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上海第一哨”散文
七月二十九日清晨,阳光明媚,海风徐徐,一艘银灰色的小型军舰劈波斩浪,从吴淞军港出发,向“东海第一堡垒”——佘山岛驶去。
在舰上二楼会客室里,坐着国画大师、牡丹皇后王世英,中国著名作家沁香一瓣,以及几位来自市内的企业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赶在“八一”节之前,前往慰问守岛的海军某部官兵的。企业家们带的是防暑降温的物质食品,而我们这些画家、作家带的是自己出版的著作和艺术画册、文艺书籍等精神食粮。守岛驻军领导刘鹏营长、佘山岛孔辉站长,一直陪同着我们。我开玩笑地说:你看守岛官兵对我们多热情,“东家”和“岛主”都来迎接、“护驾”,让我们受宠若惊呀!刘营长爽朗地笑着说:潇老言重了,你们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不顾炎热酷暑、不怕惊涛骇浪、不惧山高陡峭,深入海岛慰问,这对我们守岛官兵是极大的鼓舞,机会难得呀,我们才是“得天独厚”啊!
刘营长的话道出了我们大家的心声。这次上岛慰问的机会确实难得,我们的相逢确实珍贵。我的思绪顿时像“过电影“似的在脑海中回放。
佘山岛何等重地?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差点和上海松江的《佘山》搞混。认识刘营长后,才知道它是一个据上海市41海里、海拔近80米、面积仅有0、088平方公里的小岛,但它却有着“上海第一哨”、“东海第一堡垒”的盛名。实际上它就是“东海的重要门户”,祖国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同去的王世英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有“中国牡丹第一人”和“牡丹皇后”之美誉。前不久,她刚获得“新长城中国文化榜入选艺术家”的桂冠。最近,其艺术业绩和精品,又载入“上海风采”和国家“政界形像人物”等至高刊物。她和刘大为、范曾、黄永玉、冯远、欧阳中石等一起,被视为“国宝级艺术家”。
名人来重地,这是军民之情,也是天赐良机,一句话是“缘分”。一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在一次会上结识了东海舰队的刘鹏营长。在交谈中我得知,刘鹏从高等军事院校毕业之后,七年来从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到营长,一直战斗在海防第一线,佘山就是他曾经扎根坚守的地方。
有文化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刘营长现年三十五岁,身体魁梧,精明强干,不但军事本领过硬,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工作之余喜欢诗歌,酷爱美术,看到我是作家和诗人,又是牡丹皇后王世英的特别助理,再加上他爱人也是山东人,这一下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分别时,他盛情邀请我们几位作家、艺术家多多交流。于是,我想到了“八一”到佘山岛开展一次文化拥军活动的事情,给常年驻守在寂寞孤岛上的战士鼓鼓劲。
在一次研讨会上,适逢王世英从北京参加新长城画作仪式回沪,我把想法告诉王世英老师和好友沁香一瓣,他们两人都很高兴,表示这个文化拥军的方法好。第二天我们三人就聚集在王世英老师家里商谈,决定在“八一”节到来之际,随慰问人员登佘山岛,慰问守岛的海军战士,表达我们对守岛子弟兵的热爱之情,我还把此事用电话告诉了天涯诗语社长馨儿,她高兴地表示支持。让我代表天涯诗语社长馨语馨愿及全体编辑表达致敬之意,真是不亦乐乎。接着我又和刘营长沟通,他利用休息时间与艺术大师王世英有了接触,琳琅满目的牡丹精品画,让刘营长交口称赞。随之,一支慰问队伍在“八一”节前登岛拥军,我们也成为了其中的几员。
此行之前,王世英老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画了一幅八平尺的牡丹图,下方是一块稳如泰山的岩石,寓意钢铁堡垒“佘山岛”;周围八朵牡丹迎风开放,代表“八一”建军节;上面几只蝴蝶,象征友谊使者来岛慰问。除此之外,她还准备了自己专著的《水墨画韵》及与其他国画大师合出的画册。沁香和我准备了亲自签名的合著报告文学集《千年柳里绽奇葩》,《神秘的.蝴蝶谷》和小说《牵手》等。
艺术大师上岛拥军也是文化界之特色一道。刘营长把此当做大事一桩。他亲自和“岛主”孔辉前来迎接我们。没想到见面后才知道,佘山岛的孔站长是山东曲阜人,和我和王世英是地地道道的老乡,看到他神采奕奕的样子,我为家乡骄傲。激动之余,我马上把我和一位己故钢笔画家合出的诗画集《闪光的轨迹》赠给刘营长,并欣然在扉页赋藏头诗一首。刘营长接书后喜情于怀,爱不释手。
话说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海上行程,我们终于看到了这颗耸立在东海和长江交汇处的“海上明珠”。赭色的岩石,绿翠的树木,配上黄蓝交融的海水,远望简直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军舰还未靠岸,早就看见热情的海军官兵在列队迎候。当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登上这片长50米、宽10米的码头后,立即和战士们一起合影留念。我心里在想:要把这张合影放入影集的重要位置,作为人生征途上的一个闪光的里程碑。
跨过引桥,在登山的路口旁,一面画有“八一”军旗和飞鹰图案的墙壁映入眼帘,我立即拉住沁香与刘营长照了一张合影。接着,我们开始爬山。举目一看,247个台阶像云梯一样通向山顶,台阶全是水泥浇筑。登山,对我们三人来说都是考验,沁香精力旺盛,和几位企业家一路扶摇直上;我在中间紧跟,不时还要稍息;王世英老师腿脚受过伤,由迎接的指导员专门搀扶。我在上面对王老师开玩笑说:“艺术大师军人搀,一步一阶上青天。”逗得王老师直笑。实际上并不用担心,为了保证老同志的登山安全,刘营长还专门调来一名军医陪护呢。
正当我们腿有些酸痛、汗水湿透衣衫之时,道路突然平坦,军营到了。扑面而来的是一棵开满鲜花的红楠树,战士自豪地称她为“迎客树”,这与当年我去黄山时的情景一样,真可与黄山的“迎客松”媲美了。咔嚓!我又留下了珍贵的第二张照片。
又爬了几层台阶,我们满头大汗地来到了一个大型会议室,这可能是战士开会、学习的地方。我们一边喝茶,一边看介绍“佘山岛”的碟片,碟片从该岛的历史演变、军事地位,讲到到岛屿的逐渐修缮等,特别从守岛官兵的艰苦奋斗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操和故事等方面,让我们把这个海岛的概貌了解得一清二楚、这让我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耳听目睹,使我们真正认识了这座“英雄小岛”。岛上无淡水、无供电、无居民。有的是官兵的赤胆、忠心和奉献精神。他们长年来以岛为家,为祖国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这里素有“上海第一哨”和东海“第一堡垒”之称。这里四面临海,风高浪急,环境艰苦,寂寞孤独。岛屿是由一块块岩石礁盘“拼”成的,几乎没什么平地,最大的一块空地平整成了一个篮球场。一切生活用品均靠陆上补给,遇上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补给船无法靠岸,缺米断菜时有发生,这时候,大家就吃“老三菜”:海带、粉丝和土豆;“老三菜”吃完了,只能吃酱油泡饭。但守卫此岛的驻沪海军某部官兵以超人的毅力,铸就了一个个辉煌,他们曾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多次立功。
王世英老师为战士们的精神所感动,她顾不上休息,擦擦汗水就挥笔写下了“上海第一哨”和几幅“飞龙走凤”的大字,还亲笔书写了由沁香和我即兴赋的两首诗:“大海白茫茫,浪拍连天涌。海燕不畏惧,搏击风浪中。”、“脚踏东海浪,极目望天涯。上海第一哨,赤心保国家。”最后,与事先画好的牡丹画一起在拥军仪式上赠送给海岛官兵。王世英老师“国色天香”的牡丹画和娟秀的瘦金体题字,获得官兵们的热烈掌声。
趁着王老师为海岛战士写字小休时,刘营长又让孔站长陪我和沁香转转,再细细看看“宝岛”的“庐山真面目”。当我们走到一个高耸入云的“一线天”时,那顶天柱地的豪迈气势,让人倍加精神抖擞。而像“爬山虎”一样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海芙蓉”,不仅保护着山土不被雨水冲击而流失,还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等疾病,这多像顽强坚韧、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守岛战士呀!
下了一段台阶不远,就可看见一对巨大的礁石峥嵘而露,相对凝视在海中。孔站长告诉我们,这叫“情人礁”,日夜相对而居。这立即引起我的兴趣,站在高处仔细观望,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他(她)们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及,多像天上被银河阻隔的“牛郎”和“织女”呀。但他(她)们千秋相守,不弃不离,堪称人间“亲密情侣”的楷模,“忠贞爱情”的经典,这使我想起战士们献身祖国的情怀,这是多么高尚呵。
再步下几十个台阶,我们便来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部位,只见一块书写着红色《中国领海基点》的界碑傲立在蓝天碧海中,孔站长指着远方说,出去十二海里就是公海。我迎着海风,遥望着太平洋,心潮澎湃,豪气冲天。于是顺口咏道:
一碑傲立海中间,
领海基点气轩然。
远望世界风雷急,
近看神州梦正圆。
这时,孔站长站在碑前,又一次讲述了碑的历史记录。时钟转得飞快,不知不觉到了返航的时间,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佘山岛”。
军舰开出很远,我们个个还站在船头凝望,并频频招手说:“上海第一哨,我们再见啦!”人虽离开了佘山海岛,但它那伟岸的身影深深留在我们心间。古炮台旧碉堡的沧桑,百年灯塔的伟岸,坚如磐石的“上海第一哨”,雄赳赳、气昂昂的守岛将士,我们永远不会忘怀。
正是:
哨岛耸立彩云间,东海堡垒第一关。
甲午风云留遗迹,百年灯塔照人寰。
红楠盛开迎客笑,情人双礁爱心连。
更喜长城军威壮,铜墙铁壁卫江山。
【荣登“上海第一哨”散文】相关文章:
情愁的上海心情散文04-18
散文:上海女人的婆婆05-17
《麦哨》说课稿01-24
《麦哨》的说课稿04-25
《麦哨》的说课稿01-30
《麦哨》说课稿01-27
2017年上海最美散文03-20
语文《麦哨》说课稿08-26
《麦哨》教学反思04-07
麦哨教学设计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