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听课稿(通用8篇)
听课,教师进步的基石,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对教材的理解不是很深,教法也不一定就适合学生,所以讲完后再听课,也是一种进步的途径。小编整理的化学听课稿,供参考!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1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化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一、评价的收获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与评价,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听课状态有所改观,课堂管理比以往轻松很多,学习兴趣,学习品质有所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能力,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等有全方位提升。
二、困惑
仍有少数学生对评价不屑一顾。
三、今后评价的设想与建议
1、突出探究、创新和能力的评价
培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中突出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学生都是想学好的,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都对化学充满着好奇,并有一定要学好化学的强烈愿望,当第一次考试之后,名次排在后面的学生总是不服气,他们总要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时学生并不厌学,反而会更加努力。但可悲的是,每一次考试后都会排名次(哪些学生过了重点线、普高线),某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名字被排在后面的次数难免会多一些,虽然可能是各种原因所致。但这样反复出现,这些学生的自豪感便会逐渐下降,厌学情绪也慢慢形成,甚至认为自己不是学化学的“料”。其实,研究表明,95%以上“差生”的智力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是由于他们经受了反复失败的打击而失去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变差了,学习成绩才变得差了起来。如何使“差生”转变,一位教育家曾经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而对“差生”的治本之策下在于此。人与人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异,这就是心态的积极或消极;但就是这微小的差异,往往造成很大差异,那就是成功与失败。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成功的喜悦,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进而燃起他们对前途的希望之火,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后的成功做好准备。根据建构理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力的增长,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完善的。因此,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每单元结束后提前一周告诉学生单元测验的内容、方式,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使在考试中获得成功。一次单元测验后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时,告诉学生努力复习一周后,老师重新命一套题,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两次考试取成绩好的一次进行评价,这种推迟判断法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对于“差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活力。
总之,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体,就要将课改专家的课程理念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为,新课程标准就一定能在基础教育中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2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
1.教师基本素质评价
⑴教学理念评价
新课程提出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等基本理念。评价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首先要看课堂是否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此衡量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学思想。
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要看教师能否注意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
关注过程,注重探究。主要看能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看能否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⑵教学基本功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语言、教态、板书、媒体操作以及实验操作等。富有激情的语言能激发学生,亲切的教态能感染学生,条理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揭示思维的过程,娴熟的操作能给学生展示规范和动作美。
语言。能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表述简明条理,富有层次感,语速适中,语调抑扬,富有节奏,富有激情。
教态。表情自然亲切,姿态大方,能合理使用体态语言。
板书。书写工整美观,能体现教学内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思维过程。
实验演示。操作规范,动作协调,现象明显,能设计或改进实验。
媒体运用。操作熟练,设计合理,效果理想。
2.教师主导作用评价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上,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调控上。科学的教学情境和探究问题,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恰当的组织策略,能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有效的反馈矫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⑴教学设计评价
情境设计。能设计新颖合理的信息源(文字、实物、图表、实验、音像等),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质疑问难的学习动机。
问题设计。以知识为载体,能设计有针对性、探索性、展示性和延伸性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是问题要有针对性。能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体现目标中心意识;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错解去设置问题,解决学生的困惑和补救知识缺陷。二是问题要有探索性。问题不能过于直观,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有探索研讨的价值。三是问题要有展示性。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展现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四是问题要有延伸性。问题即能构建本节知识,又能蕴含后面甚至将来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循着课堂学习的内容去继续查阅资料或思考,使课堂具有延伸性。
诊断设计。诊断题能具有层次性、迁移性和实践性,能促进学生巩固与提高,达到举一凡三的功效。一是题目要有层次性。能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不同层次或要求的作业。二是题目要有迁移性。能设计知识迁移或方法迁移性的作业,促进学生举一凡三、触类旁通。三是题目要有实践性。能设计联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实践性作业。
⑵教学组织评价
组织形式。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充分体现自学自悟、合作交流的过程;要以活动建构为主,充分体现活动的内容、方式及程序;教师要有个别辅导、集体引导的过程。
组织策略。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调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总结结论,而且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或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组织调控。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恰当引导,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
3.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能相互质疑、相互合作,而且不满足于现有结论,敢于发现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而且要让学生达成既定学习目标。
参与评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一是主动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地思考问题。二是全面性。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三是全程性。学生自始至终注意力集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交往评价。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民主,能形成多向互动的研讨氛围,对他人的观点和方法能积极评价。一是民主性。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民主,学生能畅所欲言,每一问题都能得到尊重与回应。二是互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形成多向互动的研讨氛围,主动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研讨热烈。
思维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或答案,主动质疑问难,不断提出新的或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一是有主见。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发表自已的观点或见解,对他人的观点和方法能积极评价,并阐明理由,没有从众现象。二是有质疑。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问难,不断提出新的或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三是有创新。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或答案,敢于标新立异,能主动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或思路。
达成评价。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能学会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并能举一反三分析具体问题,养成主动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一是全体性。各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二是全面性。在知识方面,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口头答问、课堂练习正确率达95%以上;在能力方面,能学会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并能举一凡三分析具体问题。三是发展性。不仅能养成主动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发展性,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实现质评与量评、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性结合,改变以往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微笑、宽容、赞许、鼓励、理解、关怀,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开展教师评价,而且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并对自己的学习采取策略,给予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教育,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性、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
1、评价的实施受升学(选拔)机制的制约
在当前升学考试制度下,中考评价的选拔功能还很强。中考化学成绩作为学生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终结性评价,能确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进步和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从而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整体判断,同时可以预言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并确立后续学习的起点。但是,这种评价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何将“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评价和“甄别与选拔”的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终将“为了学生发展”这一评价成为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过程评价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尽管我们收集了学生的许多资料,也建立了学生化学学习档案,但是仍感到这样还是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现在还不能实行小班化教学,一位教师三个班的教学任务,面对一百五六十位学生,要全面细致的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显得力不从心。一般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注意较多,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就关注不够。另外,由于课时较紧,有些探究性实验以合作小组的为单位完成,有些学生有时得不到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体现不出每个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课业负担增加,而有些科学探究实验和实验报告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无疑又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另外,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发展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而教师的授课内容却是统一的,步调一致的学习进程,会成为某些学生发展的羁绊,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承认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如何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良好的发展,使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总之,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为宗旨,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虽然评价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在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中,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其实践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3
20xx年9月19日,作为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一名即将毕业大学生,我很荣幸地参与了“国培计划”——农村教师与大学生置换研修的项目,去麻江县下司民族中学进行顶岗实习。在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师技能,扎实专业知识,以及更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为自己今后的教师生涯作良好的铺垫,我听了实习学校下司民族中学化学老师——赵英老师的几节课,受益匪浅,根据平时讲解这几节课的感受,我简单的阐述一下我的的心得。
赵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化学老师,有二十多年的教龄,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学过的内容相联系,尝试用实际问题解决课堂上的问题,这样,就把生活和化学紧紧相连了,不仅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学的重要性,同时,赵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用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赵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重要的问题,给学习小组编号,选出中心发言人,轮流回答问题,比一比哪组最积极;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作用。赵老师不仅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加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推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化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赵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听了赵老师的课我深切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如及时表扬"你回答得真棒""你表现得不错"等之类鼓励肯定的话,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等等。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教师们的新课程理念。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努力吸收赵老师的授课优点为我所用,还要积极努力动脑子创新一些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想只要自己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虚心向他人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定硕果累累。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4
上个星期在泰安实验学校和泰安六中听了几天山东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我个人感觉收获很多,在此,把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与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个汇报,同时把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与大家作个交流。
我们都知道复习课不仅容量大,难度更大。但今年的优质课一改以往的形式,四个课题全是复习课,这次听课学习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可以说来自全省各市的参赛教师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位参赛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设计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信、大胆、开阔的知识面、勇于提问质疑、善于交流表达的素养,让我在全方位、多层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新课改下化学老师应该具备驾驭课堂的高超能力。
首先,让我受到震撼的是:虽然是复习课,但大部分教师都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并且敢于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允许产生一些差异,甚至会有意地制造一些差异,然后充分利用这些差异,抓住时机,水到渠成的完成了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
其次,课堂情景趋于生活化,联系实际的气氛特别浓厚。大多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自始至终使用生活的场景、生活的问题来衬托和贯穿自己的教学。如微博、小品、相声、公益广告等等都进了化学课堂,学生喜爱的黄宏、科彼、刘欢、周杰伦、本山大叔等等融进了教学设计之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来源于生活,把化学学科知识和身边生活紧密地结合,不仅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高潮,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再次,体现了合作精神。各位参赛教师都比较恰当的实施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策略。不仅学生方面实施了合作,教师的备课也体现了合作。虽然是复习课,但教师授课内容特别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生动真实。多要素的融合,多线索的融合,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备课的艰辛。从授课教师课件的表现形式上、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现实图片、场景甚至录像,多手段来向大家展示的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每一节课都是各地教研员和许多老师们群体教学设计的智慧结晶。
这次听课活动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加强合作交流,因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地团队。相信通过我们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学校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我校的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课一定会更进一步。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5
20xx年9月18日,在古寨中学举办了威海市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共有七位化学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对照,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本次优质课课题是海水晒盐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海水晒盐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转化,第二课时主要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七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课堂上学生活动非常丰富,从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案,再到操作实验以及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充分符合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目标。而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虽然明知放手给学生的诸多好处,但是在教学进度的驱使下往往刚刚放手给学生就急于收回得出结论,在没有充分时间的条件下有些学生难以跟上进度,这样以来,讨论就留于形式,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最初目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备课时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做到详略得当,对于重点内容或者能开拓学生思维的内容给予充分时间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里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授课老师们都注意了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讲解海水晒盐时,授课老师课前准备了海水,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操作,亲自体会海水晒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点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的应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随处可见,有很多都是与初中所学化学知识有关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加强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既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增进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我在常见的金属材料这一节时事先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带到课堂上来,例如铁钉、铜线、体温计等等,对这些金属进行观察分析以后,获得结论就变得轻松很多了,再比如化学与健康一单元中事先让学生收集食品的包装,分析包装所含营养成分,既可学习新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建立均衡膳食的观念。
并且有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相应的学案,在学案中有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整节课的框架,这样学生时可以有效的记录,并且在学习后对于整节课也有个整体的认识,也给学生复习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总之,通过这次优质课的听课学习,让我有机会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应用于自身的课堂以后,希望我们的授课能越来越精彩。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6
20xx年x月x日---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在xx中学举办的“xx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共13节课,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抽象”,有“听头”,个人受益匪浅:
本次优质课选用的是人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课本,评选内容包括:化合价与化学式,自然界中的水复习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两节课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是初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最难讲的内容。因为难讲,所以平日教学就积累了许多疑惑,如:如何让学生想象出元素的化合价?这个概念怎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这次活动,对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来讲,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相当期待。对我个人来讲,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解决了我的疑难,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这个新化学老师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教材解读深刻,老师引导非常到位: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市层层选拔出的优秀教学骨干,他们理念新,特色多。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来开启学生智慧大门。如:《化学式和化合价》这节课的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一是昌乐二中的张海港老师:放视频看昌乐蓝宝石的加工,引出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再就是潍坊广文中学的张凤俊老师,她先放化合价之歌。让学生在歌中学化学。潍城实验中学的丁丽丽老师一开始放水污染新闻,让大家看到后触目惊心。这样的导入新奇、有趣又富有鼓动性,很快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
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每个教师都精心设置了自己的问题,基本都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氧元素或者氢元素为例,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元素的化合价的概念。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以及化学式三种计算。课堂中几乎都是先练习复习,再导入新课,然后对前面练习的进行总结,层层递进。达到了温故知新。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相当不错。四、课堂总结实用性强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参评老师的课堂小结不再是具体知识的小结,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交流回顾。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能迅速回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疑问等等,不仅如此,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会,如有学生说:我懂得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怕困难和失败,要敢于创新等等。
五、注重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着对学生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学习元素的化合价,由化合价学化学式,练习物质组成,向学生教授的是元素观。正如专家点评所言的:“这节课帮助学生建立元素化合价的元素观: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成分。再就是分类观:通过对元素的分类、以及物质分类的学习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观。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到物质就要想到物质的组成。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来认识世界、认识物质。”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六、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而板书在黑板上,就会在45分钟内一直在线,我们不能总让学生瞬时记忆,一看而过,有的东西需要在学生视线里反复出现,才能增强印象。这次评选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几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节好课必须具备的东西是:
1、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要准确、到位要主次分明,有所侧重。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学了什么,课堂中要温故知新,要复习。譬如在学习元素的概念时,很多孩子不知道核电荷数是什么。要能真正理解元素的概念,必须理解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引导要适时、适度:教师的引导,要能在探究,分析后把学生引到正路上,引到点子上,引到关键处,即使出现学生走偏,也要耐心的引回来,不能生硬的灌输。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问在学生需要思考处,问在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处,提高思维的有效度,一定要避免问的不明确,学生无法回答,问的太广,学生无法收放,结果没有办法只能是自问自答。
3、讲课要有激情。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感情丰富,要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通过他们的课,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奉献自己的全部激情去鼓励和激发学生,教师有了激情,就会显得神采奕奕,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呼唤起一个个充实的灵魂,让你的课堂热情洋溢、激情飞扬。相反,如果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
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多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几天听课也让我体会道了听课的辛苦,也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辛苦!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7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年纪还小接触社会较少,所以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因此代课老师抓住化学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物质,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伴随奇妙的变化现象这个优势,设计出一些趣味化学实验,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点,又使他们对化学有了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与其他代课老师交流商量,提高学生对其它科目的兴趣,最后在正确的引导也就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设计板书。
教育学家曾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而言,一节课最多掌握所学内容的60%~70%,剩下没掌握的部分靠学生课后复习强化巩固得到。而课后复习最好的资料就是上课做的笔记,老师教学的板书基本上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归纳,也是本节课的精华部分。所以好的板书设计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三、教学语言。
现在基本上所有学校都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全新型人才。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无论老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有多先进,如果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有部分学生还是不学。所以好的教师尽量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变的生动幽默去吸引学生的注意。
四、懂得赞扬。
人是有感情的,一个人心底希望受人欢迎并且尊重自己,而且能力可以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更不用说学生了。学生的好胜心强,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关注爱佩服,喜欢在女孩面前表现。所以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性格适度地进行赞赏,再加上正确的指导,即使一个不学无术的学生也会转变成好学生,并且更能为集体做好事。所以这就是这门艺术的功效所在。
综合以上所有的技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要努力吸收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还要积极努力培养一些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虚心请教,我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定硕果累累。
初中化学听课稿 篇8
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中,我只要没有课就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想和同仁们一起交流。
一、感慨老师授课的精彩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
①复习导入:如从了解学生对水的净化引到活性炭的作用而进入主题。
②诗歌朗诵导入:如师生共同朗诵引入《分子和原子》,让听课者感到亲切自然。
③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由此导入新课。琳琅满目的美丽图片把同学们一下子带入了异彩纷呈的化学世界之中来。
④实验导入:生活中闻到桂花香引入《分子和原子》等。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9节课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学过程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有的教师在下课时还不忘把课堂作为逃生演练场,让学生在课堂上了学会逃生本领。
4、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授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磷的燃烧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电解水实验中氢气的检验和氢气性质的实验和课本也不一样,把实验现象一下子变得直观明了,学生也容易掌握。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新的形势下应关注:
1、体现新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用教科书教),
3、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
4、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社会发展,
5、课堂的生成性(上课时出现的意外问题),
6、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多元化学习方式,
7、师生互动,
8、课堂情景,
9、个体差异,
10、促进学习的多元化。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对教学的诸要素和全过程予以和谐的统摄,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从本次优质课评比中就可以看出,没有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课堂教学,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法引起学生和观摩老师的共鸣。相反有自己鲜明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那么活泼生动,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容易形成共鸣,课堂也较出彩,给观摩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我们这儿实验设施还不完善,就特别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做好实验。但不管怎样,首先得让学生动起手来。药品用量大,可做微型实验;仪器不够,可让学生将生活用品代替或改装。例如:矿泉水瓶剪开就成漏斗和烧杯;药瓶就变为药剂瓶;筷子代替玻璃棒;吸管变成导管,将食品垫板改成多孔井穴板等等。只有做了,学生才会有体会和收获,才会有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这对老师来讲,可能更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信念。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事们讨论、交流。例如:
1、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2、很多活动的情节设计得不错,老师应该如何在活动的基础上展开、顺势扩大成果?
3、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4、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5、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听老师们的课,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的老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初中化学听课稿】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化学的听课心得06-08
初中化学课听课评语02-17
初中化学优质课教师听课心得05-27
《祝福》优秀听课稿01-15
听课评课稿07-22
初中化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03-20
听课老师发言稿10-13
听课交流发言稿10-22
《小露珠》听课评稿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