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3-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执笔:韩云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 理解生动描写的作用。 

3、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品味鉴赏--以写促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写法。

教学方法:读 议 展 点 练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排除字词障碍 

字:惊惶      篱笆       骨碌        酣    蜷    

缀       矗          咀嚼        澎湃         

多音字:呜咽              落得很远           

词:攀谈           苛捐杂税       奇观     绝壁                           

  骨碌   酣然入梦   蜷    呜咽  澎湃 身手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思考下列问题 

(1) 毛主席在《七律  长征》中的主题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看一看,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 面对这些困难,战士们的态度如何,试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语句说明。 

困难情况 战士的态度 

                                     

  (3) 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态度?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感受。 

                                   

三、 研讨课文,绘制行军图 

1、 根据课文完成红军爬山的简要行军图,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的方法。 

2、 学生展示绘图,教师引导交流评价,并且说说作者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哪里,为什么? 

四、《训练与检测》完成课后第一、二、三、四题。 

教(学)后感:

答案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你睡觉的感觉如何?组织学生交流。 

我们的红军战士在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的夜,而且还饿着肚子,他们的感觉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老山界》。思考下列问题 

(1) 毛主席在《七律  长征》中的主题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看一看,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 面对这些困难,战士们的态度如何,试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语句说明。 

困难情况 战士的态度 

走路难 “向上看……就在脚底下。”“陡极了……只有一尺多宽。”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没有丝毫的胆怯。 

睡觉难 “路只有一尺来宽……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露宿峭壁,半夜冻醒。 “横着心躺下去。”,毫无怨言。 

吃饭难 “肚子很饿,气力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前进”,忍饥爬山。 

处境难 “伤员病号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机关枪声很密”,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讥笑敌人飞机的无能。 

 

第二课时

一、 走入《老山界》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本文记叙的是                          的故事。 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二、 品味鉴赏 

再读课文,从事件、段落、句子、细节四个角度感知文章。 

1、 品事件,了解红军的革命豪情。 

红军战士是依靠                                         翻越老山界的。 明确:乐观、团结、不怕苦、关心群众…… 

2、 品段落,反复吟诵,感知形象。 

品读你喜欢的段落,理解其内容,并揣摩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句话: 我最欣赏第    段,理由是:                                                    3、 品句子,仔细体会,触摸感情。 

本文的句子有些质朴自然,如同红军战士纯朴的内心世界;有些则形象生动,富有美感,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豪迈情怀。 

例:“只得裹着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面对艰苦的环境,红军战士毫无怨言,而是用意志和勇气战胜困难。“横着心”朴素自然地写出红军战士不怕艰苦的顽强意志。 我喜欢的一个句子是:                                                   我喜欢的理由是:               

 4、人物的精神风貌往往是通过细节表现的。勾画文中你欣赏的细节进行赏析,并和同学交流,说说它们是如何为中心和塑造人物服务的。 

三、 摘取精彩片断,进行仿写练习 

示例: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个句子用四个喻体表现耳朵里不可捉摸的声响,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加强了文章的气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练习:写一个比喻句,用几个喻体表现一个本体。然后进行交流评价。 

                                               

四、拓展延伸

1、 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一段。 

2、试阅读下边这篇《六月雪》(有删节),然后与《老山界》作比较,篇目见后。

课后反思: 

试阅读下边这篇《六月雪》(有删节),然后与《老山界》作比较,回答问题。 渡过金沙江,又经过几天艰苦的行军,到了雪山地区。 

天黑以后,我们借着朦胧的月光,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径向上爬去。队伍拉得很长,抬头看,头顶上有人;低眼瞅,脚底下也有人。战马在嘶叫,拉拉队在前呼后应。喊声,歌声,震荡着草木丛生的山谷,发出欢乐的回响。同志们的情绪实在高,但都走不快,因为路太难走了,又看不清,不小心就有滑下去的危险。  

我们艰难地走了一夜,直到天亮还没有到达山腰。前面传来休息的命令。我们在道旁停下来,吃了点炒面,又继续前进。 

越向上走,山势越陡,小道儿几乎要笔立起来了。山路虽然由前面的部队做一番修补,但是骡马走起来,仍然相当不便。道旁绝壁上悬着的石块,若不注意撞到了就有砸破脑袋的危险。山涧里的水,湍急地向下倾泻着,溅起几尺高的白沫子,发出哗哗的吼声,真叫人胆寒。 

  将近中午,我们才爬上半山腰。刚一拐弯,便见到两座高山,好像要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似的,把小道夹在中间。两边石壁上伸出几棵葱绿的青松,路旁青嫩的小草刚长了两寸高,几棵黄色的小花骄傲地随着温和的山风摆动。这里完全是一片春天的景色。而背阴的地方,微风徐来,凉爽宜人,又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使人完全忘记了当时正是夏天。  

又往上走两个小时,就好像进入冬天。白皑皑的积雪,越来越厚,道路滑溜溜的,行动更困难了。走在我后面的一个贵州籍同志,由于年岁大,身体弱,越走越喘,越走越吃力了。我顺手去接他的枪,副班长也赶上来要帮助他拿背包,可是他说什么也不肯,还是艰难地支撑着身子前进。 

再向上走去,好几层雪冻在一起,差不多有两尺多厚。雪底下的水还是在哗哗地流着。山势更加陡峭,道路更加崎岖狭窄,要是一步走不稳滑下去,那就再没办法爬上来。草鞋早就被雪水浸透了,十个脚趾冻得又麻又木,深一脚浅一脚的,也不知道是冷是热。  

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了。胸口上好像压着千斤重担,透不过气来,走几步就得喘半天。我后面那位贵州籍的同志,额头上汗直流,看样子连往前爬的劲都没有了。不得已,就坐下来。指导员忙抢到他的身旁,像慈祥的老妈妈一样,把他的手架在自己肩上,慢慢地把他扶起来,耐心地对他说:"同志!在坚持一会儿,过了雪山就是胜利!在这里,说什么也不能停呀!" 

"我自己还能走!"那个同志轻轻地推开指导员的手,激动地说了一句,又摇摇晃晃地走起来。  

下午三点钟我们到达了山顶。大家多么高兴啊! 

忽然西南方向涌起一块乌云,迅速挨着山头压过来。接着暴雨挟着冰雹,劈头盖脸地打来。不一会,又变成了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我们身上的单军衣浸透了,有的地方还结了一层薄冰。冷风一吹,把大家冻得上牙直打下牙。指导员和连长忙着叫大家打开被子,披在身上。 

风好像故意和我们闹别扭似的,越刮越大。我们的脚陷在一尺多深的雪里,费老大劲才能拔出来。被子被风吹鼓起来,像船上的蓬,拖得我们来回直晃荡。我们几个人就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  

这时指导员自言自语地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简直比蜀道还难!"后边的小通信员不知道把这句话听成个啥,就接着说:"指导员,我们不是已经上天了吗?咱们的脚早就站在云彩上面啦!"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1、《六月雪》与《老山界》的叙事有什么相似之处? 

2、《老山界》写夜景,主要烘托红军行军的气势,而《六月雪》写夜景主要突出什么呢? 

3、《老山界》以地名命题,《六月雪》则表现自然景象,以现成的戏目命题。你认为"六月雪"这个题目好吗?为什么?  

答案

一、 走入《老山界》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本文记叙的是                          的故事。 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二、 品味鉴赏 

1、 品事件,了解红军的革命豪情。 

红军战士是依靠                                         翻越老山界的。 明确:乐观、团结、不怕苦、关心群众…… 

 

韩云生

[老山界 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苏教版祁黄羊课件

2.燕子教学课件苏教版

3.有关苏教版认识方向课件

4.苏教版掌声课件

5.苏教版变色龙课件

6.苏教版认识方向课件

7.苏教版识字教学课件

8.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9.苏教版dtnl教学课件

10.苏教版bpmf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