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评价策略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数学评价策略(优选7篇)
数学评价策略1
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即时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要且特殊的评价形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彰显出其特有的优势,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行为、言语、活动等给予判断性、指导性等的判断。本文将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切入点,对课堂中即时性评价行为可采用的一些策略加以分析,希望能在新的角度给初中数学教师们一些启发。
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简介
行为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起初强调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斯金纳作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新的行为主义理论,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最著名的实验是他自制的“斯金纳箱”实验,以白鼠为被试,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当白鼠按压到杠杆时就会出现食物,小白鼠在偶然一次压杠杆得到食物后,其压杠杆的频率明显增加,直至最后学会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该实验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并把由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s);把有机体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operants)。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通过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可以通过强化的安排改变人的行为。即时性评价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反馈强化行为,正是通过强化学生的正面行为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但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策略安排的问题,以实现评价行为的最优化的。
二、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即时性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1.在学生恰当的行为出现后,要尽快给予评价,把握评价时机的及时性
该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或存在缺点、问题时,尤其是在学生积极探索研究而有所创新时,都要及时地给予评价。斯金纳关于行为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他看来,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是极为有效的刺激,对行为的及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操作性学习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原理就是,结果在行为之后立即出现远比延迟一段时间在出现更能影响行为,及时的反馈评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它提高了评价的激励价值,使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明确化。
与凝固的、静止的总结性评价相比,即时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认识到自己的何种行为得到了相应的评价,直接刺激其真正面行为出现的频率。
第二,它提高了评价的信息价值。评价本身即包含信息反馈的功能,如果学生的行为在很久后才得到评价,那么在这之前,其错误的行为仍然会延续,其正确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因此,立即给予评价反馈比延迟很久才给予肯定更具有强化和指导作用。
2.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强调即时性评价行为的针对性
不能简单的将同一刺激泛化实施到不同的对象上,这也凸显出行为主义的评价观,即评价行为应当具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即使评价含有丰富的判断和导向信息,达到分层教学的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反馈环节时应注意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评判学生,从而使具备不同能力或特性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体验到快乐。
3.改变传统的评价姿态,丰富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强调即时性评价过程中的互动性
从数学课程开展的整体情况来说,传统的课堂即时性评价行为中大都把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使得评价环节缺乏互动性和民主性。而我们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中,也包括在评价的设计里。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充当了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做出积极反应,但对于处于初中阶段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辨别分析能力,并具有主动行为的要求,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把同伴的认可与关注看的.更为重要,这使有效的强化物不再拘囿于教师本身,还包括了学习者本人。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尤为关注学生的主动行为反馈,他们认为,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的作用于环境的,维持行为的最重要的强化物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快乐,他们把这类强化物叫内部强化物,与其相对的是外部强化物,譬如教师的口头表扬和称赞等。研究表明,这类外部强化物可以增强内部兴趣,教师作为教学整体的控制者,应当有意识的设计更多形式的评价活动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将外部的反馈刺激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动机,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最终达到以内部动机来驱使完成学习。
在现实教学中,还有许多其他可以借鉴使用的方法策略,教师可依据实际的课堂情况,随时调整评价策略:如可以结合作用集中性评价,弥补即时性评价的过于零散的缺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还有对评价次数的把握上,应逐渐降低评价行为的频率,逐步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再就是对于评价空间的扩展上,教师在课下也应把握机会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数学评价策略2
一、根据作业内容,分项评价
一篇好的学生数学作业是多项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我们只注重对学生的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就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从而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例如,我在数学作业中设计了分项评价等级的方法“:A”表示“双基”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依据的合理性和步骤的完整性记忆结果的正确性;“B”表示书面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所用的文字、符号、图形的正确性和书写的整洁性以及格式的规范性;“C”表示创新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的逻辑性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有课外延伸等。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抓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完成作业质量不好的因素是多元的,即使是平时的优等生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我在评价中除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客观评价外,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优点给予放大,采取肯定、鼓励、表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经常保持适当的学习激情,从而为他们学好数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当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解决比较困难的试题时没有畏缩,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作业时,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适当提高评价等级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我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作业难得做对。一次,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时候,我发现他听得十分认真,发言也很积极,课后10道作业题他竟然做对了8道,我立刻抓住时机,在作业上用红笔给了他写下了大大的“优秀”,这一下子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从此,他完成的作业都是十分整洁,字迹工工整整的,而且答题的质量也不断地稳定提高,期末考试120分的试卷,他得了105分。
三、适当一题多改,培养学生多元思维
心理学发现,人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有时达不到较高的水平而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评价等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有时我采取一题多改,渐次提高评价等级的策略。
四、面对面评价,协商批改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批改作业时,偶尔会出现些令我们疑惑不解的情况。如:有的学生知识基础平时比较差,智力水平一般,平时作业也不很认真,但却有时却把作业做得很好。于是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进步了,还是作假了?有的学生一向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偶尔会做得很差,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又如:有的同学答题过程很简略而结果却正确。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学生的一种创新思维给出的解法呢?为了实事求是地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从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我就采取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评价的策略,和学生协商批改,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挖掘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潜力。
五、因材施教,适当延迟评价
我们知道,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不是绝对平衡的,即使是最好的学生也可能有做错作业的时候。当学生的错误过多,甚至比较严重时,为了避免由于给予学生作业评价等级过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知识上脱节和恶性循环的情况,往往我采取适当延迟评价的策略,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弄清原因,补充了所欠知识,并将作业错误改正之后再进行评价,定出等级。总之,评价学生作业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重复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有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爱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够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数学评价策略3
一、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双边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作业活动中,应将有意识的将作业评价的“任务”让学生来“分担”,把学生引入到作业评价活动中,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保持积极的“情态”参与到评析作业活动中,参与师生互动。如在“分数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对分数加减法中存现的运算错误情况”,有意识的让小学生来当“裁判”,结合作业内容进行评讲并阐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进行实时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结果”阐述表达出来,作业评价的双边性、互动性“展现无遗”。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能力性
作业评价的目的为了传授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永恒的“主题”。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渗透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不能简单的“讲作业”,而应该设置探知、解决的“过程”和“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的“动手实践”、“思考分析”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解题方法、巩固解题技能,提升解题素养。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对路程类应用题内在关系掌握不牢,容易出错的情况,结合作业练习中“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处5.2千米处相遇,两车用了几小时相遇?”问题案例,让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找寻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解答要求与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此时,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探析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活动,向学生阐明进行路程类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最后,教师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再次“反思”。小学生此时借助于实践探究以及教师指点活动,对数学作业中存在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实施分层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整体性
作业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求“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作业评价中也落实新课改整体目标要求,采用分层性教学策略,将评价作业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中下等学生群体身上,针对后进生易出现的错误之处或解答的疑难处,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联系,有意识的让中下等学生群体回答问题和解答问题,并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让优等生带领中下等学生一起“前进”。
四、实施多样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评价方式,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之外,还应该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个体之间互评以及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主导特性得到有效激发,参与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就采用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基础性问题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解答题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应用题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五、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创新评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让小学生在有效作业评价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数学评价策略4
新课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知识,其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形式。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评价的改革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作业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意义分析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存在较多的教学弊端。新课改的推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些学生的成绩较好,能力较强,还有学生成绩差、能力差。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时,不应该立即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认清楚错误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学生所欠缺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化,作业评价效果较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无法接受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会对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产生质疑,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主题入手,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作业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在此之前,将作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分为一类,解题方法错误和格式错误的分为一类,计算内容出错的分为一类。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一组学生负责一类题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作业批改工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类别问题的分析,学生会自我反省,总结自己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计算题目为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增强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适时性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为教学奠定基础。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疑惑的问题。例如,某一些题目的解答过程本身较为繁琐,学生自己往往会却简略回答,过程会出现问题,但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现象,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教师需要同学生之间多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思路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撑,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主观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善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仔细划分作业评价环节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速度,很多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就认为是正确的,对于一些过程正确结果错误的作业一概否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乐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往往会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对于这一类学生的作业,如果教师不仔细观察,直接否决则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被消磨殆尽。因此,在作业评价中需要仔细划分评价环节,作业评价中考虑四个问题,首先,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合理,其次,解题方式是否正确,再次,解题过程是否简洁,最后,解题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对各个环节解题思路的综合分析,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从而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作业评价环节的仔细划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评价的重视程度,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采用创新的评价方式,才能够让作业评价的效果发挥至最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改革不仅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与学生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价改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教师作出适时地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小兰。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xx,(5):51-51.
[2]赵雪松。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xx,(12):228.
数学评价策略5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一)确定的研究方法
第一,确定出量化的研究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方法比较多,而且各式各样,具有多选择性. 如何在教学中选择研究方法,这要根据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范围加以确定,不能凭空想象出量化研究方法. 第二,确定出辅助性质的研究方法. 该研究使用的是质化研究方法,将其当成了量化研究最佳辅助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量化研究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区,确定出数学的教学标准以及评价标准,该标准理当和当前的教学状况一致,另外也应该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特征相符. 第三,如何选取对象和确定对象. 该研究主要研究的对象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据量化研究而确定,第二类是根据性质研究主题而确定,将某个省的多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二)收集研究材料
量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需要到某个省份去收集小学数学各个年级的考试试卷,将该试卷进行编号,作为收集的资料之一.
质性研究所需材料,进行资料研究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收集,这个收集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对象获得不同的信息. 可以使用采访式收集报告,掌握了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之后,再根据综合的数据加以选择和确定,使用这一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可以掌握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资料.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量化研究的发现
本次研究对四个地区的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收集,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更好地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对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做好统计. 最终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第一是县区层面教学结果一致性研究,研究一致性出现的状况,并且对最终的研究结果加以分析. 第三地区层面,同样是对地区层面加以分析,最终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最后一个是对整个地区总体结果进行分析.
(二)质性研究的发现
本研究结果发现,学业研究的重点理当放置于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的认知上,这主要包含教师在命题考试试题时,对知识的综合把握以及学生学习该课程实际掌握情况. 另外,教师还得从教育部门总体规定学生学习要求综合评析学生情况.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推动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和课程标准之间有一个高度的吻合,然而对于课程要求标准以及评价之间是否能达到一致性,那么就要看进入教学时,从评价的结果和类型中查看这一教学结果. 我国的课程改革是在20xx年开始推行,陆陆续续在18个学科中,根据教学标准开展工作,每名学生根据教学标准以及课程实施标准开展评价工作. 可以这样定义,课程改革使得我国评价标准和课程教学之间形成了一致性,这个改进使得一致性进程变得更加快速,课改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学业评价实施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对课改执行标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析,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从而得出数据,对该数据加以分析,不断地深化课改. 经过各个地区的检查报告发现,当前我国对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使用的手段是,根据教师对基本学生素质加以评判,如果学业评价得不到完善,那么对学生执行的标准也会出现偏差,甚至忽视了标准所衍生出的一些影响因素. 因此,我国当前教师进行标准评价时,应该从程序上加以评价,应该有哦严谨的程序标准,应该在评价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业评价相关问题
对数据加以研究分析,能够评价学生学业价值发展. 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从自我价值方面发挥出优势. 提倡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提升评价准确性. 一般而言,学业评价主要有教学质量评价、学业表现评价以及标准评价,最后一个是测试评价等,这几个评价结果都不尽相同.
(四)反思最终评价结果
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都比较死板,这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评级进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使得综合评价受到制约,容易出现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 因此,当前要改进评价方式,摒弃传统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统一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才能获得最佳评价结果.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以及课程标准一致性现象得到提升效果时,不仅需要落实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制定出的政策标准,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实际运行中,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教学活动标准,这样才能逐渐提升教材研究作用,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不断深入新课标研究,可以获得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信在今后,教育界的人们不断努力,凭着卓越的追求精神,学生的评价体系会逐渐完善,而且更具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用枝.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及注意问题[J].祖国:建设版,20xx(7).
[2]张平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快乐和谐的课堂环境[J].祖国:建设版,20xx(7).
[3]曾萍. 寓教于乐 幸福课堂: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的几点尝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xx(23).
数学评价策略6
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习水平,也要关注过程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积极倡导过程性评价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的发展趋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1]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过程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系统。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过程性评价,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了解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益,通过评价推动发展的作用才能变成现实。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是伴随着教育评价观念的不断发展变化,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最早出现的过程性评价是在1967年斯塔弗尔比姆和其同事所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他们的解释是:过程性评价是具体方案实现过程的评价,它能够反馈信息给方案制定者,特别是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显然这是对过程性评价做出的以用途和目的为基础的诠释,不能称为严谨的定义。随着教育评价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过程性评价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归纳目前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在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理念下,评价只注重在课程实施之后的终结性考察,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结果形成的过程漠不关心。实际上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还包括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处理他们周围的问题;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且包括影响他们学习成绩与课外行为的价值观、态度和思维习惯的形成。过程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引导人们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视,拓宽了数学学习评价的领域,用质性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档案袋”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施客观评价是评价理念的一大突破[2]。
2突出强调过程
传统的评价模式只重视最终结果,而过程性评价特别体现了过程的重要性。这里所强调的过程,不仅仅指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包括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在传统评价模式下,教学和学习往往追求一种功利性目标,忽略了过程中所包含和体现的价值信息,而评价也只是用来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一种工具。学习是发生于过程中的一种行为,在过程性评价理念下,评价是内嵌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和评价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评价既是与学习实践紧密结合的价值发现过程,也是参与学习实践价值建构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情感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不断地相互影响[3]。这种教与学融合的过程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素材,使评价与教学、学习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过程性评价具有的特点是阶段性和持续性。首先从阶段性来说,关注学生每一时期、每一环节的学习状态,包括德、智、体、美、劳和情感等方面;再从持续性来说,关注不同阶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差异性、共同性。因此,过程性评价的理念是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应从多个角度进行。不仅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还包括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实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是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以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为基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有关非智力因素实施的综合评价。
二、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结果需要关注,也要关注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是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意义有:
1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学习提供养料
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知道自己具体学会了什么内容、学习的整体效果又是什么程度。过程性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亮点,一般采用“表扬”“批”“评”“测”等方法。“表扬”是指学生第一次接触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教师给予肯定的激励性语言。“批”即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用红笔批阅,这是学生第二次独立实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反馈。“评”就是第三次教师根据数学的特点设计一些问卷调查表,如填写预习评价表、课堂评价表、课后作业评价表、自我评价表和学生互评等,以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习效率[4]。“测”就是最后通过当堂测验、阶段性测验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从错题中总结经验,并对正确的解题方法加以巩固,从而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
2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学习提供方向
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记录袋里的基本材料是学生作品,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具体成果的有关资料,如学生有特色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比较满意的一些作业和单元测验,研究性学习的现场记录,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自我评价与反思等。材料是客观真实的,并能够适时补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实际状况。这不仅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改进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3过程性评价为师生合作提供契机
客观的、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推动教师更积极地工作,能够激发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育教学的关键部分。对学生来说,合理的测试可以检验学习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那么其学习的热情会高涨,而且对评价遵循的原则会理解得更清楚;如果再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状态的评价原则,那么其将会更加主动去反思、分析,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4过程性评价为提高质量提供动力
过程性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进行整体、全面的观察,并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其目的不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等级差别进行区分,而是要测评、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清晰认识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客观情况。这样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对教育价值的科学认识,能够避免目前只重视智育的教育观念,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结合总体评价,教师或学习优秀的同学可以对学习稍差的学生提出学习建议,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必须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扮演主导的角色。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初中数学教育过程性评价的策略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不仅要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而且还要建立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种化、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纳入评价视野,从不同的层次去了解和认识学生,就能够发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优点和内在潜能,促进每位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1二次评价法
因为学生家庭环境、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的差异性,所以应该允许学生经过努力后,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目标,因此可以在评价中采取二次评价法。比如当学生觉得自己的某次测试结果不是很理想时,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申请,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允许进行第二次测试,第二次测验的内容和难度要与第一次差不多,教师可以将学生两次考试中的最高分记作最后成绩,这样就重视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减轻了考试的鉴别功能。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延迟判断”能够让学生不断看到进步,从而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自我评价法
树立现代评价观,使评价由形式转化到实质、由被动转化到主动、由外部转化到内部,而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认知目标分类中,布鲁姆认为认知的最高层次是评价。也就是只有当学生的认知达到了评价的水平,才能够真正地把握自己,并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就是通过认识自我,判断自我价值。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关键标志。新课程理念的数学学习不仅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而且更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完整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学习的动机、课堂内外的学习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5]。
如在七年级学习了“有理数”单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做星级自我评价卡:
课内评价课外评价本单元
学习收获敢举手发言☆☆☆喜欢看数学课外书☆☆☆会相互协作☆☆☆喜欢听有关数学家的故事☆☆☆会提出数学问题☆☆☆善于发现数学问题☆☆☆能积极探索☆☆☆能够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由学生给自己判断在☆☆中能得到多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够给学生一个主动反思自己的机会,同时又让学生感到自己拥有自我做主、自我表现的权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随之提高。
3“分数+评语”评价
在数学检测卷首设计分数和评语栏,学生考试后不仅有成绩,而且还能看到教师的评语。一方面通过考试我们可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从考试中找出不足,并想出补救措施,这才是我们考试的主要目的。例如一次考试后,教师可以在试卷上这样写评语:“你这次的成绩很好,取得的进步老师很高兴。你终于探索到了适合你学习的好方法,几何题的分析能力你有了重大的突破。如果你能够再提高代数问题的分析能力,下次测试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这样的评语,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过分看重,引导学生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能够关注学习的具体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多样的情感体验和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不是简单地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4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记录下自己学习数学的实质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学习感受、对问题的想法等,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反思自己的学习得失,提出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和建议,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总之,数学日记反映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感受和想法。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通过数学日记自由表达掌握数学知识的具体程度、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实际状况。因此,数学日记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取材比较灵活,在写作风格上对学生的要求不统一。大概来说,可以分为三类:课堂上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分析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教学过程的建议和想法,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外活动、练习、测试等问题的具体评价。充分自由表达学生重视或希望倾诉的事情,如自己的成功、失败、疑问,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困惑等。
新课程关注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数学日记显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的语言阐述数学思想方法和表达情绪情感的机会,它不仅可用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评价和理解,而且可用于学生对思维方式的认知和领悟;也可以用于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还可以用于像和自己倾述一样写出某个教学过程真实的情感体验。并且数学日记也能够写成自我报告的形式,及时评估自己的综合能力或探索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5学生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就是通过收集学生在某方面的具体作品,展示在某方面学生的进步、成绩和经历。档案袋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在某方面客观认识、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进步。档案袋评价方法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适应当前数学新课程的一种好方法,通过汇集学生学习过程的材料,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诊断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并能够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学生成长档案袋中应该至少收集三方面的材料:展示学习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发展变化的材料;展示学习成果的材料;展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化过程的材料。档案袋评定属于质性评价,在应用此种方法进行评定学生时,不要大量运用量化的方法,而是应该大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不要过多在同学间进行横向比较,而要重点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状态的比较,促使学生通过自身去认识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和努力,教师应该给予恰当的肯定,综合应用师评、互评、自评的方法[6]。总而言之,任何评价方式都有其特点,在评价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和评价内容进行选择。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生建立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新课程对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仅要求教师尽快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而且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用新的评价理念来探索新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评价策略7
摘要:如何发挥评价发展性功能,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科学的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评价体系,这是每个老师需要予以给予重视的地方。故此我组开展与评价性相关的研究内容,旨在借助研究建立有效且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并根据此系统制定形对应的奖励,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基础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评价激励
练习活动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媒介,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承担这沟通作用。通过练习活动,教师可以清楚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对整个教学发聩。尽管教师对教学活动都非常重视,也有很多专家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但无论是教师和专家对于教学活动的重点都在于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何种内容,对于教学活动中评价关注过少。事实上,有效的评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自身情感作用,更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以及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个事务研究,首先需对其定义和内涵有个清晰的认识。评价,就是通过言语或奖励等相关符号,对学生的相关行为给予反馈,进而提高或降低此行为出现频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其中“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是评价的根本要求。如何设置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构架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现阶段小学数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评价的分类
(一)激励性的评价
激励是评价有助于在课堂中构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传统中国式评价给学生带来的挫败感,得以让学生一积极精神面貌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多种形式的评价
有效的评价并不仅仅包含教师一个主体,还必须包含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即学生。因此有效的评价应该是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让每一位同学都拿到评价的主动权,这样一来,很多的同学都会被影响到,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多层次的评价
多元化的智力关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智力观,同时每个人都有其自身擅长的领域,不仅只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要采取多层次的评价。不然成绩好的同学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成绩差的同学会觉得成功是与自己无关的。切忌,在面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时,不要灰心,身为教师,你的心里不应该有差生这样的分类,从你的角度出发,一定要相信他们,得到你的肯定,他们才会觉得得到了最高的评价。
(四)引导性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有组织的、有指导的。实践课的训练重点是否完成,有一半的程度取决于你对他们的评价。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思维独特的同学,切不可鲁莽的一棒打死,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聆听,说不定会有惊奇的答案,就算是错误的,也要肯定孩子们肯于动脑思考的探索精神。毕竟,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如何评价
(一)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学习一个愉快的体验,使得学生爱上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滥用或运用不当也会失去激励性的功能,要使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激励的功能,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1.激励需把握尺度,明晰学生努力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在课堂中不好的表现,教师对其评价应做到及时、客观、公众,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言语的使用,让学生从评价中发现问题根源,并为学生指明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2.激励应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亮点。激励性评价需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教师的赞美和表扬更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亮点和不足。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学生课堂上踊跃发言,你可以对他说:“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只有认真的思考,才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等等。同理,当学生不能回答提问时,教师可以对他说:“别着急,再想一想。”学生回答问题表达不清时,你这样对他说:“老师知道你的想法了,可你表达的不是很清楚,再重新试一试,好吗?”等等。评价要突出问题的焦点,一语道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扬长避短,更加优秀。
3.激励应“多标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不用“一把尺”。对于后进生和优等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后进生在学习上或其他非智力方面上哪怕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都渴望都被关注,所以一定要及时予以他们关切的目光,也要讲一些贴心的话语。对于优等生的评价要注意评价客观、严格,让其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知识学习是没有界限,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恰到好处地把握评价时机
教师缺乏激励方法和策略的引导,是造成批评现象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语不但要把握分寸,还应把握时机。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正确把握评价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度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的同时得到启发,增强学习积极性。
1.及时评价,可以给予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对学生的正确答案予以表扬,可以使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例如,在混乱的放学送路队中,点出一名纪律规范的同学,予以表扬,很快,其他同学就会向他看齐,并且大家都会自律的让混乱队伍马上变得整齐。
2.延时评价,提供给学生积极探究的时空。延时评价,是建立在现代化学生观的基础上。现代化的学生观表明学生是发展性的人。既然学生实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某些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不需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反而延时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分发展。因为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例如对于“50克铁和50克棉花哪个重的问题”有的学生说:“50克铁重”有的学生说:“一样重。”我并没有指出谁对谁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论证,当学生在论证过程中认识到时,教师才给予评价,从而达到“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延时评价,给学生留出了自我检查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精准有效地拓展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数学练习课中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总结时,教师应从学习情感,态度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学生互评,说一说哪些同学上课表现得好,好在哪里;学生自评,谈谈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师生共评,大家既可以提高辨析,表达能力,又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激励自己今后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综上所述,在数学练习课中,应充分发挥评价发展性功能,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通过对预设的细致评价,选择恰当的评价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性评价功能,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总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求证、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更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世福.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xx(31):114-115.
[2]胡异男.实施心理激励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成绩[J].中国校外教育,20xx(06):7.
[3]马越.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1):219-220.
[4]李晓萍.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激励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xx.
[5]陈维娟.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xx(30):191.
[6]郑燕燕.新课改中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xx,18(04):100-101.
[7]喻越.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文学教育(上),20xx(8):82-83.
[8]姜桂兰,王明平.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xx(Z2):52-53.
【数学评价策略】相关文章:
数学评价策略08-12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04-27
小学语文作文评价方法与策略03-07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09-28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09-30
购物策略数学教学反思02-07
《购物策略》数学教学反思02-07
《购物策略》数学教学反思集锦02-07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