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小编整理了《水龙吟》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30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为: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水龙吟》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19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龙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龙吟》教案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写作背景: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二、补充注释:

  1.岑:小山。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的语序。

  3. “看了”:看够。

  4.登临意:登临的内心感受。

  5.季鹰:张翰的字。

  三、赏析词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境特点?

  用比喻手法,将远处小山比喻成玉簪螺髻,显出清秀的特点。

  3.移情入景的手法。“献愁供恨”,倒装句式,移情入景,变赏心悦目为满怀愁恨。

  4.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水龙吟》教案范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24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龙吟》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能力目标: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情感目标: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

  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

  教学难点:

  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本课通过自读,初步感受词人独特形象;

  2、通过品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深入把握词人形象,品味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3、通过赏读,欣赏佳句,感受技巧;通过比读,感受苏辛词风的不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通用5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6-08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为: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2-1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听老师读 、抽读 、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1-07-30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篇1

  一、解题、背景介绍

  风雨飘摇的时局,弃置不用的悲愤,故“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王粲《登楼赋》)。

  二、朗读

  三、赏析

  1、上片所见有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玉簪

  韩愈: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断鸿

  柳永: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游子

  直把杭州作汴州,偏安一隅,苟且偷生,醉生梦死(遭受排挤,成为游子)

  2、词人两个特别的动作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吴钩

  杜甫: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辛:醉里挑灯看剑

  登临意

  岳: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时灭

  辛《贺新郎》:知我者,二三子

  陈亮《念奴娇 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谁会?

  3、上片抒情,运用了怎样一些手法?

  融情于景(正反衬托、虚实相济) 直抒胸臆

  4、下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分别有何含意?

  鲈鱼

  张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千里,以邀名节乎?实为政治险恶,弃官归隐,远身避祸

  陆游:欲与众生共安稳,秋来不梦到鲈乡

  流年

  辛《谢春池》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陆游《病中戏作》:五十忽又二,流年壮心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案设计

标签:教案 时间:2021-07-03
【ruiwen.com - 教案】

  一、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目标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3、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三、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1、通过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和思想,让学生“知人论世”整体把握词的写作背景和动机。(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

  2、通过听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味,整体感知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3、通过探讨词中典型的景色描写、典故运用所蕴涵的深层涵义及所依附的丰富情感,探索词的丰富意蕴。从而让学生透过文本去理解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课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范文

标签:教案 时间:2021-07-01
【ruiwen.com -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为: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水龙吟》教案范文

标签:教案 时间:2021-06-22
【ruiwen.com -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能力目标: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情感目标: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

  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

  教学难点:

  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 本课通过自读,初步感受词人独特形象;

  2、 通过品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深入把握词人形象,品味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3、 通过赏读,欣赏佳句,感受技巧;通过比读,感受苏辛词风的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吴忠高级中学     马晓华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