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时间:2021-07-01 15:31:48 散文 我要投稿

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岁月悠悠,长路漫邈。据说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的风景,也要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后来有些风景就像凉风拂过湖面,只有碧波的影子。而有些人却像钉子钉进木头,那是骨子里的记忆,总让人弥久感怀,或者说永生难忘。

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可回首时,人们总会说时光可以倒流多好,或者有时光穿梭机多好。同样的,我也幻想着,如果日历上的日期除了每天的定时更新外,还可以自由倒退,我想选择回到一九七一年农历八月十四号那一天。虽然这个日期是在我出生前很遥远的一个时间,但却对于我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天,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出现,也正是这一天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感动。名字同所有男人一样叫父亲。

  从拿起笔,一页一页写下自己或悲秋或伤春,更或是带有责任感的故事起。文章的对象很少选准父亲,好像不是情愫太浅,也不是无从下笔,而是语言这东西有时候总是苍白的,那是怎样的文字都描绘不尽父亲丰富的一生。但这次还是想下定决心,给父亲前半生一个回忆,从认识这个男人,到后来离不开这个男人,他身上的有些东西,总是无形的影响着我,同时也感动着我。

  故事要起头,当然要从父亲两三岁时说起,就像搞历史研究一样,越是追溯到源头,获取的资料才越弥足珍贵。

  撑着蛋黄般的脸色,又骄阳似火的太阳,在湛蓝的天空中,肆意地散发着热量,炙烤着黄土大地,也炙烤着摊在碾场上的麦子。不远处桐树枝头上时鸣时歇的知了,当不知夏收给人们的紧张农忙。麦堆地摊前,几只鸟雀也悠闲着,争先恐后地啄食麦粒,一会儿飞高,一会儿飞低。农忙下,全家人都出去在碾场上收拾麦子,两三岁的父亲,由于还没具有劳动能力,而轻松地进行着自己的午觉,单单一个人在家。

  贫穷折磨下的人们,哪像如今的人们住着高楼大厦,大部分祖祖辈辈都是宅居窑洞生活,但那也是冬暖夏凉。说起窑洞也奇怪,据说住人时,窑洞很少有顶部坍塌的现象,一旦长期空缺不住人,便渐渐坍塌消土。谁都没有想到一直住人的窑洞,窑顶突然塌下一大土块,恰恰也是父亲正在午觉的那个窑洞,后来每当说起父亲这段经历时,我都会不自已地流泪下来,真的是有惊无险。比父亲身体大几倍的土块,就从父亲的小脚丫前砸落下去,那个土炕被砸出和土块一般大小的窟窿,庆幸没有伤及父亲,庆幸只是砸穿了土炕。

  忙完碾麦回来的家人,都傻眼了。偌大的土炕被砸下去一大块,父亲在那个炕头上失声哭啼着,祖母一把将父亲抱在怀里,久久的痛声哭喊,祖父、姑姑也在一旁抱团哭泣。谁都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猝不及防,好好的窑洞怎么会突然坍塌下一块?或许就正如那句话:“活在当下,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唯独能做的就是珍惜一切。”或许也正是这场意外,让父亲后来的生活,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有言论“人多力量大”。回看父亲那一辈,好像家里最少也是三个孩子,在农村,人们并不是响应当时的号召,可能只是觉得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劳力。贫苦家庭中的孩子,在每个假期里,并不是和人家富家子弟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游东玩西,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假期里游东玩西。十五六岁的父亲,虽然身体由于吃不饱饭,与同龄孩子比起来瘦小些,但却力气是超乎寻常。

  午后的阳光还是那么毒辣,没有一点要消退的意思。兄弟五人相约一起出去割草,地点据父亲说,也是我后来爱和小时玩伴玩的地方——柿子园。五人背着各自经常割草用的担笼,担笼里则放着家里磨好的牧镰,开始了又一次割草行动,或有边跑边上树的,或有边走边哼唱的,但这并不是他们最疯狂的时刻。割草在他们的活动中,可谓是及其枯燥无趣的,想让割草变的有意思,就是他们自创的游戏,名字叫“打杆赢草”。大概是这样的,事先选出一片空地,先将一个人的牧镰插在地上,这就是所谓的“杆”,然后几个人在距离这个杆大约七八米的地方,相继扔出自己手上的牧镰,如果扔出的牧镰,有打中杆者,即为获胜。这“赢草”就是获胜者在其他未打中的担笼里拿走少许的青草,以作奖励。听父亲说,一场下来运气好的人,会凭打杆让自己的担笼大丰收,而运气差的人,则让自己的担笼空空如也。当然这游戏的前提是,大伙必须在地里割一会草,在担笼有草的情况下,才可开始游戏。动作快的人,在不一会就割好半笼青草,往往让游戏开始的人,也就是动作快的人。

  父亲在打杆游戏里,既不是经常输草者,也不是经常赢草者。也就是在这次割草行动中,又一个意外在父亲身上发生了。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一个人扔镰,其他人则负责在一旁观看,父亲当时就属于观看者,蹲在旁边一边观看,一边给自己的担笼里存草。谁料想一个兄弟扔镰时,用劲过猛,但没有将镰扔向杆的那个方向,而是失手扔在了一旁的父亲后背上。出门前刚磨的镰刃,还没盾多少,碰手可破,更何况是扎在了父亲的后背上,伤口止不住的往外流血。在一旁的伙伴们,一时都吓破了胆,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先止住血,给家里送”。因为是个夏天,伤口可能由于受了风,到家时,父亲的伤口已经感染,白嫩的肉向外翻了出来。在家里正在忙活的小姑,看到这一情景,气不打一处来,不问青红皂白,拿起放羊用的`鞭子,打在了失手扔镰的兄弟身上,以为他们是打架造成的。

  祖父当时除了会打算盘,有果树修剪技术外,还有一技绝活,这便是会调制刀箭药。上了刀箭药的伤口,立马止血化脓,父亲的伤口不多日,便结痂愈合。又是万幸,没有伤到要害处,躲过了又一场意外,至今父亲的后背还有一点印痕,还好当时伤的不深。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青少年华的父亲,本应该和同龄孩子一样,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天真的笑容。可谁知,一切并不是那么寻常。校园里书声琅琅,下课后男女生追逐打闹,享受着青春里该有的样子。这时的父亲,却脖子里悄悄长出一个东西,也正是这个东西困扰了他青春里最美好的那几年,一个帅气的男生,落落大方,却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享受灰色的青春时光。

  后来听父亲说,病发后自己一直也没太放在心上,认为就是正常的发育罢了。直到这一天到来,西安四一大医疗队走进校园,免费为学生做身体检查时,有号脉检查的,有上简单仪器检查的,还有用手在头部做简单观察的。在父亲这,医生一眼就看出脖子好像有点奇怪,便用手摸着检查了一番,据父亲说,医生当时看出了自己脖子上的问题,但没有告诉他,也没有告诉老师,只是和其他同事说明了情况。那位好心的同事,便喊住父亲,自己又给父亲检查了一番,基本上确定就是甲状腺。这样的病情,也只是医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父亲不小心听见,回家便才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告知了祖父,祖父当时也没在意,只是说男娃喉结大,这是正常现象。但父亲知道自己确实是得了什么病了,不是所谓的正常发育,也不是所谓的喉结大。

  病魔好像都不会因为患者的可怜,或者说家庭情况的可怜,而有半点怜悯的迹象。二十一岁的父亲,按当时农村的风俗,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也不得不面对盖房筑屋的现状。带着病痛的父亲,也参加到这次置办新房的行列中,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的劳累和没有充足的睡眠,父亲的病情极其恶化,脖子的肿块那几天疯狂的生长,眼看越来越大。亲戚们也都建议祖父,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但由于盖房的紧张,一时也抽不开身去给父亲检查,病情就又拖着,后来新房完工了,父亲也累倒了。

  直到一九九二年的春天,也就是父亲二十二岁时,在别人的介绍下,祖父带着病情恶化的父亲,踏上了去往西安市人民医院的看病路。病情和当时来校检查时的结果一样,看着脖子高凸的父亲,医生们也心急如焚,没多久便开始了手术。任何一个手术或大或小,都要进行术前打麻药,可考虑到脖子神经线的复杂,医生只对父亲打了不到一半,甚至还要更少剂量的麻药。一方面医生可以随时观察父亲的情况,一方面为了手术的成功率,就这样父亲在疼痛中坚持了三个半小时。听姑姑说,手术台上的手术布,硬是被父亲用手抓破,她后来看到父亲时,嘴里说不出话语,只是双眼泪流,这足以想象父亲当时忍受的疼痛,这也成为我佩服父亲的一处。

  曾有人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有个艰难苦楚。回顾父亲的前半生,我觉得这不是什么艰难苦楚可以形容,而是命运竟这般捉弄着人。但一生要强的父亲,从没有在命运跟前低头,更没有认输,或许善良的人,总有他应有的回报。在他的世界里,不喜欢与别人争强好胜,也不喜欢过多的去麻烦别人,他从来不说爱,但会用行动爱护着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每每回家或者离家时,父亲总会在那条小路上护送着我前行,这个男人就农民一个身份,却教会了我许多,感动了我许多。之前也为他写过一首诗歌《欠父亲一首诗文》,但我觉得还欠父亲一首散文。

  母爱似水,柔情不断;父爱如山,岿然不动。这是对父母爱的最好诠释,但语言总是苍白的,毕竟行动才最有力量。

【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我的父亲的前半生作文03-06

我的父亲的前半生作文5篇01-20

我的父亲的前半生作文(5篇)01-20

父亲抒情散文09-20

父亲经典抒情散文11-14

父亲抒情散文08-17

抒情散文《父亲》09-04

忆父亲抒情散文12-17

父亲的秋天抒情散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