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与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发布时间:2016-8-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古诗欣赏与中考

甘肃   吕敏航

         古诗赏析题是近年中考中渐渐露头角并展示了秀美神韵的一朵小花。因其“小”,在某些地区,在某些语文老师的心里尚未引起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但关于古诗的教与学,在“大纲”“课标”中都有要求,尤其是在新版教材中体现更为突出。因此,正确把握古诗赏析题的考查内容及命题趋向,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古诗知识,掌握必要的应试策略也是刻不容缓的。在此,笔者将从考察内容、命题趋向、应试策略三大版块探讨古诗赏析与中考的关系,以求教于方家。

      (一)、考察内容

        综观近几年的古诗赏析题,不难发现考察的形式无外乎从知识层面的考查和思维能力层面的考查两种形式。从知识层面来看,主要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常见的修辞方法、朗读的节奏、停顿几韵脚、筛选相关诗句等知识;思维能力层面的考查,主要是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主要内容的概括和中心的归纳以及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评价,从诗词中感受到的启迪和感悟,理解诗词的意境、哲理及创新观点的陈述。考查的内容虽然广博,但只要掌握古诗赏析题惯用的材料和考查的重点,无从下手的博杂感就迎刃而解。

        中考古诗赏析题所用的材料已唐诗宋词为主,在这范围之内又以当时名家为主,而名家又以短小之作为主,如五七言律绝、小令等。同时又以课内学过的古诗词为主,兼顾少量的课外古诗词。对这些以“四主”为考查材料的题中又有它考查的重点。

      (1)、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

        在这一点上,要熟悉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注意诗体及作家风格,能概括诗词大意,体味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2)、会品析诗词的语言

        会品析诗词的语言就是从遣词用语、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在语言上寄寓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图画美。

      (二)、命题趋向

       第一、试卷中设置的古诗赏析题的省、地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为17%(即6/35);2002年为24.4%(即10/41);2003年为28%(即15/54),其中省和省会级的9份,地市级的6份。

       第二、分值逐年加大。2001年只设2分;2002年多数设分为3-4分,也有5分的;2003年设分情况是2-3分的5份,4-6分的7份,7-10分的3份。这说明对古诗赏析的重视在逐年增加。

      第三、题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2001年一般为选择题;2002年有选择、填空、问答;2003年有选择、填空、简答、朗读节奏划分等题。其中问答题是开放的,且有引入比较阅读式的。如甘肃卷(2003年)《渔家傲》,在考查中对西北风光名句的书写及理解就属于此类。

      第四、内容选点多为人文性哲理性较强的名诗。如2001年河南卷《出塞》,2002年甘肃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重庆卷《江南春》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03年江西卷《旅夜书怀》,甘肃、桂林卷《渔家傲》。

      (三)、应试策略

        在掌握了古诗赏析题考查的内容及近几年的命题趋势后,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解题方法即应试策略上下一番苦功。

          第一、加强背诵默写训练。

      《大纲》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记诵是基础。打好基础,弄懂毅脉,才能顺利进入理解赏析。

         第二、重视感悟,重视审美,把握赏析对象。

        有悟性又有审美情趣。才能有本质意义上的欣赏。我们只有对赏析对象通过阅读、理解、品味并有所感悟,在恍然大悟或小彻小悟的瞬间自然会有一种美存在,这时面对试题就会使思维活跃流畅,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妙处就一一在脑海中浮现,赏析也就胸有成竹了。

         第三、理解题型,探寻合适的解题途径。

      (1)、客观题解题方法

        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判断选择是应从是否曲解愿意、张冠李戴,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是否以偏盖全、故意反说等角度入手,这类题即可解的得心应手。

      (2)、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述等子题。在概括填空、简答、品述、分析表述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关键词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评赏析。

          2、从关键诗句着手,如主旨句、情感句的分析、概括、推敲,都是做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入手分析含义、探究作用。

          4、从作家作品的背景、风格、语言特征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诗句的含义。

          5、从诗句所写的内容入手,把握诗的思想内容。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考虑用词的精妙;体味诗歌的意境,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书写的情怀;体味试题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通联:742100    甘肃西和北川初级中学)

 

[古诗欣赏与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必修四数学课件

4.人教版必修五英语课件

5.古诗欣赏驿站广播稿

6.春晓古诗教学课件(人教版)

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 Healthyeating课件

8.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劝学》说课稿

10.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