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旅夜书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夜书怀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4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旅夜书怀高一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课标解析

  《旅夜书怀》是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中的第二首诗歌。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对鉴赏诗歌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还要求通过阅读,能“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文化积累”,还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底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可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涵泳诵读”是不可少的。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总标题已经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二是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办法,体会诗歌意境。该诗处于本单元“推荐作品”部分。

  二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元的两个教学目标,再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及本诗写作背景。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3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夜书怀》教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

  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选修语文《旅夜书怀》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1-10-19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选修语文《旅夜书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鉴赏诗句;

  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想:

  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

  一、导学

  1、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

  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旅”有“旅居”的意思。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1-08-28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旅夜书怀》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篇1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

  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旅夜书怀》的教案

标签:文库 时间:2021-03-25
【ruiwen.com - 文库】

《旅夜书怀》的教案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

  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李杜诗五首:杨柳与离别诗词、峨嵋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李先慧编写  邮箱xysz158@126.com)

第十七课 李杜诗五首(李先慧)

课 前 导 航

趣味阅读

                   李白与明月

高洁不群的明月--“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 

凌云壮志的明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率意任情的明月--“醉月频中圣,迷花一事君”

失意孤傲的明月--“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超越现实的明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仰天长嘘的明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孤独寂寞的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可亲可信的明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情系故乡的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旷远恒久的明月--“月出峨嵋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可赊可借的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峨嵋山月歌》中的明月,又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

内 容 精 要

(一) 课文探究

   杨柳与离别诗词

杨柳点缀诗词了,诗词装扮了杨柳。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湖南隆回二中罗志辉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2.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感受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2.诗中反衬、反语和比喻辞格表现出来的沉郁风格。

教学方法: 

按照“学会诵读--理解内容--美读鉴赏”的程序学习。

教具准备:杜诗的录音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歌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旅夜书怀》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二、注释诗歌

①危樯:危:高。樯;桅杆。危樯,高高的桅杆。

②独夜舟:独,孤独。独夜舟,月夜孤独地停泊着一条小船。

③星垂:星星低垂。

④月涌:水中月亮,随波涌动。

⑤著:著名。

⑥岂:岂止,哪里。

⑦“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得名!但我的官职倒应该因年老多病而休止了。

《旅夜书怀》中的对比(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首《旅夜书怀》即景抒怀,于细腻的绘景之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杜甫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孤独、寂寞与愤慨,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而其中刻意设置的多重对比,尤使全诗的风格跌宕起伏,为沉郁顿挫作了一个独到的注脚。

  对比之一:自然的宏阔与诗人的渺小之对比。

  在诗人的笔下,一个细草微风的“旅夜”,一叶随波飘零的孤舟,本已显出极其的渺小,但杜甫偏偏将视野投向辽阔的平野与奔涌的大江,着力打造出一个宏伟阔大的境界:极目远眺,水天相接,天地相连,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联想到自己痛苦的遭遇,面对如此宏阔无比的`境界,个人的渺小在宏阔的自然面前更显得凄凉无限,令人唏嘘!自己不正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沙鸥”吗?

  对比之二:壮丽的乐景与孤独的哀情之对比。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写景的千古名句。地平线上,大地是那样的辽阔,星星仿佛也俯首亲吻着原野;大江之中,江水浩荡东流,一轮圆月映印其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涌着。这该是多么发人遐思的一个宁静的港湾啊!可是,这一切在一个孤独的羁旅之人看来,外界环境越是辽阔,越显出自己的孤独无助;周边的情境愈是祥和,越见出自己的寂寞悲哀。天地虽大,却无自己的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壮丽,却只能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这里景与情会,在这一对比中更显出诗人的感慨,也更使人领悟到“独夜舟”的孤独寂寞了。

《旅夜书怀》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旅夜书怀》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几节课我们已领略到李白诗歌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在54岁所作的一首诗歌:《旅夜书怀》。

 

(二)读诗,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最好能背下来。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歌。

 

生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他读得很流利,也有节奏感,挺好的。但读起来都是一个调,不好听,感情太平淡,也缺少感染力。(生笑)

 

师:也就是说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进一步学习。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默读诗歌,先疏通诗意。有不懂之处尽请提出来。

 

学生默读诗歌。

 

生:(叫)“月涌”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可帮一下忙?

 

生:是指月光照在江面,随波浪涌动。

 

生:(站起来)“名岂文章著?”的意思是“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显著呢?”那言外之意是杜甫说自己的声名不是因文章而远播,但实际上他就是文章写得好而有名的,这一句我不懂。

 

师:有哪一位同学可作出解答?

 

生:课文下面就有注解,他没仔细看。(其他生笑)这一句和后一句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师:很好,你读得很仔细。注解中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关键性解说,阅读时不可忽略。但此处注解还不够具体,你能作进一步解释吗?

旅夜书怀(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旅 夜 书 怀

 张 慧

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

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想:

    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

一、导学

1、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

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旅”有“旅居”的意思。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

3、整体感知

(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最后,老师给出诗句的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