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客稀客贵客散文

时间:2022-09-01 19:59:44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常客稀客贵客散文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回忆起来,只有两种记忆,一种是累,一种是苦。别说大人,就连孩子一年四季都不得安闲。

常客稀客贵客散文

  春天,昆虫飞舞,捉老麻虫是孩子的常活。下午一放学,我们就会被父母轰到田野或树林里去。傍晚时分,老麻虫飞上树枝,排成一串,就像树上冒出的榆钱,鳞次栉比的。我们小心翼翼地凑近了,用手猛地一捋,再灌入瓶子里,然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可多数时候并没有这样幸运,常常是手刚刚抓住树枝,它们就一哄而散,飞向天空。因此我们常常在月亮挂在东天、炊烟弥漫村庄时,还未装满瓶子,怏怏不乐地回家。因为老麻虫是鸡的食物,如果鸡不下蛋,那我们的书费就成了问题。

  夏天,野草野菜遍地,割草拔菜就成了孩子们的常活。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在睡梦里被唤醒,怀着一肚子恐惧走向田野。田野苍茫,天空黑暗,还有大大小小坟堆,心里不由得就会冒出可怕的念头。听伙伴们说,唱支歌就不害怕了。我如法炮制,却仍然害怕。偶尔野兔突然窜出来飞奔而去,我们就会吓出一身冷汗。尽管胆怯,也不会退缩,因为家中的猪羊没有了饲料,一家人吃菜就成了问题。也有心情镇静的时候,那就是月亮还没有落下,把整个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四周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于是我常常想,如果每天早晨都有月光,那该多好啊!

  秋天,草木干枯,霜降叶落,砍柴、扫树叶是孩子的常活。秋风一吹,树叶铺天盖地地洒落,我们便在萧瑟的秋风中走向树林。远望树林,杜甫所描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便真实出现在眼前了。秋风来势凶猛,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可是一想到一日三餐的燃料,就鼓足了劲头。砍柴是在无风的天气里,田野里那些不被猪羊欢迎的杂草,是带刺的苍籽棵和蒺藜秧,夏天不会被人割掉,秋天就成了灶下的燃料。它们长得特别大、特别长,因此也成了我们孩子争抢的好东西。有时即使扎破了手也不惧怕,毕竟五六棵就能做一顿饭。

  冬天,冻风凛冽,扫硝土是孩子的常活。庄稼收完了,柴草砍尽了,田野里一片空旷,寒风就无所阻挡地扫荡大地,因此天气也就特别寒冷。我们无法逃避地来到田野,寻找到那些白得耀眼的荒地。一手拿笤帚,一手拿簸箕,将硝土扫成堆,再撮进口袋。因为碱土里有一种东西叫硝,把碱土熬过,会分离出来。这东西可以卖钱,是皮衣厂熟皮用的材料。尽管我们冻得手发麻,脚发疼,也不会停歇,因为卖掉硝,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和衣服布料就有了着落。

  劳动出力还不算是最苦的,最苦的是人们的饭食。红薯面窝头是常客,一日三餐常来拜访。那个年代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方式又抹杀了人们的积极性。俗语有言,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捣蛋的。远远望去,田野里草高苗稀,坡沟壕沿杂草丛生,农业收入却少得寥寥无几。人们不肯出力,却异想天开地想高产。据说红薯是高产作物,一亩地可以收五六千斤,因此全国各地大面积地种植,红薯就成了人们的主食。红薯属于瓜果类,鲜红薯吃不多长时间,储存不好,就会烂掉,于是人们就把它切瓜分片晒成干。红薯干就成了人们一年四季的食物,煮着吃干,磨碎吃面。食品样式也不少,红薯面窝头、红薯粉条、红薯面饼、红薯煎饼、红薯面条。但毕竟都是红薯。第一顿吃味道甜,第二顿吃胃反酸,第三顿吃难下咽,更何况是顿顿吃。这样的饭食令人发怵,每顿吃饭都是硬着头皮,屏住呼吸,粗粗地嚼,伸脖子瞪眼地吞咽。

  劳动成果没成为人们的美食,大自然却给了孩子们无私的馈赠。野生的枸杞果、茅草蒂、茅草根、酸菜果却成了我们孩子的美味。夏天,沟渠边茅草绿油油一片,顶端生长出芽孢。我们这些孩子成群结队地来了,一边拔草,一边采摘着茅草蒂。摘够一把,坐在一起,咀嚼着。茅草蒂柔软香甜,比吃红薯味道要好得多。有时也用铲挖茅草根,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枸杞果生长在坟墓边,一个人不敢去摘。人多的时候,就成了争抢的美味,也常常因此被扎破了手,但吃枸杞果感觉很美,将红红圆圆的枸杞果放在嘴边,用手一捏,“嘶”的一声,枸杞汁就喷在嘴里,顿时一股酸甜的味道灌满口腔。还有一种草叫酸菜,叶子绿绿的,吃起来牙酸得好一阵没感觉,但果实非常好看,形状又长又圆,像一支支纺锤,摘下来放在一起,又像战士弹夹里排得整整齐齐的子弹;这些东西也非常好吃,嚼起来味道甘甜,还有一缕清香,就像现在的棉花糖。还有一道美味,那就是蝉蛹。夏天黄昏,河边树林里,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来了。提着灯笼,打着手电,聚精会神地逡巡着。先看树干,再瞅树下,仔细地寻找。缺少肉味的粗陋饭菜,添上蝉蛹,那就变得津津有味了。这也许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最高享受了。

  玉米面饼子是稀客,偶尔也会出现在餐桌。因为玉米产量低,种植面积也是很小的。每隔半月,就有一次机会吃到它。它驳杂地散落在红薯面窝头里,十分稀少,黄灿灿的,十分显眼。开饭了,我盯着它,总想伸手抓起来,吃个尽兴,然而那是不可能的。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拼命地吞咽红薯面窝头,然后打饱嗝,父亲也会笑着掰下一块玉米面饼子,递给我,说道:“打打尖!”那块玉米面饼子实在太小了,也就是整个饼子的五分之一,两口就能吃光。我接过来,仔细地咀嚼着,不肯很快把它吃下去,总是尽量嚼得时间长一点,让难得的幸福味道长久一些。

  小麦面馒头是贵客,逢年过节才能有幸吃到。一家人劳动一年,也只能分到一口袋小麦,吃起来格外地计较。只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才能吃到。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吃得肚子圆圆的,一顿好像要吃出一天的饭食。每次打起饱嗝,也舍不得那香气飘得太远,总在嘴里憋上一阵,让味道变淡了,才呼出口外。这种美好的感觉久久难忘,于是天天掰着指头盼过节过年。

  记得有一年,参军的表哥回家探亲。他穿了一身绿军装,一双绿球鞋,面色红润,非常气派。我看着他神采奕奕地样子,就偷偷问母亲:“娘,当兵常穿新衣服吗?都吃嘛饭?”母亲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常穿新衣服,常吃馍馍蛋子和猪肉片子!”我羡慕地看了一眼表哥,心里产生了一种愿望——长大后,我也要当兵。

  那个时代,对农村孩子来说,馍馍蛋子、猪肉片子可是无上的美味。馍馍蛋子不多见,猪肉片子更是难以见到,不要再说吃到了。自己家虽然也养羊喂猪,但从来不杀猪宰羊,而是卖掉,用卖来的钱籴统销粮。鸡蛋也很少吃到,只有感冒了,干咳得厉害,父母才会用棉油炒个鸡蛋给孩子止咳。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待遇,于是就盼着多感冒几次,能享受吃鸡蛋的乐趣。尽管冬天穿着薄衣,寒气刺骨,说也奇怪,却很少有感冒的机遇。说到穿衣那就更惨了。一年一人连一件新衣服都该不上,常常是夏天把棉袄外皮揭下来当单衣穿,冬天把单衣贴上棉絮当棉衣穿。每到单衣棉衣交换的时候,母亲经常忙到深夜。母亲让我们早早地钻进被窝,她就在油灯下拆衣、揭棉絮、缝外皮,或是铺棉絮、缝裤里,第二天就穿上了单衣或棉衣。如果不小心挂破了衣服,就会受到父母的埋怨。我们家姊妹四人,穿衣服就打接力,大姐穿小了,二姐接着穿,以此类推。我是老三,没能穿上过新衣服,而且常穿补丁衣服。可也有意外,我是男孩子,身体长得快。十岁那年,我的身高竟然超过了二姐半头,母亲没办法,就给我做了一身新衣。为此引发了二姐和弟弟的嫉妒、牢骚,可是我却喜出望外,高兴地手脚齐舞。

  劳动艰苦,饭食艰苦,但那时的我们也会苦中作乐。一块胶泥在我们手里一过就成了泥哨;一根柳枝在我们手里一拧就成了柳哨;一片树叶放进嘴里就成了口哨;一支麻墩花用嘴一吸就发出乐音。炎热的夏天,割草拔菜热了,我们也会在蓖麻棵下纳凉;捕鱼累了,我们也会玩抽水。这种游戏非常有趣,用泥巴围成一个小池,在靠水的一边安上蓖麻杆,用两只手往小池里撩水,看水从蓖麻杆里流出,再流向河里。阴天下雨成了最享受的时刻。大人不用下田劳动,就在家睡觉;小孩就可以聚在一起玩耍。玩的花样也很多:摔四角,抽木游,撇筹,驱瓦,弹玻璃球,捉迷藏,摸迷糊,敲制钱。

  我上初一时,已经是七十年代末。那年春节后,父亲去县里开了三天会,带回一个消息,要分地。母亲担忧起来,疑惑地问道:“分了地,没牛没犁,咋种呢?”父亲说:“县里领导说可以贷款买牛买犁,秋后连本带息一起还。”母亲没有吱声,但她的忧虑却挂在脸上。

  牛买来了,犁买来了。父亲带着一家人整天泡在地里。春天来了,父亲种了二亩棉花,一家人间苗、锄草、浇水、耘地。一个月后,远望田野,棉苗整整齐齐的,蓬蓬勃勃的,杂草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全是绿油油的棉苗。夏天来了,父亲又种了三亩玉米,还种了半亩谷子,半亩红薯。

  秋天到了,庄稼堆满了庭院。先是收了一院子玉米,站在屋门一望,就像一座座金山;又收了一院子棉花,站在屋门一望,就像一座座银山;还收了一堆红薯,一堆谷子。整个院落到处耸立着小丘,俨然成了一个群山连绵的世界。棉柴垛、谷草垛一字排开,昂首挺立,像精神振奋的士兵;玉米秸被扔上房顶,也堆成了垛;红薯秧被搭在墙上,把院墙都盖严了。算起来,我们一家六口一年的收入比以前的整个生产队还多。父亲又请人抹了十几个水泥缸,把玉米、谷子储存起来。还剩三只空缸,我不解地问:“爹,怎么还闲着几个?”父亲笑着说:“傻孩子,明年收了麦子往哪里放?”父亲又挖了地窖,让红薯转入地下。又把棉花送到棉站,我们家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的钞票。父亲一遍遍数着,脸上乐开了花。

  那年秋天,玉米面饼子就成了饭桌上的常客,红薯退居二线,成了配角。玉米秸、谷草、红薯秧就成了猪牛羊的饲料,那年头一次结束了人畜争食的时代,我们再也不用拔菜割草了;棉柴成了烧火做饭的燃料,扫树叶的劳动也就成为了历史。有了这样的收入,我的学费、书费、一家人的油盐酱醋、穿衣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这年秋分,父亲又种了一地小麦。第二年夏天,我家又收了五缸麦子。于是白面馒头成了饭桌上的常客,玉米面饼子又成了稀客。连续几年的丰收,我家有了余粮,红薯再也无缘光顾饭桌了。

  有一年,父亲突然说:“我们再蒸点红薯面窝头吃!”一家人都反对。母亲不满地说:“天生的穷命,吃了那么多年,竟然还没吃够!”父亲没有说话,这事就搁下了。事隔一个月,父亲又提起此事。这年我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渐渐懂得了父亲心思。于是我就谎称自己也想吃红薯面窝头,央求母亲再蒸一次,母亲答应了。

  销声匿迹多年的红薯面窝头又来到我家饭桌,它成了我家的贵客。父亲吃得很慢,好像不是在咀嚼食物,而是在咀嚼一种味道,一种生活,一段历史。

【常客稀客贵客散文】相关文章:

有趣的“稀客”12-22

日常客户短信问候语大全07-27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6-27

优秀散文:爱上散文06-28

优美散文精选:琥珀散文06-08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6-27

季羡林散文精选《漫谈散文》06-13

优秀抒情散文:散文12-01

散文鉴赏:我爱散文07-12

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读后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