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游记鉴之事业成功有玄机散文
俗话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现在常常被失败者拿来做了借口,当成是老天爷的意志。其实并不尽然。
不妨先把时空倒错一下,将玄奘师徒四人的西行取经事业比作一次商业投机,这样比较有意思。当然这次商业运作,用现在的眼光可以看作是一个文化传播跨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就这家企业来说,如来佛祖才是真正的董事长,而一直幕后操作搞宏观调控的观音菩萨,算是独立董事或执行总裁。玄奘在这次商业行为中扮演的角色,其实并不像想像的那么重要,他领导的充其量只是这家跨国企业辖下的一个子公司,按流行的叫法,他的职务也可称做大唐区经理。
下面,就可以对这个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了。
对于投资方,也就是如来佛方面来说,力主搞西行投机,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行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大唐盛世,佛教文化传播已经不是冷门投资了(做冷门投资比较辛苦,风险也大),像小乘佛教这样比较低端的产品已经开始热卖,并得到了统治阶级以及市场的广泛认可,因此适时输入高端产品,即大乘佛教,投资者必定能得到显著的收益。这就跟卖热了台式电脑,再跟进笔记本,接着做服务器一个理儿。二是投资方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如来佛祖打理的这家跨国企业是本行业的领跑者,拥有最雄厚的综合实力和最广泛的公共关系,对于子公司的任何错误决策或经营风险,都有能力一一化解,每每在子公司运营不力、濒临破产时,都能挽狂澜于既倒,确能罩得住。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投资方事先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投资,而且所谓的运营风险,比如破了戒律、丢了性命等等,事实上全部是由子公司经营者个人来承担的。所以,相比而言投资方更为清醒,他们看好的是项目本身,而不是运作项目的人。
但运作这次项目,怎么就选择了玄奘呢?其实并不在于玄奘有多么了不起的经营管理水平,因为无论是从个性特征还是行为能力来看,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就玄奘个人来说,他参与这次西行投机行为是极为盲目的,一来他得拿性命和时间去独立承担运营风险,这简直就是一项高危职业;二来他能看到的收益只是画饼,一样是御弟的虚名,另一样是功德圆满、立地成佛――但这好像是僧侣们的共同理想,在他之前好像也没有成功的个案。所以充其量,投资方真正看好的,可能是玄奘本人在大唐王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商业广告,通常是用名人来代言的。
当然广告做得好,事业也不见得就能成功,比方说原先曾大红过的健力宝饮料和秦池酒。尽管西行取经经论证是个好项目,但玄奘终究是个比较盲目的经营者,所以他的事业能够成功,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玄机。
这个玄机,也是至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极其优惠的倾向性政策扶持。这种政策照顾非常到位,从地下到天上。地下这一块儿,唐太宗在经历了一次地狱之旅后,对佛教的教旨教义和教化功能顶礼膜拜,因此对玄奘本人及此次经营活动均给予了高度重视,赋予了官方身份;这使得玄奘在国内的行程中享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后来进入他国,大多也得到了外交使节的待遇。天上那一块儿,如来佛祖等人不惜动用了与天庭等各方面的关系,安排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十八护教伽蓝以及轮值功曹等“保安人员”昼夜值守,甚至连观音、弥勒等诸多高管人员也几乎随时听调,千方百计为其保驾护航,这就好像不仅仅局限于政策优惠了。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西行事业的成功概率,自然与其他项目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成事儿,反倒奇怪了。
现在有些政策试点项目,跟西行取经差不多,为了确保出点“成果”,政策上又减又免地搞优惠,主管领导还再三再四地打招呼。这些人,因为也有跟玄奘一样的好政策撑腰,满世界都难找的好事总会自己找上门来。要是真听到看到这样的事儿,千万别不服气。
【西游记鉴之事业成功有玄机散文】相关文章:
温水之蛙鉴散文04-28
前车之鉴作文12-08
齐桓公的用人之鉴02-02
前车之鉴的成语故事02-02
散文之也许有那么一天06-29
关于前车之鉴成语故事06-14
人生四季鉴绵前行的散文04-30
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06-13
海之魂散文12-03
春之祭散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