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姓名: 木木   电子邮箱: hui124990@sina.com  

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方法。

          3.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见教学目的3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疏通文意。

一、 导入新课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观瀑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 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二、 简介作者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名)清代人(时)浙江钱塘人(地)清代诗人,评论家。他继承了明代“公安三袁”的文学思想,主张诗文创作不要抄袭古人,贵在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文集》(作)

三、 疏通全文

1、 将课文注释中的拼音写在书上相应的字上。

2、 生齐读课文,师指名朗读节奏。

3、 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注意以下词句。

则飞泉一亭为之也:那是飞泉一亭造成的啊!

凡人之情:凡:大凡。情:事情。

势不能久留:势:势必。

他若匡庐:他:其他。若:像。

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

虽欢易别;虽然欢欣,却易分别。

而磴级迂回:而:可是。

飞瀑雷震:雷震:震响如雷。

八窗明净:八窗:八面窗子。

闭窗瀑闻:瀑闻:能听到瀑布声。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以人的安逸,等待瀑布的辛劳。

顷之:过了一会儿。

又复大作:又更大起来。

唯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只是他日我的魂梦,也许会飞来罢。

四、 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进一步理解课文。

          2.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略)

二. 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已经观赏过许多瀑布了,是什么使他留恋峡江寺舍不得离去?

明确:因为有飞泉一亭。

2. 第二段中提到了几处别处的瀑布?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明确:五处。用别地观瀑的艰难对比衬托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舒适欢娱。

3. 第三段写登山经过“奇”在哪里?

明确:“奇”在“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有三奇树。”“根分而枝合。”

4. 在第四段写飞泉亭观瀑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简要说明。

5. 第五段进一步从什么方面描写飞泉亭观瀑的乐趣?

明确:从听觉写“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吟咏之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6. 第六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写下山夜宿,并交代写此文的缘由。

7. 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多用白描手法,无生动的比喻,无形容词的堆砌,清新自然,抒情直抒胸臆,率真质朴。如述家常,然于平淡之中足见情趣。

三. 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明确:相同:情景交融的写法。

不同:内容:22课偏重于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本文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

      语言风格:22课流畅婉转,抑扬错落。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

      作者情趣:22课悠闲自得,淡淡的孤独与怅惘。本文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四. 完成练习。

附主体板书

                          其他瀑布   游者   不得从容      虽欢易别

                                反衬

峡江寺:意难决舍----有亭飞泉     游者  以逸待劳   观瀑之娱

                                           对枰吟咏   一至于斯--------魂梦飞来

                                正衬

                         鼎足三树    根分枝合          奇已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醉翁亭记教案

2.《长亭送别》 教案

3.《长亭送别》 的教案

4.长亭送别教案

5.八年级《醉翁亭记》教案

6.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

7.《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8.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9.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10.湖心亭看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