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一条喜忧参半的路散文
我曾经也并将长期是一名煤矿工人。这其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身在煤都山西,除了挖掘据说是再挖三百年也挖不完的煤,可供选择的意外职业并无许多,更何况我还是煤矿工人的子弟,上了一所煤炭性质的学校,传承家父衣钵,继续做一名煤矿工人,仿佛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细说起来,我却并不算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起码在众人的眼中并不怎么起眼,没有五大三粗的身段,没有精湛过硬的专业知识,在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的井下,只能是跟着众人混。
有一段时间,班长为了照顾我,派我去开皮带。这开皮带的活儿,虽说是一个人操作比较孤单,可也坐在那不用出力挺清闲的。我也就欣然接受。后来的经历告诉我,这段开皮带的日子,对我的人生转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皮带实际上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八个小时置身于轰鸣的机器声中,如同被禁锢在一个囚牢内,想逃却没有出路。时间长了,再充沛的体力也自然要困乏,我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犯了一次错误,被矿上的安全小分队查了一次睡岗。当时矿上的安全形势十分紧张,这样的违章处理从严从重,不是降级就是开除。
我一下子不知该如何是好,托门路走关系找人说情也无济于事,我就好像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只能是静候处理结果了。郁闷的我为此烦恼了一个晚上,也思索了一个晚上。那时侯,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怎么爱和别人打交道,说的重点有些“闭关锁国”的味道。爱自己胡思乱想,只是想着想着,不知怎么想到了国家的改革开放,国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家与国是一样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借鉴一下,改变一下自我,实行我自己的“改革开放”。
有了这样大胆的想法,我的心里也便有了谱。要说我有什么特长的话,那就是我平时爱想一些事情,好胡乱涂鸦几下,写些小文艺作品,并散见于报刊杂志。我决定,要发挥利用一下我的优长。
于是,我拿了一些我的作品,毛遂自荐来见矿分管安全的副矿长,说了一些客气的话,想让对方给我指点指点,并说合适的时候,可以来帮助写材料,却只字未提违章的事情。
我不晓得我的做法对不对,后来的情况是矿上并没有怎么重处我,只是象征性罚了罚款,而我还是开我的皮带,只不过比以前责任心强了些。
但老辈人说的话一点也不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那件违章事情过去了相当长的时候后,连我也没有想到,那位安全副矿长会想起我来,把我借调到了安全科,帮助整理一些文字资料,充分发挥我的专长。这样说起来,那次违章的经历实在也算不上一件坏事。
从借调到正式调入安全科,我终于靠着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和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也下井,但工作性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具体操作变为了监督检查,而且更多的时候是脑力劳动,给矿长写些材料。我之所以要将那位分管安全的副矿长的副字去掉,一来是借之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二则是那位矿长年富力强,难保他日不会升迁。
不过,写材料的生涯却并非一帆风顺,这当中也一样充满了艰辛。要说出来若非同行之人料难体会。
一开始,我真像丈二的和尚,一点也摸不着头脑,从自己天马行空的文艺作品一下子要向严谨准确的文字材料过度,还真是有些难度,我不可能由着我的思路去自由挥洒,只能是领导先授意我随后按照大纲去起草,并在文字上进行雕琢。为此,还弄了一段笑话,领导有一回吩咐写一篇个人的先进材料,我苦于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可用,又不想去落实素材,就编故事般编了一些,而且语言上奔放不羁。让领导看了之后善意地批评了一番,笑着说,你这是写小说吧。我因而很是汗颜,无言以对,后来还是找了些以前这方面的材料,学着向这方面靠拢,才使自己的文风逐步得以转变。
虽然在写材料上自己有了些许进步,不再是等同于文学作品的模式,但自己感觉仍然力度欠缺,该说的话没有说透,没有感染力,没有说服力,通篇弥漫着假大空的味道,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有时候连自己也觉得难以交差。领导这时候点拨了一下我,使我受益匪浅,他说,你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需要数据的地方,你就得去落实清楚,用数据来说话,数据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我听后,有些恍然,照领导的意思尝试着用了几回,又是举例子,又是摆数字,使出了各种招数,果然材料生色不少,多次得到领导的认可与赞许,我亦感到十分欣慰。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像一条飘在海上的小船,每天为着开不完的会议、应付不过来的检查而忙碌着,晃晃悠悠,节奏时紧时慢,感觉始终是靠不了岸。时常面对的是一堆文稿,总结材料、汇报材料、经验交流材料以及各类通知与工作安排,包括领导的讲话稿,到后来,搞的`我头都大了,一听说又要写材料,就有些发愁,恨不能找个人来代替我的工作。好在办公室有台电脑,以前的材料都保存了下来,写新东西也无非是在旧有的材料基础上做点“手术”,复制、粘贴、修改、剪切,几道工序下来,再结合新的形势加一些新的内容,一篇成功的材料不等领导审阅基本上也就成形。
久而久之,工作干得麻木了,我也逐渐适应了领导所需要的口味,干起活来轻松许多,同时也滋长了我内心的惰性。有时候,碰上不要紧的材料,我是想都不想,信笔一挥,草草收尾。当然这样的材料领导也是不会细看的。但也不代表领导不去看,有一次,我又是草率成稿,送交领导审查,领导大概看过之后,针对一组统计数据问我情况,我其实并未核实,只是比照去年的基础稍加改动估摸出来的,被领导一问我也懵了,当下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是好。领导对着我说,你这数据怕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并没有去仔细落实吧。随后领导又说,写材料最忌闭门造车,你在家里苦思冥想打主意,条条落空,你到基层跑跑调查研究作结论,事事成功。
领导的这番话对我的触动是非常深刻的,我对我这个时期的工作开始认真进行检讨,发觉自己的确是有些放松。因为别人工作调动等各种原由使我成为专职的写材料人员,独一无二的处境,加上丢三落四的习性,于是我便自视甚高,松松垮垮,主动干的积极性不是很强,感觉工作离了我没法干,也就马马虎虎对付着。而后来我经过细致的反思,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工作上的事情,离开谁也照样干,说不定换了别人也许会比我还要出色。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还有什么理由不放下架子,深入到现实当中去。
我在领导的启示下,感觉到自己工作岗位上的责任与危机,我不可能混同与一般的闲散人等,我必须比他们手勤一些,腿快一些,脑子转的灵活一些,思维来的周到一些,必须为领导服好务,当好参谋与助手。
靠谁也是指望不上的,只能是靠自己。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将日常的琐碎事情统统记录在案,比如某日召开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什么人发言;再比如某日组织什么活动,多少人到场,多少项议程;特别是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隐患,什么时间整改,整改情况如何,我都必须心中明镜一样地了然于胸,到了月底,该总结的时候也就不至于束手无策,临时抱佛脚了。
另外,自身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我自己的水平很为一般,我自己的领会即使再深刻那也是局限的,紧跟形势,加强学习,似乎是必须的。《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山西工人报》以及矿各项大政方针,总之,办公室所能见到的文字性版本,我都详细阅读,看发展趋势,看精神实质,看谋篇布局,看谴词造句,比较好的便采取拿来主义,我自己写材料的时候亦可以借鉴一二。
办公室的电脑也成了我的常客,伏案而疾书,敲键以代笔,材料一篇接一篇地写着。但仍然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有时候有些飘忽的灵感是很难捕捉的,尤其是在人声鼎沸喧嚣不止的白日,我只能是利用静寂的夜晚加班。可这一来,难免诸多不便,我就买了一台家用电脑,放在家中使用,并自费配置了一部U盘,上班时间干不完,回家继续干,回家完善好,上班后再拷贝出来,如此这样,相互交替,工作的随机灵活性便全由自己掌握。
数年辛苦不寻常,换得冷暖独自尝。我这几年来长期做着所谓的幕后工作,虽说也无多少值得向外人称道,更谈不上炫耀,但也有一些堪称“经典”之笔,令人难忘,同时也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最好证明。2005年,我为领导撰稿八千余字,领导出席首届中国国际煤炭装备及矿山技术设备展览会暨首届中国企业安全生产高层论坛,并以我的稿子为蓝本进行了发言,随后,该文稿发表于某国内著名学刊头条。作为文稿的撰写人,我的东西,在感情上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我是十分的欣慰,并倍感鼓舞,只能是加倍地努力,争取奉献更好的材料。
当然,在这几年之中,给领导写材料也并非我的全部,我也有我的生活,我的爱好,说些题外话,我始终不曾放弃我写文艺作品的兴趣,也做着作家的梦想,一些文章时常出没在报刊杂志。我常想,写材料和写作之间,好像是不相干的两件事,操作起来各自要领不同,但在我看来,又是和谐的,写材料的工作不仅丝毫不会影响我的写作,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而我写作的功底又会增进写材料的色泽,使之鲜亮明快,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写材料是工作,写文章是情趣。工作好了,心情滋润;情趣高了,精神饱满。好像是哪一件也丢不起,哪一件也牵动着我的情感。
每每接手一份材料,心里都比较抑郁,感觉如泰山压顶甩之不掉,而当文思不畅思路堵塞时,又如身陷泥淖挣扎不已,待柳暗花明寻得又一村,才如觅见桃源豁然开朗,直到材料交付,浑身如释重负。
写文章也是这样,从构思开始,心里便有千般滋味,一旦落笔,又不想搁笔,点点滴滴终于大功告成,却无过多欣喜,有一天文章变为铅字,想着已成往事,更不值得夸耀,还是另起炉灶再求突破吧。
如此这般,日子周而复始,我就在写材料与写文章之间穿梭。
我如同一个痴情的汉子,醉心于我的选择,烦恼吗?也烦恼。喜欢吗?也喜欢。就这样走着一条喜忧参半的路,而且还将一直走下去。
【走着喜忧参半的路散文】相关文章:
走着走着的散文11-07
走着走着就散了的经典散文11-19
走着走着就散了的散文11-01
路不远,走着走着就到了诗歌09-25
走着走着就散了的伤感散文07-21
走着,走着抒情散文09-22
走着走着就散了情感散文12-09
走着走着就散了的散文随笔07-06
走着,走着就遇见了秋散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