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礼成俗生活散文

时间:2021-06-10 10:28:22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常礼成俗生活散文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生命之门开启之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随着万物的萌发、百花的盛开,踏入生命的旅途。过去人们常常说红五月,一个红字就把这个季节描绘透了。喜庆的季节,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结婚的特别多,几个婚柬常常是凑在一天送来,让人应接不暇。红色的绸缎高高飘扬在大路上,红色的气球随着婚车在风中起舞,红色的花瓣洒落在人间,红包奔驰在路上,喜悦流淌在心尖。

常礼成俗生活散文

  最能展示传统文化的就是婚礼了,然而在各地参加的婚礼各有其特色。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都是在夜间,且迎亲队伍全部穿着黑衣,乘墨车。汉儒郑玄解释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晓,即拂晓,此后相沿至今。化妆师一大早就来了,将新娘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迎亲的婚车、鞭炮是婚礼中必有的,有的地方还加上了锣鼓吹打。婚礼上都是由专业司仪主持的,礼台搭得很漂亮,一道道花环将礼台装扮起来,音响、功放播放着欢快的乐曲,结婚照在大屏幕上一幕幕划过。婚礼程序开始后,场上的气氛就看司仪的了。开场后,新娘新郎登场无疑是主要仪式。其后的仪式五花八门,有请新郎新娘单位领导登台的、有新郎新娘父母出场的,更有一些掺杂着西式婚礼的一些仪式。粗俗的婚礼,仅仅是一场饕餮大餐。而精彩的婚礼,让人不仅是尚风景、看热闹、得趣味,婚礼后收获的是文化元素。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举手抬足间植入了脑中,就这样慢慢约定成俗。精致的民俗不仅给人的感官带来享受,还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元素。而粗俗的民俗则是一种巧取豪夺,不仅让人破费钱财,同时却把污浊泥水泼满人一身,长久洗刷不掉。婚礼在不断变革,一些旧的礼节在恢复,外来的婚俗在掺入,更为恶劣是竟然成为管家揽财的一种手段。现今的.婚俗让大多人苦不堪言,不仅仪式繁杂,钱财破费大。在收到婚柬时,相互间常常调侃:又收到了红色罚款。而迎亲甚至成为一些好事者的淫乐之所,不顾廉耻地肆意妄为。

  婚俗是中国本土文化最主要的一部分,最早在周代就确立了婚俗仪式。在《礼记·昏义》中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婚俗关系到国脉相传,还关系到民生,是社会文化的集中表现。在封建社会,唐律、明律以及清律中都有具体规定。六礼在后世中不断演变,有些变得繁杂,有些则简略。一般百姓只注重纳采、迎亲二礼。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面子,面子在婚俗上是一大展示,虽说不至于光宗耀祖,却也能使门楣生辉。百姓的婚俗却常常困顿于纳采,少了小气、不体面,多了不仅拖累了大家庭,还连累了三亲六故。社会的变革无疑是先从民俗开始的,革除陋习、移风易俗是每个封建执政者必做的基础课。百姓的习俗继承性较强,而选择性较差,不论优劣一并继承,甚至劣的更能满足一些人恶作剧的变态心理。“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消除积怨,阻滞陋习的传承,需要组织出面,制定一些指导性的不同婚俗版本,以供民间参考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革除陋俗,引导民俗向好的方向发展,也能减轻亲朋好友交往的负债。好的婚俗,不仅能够让嘉宾同喜同乐,也能让新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