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时间:2024-12-26 08:20:38 评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

  1、目的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为了评价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顺序,确保成本风险得到识别和控制,以规避风险、减少浪费和损失,保证本公司成本目标的实现及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保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评价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风险程度。

  3、职责

  3.1体系负责人负责组织成本部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评价成本风险。

  3.2成本部是成本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已确定的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和损失进行核算,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并组织制定和实施成本控制方案,以消除成本风险。

  4、工作程序

  4.1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4.1.1成本部应根据《已确定的提高成本因素清单》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提高成本因素的核算、排序和分组提供依据。

  4.1.2本公司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

  a)提高成本因素的性质;

  b)提高成本因素的类别(见《成本管理手册》第3.5.5.9条);

  c)提高成本因素的范围;

  d)提高成本因素的分布情况和所在的区域;

  e)每个提高成本因素能提高哪些成本?

  (不限于此)

  4.2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进行核算

  4.2.1在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财务部应组织对已确定的提高成本因素(包括浪费和浪费源)逐一核算所产生的浪费和损失的金额,为提高成本因素进行排序和分组,实施成本风险评价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4.2.2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和损失进行核算的具体程序、方法和要求见《成本核算控制程序》。

  4.2.3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浪费和损失进行核算所引起的记录,由财务部负责归档保存。

  4.3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排序和分组

  4.3.1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成本部应按核算的结果(浪费或损失的金额)由高至低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排序和分组,为确定风险程度提供依据。

  4.3.2对提高成本因素的分组本公司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a)ABC分类法;

  b)区分一次性浪费和经常浪费;

  c)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

  4.3.3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排序和分组所产生的记录,由成本部负责归档保存。

  4.4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成本风险进行评价

  4.4.1对提高成本因素进行排序和分组后,成本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浪费和损失金额及其排序和分组情况,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风险逐一进行评价,并按本公司的控制要求进行风险分级。

  4.4.2风险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

  a)这些浪费和损失对成本目标或利润目标的影响程度;

  b)这些浪费和损失对公司整体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

  c)确定这些浪费和损失所产生的风险程度(风险级别);

  d)识别和确定采取控制措施的需求和必要性;

  e)识别和确定制定和实施成本控制方案的顺序。

  (不限于此)

  4.4.3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风险的评价,应采用会议方式进行,与会人员必须签到,成本部应做好《成本风险评价记录》,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公司高层领导应在《成本风险评价记录》中签署意见并签字确认。

  4.4.4对提高成本因素所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后,成本部应编制《提高成本因素改进计划》,并对以下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a)确定消除或减少浪费或损失的目标;

  b)安排成本控制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的顺序;

  c)制定成本控制方案;

  (不限于此)

  4.4.5《提高成本因素改进计划》报体系负责人批准后,下发至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按《提高成本因素改进计划》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成本控制方案》,成本部应跟踪、监督和检查,并验证《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的结果。

  4.4.5对提高成本因素风险评价活动所产生的记录,由成本部负责归档保存。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已确定的提高成本因素清单》

  5.2《成本核算控制程序》

  5.3《提高成本因素改进计划》

  6、记录

  6.1《成本风险评价记录》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2

  项目将采用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操作程序执行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专题会议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检总监、安全员、现场专业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和项目其他相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共同完成。项目组织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将参考本单位《常见危险源名录》,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

  一、危险源辩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项目的各种活动:

  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六种类型:物理性风险因素、化学性风险因素、生物性风险因素、生理及心理性风险因素、行为性风险因素、其他风险因素。

  根据项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由项目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项目危险源台帐》,并报项目经理审核确认。

  二、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直接判断法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直接察觉到的风险等。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风险性分值。

  2、重大风险的判定依据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评价总分≥160分的。

  三、风险控制策划

  项目针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采取响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选定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是消除危险源;

  其次是降低风险级次;

  最后采取个体危险防护措施;

  也可上述三种方式联合使用。

  根据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由项目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项目重大风险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项目经理审核确认。项目对未评价为重大风险的危险源维持本单位现有的运行控制,加强管理。

  四、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项目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工作参照上述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求进行。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3

  一、危险源识别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实效性原则

  3、有限范围原则

  4、方法的科学性原则

  5、适宜性原则

  6、预防性原则

  7、输出性原则

  8、真实性原则

  二、危险源识别的使用范围

  危险源识别范围应覆盖公司矿山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

  1、所有的生产、经营过程。

  2、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采用新工艺的实施及管理中的预先危害因素识别。

  3、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害因素识别。

  4、退役、报废的系统或有害废弃物质的危害因素识别。

  5、化学危险品危害因素的识别。

  6、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场所各种危害因素的识别。

  7、外部提供产品、服务中危害因素的识别。

  三、危险源的分类

  1、按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

  2、按严重程度分类:正常、异常、紧急情况。

  3、按照危害类型分类:

  机械危害、物理危害、生物性危害、人机工程危害、化学危害、行为危害。

  四、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辨识为单独或联合使用下列常见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

  2、预先危害因素识别法

  3、现场观察法

  4、座谈法

  5、安全调查表法

  五、危险源识别的步骤

  危险源识别的一般步骤为:

  1、调查确定危险源。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过去的经验及事故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判断等办法来确定危险源并进行分类。

  2、识别危险转化条件。

  3、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是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危险源等级可分为以下四级:

  A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引起火灾、爆炸,造成设备、厂房设施毁灭性破坏者,或虽事故程度不太严重,但事故频率高,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影响生产者。

  B级,可能造成一人死亡或虽未死亡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终身致残重伤)的伤害,或造成局部停产一个班以上者。

  C级、可能造成人员局部丧失劳动能力(愈后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重伤)的伤害,或造成生产中断一个班以上者。

  D级、可能造成人员微伤、轻伤、或伤愈后能在原岗位工作的一般性重伤的伤害,并未造成生产中断。

  4、制定危险预防措施。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六、危险源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1、危险源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引发事故“四要素”为依据,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条件。

  2、危险源风险评价级别确定的规定

  (1)A级由总公司确定,并对B级进行审查批准

  (2)B级由分公司确定,并对C级进行审查批准

  (3)C级由分公司车间确定,并对D级进行审查批准

  (4)D级由分公司车间班组长确定,并开会讨论后上报车间审查批准。

  3、危险源评价管理程序

  (1)由班组按工种和作业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本班组危险源。

  (2)危险源确定后进行分级,并由班组讨论控制措施,汇总上报车间。

  (3)车间将所属班组上报危险源汇总后,召开技术人员、班组长、老工人参加的研讨会,对班组确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责任人是否妥当,进行认真研讨后上报分公司。

  (4)由分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主持,召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对分公司危险源进行综合论证确定后,并研究具体危险源管理办法上报总公司。

  (5)总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召集有关部室、人员对分公司上报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论证,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制定具体管理方法,上报安委会。

  4、危险源管理分工

  A级——由公司各主管副总经理负责,相关职能部室负责检查,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分公司由经理负责,车间主任负责管理,班组长负责日常管理。

  B级——由分公司副经理负责,相关职能科室检查,安全科监督管理,车间主任负责管理,班组长负责日常管理。

  C级——由车间副主任负责,车间安全组及队长、班组长负责检查,安全组负责监督管理,班组长负责日常管理。

  D级——由班组长负责,岗位工人负责检查,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管理。

  七、危险源管理责任制

  (一)有关责任人职责

  1、总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的职责

  (1)组织领导开展全公司矿山系统的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检查危险源管理办法及有关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督促分公司或职能部室对A级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对所查出的隐患实施整改措施,同时,了解全公司A级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及存在重大缺陷状况。

  (3)审阅和批示有关单位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并督促或组织对其及时进行整改。

  (4)对全公司A级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而引发的死亡及以上事故承担责任。

  2、分公司经理、副经理的职责

  (1)负责组织本单位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督促车间和科室落实危险源管理办法及控制措施。

  (2)对本单位A级、B级危险源按分级管理的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并了解本单位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及存在的重大缺陷问题。

  (3)督促车间及检查部门对A、B、C级危险源进行严格检查。

  (4)审阅并批示安全科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督促或组织车间和科室及时对隐患进行整改。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隐患,应及时上报公司,并检查落实临时措施加以控制。

  (5)对本单位A、B级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引发的事故负责。

  3、车间正、副主任的职责

  (1)负责组织本车间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落实危险源管理办法与有关措施。

  (2)对本单位A、B、C级危险源进行检查,并了解本车间危险源的分布和存在的重大缺陷。

  (3)督促车间职能组及所属班组对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

  (4)及时审查并批示班组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整改材料。对新上报的隐患及时组织整改。车间无力整改的隐患,应及时向经理及安全科报告,并对物理整改的隐患采取有效地临时控制措施。

  (5)对本车间A、B、C级危险源漏定或失控而导致的死亡事故负责。

  4、班组长的职责

  (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不许整改完毕,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措施有效的临时性措施。

  (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5、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

  (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临时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

  (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1、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1)督促本单位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负责综合治理。

  (2)负责组织本单位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3)分级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结果的验收与升级、降级及撤点、销号审查。

  (4)按期深入现场检查(或抽查)本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

  (5)负责危险源控制点的信息管理。

  (6)按规定的期限及时填报危险源隐患汇总表。

  (7)督促检查各级对查出或报来隐患的处理情况,及时向主管经理报告。

  (8)对危险失控而引发的相应级别伤亡事故,组织认真调查分析,按本规定查清责任人并及时报告领导。

  (9)负责按本规定的内容进行危险管理的考核。

  (10)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或延误,造成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造成的相应级别工伤事故负责。

  2、总公司职能部室职责

  (1)参与A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2)负责本部门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对下属矿分公司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安排处理。

  (4)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死亡以上事故负责。

  3、分公司有关科室职责

  (1)了解本单位危险源分布情况,参加A、B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与控制管理。

  (2)负责对科室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对车间无力整改的危险源隐患或缺陷,接到报告及时安排处理。

  (4)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导致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重伤及以上事故负责。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相关文章: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报告(精选5篇)10-2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08-23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试卷答案07-25

【优选】危险源辨识与评价6篇08-23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6篇[精华]08-24

审计控制风险论文01-25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精选11篇)06-06

内部风险控制调研报告02-06

风险控制岗位职责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