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剪影的散文欣赏
马羊年,好种田。这是我们这儿的一句农谚。今年是农历的马年,田地里的收成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麦收就不说了,说秋收。
我们这儿秋季收获的主要是玉米,俗称棒子。棒子形象具体 ,你看他长长的,圆圆的,一头粗,一头细,不像个棒槌像什么?玉米这个词很文雅,想必是诗人给取的,玉是颜色,金黄色,米是谷物的统称了,金黄色的谷物。的确如此,走在村里,放眼望去,大街上,马路旁,房顶上,都是金灿灿的一片,不是遍地金黄,而是满地黄金啊。今年的棒子泛滥成灾了——对我们农民来说,这样的“灾”越大越好哦。
我们家的地不多,只有6亩。大型的玉米收割机一时赶不过来,索性不等它了,自己掰。这样亲手抚摸每一个沉甸甸的棒子,把汗水渗透到每一粒棒子里,更能品味到收获的喜悦吧?今年也可以说是风调雨顺,除了棒子养花授粉期间,老天爷吝啬,没有及时送点甘霖,不得不浇一遍水之外,后期的雨水还是丰沛的。这既保证了棒子的生长,又为秋播小麦备足了水分。往年的棒子收成有很大部分取决于棒子种,今年则看不出多大的区别,不管哪个品种,表现的都很抢眼:棒子锤有的细长,有的稍短但粗壮,而且很少有“秃顶”的;籽粒到边到沿,有的还挣破外衣,裸露出金黄的身子。
6亩地,两天功夫,和老爸,妻子连掰加拉,完全从田野把它们位移到家门前的马路边、厦沿下,后院里也放了些。当然,换来的是腰疼和俩条腿的疼痛。现在就是坐下来,面对几个小山包,再一次抚摸每一个棒子,帮它们脱去外衣,把惊喜呈现。
俺的两个“贴身小棉袄”也加入到扒棒子的会战中来,为培养孩子的“要想得到,必须有付出和劳动”的意识。妻子规定:每扒一个棒子2分钱,扒50个一结算。一块钱去买东西——琳琳不怎么积极,倒是小不点儿有模有样,棒子皮很难拧掉,她就在膝盖上磕,或者用牙齿撕咬,或者一片片地撕扯。够50个了,她不再查数,对妈妈说:“这么着吧,我也不查数了,你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吧。”MY baby,她才只有5岁啊,说出这样令人忍俊不禁的话来,爷爷笑得嘴都合不上了:“这个小人精!”
卖棒子种的宝海大爷倒背着手踱了过来,俺家的棒子种就在他那里买的,他一来是收集信息,二来也有为自己做广告的意图。我说:“今年的‘隆平206’出尽风头”,他说:“还有更高产的棒子种呢,一个棒子上22行粒,亩产可达1600斤”。我说:“俺家的棒子比不上立柱家的”——庄稼总看着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俺是俗人,自然不能免俗。他说:“不能比,人家上多少土杂肥啊,你就上那小百十斤化肥,地里那么卫生,有这收成,知足吧”。我嗯哪着:“的确,应该知足啊。咱没有那么多付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得到啊。这理儿到哪里也是公理。”
油然又想起另外的一个理儿:有几根棒子,播种时不合适,多穿了一行,几根棒子挤在一起,生长空间的狭小也使得棒子生长短小,有数量没质量,总体上是比不上稀疏的地方。哦,做事要尊重规律,行为要遵守规则,否则,欲速则不达。这是土地爷给我上的另一课吧?
农业生产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说不准的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半年的收成打了水票,让几个月的心血付诸东流。但是,庄稼不收年年种,不管最后的收成如何,都要义无返顾地撒播种子。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儿时,父亲说给我听的.,其时真正的含义我并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悟出这话意义:“庄稼的收与不收,不是个人说了算的,这里面有抗争,更有几分听天由命。而播种却是必须的,适时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在适时的季节才会有收获。机会从来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吗?”
几天前还是满眼的青纱帐,几天后,乡间小路上车辆穿梭,田野里机器轰鸣,大型农业装备的收入大大缩短了秋收的进程,长尾巴秋的说法有些过时了——早先秋收,先是用镰刀砍棒子,然后是掰棒子,棒子秸干了,捆棒子秸,拉出去,然后用?头倒棒子茬子——棒子秸用来喂牛喂羊,棒子茬子用来当柴火烧的。然后才运粪肥,撒肥、耕地、播种,一个秋季,就是一场持久战,秋收秋种完了,人都要瘦一圈。现在好了,拖拉机跑上几圈,遍地的棒子秸成了碎草。再过几天,拖拉机再跑几圈,地就被翻了起来,那时就可以播种小麦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几十年前就断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只不过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预言才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喧嚣了几天的田野渐渐归于沉寂。万顷平畴,等待着播种希望。晴空、白云艳阳、蓝天下的村落里,每个家庭都在咀嚼着丰收的甜蜜,欢声笑语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村里的超市、肉食店比平常更忙碌起来,出出入入的乡亲们都拎或大或小的一包东西,有酒有肉,是对劳累的犒赏和丰稔的庆贺吧。
——生活,不甚富足,但是知足。如此,就好。
【生活剪影的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诗集剪影欣赏12-23
剪影散文04-14
生活中无法触及的剪影心情散文12-17
散文春的剪影01-18
旧时的剪影的散文04-14
伯伯剪影散文10-08
剪影优美散文09-21
时光剪影散文04-08
时光,剪影散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