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曲介绍

时间:2023-04-10 12:32:39 晓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是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十大古曲介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晋隋以来有此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律话》)。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

  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六、《夕阳萧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七、《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乐曲采用渔民和樵夫对话的方式,题材集中精炼,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曲调飘逸潇洒,描绘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中悠然自得的神态。乐曲中时而出现伐木或摇橹的声响,使人形象地联想起渔樵生活的情景。

  八、《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是根据汉代以来流传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原诗作者一说为蔡文姬,但《后汉书·蔡琰传》中未见记载,故难以定论。其音乐为唐人传谱。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乐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九、《汉宫秋月》

  中国传统音乐中,同名异曲、异曲同名的现象很多,乐曲各个版本的历史渊源与流变往往需要艰苦的考证。比如,《汉宫秋月》就有琵琶曲、二胡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不同版本。

  此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十、《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是由楚国著名歌舞家莫愁女(姓庐,名莫愁。郢州石城,今湖北钟祥人)在屈原、宋玉的帮助下传唱开来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乐曲产生的年代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说明。唐代显庆二年(657年)吕才曾依琴中旧曲配以歌词。《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段美妙的音乐可以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更是如此,当那婉转悠扬的旋律倾泻而出的一刹那,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梅香、是落雪,更是对生命的呼唤……

  拓展: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赏析

  《高山流水》:琴声绕梁遇知音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传先秦时期,一天,琴师俞伯牙在荒郊野外弹奏古琴,樵夫钟子期恰巧路过,被伯牙那美妙的琴声深深吸引住了,他不由驻足聆听。当伯牙的琴声旨在赞美巍峨的高山时,子期说道:“这琴声真好听,那高耸入云的泰山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当伯牙的琴声转而表现滔滔的江水时,子期又道:“我感受到那汹涌澎湃的江河,此情此景多么壮阔啊!”伯牙通过弹奏这首曲子,有幸遇得子期这一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便觉得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了,于是,他便将琴摔坏,将琴弦剪断,永远不再弹琴了。

  这首古曲婉转悠扬,刚柔兼并,韵律和谐,仿佛让人置身仙境,忘掉一切烦恼与忧愁,领略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平和之美。由于这首曲子背后是一段凄婉动人的传说,后人常用此曲表达“知音难求,相知可贵”的情感。

  《梅花三弄》:余音为有暗香来

  《梅花三弄》原是晋朝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的一首笛曲,后改编为古琴曲。桓伊出身仕族大家,《晋书》称其“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一次,桓伊正坐车前行,恰巧遇见在码头等船的王徽之一行人。王徽之派人向桓伊传话:“听说阁下擅长吹笛,可否为我吹奏一曲?”因桓伊久闻王徽之大名,一直很敬佩他,今日有缘相遇,便爽快地答应了王徽之的请求,当即为他吹奏了三首曲子,三曲奏罢,便一言未发地上马车走了。桓伊的笛声让王徽之回味无穷,但王徽之也没有露面。从头至尾,两位名士没有一句言语交流,但他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后来这三首曲子经多次修改,才发展成今天的《梅花三弄》。

  梅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它那冰清玉洁、凌寒留香的品质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推崇,这首古曲也以梅花为对象。曲名中的“三弄”指的是乐曲的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作三次重复,旨在歌颂梅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昂首挺立、傲雪斗霜的品质。此曲前六段是第一部分,节奏轻快,旋律悠长,曲调清新活泼,采用循环体的形式反复演奏,突出梅花无所畏惧的高洁品格。七到十段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的旋律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突然变得急促,旋律跌宕起伏,将梅花在寒风中傲然屹立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刚柔并济,动静结合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展现出梅花千姿百态的优美形象和不屈不挠的坚毅品格。

  《夕阳箫鼓》:诗情画意琵琶曲

  《夕阳箫鼓》是中国古代琵琶曲的代表作之一。有人认为,它的曲情源自唐代诗人张若虚“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阵阵曲声中,《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种画韵诗境尽现于眼前,使人犹如梦回大唐。

  张若虚在初唐时期算不上著名诗人,因此《春江花月夜》刚问世时并不起眼,直到明代以后才被人们发现,后来成为旷世奇篇。这首诗是初唐过渡到盛唐的标志性杰作,孕育着一种“时代气质”,清末文人王闿运评论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根据《春江花月夜》改编的古曲《夕阳箫鼓》,前面几段描绘夕阳倒影于江边的美好景象,中间部分展现出水天一色,月亮在空中若隐若现的奇妙之景,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曲后半部分,节奏忽然加快,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让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尾声部分的节奏转向平缓,随着归舟远去,水面渐渐归于平静,全曲在舒缓平和的旋律中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相关文章: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04-02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08-14

高中作文琵琶古曲07-12

古曲《春晓》的演唱分析08-24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介绍01-28

让我最感动的古曲作文10-25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优秀音乐教案12-26

中国广告十大俗12-06

中国十大最美小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