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冯至所写的传记,展现了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杜甫传》原有13节,大约3万字,限于篇幅,本文只选了其中的"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三节,部分段落有删节。
传记文体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辑、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传记的作者在记述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情感、想像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它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它的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6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学习指导
这篇传记文学性较强,牵涉到的历史事件较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先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作一些预习,最好能够做一些笔记和摘录。
内容分析
1、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提示:杜甫的诗之所主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的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冯至在写《杜甫传》的时候,曾经这样要求自己:"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出分寸。"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具体描写,看看作者是如何实现自己这一要求的。
提示: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冯至在他的作品中写道:"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从这里我们看到,杜甫一方面被贫困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40岁以前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50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和雄壮。"
这样类似的句子,在本文中还有很多。冯至在他的作品中,真实地刻画了一个为贫困和仕进心折磨的杜甫。在长安的十年中,他努力想博得权贵的青睐,谋求仕进的途径,因此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很多歌功颂德、酬酢唱和的诗篇,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更多的关注个人的荣辱,他的目光还没有投向广大的人民。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冯至在阐述这一点时,又真实地刻画了杜甫内心的矛盾,同时从个人的不幸中,杜甫也开始看出时代的危机,这一切都预示着他创作方向或者人生道路的转变即将到来。
最后一节结尾指出杜甫对封建统治者的某些幻想,以及对"变乱"性质的模糊看法,这也是杜甫历史局限性的表现。
作者如实地写出了杜甫的局限性,并不会削弱杜甫的伟大性,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3、作者在文章中选取了三个时期,分别是"长安十年""流亡生活""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在每一个时期,都有时间、社会状况、杜甫经历、诗歌等方面的表述,请同学们自己作一些总结。
示例: 长安十年 时间:746
社会状况: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
杜甫经历: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诗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流亡生活 时间:755
社会状况: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
杜甫经历: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诗歌: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使脱去了浪漫主义斑谰的衣裳,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时间:757 社会状况: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也回到长安。
杜甫经历:杜甫和家属再次回到长安。 诗歌: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兴奋的心情。
问题思考
1、从杜诗入手,分析一下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一下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3、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一下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课外拓展
一、了解杜甫的生平。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 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 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 公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741) 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五载(746) 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 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 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
肃宗至德元载(756) 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六月,又自白水往州。闻肃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757) 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疏救房,上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救之,获免。八月,墨制放还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长安),公扈从。
乾元元年(758) 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759) 春,自东都回华州。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月,往同谷。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上元元年(760) 公在成都,卜居浣花溪。
代宗宝应元年(762) 公居成都草堂。七月,送严武还朝。未几,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入梓州。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皆梓属邑。
广德元年(763) 公在梓州。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
广德二年(764) 严武再镇蜀,春晚,遂归成都草堂。六月,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永泰元年(765) 正月,辞幕府归草堂。四月,严武卒。五月,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六月至忠州。秋,至云安,居之。
大历元年(766) 春,自云安至夔州,居之。秋,寓西阁。
大历二年(767) 公在夔州。春,迁居赤甲。三月,迁西。秋,迁东屯。未几,复自东屯归西。
大历三年(768) 正月,去夔出峡。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冬晚,之岳州(今湖南岳阳市)。
大历四年(769) 正月,自岳州之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未几,入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夏,畏热,复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乱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泊方田驿。秋,舟下荆楚,竟以寓卒,旅殡岳阳。
能力训练
一、阅读宋祁的《新唐书杜甫传》,回答后面的问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载,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为布衣交,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书,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nǜ),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jié)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1、下列加红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邕奇其材 奇:对……感到惊奇
B、若令执先臣故事 故事:曾经发生的事情
C、数上赋颂 数:屡次
D、会禄山乱 会:正赶上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杜甫曾经考过进士,只是没有考上,他因此贫困。
B、杜甫给皇帝写过多篇赋,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皇帝的关注,得到一些照顾。
C、因为上书皇帝,给房馆说情,杜甫触怒皇帝。
D、杜甫一生虽多次做官,但都是一些小官,在仕途上是极不得意的。
3、翻译下列语句。
(1)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略。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有冻死骨。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禾生陇亩无东西
2、朱门酒肉臭
3、恨别鸟惊心
5、如闻泣幽咽
[杜甫传(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