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家谱序文散文

时间:2023-03-12 00:44:25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修家谱序文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修家谱序文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修家谱序文散文

  吾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然岂可知焉?

  就此迷惑之处,若要知来龙去脉,却实非易事矣。

  中华民族虽同为炎黄子孙,龙之传人,却广有百家姓氏,百姓又自成一体,独立门户。无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各民族均遍居祖国之高山平原,江海湖泊,捕鱼狩猎,男耕女织,生活劳作。非旦求鱼肥水美,丰衣足食,最是期盼子嗣兴旺发达,生生不息,门户烟火旺盛,延绵永昌。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因生计所迫,或东迁西移,或南征北战,人口交错,游动广袤九州,四面八方。天长地久,星转斗移,婚丧嫁娶,世代更迭,各族若无详实记载,后辈遗祖忘宗在所难免,焉成体统耳?

  善建者不拔,善报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于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长;修之于乡,其德乃硕;修之于邦,其德乃博;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善。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然知天下也!人之一生,祖其本也。如木之有根,如水之有源。人之大伦,万事亦然。百善孝为先。追念先祖,树典立传,永承根本,传统孝举也。即便帝王将相,或百姓平民,岂敢忘祖乎?

  今之观昔,又如后之考今。寻根问祖百家姓,追本溯源张姓人。张姓是中华姓氏排行第三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八。张姓的诞生很古老,距今大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个儿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的儿子挥自幼聪敏过人爱动脑筋。有一次,他观看夜空,从天空星座的排列组合中得到了启发,经过研究后,挥发明了弓。在基本以狩猎为生的时代,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于是黄帝分挥一个专门制造弓箭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便成了张姓人的始祖。另外,历史上还有张姓出自姬姓或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传说。张姓在漫长的敷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等26个姓氏部落。张姓最早发源于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境内,战国时期开始沿黄河流域移民迁徙,后又有几次大规模向南迁移,使得张姓在很早时候就已遍及全国各地。我们的祖上属于山西张姓部落“清河郡”(俗称山西大槐树处)。追根溯源,史至近代,现今的陇东原州地域,又属于镇原县城“忠恕街”张家。近数百年来族人均居住、生活于共和国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开边镇兰沟行政村张家沟自然村庙嘴故里(黄河流域茹河之岸坐南向北)。

  二爷,字,紫珊,讳,海珍,清末秀才,庠生居士,以德修身,以礼治家,殚精竭虑,呕沥苦心,于公元一九五四年困难时期,倡导五位爷爷并主持修成吾《张姓清河郡》张沟庙嘴户族有史以来第一部家谱。自此,我族根基史料,辉煌历史始有文字记载,金谱玉牒也!家族农耕文化史料,堪称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连城,意义深远,弥足珍贵,后辈欣慰,世代继承,千古永恒,理所当然。

  常闻茹河川方圆百里之乡党邻里、域内外雅士名人们众口一词赞誉曰:张沟庙嘴族户,乃耕读之家,名门望族也!自太爷发林至今一个半世纪,族亲们上不负苍天垂怜,下不违四时节令,遵自然法则,循孔孟之道。积汗水载希望之舟,勤耕耘迎春播秋收。世世勤俭创业,代代忠厚传家。先贤前辈,积善成德,子嗣兴旺,人才辈出。或工或农,皆心灵手巧,尚勤劳致富;或文或武,皆仁义礼智,好行善积德。时至今时,更有供职于共和国各界之我族张氏子嗣,遗传先祖之不变基因,对祖国,忠贞不二;对人民,鞠躬尽瘁;对事业,奋发图强;对亲朋,肝胆相照;对生活,无限热爱;对未来,满怀憧憬。琴心剑胆,或妙笔生花,或琴棋书画,或百步穿杨,或身怀绝技,或力可拔山,均有过人本领在身,不可一一尽数。

  我族祖上之家规族训为:“以人为本,以农为业,耕读兼备,敦厚养生。事忠孝,循道德,讲文明,重义气,守诚信,睦亲邻,济人困,扶人危,热心公益事业,报效伟大祖国。”后裔子嗣,根繁叶茂,千枝万蕾,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先贤前辈虽经历史之变迁,受时势之左右,遇潮流之制约,循命运之安排,但无论前清民国,抗战解放,直至今时共和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均为守法公民,功德业绩,可歌可泣。晚辈们继承先辈遗嘱,刻苦学习,勤俭持家,事业有成。美誉盛名,茹河之滨,众皆知之。先贤功劳业绩与天地等同,与日月同辉,青史永垂!先祖恩德润泽子孙后代,后辈子孙更当追远报本,励志后世,承前启后,千古恒之!

  我张氏后裔无愧上范,亦无愧列祖列宗。虽然身处祖国各地,或山野峡谷,或繁华都市,却能摒弃一叶障目,羞为井底之蛙,最能放眼五湖四海,看世界莺歌燕舞,万紫千红。韬光养晦,百折不挠,与时俱进,得人文科技之精华,圆先人“丰衣足食”之梦想。张氏庙嘴宗族将一如既往,视国家安危与生命等同。为实现祖国复兴昌盛,民族团结,和谐幸福,当锲而不舍,殚精竭智,续写宗族伟业。愿张氏宗族与中华民族同寿同辉!

  前部《家谱》因受历史条件之制约,页面设计存在缺陷瑕疵,仅能记载先辈神主生卒,玉茔卜向,但不能帧贴遗容相片,记载生平简历,填写悼词小传,彰显功劳业绩等等诸项重要史料,美中不足矣。先前,父辈们曾多次提议修葺改进,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适逢公元二零一二年正月初一《家谱》祭祀中,健在老人三伯父生机,六伯父逢机,父亲迎机,九叔父永机以及我辈十九位兄弟们再度商议重新修葺事宜。协商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且成立了《家族理事会》,并推举指派吾担当此项重任。

  尊崇人伦理念,民风良俗,传承先辈优良家风,再度修葺我族《金谱玉牒》,独求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让后裔知悉并铭记先祖前辈们之生存不易,兴家创业之尤其艰难,唯发扬先人艰苦奋斗之优良传统,图后世不忘前世之师耳。千年事孝之大计,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仰望星空,缅怀先辈,汩汩亲情,血浓于水。先贤们是曾经的国之精英,家之栋梁,丰功伟绩不胜枚举,高风亮节有口皆碑。他们的生平事迹还有辉煌业绩时时刻刻都在感动、震撼、激励着我这个凡夫俗子的晚辈,无限敬仰、崇拜、虔诚之情愫发自肺腑。只因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欠佳,为已故先贤前辈们补撰生平小传深感力不从心。由于时过境迁,部分史料缺失不备,记叙实在难以全面,拙笔难述其百中之一,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史料只是根据先前老人们在“忆苦思甜”过程中回忆、讲述家风家教传统美德时的只言片语而综合补写,又因篇幅数字的局限,措辞用语小心翼翼,反复推敲,慎谨筛选,唯恐叙述不详不实,落下亵渎、不孝之名。故重任在肩,却又顾虑重重,寝食难安。诚惶诚恐,伏案悬笔,凝思时久,反复推敲,细细斟酌而不能定夺其既言简意赅,又名副其实的叙述文字。“主一无适便是敬”。几易其稿,所见小传之辞,虽是词不达意,意犹未尽,但至诚至敬,只为歌功颂德耳。此间,欣得族内众兄弟们的大力支持,承蒙刘信恩师、赵宝玺前辈之指教,又得张海贤先生、路国兴先生、王万平先生、朱清洁先生等名人雅士们之不啬赐教指点,甚为感激,特此鞠躬敬谢!历时两载至今时方才斗胆脱稿。并恭请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年才俊、著名书法家杨占玉先生于百忙之中辛苦劳心数月,悉心誊写落竣。为此,也是感激不尽!然,虽经不懈努力作为,也难以圆满井然、尽美尽善,自感有负先贤、族人之厚望和重托,只为略表寸心之孝也。谨此

  鉴谅!

  七世孙:张士勤(介非)撰写

  公元二零一四年古历三月初六(清明节)

【重修家谱序文散文】相关文章:

家谱的作文07-26

大学重修的影响09-16

重修申请书03-18

建议重修圆明园作文05-30

韩愈家谱的相关介绍11-14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01-04

兰亭集序文学赏析01-08

大学留级需要重修吗10-24

大学补考和重修的区别09-28

大学重修有什么影响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