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马观花浪泾川之散文
今年春节期间,因去庆阳参加一个诗会,路过泾川,在文友的盛情相邀下,我们有幸游览了著名的大云寺和王母宫山。作为王母故里的佛道圣地,泾川自古就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也是个特别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大县。一个人口将近30万的大县,城市建设泾渭分明,旅游胜地古色古香、一片古文化氛围,生活区则是车水马龙、热闹繁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能做到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弘扬佛道,沐浴西王母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阳光雨露。县城以北3公里处还拥有一个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田家沟。这在其他县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无疑是泾川的最大的特色,让人感到无比惊叹!由于一场大雪耽误了行程,到泾川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没有时间去好好观赏田家沟这颗陇东黄土高原上的明珠,让人感到多少有些遗憾。匆匆吃过饭后,我和两个同路的文友,在泾川朋友的陪同下,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大云寺和王母宫!
大云寺
“禅门无地不清幽/到此人人欲静修/更定皈依何处所/僧寮引上最高楼”吟着古人写大云寺的诗句,缓步向大云寺走去。当高高耸立的七级佛塔和“大云寺”三个字扑入我的眼帘时,內心忽然涌动着一种辽远的肃穆和庄严。舒缓的佛音袅袅,我似乎嗅到了岁月的古色古香,目睹到亘古时光里的盛唐风采。初春的一场雪让大云寺陈旧的光阴有了檀香的味道,我看着高入云端的舍利塔时心里想,是谁最早把象征文化的坐标插在泾川这片繁荣的土地上的?而今,这座代表着泾川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会不会在岁月风雨的剥蚀下模糊,会不会被制成一枚沧桑的书签夹在光阴这本厚重的书中让后人翻阅?
其实,我不是归人,我只是一个过客。当我的视线像只飞倦的麻雀一样栖息在大云寺雄伟恢弘的大门上,目光穿过雪后明媚的阳光时,蓝天,白云,麦苗,果树,房屋,都在春天明亮的光线里绽放。我似乎感觉到历史就是一只在空中盘旋的鸟儿,时光走过的痕迹像青鸟翅膀下的风儿一样没有踪迹,当历史碾过生命的瞬间,我看到了灵魂的升华,也体会到了其实佛祖就在我们身边,禅,就在我们心上。就像这雪后温暖的阳光,能让我忘记一路上晕车的烦恼和痛苦,从寺院传出的经声里我明白了生活不仅仅是大师们晚课里的一段经文,而且是因果的可能性在季节的轮回中不断地剥离,坠落,如同往日的恋情与真理和信念之间的枯叶。它或许是弱小的,单薄的,但佛曰:生命是任何强大的力量都不能摧毁的,包括死亡。
其实,我这次來泾川不是为了寻找什么,只是在时光的间隙里稍作逗留,了解下大云寺在喧嚣中那一抹让心灵宁静的光茫和在岁月支架上搭建起的那段历史。可惜,因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走进大云寺的里边去更深地了解那讲不完、听不够的故事。这确实有点让人遗憾和惆怅,我在宣传栏上对大云寺来了个一知半解。公元690年,女皇则天登基称帝。敕令诸州兴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大云寺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又用琉璃瓶盛装14粒佛祖骨舍利于公元694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建塔供奉。公元2007年8月,大云寺博物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这些久远的时光在宣传栏上细致地再现时,我打捞出了朵朵绚丽的历史浪花,新建亦或谁题的寺名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历史曾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在想象中触摸曾经的庄严和恢弘的模样。而今的大云寺是从毁于洪水的那天后才在美丽的泾川己有了芬芳的花香,也许唯有历史的沉淀才能让时间凝固,只有在凝固的光阴里才能开出岁月的奇葩和一种醉氧的感觉。我不想去惊动纷纷扰扰的历史,只想踩着雪后的地砖,顺着平平仄仄的时光穿越到盛唐时期做一回虔诚的听经人。
想到这里我收住思绪哑然失笑。人,有时就是过于天真,顺着昂贵的砖头铺就的小路,在云寺广场上合影留念后,总觉得梵音阵阵,和着草木檀香的味道低低涌来,感觉好像走进了宁静的山谷中,又好象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地方,唯有殿宇看守着过往的光阴,碑亭角楼在春日的阳光里安静地守望着对面的宫山。
夕阳安静地绽放着美丽的晚霞,我不想去惊扰这诗意的美丽,我知道我已经沐浴在圣洁的佛光里了,我会珍惜这次大云寺之行,因为参佛需要时间。想到这里我放轻我的脚步,是想让我的灵魂能跟上我的步伐。虽然心里还牵挂着那些枝枝蔓蔓的旧时光,但脚步还是随着众友向下一个景点王母宫山走去……
王母宫山
提起王母娘娘,还是从李商隐的“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的诗里知道西王母就在泾川,但是一直没有机缘去朝拜,恰巧在今年的诗会上,好友又说起泾川蟠桃诗会,让我更加有了想朝拜一次的念头,这不,在游览完大云寺后我们一行人又向人间仙境“瑶池”走去。王母宫在离大云寺对面的一座突兀入云、雄伟秀丽的山上。山峰南北两侧流淌着泾河与汭河,两河在回中山前交汇后齐奔大海,呵!不亏是神仙住的地方,这么会选地址啊!
我们沿着小路向瑶池攀登,雪后的阳光从两傍的树木空间里洒下一路细碎的诗情画意,几只王母家养的麻雀在雪地里觅食追逐,似乎那星星点点的阳光就是它们眼里的米粒,它们不追逐暄闹,不想未来,快乐地生活在神仙脚下,给前来朝拜的游人增加了无穷的诗意和乐趣。顺着小路我们一行人到了于佑任先生写的“瑶池”二字的山门外,看着两个硕大的苍劲的字,你是否会有一种想参透这两个字里所隐藏的这座山的所有玄机的冲动?而我这样的俗人是成不了仙的,自然也参不透它所包涵的玄秘,只能打油一句“瑶池二字伯循写/天下谁人不羡仙”的顺口溜。落日的晚霞映托山门,给这藏着无尽故事的仙山带来安静而又无尽的魅力。远处的农田,山下的灯火,空中丈量天空的飞鸟,都在春日的温暖中温情脉脉,在静默中向我们讲述关于喧嚣中的宁静,这时我的灵魂在纷扰中有了片刻的安静,我的脚步在这里也不由得放慢速度。
上山的路上,青松翠柏遮天蔽日,这份安静和幽静出乎我的想象,槐树,杨树,沙枣,柳树等树木交织着迎接我们,我嗅到了穿越灵魂的草木清香。虽然是初春,但我知道,过不了多久这花花草草就都会红肥绿瘦起来。在洗眼泉边,一颗据说有上百岁的左公柳,沧桑的枝桠记录着历史的悲欢,见证着岁月的兴衰荣枯,虽经历了战火铁甲,风雨洗刷,但看上去还是那样郁郁苍苍,老而弥坚。树的枝桠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从远处看,好似开满了一树红色的山丹丹,不知多少人把心愿写在布条上,挂在树上了。我知道,当我们的心在颠沛流离的时候,总希望神能给予一份美好的安抚。我也想着心思向郁郁苍苍的左公柳鞠躬祈福,愿它也能给我这个外来的朝拜者赐于吉祥平安!
由于人们都还在过年,游玩的人不多,晚霞在沉寂中幽幽地厮守宁静。这个时候,晨钟暮鼓与我无关,菩萨和众神与我无关,可这份宁静却与我有关。我拿着手机想留住这仙气,这秀水,我其实就想把这全部的美永久地扣留在我的手里。一个哲人说过,大自然总是美的,这无边的绿意和遥远的蓝天白云相接,和远方的碧山银水相连,我真想把身心交给这宁静的绿色,交给这宁静的原野,我想在宁静中觅得禅机和智慧的启迪,让这无比的清新,洗涤我心灵的浮尘......
顺着沿山的台阶而上,一处雕像在雪中静坐,在绿荫深处显得那么安静而有思想。我对着雕像出神,正在看介绍,同行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李商隐故居。哦,原来这就是李先生曾经生活了两年多的地方啊!我对李先生没多研究过,知道李商隐老先生还是从课本里学习“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时知道的,尤其是他写下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名诗名句让人现在还记忆犹新。在唐代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他善于抒情,他的作品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的律绝耐人寻味。这次拜见又让我更全面了解了他饱览群书、少年发愤的聪慧,也知道了他被“李牛党争“牵联后的郁闷之情后的无奈。诗人虽然经历过历史的沧桑,遭受过风雨的侵蚀,遍体鳞伤,但他的高大形象却永远巍然屹立在人们心中。
从商隐故居顺着石阶再向上攀登,峰回路转的到了宫山顶。站在山顶远眺一排排树在山腰缭绕,天幕低垂着成就了一幅极富震撼力的画卷,厚重而深沉。山上的松柏还是那样的绿,好像庄重肃穆神圣不可侵犯的武警战士在守卫着西王母。回头俯瞰县城全景风光。晚霞夕岚与岁月风华给这美丽的县城又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的色彩。远处的泾河还在潺潺流淌,近处的麦苗开始蓬蓬勃勃,泾河无言,草木无声,永恒在流年中静守,美丽的故事在春风中流转,周穆王驾八骏之乘会王母的神奇传说和李商隐的爱情故事,虽然弥补不了历史留下的缺口,至少弥补了我对历史断章太多的遗憾。还是把宁静还给这里,喧嚣我带走,我还得在滚滚红尘里行走,而世间又有多少这样的清幽之处让我们拈花一笑?
夕阳缓缓地落下,在回去的路上,虽然有天边的晚霞与我为伴,但热心的朋友还是给我讲述着好多我不知道的与西王母有关的神奇故事。我们依依不舍的向山下走起去,是该走了,因为下一段风景还在等着我去用心领略呢......
【走马观花浪泾川之散文】相关文章:
踏浪而行的经典散文05-10
戏说断浪散文05-06
《浪掷》散文600字07-05
魅力多浪河散文05-15
扬青春之帆踏时代之浪征文04-26
扬青春之帆踏时代之浪优秀作文04-27
洞庭湖上的浪抒情散文06-17
浪遏飞舟醉夕阳散文(精选53篇)08-15
红尘如浪,细雨荷塘散文随笔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