响等。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判主观主义的错误时,就先分析了这种态度下的工作方法,“单凭热情”“割断历史”“脱离实际”“只研究理论”等;然后分析根源,“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等;再析其危害,“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最后还用一副对子给这种人画像。真可谓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如果写驳论文,在对错误观点批判的同时,还要提出与之对立的正确观点。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把敌方的论证方法犯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作为突破口,揭穿了其论点的荒谬,同时,作者又提出了一个与之对立的正确观点,且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例加以论证,既热情歌颂了不屈不挠的革命者,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无耻谰言。

2.由此及彼。就是说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就事论事,而要把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理、现象扯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说理深透。如鲁迅的《文学和出汗》,作者批驳的是梁实秋的文学当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的谬论,在揭露了对方论据的虚假之后,深入剖析其实质,先用类比法将梁的文学论和中国反动的历史论挂起钩来,说明两者是一唱一和的,梁的目的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接下来作者用喻证法,以出汗有阶级性的比喻说明文学必然有阶级性。如此一把火,就烧伤了梁实秋的丑恶灵魂。又如臧克家的《纳谏议止谤》,从历史上的齐威王与周厉王对谏谤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起,联系到各级领导同志要正确对待批评意见,由此及彼展开议论。不比较不容易深入,一比较,领导同志们就不能不被说服。

3.由正及反。就是说不要只从正面谈几点就完事了,还要注意由正面转入反面、以反面突出正面的论述。正反结合的论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辩证规律,可以使说理全面、深刻。如一篇题为《说“小”》的文章,作者在正面论述“大”由“小”构成,“小”可以发展成“大”之后,得出“我们不能轻视小事情”的结论。但作者并不就此罢休,又转入反面论述“我们不能满足小成绩”,而“成绩”的反面是“错误”,由此又进一步论述“我们不能忽视小错误”。这样,说理就深刻多了。又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在原则问题上,他否定了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在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时,他否定了“孱头”--惧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昏蛋”--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废物”--全盘吸收、不加选择的投降主义,而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分别对待、占有挑选的方法。这是一篇由反及正、以反突出正的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想,如果少了反面的论述,文章的内容将是多么的单薄。

“再烧一把火”,实际就是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论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当然,方法还有很多。但都一定要注意火候,切不可用力不足或加火论证时离开观点乱烧。

作者邮箱: minglong8866@sina.com

[再给议论加一把火--议论文说理如何深入(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美德的议论文

2.关于变通的议论文

3.网络的议论文

4.自信的议论文

5.规则与道德议论文

6.以道德为题的议论文

7.以信心为题的议论文

8.等待为题的议论文

9.关于环保的议论文

10.文人当官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