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我思我素散文
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是不是很木讷,每天除了上下班,吃饭睡觉外,对其它事情不能说是一窍不通,那也是七窍最多能通一罢了。却又有点心不甘的样子,于是也会胡言乱语一番,这仅是以一个门外客的角色*去思索了。
画画
认识一个朋友,他很喜欢画,特别是那些小巧别致的工笔画。于是有几次被邀和他一起去书画市场转转,由此也让我渐渐地对画滋生了一点欣赏细胞,可还是不能悟透画里面的意境。
女儿中考后选择读了美术班,之前没有一点画画基础的她很是刻苦,每天速写、素描、色*彩交替着画。往往一张素描或一张色*彩要画上半天时间。看着女儿坐在那里像模像样画画的样子,我经常和她开玩笑说:“君君,是不是你画得太慢了,一张头像怎么要画半天?”女儿总会和我辩解:“老妈,拜托你不懂就不要瞎评论好吗!我们老师都说了要画好一张素描最起码要三个小时呢。”
呵,看来我是真老土了。我也明白,好的东西,一定是“道法自然。”我也不奢望女儿真能成为画家,但只要有信心和毅力,总会有收获的。齐白石,一开始不是做木匠的吗?
文人
休息日,总会一抽一时间去图书馆看看书,自然也对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家文人多留意几分。
说到文人,会想起人们挂在嘴边的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由此而知真正的文人并不是我狭隘理解下的那种酸秀才书生气质了。
譬如老舍
说到老舍,第一个会想到骆驼祥子。大到我的祖父辈,小到我的孩子,只要上过学堂的,就没有一个没听过他的。这也是老舍的灵魂得以安慰,老舍的文化得以流传的一个亮点吧。
老舍的作品多少有种怀旧的感觉。尽管怀旧很流行,但今天重捧老舍的作品,我们所要怀旧的应该是当时的一种文化,一种风貌,一种积极的东西。至于那些消极的东西我们却也要重新对待。所谓命运,命是父母给的,运却是要自己掌握的,尽管它缺少了机遇和天意,但作为现在的我们还是要作回自己。
譬如余光中
因了那篇《乡愁》,让我很早就记住了余光中先生。先生不仅写诗,散文也是造诣独特。有人说他是一个用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诗的老人。在散文《朋友四型》里把朋友归为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四类,无形中让我们忍不住会去对号入座。
他自己说散文是他左手的作品,而且,他很不重视他左手的作品,他珍视的是他右手的作品——诗。我不敢对先生的话作任何感悟,但我还是喜欢他左手的作品多过喜欢他右手的作品。
譬如余秋雨
大家对余秋雨的评价众说纷纭,我依然还是喜欢他的许多作品。那本《文化苦旅》就特别喜欢。印象深刻的是那篇《这里真安静》,第一句“我到过一个地方,神秘得像寓言,一抽一象得像梦境。”一下子把我吸引了进去,从而又进一步了解了日本那些残暴军士和可怜女性*的灵魂。
余秋雨的文字,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譬如季羡林
这次在图书馆看到新出版的季羡林散文全编1——4辑,倍感亲切,先借了其中两辑,待温读后再借另两辑。季老的辞世在文化界无疑是一大损失,可是他留给我们的文字将是代代留传的一笔宝贵财富。
季老文字朴素情感真实的散文总会让人读出太多的'感动和感悟。他有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文人经历了世事后对生活的一种洞察,清晰透明。
作家钟敬文给季老的散文用了四句话概括:“浮花浪蕾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这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的评价。
摄影
从小家境贫困,相都没照过几张,也别说拥有相机了,更别说摄影了。后来总算能拿着照相机按快门了,但那也只是傻瓜照相,依样画瓢。也不懂什么光圈,快门,平衡,色*相饱和度,PS,色*阶,高斯模糊,像素,构图,顺光,逆光,小钢炮,小小白,RAW,黄金分割,ISO,反转片,负片,UV镜,PL镜等等摄影术语。
一直很欣赏那些摄影家拍出的优秀作品,更欣慰好友也拥有一手不凡的摄影技术,且影楼的生意越做越大。由此也让我感觉摄影并不是那么遥远。
那就摆出一个漂亮姿势,给岁月定格一份美丽从容吧。
音乐
经常有人赞我的声音好听,说如果让我去唱歌也一定很优美。我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着回答:我的声音与唱歌无关。
小时候倒还喜欢听听音乐,特别是那些流行歌曲,我基本上听了一二遍总能背熟歌词,在听同伴唱时我会帮着指出唱错的地方,引得一些同事还戏称我是天龙八部里那个不懂武功却懂套路的黄小一姐呢。
后来因为生活的忙碌和繁琐,离音乐也越来越远了。远方的朋友勇经常说我不懂音乐是一大遗憾。总会把好听的歌介绍给我欣赏,并和我灌输一些他听歌的感悟。慢慢地我又开始喜欢上了听歌,但我也纯粹是跟着歌词听,对里面的旋律还是没太多的感觉。
前些天听到那首《离家五百英里》,竟莫名有种震憾,似是被那种离家游子的心声触一动了。“如果你错过我坐的火车,你会知道我已离开……离开了家,离开了家,天啊,我已离家五百里。”一遍遍地听,心就离那个遥远的地方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