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3-02-02 08:50:19 日记 我要投稿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通用44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数学日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通用44篇)

  数学日记 篇1

  我明白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但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透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透过以后的练习,我必须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仔细读题,把资料填准、填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要多检查几遍,不允许自我再犯类似于这样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这四门主科的练习。透过考试,我了解了大家的实力,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平日里大家都聚在一齐讨论、研究着做题,所以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但是经过考试,就不难发现,那么多的考试题目,是我从来都没看过的。唉,这只怪自我做的`练习题太少。我不能允许自我再这样差下去,我必须要加倍的努力。我要从这次考试中汲取教训,作为铺垫,为下一次考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我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学习目标。平日里我要学会积累运用,语文要积累一些美词佳句、优美片段;数学要多练习难题、多背重点;物理要多做实验、多背定理、多练习语言组织潜力;英语则是语法和重点难点,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我想对老师们说:“我期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这次我考得很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我,能够突破自我。下一次考试,我必须会竭尽全力的!请相信我吧”

  数学日记 篇2

  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46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84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和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

  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了42秒,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这段路的长度=630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知,

  接下来是630÷42=15,所以,火车速度是每秒行15米。

  数学日记 篇3

  晚饭过后,我在一位博友的博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人,用9元钱买了一只鸡,又以10元钱的价格卖了出去,但是他觉得赚得太少,于是又以11元的`价格把鸡买了回来,然后又以12元的价格出手,问最后他是赚了还是亏了?如果赚了,赚了多少元?如果亏了,又亏了多少元?

  这道题的答案毫无疑问,一定是赚了,但是他赚了多少呢?乍一看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大多数人都会用12减去11得到一元钱,答出他得了1元钱,但是答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回答当然是:不是的。这道题也有自己的方法。首先我们先假设这个人买鸡前有10钱,那么第一次买过鸡后还剩下10-9=1元,卖出了10元,就是10+1=11元,即第一次卖出鸡后这个人还剩下11元,于是他又用11元买了回来,这时他就没钱了,又以12元的价格卖出,那他就有了12元。

  由算得的结果可知,最后鸡被卖掉时,这个人有了12元,比原来的10元多了两元,就是他赚了两元。

  在做数学题时我们不能想当然,一定要经过周密的计算后,再得出正确的结论。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母亲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母亲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纸板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母亲,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非常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数都是单数。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在家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我们每人发半副牌,每人每次抽二张牌摊在桌上,谁先用加减乘除把牌上的数字算出24点,谁就拍一下手,说出自己的算法,就可以把四张牌收回放到自己那边。

  开始,总是爸爸赢,我的牌渐渐地都到爸爸手里了,我就向爸爸请教绝招。爸爸告诉我说:“首先要看看四张牌里有没有3、4、6、8,如果有3,就用剩余的三张牌算8,如果有4,就用剩余的三张牌算6,有6或8,也是和上面的算法一样,因为, 3×8=24,4×6=24。还可能用类似上面的`方法找2乘12,15加9、或者用连加的方法等等。”当然也有四张牌算不出24点的情况,那自己把发出的两张牌收回。

  爸爸教了我很多算24的方法,我用这些方法又把我输的牌从爸爸手里赢了回来。以后我要多练习,争取下次打败爸爸。

  数学日记 篇6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老师”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叔叔反问我说:”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老师’”。

  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我发现了一道十分有趣的题。经过认真分析与细心计算,我终于把这道题“打败”了。

  题目是这样的:一家三口,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三人四年前年龄之和是七十二岁,三人现在各为多少岁?

  一看到这道题,我顿时傻了眼,彻彻底底地被这道题难倒了。但我知道,如果就这样“认输”的话,将会令多少人失望啊!

  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慢慢分析,终于发现,这是一个和倍问题。原来,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三人四年前年龄之和是七十二岁”这个条件当中。从这里,我们可以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龄之和:72+4×3=84(岁)。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龄之和后,我们便可以用解决和倍问题的方法来求出儿子今年的年龄:84÷(3×2+1)=12(岁)。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妈妈和爸爸同岁”和“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这两个条件来算出父母今年的年龄:12×3=36(岁)。

  从今天这道题,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不要因为恐惧而退缩,困难越大,我们便越要勇往直前,打败困难。

  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早上做作业时,妈妈给了我2张数学口算题卡,我看了一下,马上跟妈妈说:“不对,妈妈,你好像弄错了,老师说每天100道口算题,你今天给我2张,虽然第二张的题目不到一半,但2张加起来就有100多道啦。”没想到妈妈给我的回复却是——就只有100道,没有多也没有少,不信你自己数数看。“好!”我可不想多做点,最近这些口算题比起一年级可难多啦,我也是为了早点做完早点休息呀。于是我就开始数起来,我先数第一张:一共有4列,每列有20行,就是20+20+20+20=80(道),再数第二张也有4列,每列只有5行,就是5+5+5+5=20(道),第一张80加第二张20道,刚好:80+20=100(道),没有多一道,也没有少一道。

  妈妈说原来今天在操作电脑时,排版没有排好,平常是只有一张的`(4列,每列25行)今天就多用了一张纸,但是口算题数不变。后来妈妈还说2年级你们就开始学乘法了,以后你就会知道4个20相加,不用20+20+20+20=80这样来算,可以用4×20=80,这样算题就简单多了。

  想想数学真奇妙!

  数学日记 篇9

  我家这幢楼一共有7层。有时候我在想:“楼里一共住了多少人呢?每天进进出出的都好像碰不到几个邻居嘛。”于是我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妈妈。

  妈妈对我说:“那我们今天就来算算,我们这幢楼里大概住了多少人吧!”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拿来纸和笔,这时妈妈问:“我们这里一共有7层,每层楼里住着两户人家,那你来算算,我们这幢楼里一共有多少户呢?”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道:“二七十四,或者用加法表示7+7=14”妈妈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她接着又问道:“如果每户都是三口之家,那么,我们这幢里一共住着多少人呢?我想了想回答说:“14+14+14=42,或者用乘法表示14×3=42。”妈妈好奇地问我:“14×3=4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自信地告诉她:“我先把14分成10和4,接着分别把10和4与3相乘。”于是我用笔写出算式10×3+4×3=30+12=42,“我算的对吗?”妈妈连忙夸我:“宝贝,你是最棒的`!”以此类推,如果一户家庭住着4口人或者5口人,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轻松地算出来。

  数学真的是太奇妙了!生活中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它就无处不在!

  数学日记 篇10

  星期天,我运动完后和妈妈一起回家。走到家楼下看着这一级级台阶,我顿时感觉无力,心想:不就是爬6楼嘛!我是男子汉,区区几级台阶怎么能难倒我!

  说爬就爬,我一开始爬得可快了,妈妈一直走在我后面,可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脚越来越慢,腿似乎有千斤重,妈妈就鼓励我继续加油,终于到了6楼。

  妈妈说:“孩子,你知道我们从1楼到6楼走了多少台阶吗?”

  我说:“刚刚我只顾着爬没数”。

  妈妈又说:“你看,每层楼有18级台阶,那么你能算出多少台阶吗?

  我想了想:从一楼到二楼走18级台阶,二楼到三楼也是18级台阶,那么从一楼到六楼,就有5层,应该用算式18+18+18+18+18=90(级)。

  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又说:“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几分钟?”

  我思考着: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那么到6楼,就应该有5个2分钟,应该用算式2+2+2+2+2=10(分钟)

  妈妈说:“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5×2=10(分钟)。”

  妈妈还跟我讨论了关于乘法的思路,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

  数学日记 篇11

  一天,小明要去交电费,突然发现电力公司为了鼓励节约用电,修改了以前收费的方法,变成了: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这可把小明害苦了,要知道,他对数学一窍不通啊!没办法,她只好回家慢慢算了。小明家十月份用电共121千瓦时,该如何算呢?这时,小明的妹妹小红回来了。她看哥哥愁眉苦脸的,就问他怎么了……终于搞清楚事情了以后,小红决定帮帮这个“数学白痴”。她坐下来,耐心地为小明讲解:“我们家一个月用电超过了100千瓦时,121-100=21(千瓦时)21×0.6=12.6(元)超过的'千瓦时要交12.6元,再算100×0.52=52(元),然后把五十二元加上十二点六元就等于六十四点六元了,多简单啊!你想到哪去了!”“喔,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有多复杂呢!”小明恍然大悟。

  最后,小明终于顺利地把电费给交了。当他看到有人在电力公司门口焦急地计算自己该交多少钱时,小明就热心地跑过去,指导他怎样算。小明愉快地想:教别人的感觉不懒啊!看来以后我得“改头换面”,重新学数学啦!

  数学日记 篇12

  今天,我们学“圆”。

  因为先前老师让我们早就准备了一下,买了圆规。开始上课,老师就让我们画三个圆,并让我们找找这些圆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

  同学们的手立马举了起来。“圆的大小不一样!”“都是圆形!”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说:“你们再画出几条对称轴。”我们很快就OK了,七嘴八舌地说:“一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都相等!”

  “对了!”

  “同学们,那我们也就可以得出一条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一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懂了吗?”“懂了!”同学们大声回答道。

  通过事后的学习,我还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一般用r表示,直径一般用d表示。半径的距离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d=2r 或r=2/d。

  呀,时间也不早了,我该复习一下上课时写的笔记,在这里闲话不多说了,拜拜!

  数学日记 篇13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细观察一下两组数。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说“16:4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过来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说明4:1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成了4,比值依然是4。

  从这一个例子中就可见一斑了,所以,我们才得出了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0除外,比值不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如果前项先乘,后项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数”,如果不是相同的数,一个乘3,一个乘4,那就更不行了;当然,0就要除外了!

  我在这里可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呦,六年级的朋友们可一定要注意哦!

  数学日记 篇14

  今天,是哥哥的升学宴,我负责准备奖品,于是,我和姐姐拿着妈妈给的100元钱去超市选购奖品。

  因为,和妈妈事先有约定奖品的标准,要实用、质量好、不能贵、更不能超总预算,这对于我和姐姐来说是个大难题,在超市我们认真的选了好半天,反复看价格对比,才最后选定要买的一、二、三、四等奖,分别是葡萄酒、水杯、蓝莓汁、小碗。

  最后决定,购买一等奖葡萄酒一瓶,单价20元/瓶,二等奖水杯两个,单价15元/个,三等奖蓝莓汁三瓶,单价6元/瓶,四等奖小碗四个,单价4元/个,由于我自己没买过这么多东西,这下把我愁住了,幸亏在姐姐帮助下我才计算清楚,20×1+15×2+6×3+4×4,最后总共花费84元,收款时付100元,找回16元。

  哥哥的`升学宴搞得非常成功,奖品好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亲戚们都夸我会买东西,我心里美滋滋的,非常有成就感。通过这次购物实践,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数学方面的,例如:两位数乘法,连加法,100以内的减法等,生活中能用到的数学知识真是太多了,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好数学,加油。

  数学日记 篇15

  今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马上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马上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马上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么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我接着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终于数出来了。结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办呢?少了7毛钱怎么说呢?

  一回家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对不起我算错钱了,”爸爸笑了笑说:“没关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马虎错误的。”这次我原谅下次不能犯了。我听见了说什么。所以说一般数学不能犯马虎错误,一犯马虎就吃亏了。后来我去买菜不会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训。

  数学日记 篇16

  数学的奥妙无处不在,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发现线的奥密。

  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过马路的斑马线是一条条线段;在塔山上看见一盏往远处投射的探照灯是射线;还在火车的铁轨上发现了直线等等。自从教了这一课之后,我明白了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廷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坐在车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刚学的内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却说:“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火车的.铁轨上不是有弯道吗,而且还有起点和终点,怎么也能算是直线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说:“火车的铁轨也有直的呀!”“如果这样的话,那公路岂不是也是直线了。”爸爸也穷追不舍毫不相让。为了这个问题我们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最后我打开了百宝箱,拿出我的数学教科书,书本的图片上铁轨就是直线。爸爸哑然无语,我高兴极了。

  数学的奥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时候还会再给我惊喜呢?

  数学日记 篇17

  巧算日期

  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外出旅游了3天,家里的日历没有撕。回家妈妈撕日历的时候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这3张撕下来的日历上的日期数之和为60,那么我们回家是几号(因为妈妈知道我从来不看也不问日期的)?于是我动起了小脑筋想:这3天是连续的,那么它们的日期数应该是3个相邻的数,于是,我先把它平均分,即得60÷3=20,再用加(减)1的方法,即得19、20、21,那么我们回家不就是21号,妈妈看了看,把那3张日历给了我,我一看,笑了。

  巧推奶奶的生日

  今天,爷爷拿出来一张弄脏了的日历,有些日期看不清了,让我帮他算一下,27号是星期几,因为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看了一眼那张日历,太简单了,22号是星期六,那么27-22=5,27号不就是星期四,这时爸爸说对了,让我再用其它的方法试试。于是我又动起了小脑筋想:2号是星期天,与27号相差了27-2=25天,而一个星期是7天,25÷7=3(周)……4(天),这样也能得出27号是星期四,对了,爸爸笑了笑说:“你真棒!用任何一个能看清的数字都能推算得出来,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

  数学日记 篇18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新华书店买书。因为假期除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以外,还要让我们读指定三本书,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和《唐诗三百首》。

  走进书店,书架上到处都摆放着书,瞬间,让我陶醉在这书的海洋中。妈妈说:“快点找,你需要的书。”正在这时,来了一位阿姨说:“小姑娘,需要什么书?”在阿姨的帮助下,我顺利找到了这三本书。

  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让我自己去结账。考验我数学学的怎么样?我接过钱,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太小看我了!”

  《爱的教育》25元、《伊索寓言》24.5元、《唐诗三百首》12元,25+24.5+12=61.5(元)。然后,我又问妈妈要了1元5角给了结账阿姨,阿姨看了看我,给了我40元整。101.5-61.5=40元。然后说:“这个小女孩,还挺会算账的.。”妈妈也看了看我说:“数学学得真不错!”

  听了阿姨和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你多动脑筋,多思考,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日记 篇19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难题要靠数学来解决,如,买铅笔时有一根装的﹑三根装的,要买哪一种呢?现在就要用数学来计算那种便宜﹔跟着爸爸去交水费时,叫要用数学来计算看看到底要交多少钱……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下面让我来说说我自己碰到的一些难题都是怎么用数学解决的吧!

  上次,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安淇,我准备在你卧室里的墙上安上一个多功能书桌,还要给你换一个小碎花式窗帘。”我好高兴,不由哼起了小曲﹕“啦啦啦,啦啦啦……”可不一会儿,问题就来了﹕窗帘的表面积要是多少呢?呵呵,我想到了,老师不是教过我们要算表面积就先算公因数。嗯!卧室的长是6米,高是3米,那么6÷3﹦2,6是3的倍数,那么6和3的公因数就是3,3×3﹦9?平方米?我的新窗帘的表面积算出来了,表面积是9平方米。“妈妈!妈妈!我知道了,你就给我定制一个3米×3米的窗帘吧!”我高高兴兴地跑到妈妈跟前将答案告诉了妈妈。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将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直夸我真棒。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事用数学。我爱数学,我要用数学解决一个个难题,让我的生活中充满色彩!

  数学日记 篇20

  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上过无数次数学课,有一堂数学课让我至今难忘,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天,数学老师来给我们上数学课。我们那时才刚刚学会小数除法,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小数除法题,刚好上面有一道我不会做,但数学老师说:“我点到的同学上来做”。我在心里暗暗想,不 要点到我,不要点到我。但是老师恰好点了我上去做那道我不会做的那道题。我的心里怦怦直跳,我不会做那道题,做错了咱办,那多丢人啦。我还是鼓起勇气上了讲台去做了那道题。这道题目是0.416 ÷0.032,我做错了,我多添了2个0,我本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老师却表扬了我。老师说:“同学们,这个错有可能全班同学都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可这次我讲了,我相信大家以后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老师讲先把0.032的三位小数点往0.416右边移三位,0.416就变成了416,0.032就变成了32,这样就好算了,就变成了416÷32,答案就等于13,哦这样简单,我终于明白了。

  这节数学课让我终身难忘,通过这堂课,我以后再遇见这种数学题,我一定不会做错了。

  数学日记 篇21

  中国拥有着一望无际的广阔国土,但又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沙漠也多得不可计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中国可利用的'土地“分摊”,那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呢?

  中国的沙漠面积很广,有3230000平方千米,炽热的沙漠理所当然是一片不毛之地,不可以利用,所以我么就要减去这2320000平方千米的面积。9600000—3230000=6370000(平方千米),这样一来,能给我们“分摊”的就只剩下区区6370000平方千米了。

  可能有人会想,有些湖泊不是被人们填土,改成陆地了吗,新会的围垦也是填海造陆啊!虽然这也是陆地,但面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就忽略不计了。

  那么,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每个人平均土地占有量就是6370000÷1400000000=0.00455(平方千米)。

  大家听了这个结果,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吧?的确,中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中国还有那么多名山大川,就像青藏高原,都是不可以住人的,所以,这么小的面积,可能还不能让你容身呢!

  通过这篇数学日记,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土地资源,我们必须要好好利用这片土地!

  数学日记 篇22

  6月15日 星期二今天

  我醒来时已经8:00了,爸爸妈妈早就吃完了早饭,于是我决定自制一份营养早餐——黑芝麻豆浆。首先拿出豆浆机,再把洗净的1杯干黄豆、1/5杯黑芝麻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启动。经过20多分钟的“轰隆轰隆”,黑芝麻豆浆终于做好了。我喝了其中的1/5,其他的由我家3个人平均分。

  简单地吃完早餐,爸爸就带我去平湖大润发shopping!临走前,妈妈嘱咐我们买一包黑木耳,于是,我们开始在玲琅满目的货架上选购。爸爸一直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坚持要买贵的那包黑木耳。可是,到底哪包贵呢?这就得看单价了。先看这一包,15元150克,15÷150=0.1元/克,再看那一包,12元100克,12÷100=0.12元/克。0.1元﹤0.12元。哦,原来是第二包贵,那就要第二包了……这次购物,我们共花了136.8元。

  回到家时,已经11:30分了。我感到有些疲倦,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已经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数学日记 篇23

  这个暑假,我解决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烤饼”。

  题目是这样的,一名烤饼厨师有一个烤锅,一次只能烤两个饼,饼的正反面都要烤,而烤一面所需要的时间是1分钟。烤饼厨师接待了3位顾客,他们都有急事,所以要求烤饼厨师只能在3分钟内烤完3个饼。烤饼厨师想了一下,就在3分钟内烤好了3个饼,准时将香喷喷的烤饼送到了3位顾客面前。你知道烤饼厨师怎么做到的吗?

  我觉得还不是很难,之前我好像解过类似的题,但又忘记解题方法了。我努力回忆,终于想起了一点点。我先把3个饼画在草稿纸上,标上A、B、C。接着再画一个锅,把A的正面放进去(画箭头),再把B的正面放进去。然后等1分钟,把B取出来换成C的`正面,A则翻过来变成反面,再烤1分钟。把两面都烤好的A取出来,接着将C翻成反面,把B的反面放进去和C一起烤,烤1分钟,那么3分钟就烤完了3个烤饼了!

  我翻看参考答案验证,答案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我是用A、B、C来标注,它用1、2、3来标注罢了。希望我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谜题,数学学得越来越好!

  数学日记 篇24

  爸爸挑了一个最大贝壳,和妈妈弟弟嘀咕了几句,把贝壳藏在一个人的裤袋里,让我猜在哪。

  爸爸神气地说:“在我这儿。”弟弟生气地说:“不在我这,在妈妈那儿。”妈妈淡定地说:“不在俺这儿。”我左思右想,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假设法,奥数真没白学,嘻嘻!

  我先猜在爸爸的口袋里。

  假设爸爸说得是正确的,你妈妈的话也是真的'与已知矛盾,那么爸爸说在他那儿是假的,弟弟的话是真的也已知矛盾,只可能在妈妈或弟弟的口袋里,不在爸爸那儿。

  第一个我猜错了。哎!

  我再猜在弟弟的口袋里。

  这样的话,可能性只能在弟弟和妈妈的口袋里,开始他们两的假设。

  假如在弟弟那儿,他说的就是真的,妈妈的话是真的又与已知矛盾,那弟弟的口袋里也没有。

  我老猜错,第三次我不会猜错了,在妈妈的口袋里,因为只有三个人!

  暑假天里闷的很,我就和爸爸妈妈,弟弟去凉爽的海边玩,避开火辣辣的太阳,享受凉冰冰的清水。没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日记 篇25

  暑假开始了,已经不再像上学时那样,把学习时间安排好了。因为爸爸妈妈没时间管我和姐姐了,所以我决定要安排好一天。

  早晨,不能太晚起床,但也要保持睡眠时间,那么就在七时三十分起床,到了八时,洗漱过后,吃早餐。早餐时间一般需要二十分钟。写作业就在八时二十分开始,写两个小时左右作业,到了十时三十分钟。休息半个小时到十一时,十一时到十二时进行一个小时阅读。十二时就要吃午餐了,大概需要三十分钟时间,到十二时三十分。十二时三十分到十四时午休,休息一下,下午才有精神。十四时到十五时是户外活动,可以跳一下绳,骑会单车,运动运动。十五时到十七时画画和吹单簧管,练习一下,不要生疏了。十七时到十七时三十分吃晚餐,十七时三十分到十八时休息,消化一下食物。十八时到十九时出去散步,到处走一走。十九时到二十一时看电视,放松一下心情。二十一时睡觉早睡早起。

  安排好了时间,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也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放松时间。

  数学日记 篇26

  晚上,弟弟说肚子饿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就帮忙给弟弟泡奶粉。可是我不知道要多少的`水和多少的奶粉,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跟我说需要180毫升的温水。我又问妈妈需要几勺奶粉,妈妈说:“30毫升的温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温水需要几勺?你算算看!”我一边嘴上在加一边手指数着几个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终于数到第6个30加起来就是180了,我赶紧跟妈妈说是6勺。妈妈笑着说:“答对了,但是如果你学了乘除法,算起来就会更简单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来了。”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啊!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要好好学习它!

  数学日记 篇27

  快乐的星期六到了,我陪爸爸去店里上班。

  刚到店里,爸爸接到客户的电话。原来是要买保温台上的份数盘。爸爸接完电话就对我说:“今天爸爸考考你吧!客户要买4个保温台上份数盆,1个保温台上有6个份数盘,一共要几个?”我在心里想了想6+6+6+6=24(个)。爸爸又问到:“你还有其他方便快速一点的.算法吗?”我转念一想,暑假刚学的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我快速地算了出来,和加法的答案是一样的。爸爸听到答案后,给我比了个大拇指。爸爸说:“那我们仓库里的份数盆是12个一箱,那这样我们需要给他们送几箱呢?”我赶紧在心里默默想了一下,24—12—12=0刚好2箱。我连忙跟爸爸说:“2箱就可以。”爸爸听完开心地笑了,还请我吃了雪糕。

  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

  数学日记 篇28

  周二,我和妈妈来到游泳培训班继续学游泳。教练让我游了十个来回。

  游泳结束后,妈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十个来回需要做几组游泳动作?”妈妈想考考我的计算能力。

  我想了想,一个来回我需要做16组游泳动作(一组游泳动作包含:2个蹬腿、抬头换1次气并把手往两边划1次),那10个来回就是有10个16组游泳动作。我想了两种算式,第一种是连加算式:16+16+16+16+16+16+16+16+16+16=160;第二种是乘法算式:16×10=160。

  我答出了妈妈的问题,我还和妈妈讲两种计算方法。妈妈又问我:“你觉得哪种算式最简便呀?”我笑着回答:“当然是乘法算式了啦!连加让我在纸上花了好长时间计算,我头都晕了。”妈妈伸出大拇指夸赞我说:“真棒!妈妈还以为你只会用最麻烦的`办法去计算呢,哈哈!”

  我和妈妈都开心地笑起来。

  数学日记 篇29

  今天,我在家玩多米诺骨牌。

  骨牌有浅绿色、深绿色、橙色、黄色4个颜色。我数了数,每个颜色各有20个骨牌。我用乘法算了算,总共有4×20=80(个)。我把骨牌装进多米诺骨牌小火车,数了数,一次最多可以装27个。每趟小火车会自动把骨牌排成一条直线。我想:小火车要开几趟才能运完呢?于是我用加法算了一下,27+27+26=80(个),小火车要开3趟才能运完,最后一趟小火车比前面2趟少了1个骨牌。我把3排骨牌同时推倒,发现26片骨牌的.那组取得胜利。我想要3组同时获胜,于是拿掉了2个,那么总数就变成了26+26+26=78(个)。接着,我又同时推倒3排,这次3组同时获胜。

  多米诺骨牌真好玩,下次我要再玩出新花样!

  数学日记 篇30

  今天下午,在做数学练习题时,我看见了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一个来回算一次)

  我一看,简单,直接拿起笔就写上37—5—5—5—5—5—5—5=2,数了一下,有7个5,那就是要使用这只小船至少7次。写完了,我拿给妈妈看。妈妈一看,笑着对我说:“小船是不是需要一个同学撑船呀,那么每次是不是只能乘4人。”我一听,马上接着说,那撑船的同学要减掉,那37—1=36人,这样剩下的就是36—4—4—4—4—4—4—4—4—4=0,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我数一下,有9个4,那所以至少要走9次。妈妈笑着说:“对了!”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的`人。我就是那个粗心的人,下次再遇见这样的题目,可要仔细看清楚呢!

  数学日记 篇31

  今天我和好朋友周子然去看书。我们来到阅览室,阅览室里的书可真多呀!有绘本、有故事书……我们先来到了最喜欢的'绘本区。我和周子然一起数了一下,发现每一行都有20本书。

  这时周子然想要考一下我,对我说:“你知道绘本区一共有多少本书吗?”我抬头数了数发现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有20本。那么绘本区一共有20+20+20=60(本)。周子然听完我的回答后十分赞同。

  于是,我们一起在阅览室从下午一点阅读到两点半。我看了绘本30页、故事书28页,一共看了30+28=58(页),总共花了一个半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半小时就是30分钟,也就是我看了60+30=90(分钟)。

  阅读的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数学日记 篇32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我和夏洱妹妹去了杭州乐园玩。

  我们去玩了摩天轮。摩天轮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隔间,每种颜色隔间有4个,每个隔间能做4个人。妈妈问我:“所有黄色的隔间能坐多少人?整个摩天轮能坐多少人?”我快速地答道:“黄色能坐16人,因为黄色有四个小隔间,每个可以坐4人,所以是4+4+4+4=16(人)。摩天轮总共有4种颜色,每种颜色都是一样多的,所以是16+16+16+16=64(人)。摩天轮总共能坐64人。”回答好问题后,我们一起上了摩天轮。爸爸还给我们定了美味的美食,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们下了摩天轮后,爸爸告诉我们:“等以后我们学了乘法,这个就更简单了。”我好期待学乘法啊!

  数学日记 篇33

  暑假里我学会了现代智力七巧板。七巧板一共有5副,每副有7块组成。妈妈问我这样一共有多少块呢?我是这样算的,在本子上一个一个地加7+7+7+7+7=35。妈妈告诉我可以用刚学的.乘法口诀快速算出来哦!我灵机一动,在心里默默地想和7有关的乘法口诀。“五七三十五”,和我用加法算得答案一样。哇!原来乘法口诀这么方便。妈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七巧板可以单副拼,也可以多副拼,可以拼成人、鱼、字、火箭、轮船,还有动物等等。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是一副一副地拼,总共拼了九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母女同乐这幅图。瞧!我用长长的直角板和大板拼出了妈妈的身子,就像我被抱在怀里一起哈哈大笑的样子。

  现代智力七巧板真有趣,同学们一起来玩吧!

  数学日记 篇34

  今天的玩转数学课,徐老师教我们用橡皮泥和牙签做立体图形。徐老师要求我们先按照大屏幕上的立体图形搭建一个三棱体和一个正方体,然后再用徐老师教的方法自创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小朋友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到的立体图形多种多样,有的搭建了下节课要做的长方体,有的搭建了和房子一样的形状,还有的搭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铁塔,特别是李妤昕同学,她搭了一个三层楼的房子,难度非常大,直到下课之前才搭建完成,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扬。这堂玩转数学课,让同学们学到了用最简单的材料,一样能搭出复杂的图形,让图形千变万化。

  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同学们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希望以后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让我们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快乐!

  数学日记 篇35

  大年初六,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太仓弇山园百乐园游玩。

  我先去售票亭买了一张“豪华飞椅”的票,售价10元。这里有许多秋千式的座位,围绕在一个大圆柱周围。开始转的时候,大圆柱的外层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转的同时不断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飞了起来。越飞越快,有的人开始尖叫起来。但是我觉得一点也不害怕呢。接着我们又买了三张“花篮式观览车”的票,每张20元,总共60元。最后我和妈妈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张15元,共计30元。这样的.话我们总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过程中我碰见了同学,他手中拿了一张40元的套票,听说可以总共玩八个项目。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买40元套票的话,同样玩这三个项目不用套票要花费100元,而用套票我们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亏本了!所以我要告诉小朋友们,下次你去这里玩的话想要节约点钱的话还是买套票吧,这可是我的忠告哟!

  数学日记 篇36

  今天,我们全家去超市买东西,我们先到厨房用品柜台买了2筒保鲜袋,一共16。8元,妈妈问我1筒要多少元?我情不自禁地说:“1筒是8.4元。”然后我们去了生活用品柜台,我们买了3个大鞋擦,一共15元,爸爸问我一个要多少元?我说:“15元除以3等于5元。”接着我们又来到面巾纸柜台,我们买了3包面巾纸是18元,哥哥问我:“1包面巾纸是多少元?”我自信地说:“是6元。”接着我们来到苹果柜台,买了3斤苹果,每斤是4元,大伯伯问我:“一共是多少元?”我毫不犹豫地说:“是12元。”我们最后来到牙具柜台,买了2只云南白药牙膏,一支28元,大妈妈问我:“2支是多少钱?”我犹豫了一会儿说:“是56元。”

  原来买东西也有数学呀!

  数学日记 篇37

  今天下午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给我们班的同学来了个突然袭击。来了个小测验,看看我们平常学的知识扎实不扎实。她在黑板上写着题,我们就照着抄。抄完以后就开始做题了。写完以后很多小朋友纷纷到老师那里看她改卷子。老师见这时候班里很乱,就叫了几个小朋友上来管纪律,但是还是不行。老师就让值周班长,一个是我,一个是高远来管纪律,其他小朋友都下去。我们俩很严肃的',我站在讲台上看谁说话,并点名。高远就过去纠正他。经过我们俩的努力,教室里这才安静下来。老师宣布分数结果,只有五个同学得了100分,包括我。老师给这五个同学各加了一颗星。

  通过这次考试,我总结出了经验:不管考不考试,我都要把知识学透,学好。

  数学日记 篇38

  学习“数学”我曾有过许多的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一个环形它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内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简单了。

  所以说: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数学日记 篇39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

  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数学日记 篇40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奥数培优》上看到了一道题:将一个长为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横着剪二刀,竖着剪一刀),这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这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这种题对我来说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长方形的周长,是(10+6)×2=32(分米)。因为它横着剪两刀,有三个小长方形,就6÷2=3(分米);竖着又剪一刀,就分成了两半,是10÷2=5(分米)。然后,我把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算好:(5+3)×2=16(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6×16=96(分米)。最后,96-32=64(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比一个大长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实在《同步奥数培优》上还有许多这样类似的题,它正等我去攻击。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对我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我便永远都是胜利而不是失败!

  数学日记 篇41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学习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妈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妈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

  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做题练习。妈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数,就把第二位数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除数,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数学日记 篇42

  这个学期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圆柱体等等,我觉的很趣。

  我观察了一下生活中图形也无处不在,比如说,我的铅笔是圆柱体,我的橡皮是正方体,老师的黑板是长方形的。生活里还许多组合图形,比如我家里的餐桌是由两块正方形的木板组成的,如果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妈妈就会把两块正方形的木板打开,这个时候桌子就会由两个正方形的板拼出一块长方形的桌子,这样就可以坐下很多人了。还有我家里的穿衣镜,它的下面是由一块圆形的木板当底座的,上面的镜子是一面六边形组成。出了家门,我又看到马路上的.面包车,面包车也有圆形的轮子和长方体的车身组成的。

  图形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有单独的图形也有可以组合在一起的成为物品的图形,我非常喜欢观察生活里的图形,图形带给我不一样的数学快乐!

  数学日记 篇43

  今天是星期六,我妈妈拿了100元去买菜,她让我在家玩电脑,可是我和妈妈道别后,才玩了半个小时的“红警”,就玩烦了,我干脆坐在沙发上,等我妈妈回来。

  “叮咚!”门铃终于响了,我打开门,正要喊妈妈,却发现是一个送水的'叔叔,我失望的指了指饮水机的所在处,并交了二元送水费。等他离开后,我继续等,终于,门铃又一次响了。我这次开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一开门,正是妈妈回来了。我欣喜若狂,赶紧帮妈妈拿菜,呵!还真不少,有二斤西红柿,一斤蘑菇,还有三斤排骨和一斤青菜。我估算:“这西红柿需要1.5元。蘑菇得0.8元,这青菜吗?得1.0元,还有这肉,得30.0元.对吧老妈。”“不错儿子,妈妈拿了100元,你算算还剩多少钱?”“嗯——100-(30+1.5+0.8+1.0)=66.7元,还剩66.7元,对吧?”“对!儿子你成了我们家的计算器了!”

  “耶!”我高兴的喊着:“我是我家的计算器。”

  数学日记 篇44

  今天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在家包饺子。总共包了七十二个饺子,妈妈说要我分四个碗盘,每个碗盘里能放多少个。我算了算“72÷4=18(个)”,然后我很快就分好了,这时妈妈说:“我吃不完这么多。”就夹了四个饺子给哥哥,我自己也夹了五个给哥哥,可是哥哥说吃不完又夹了六个给爸爸,这时哥哥给我出题了,现在我们每个碗里共多少个饺子,我不急不慢的在心里默默的算着,不到一分钟,答案就出来了,哥哥的碗里是“18+4+5—6=21(个)”;爸爸的`碗里是“18+6=24(个)”。哥哥听了高举起大拇指说:“聪明”。这时爸爸又出了一道题“如果把这七十二个饺子吃了三十五个,有包了三十五个的两倍,我马上说出了答案”72—35=37(个),37+35×2=107(个)

  啊!想不到吃一顿饺子,可以学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全家人一边吃饺子一边欢笑,样子好像很为我自豪。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关于比的数学日记06-12

数学日记精选07-03

数学日记02-08

数学日记07-03

数学的日记07-03

数学的日记12-10

数学日记06-12

数学日记精选10-31

数学的日记07-14

数学日记-小学日记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