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06-13 10:43:31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精华】设计方案模板集锦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设计方案模板集锦9篇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的:

  1、阅读经典,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矗

  设计理念:

  本节班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畅谈并体会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4、《父亲》、《疯娘》、《烛光里的妈妈》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

  (在<<烛光里的妈妈>>的背景音乐中主持人上场)

  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高一9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欣赏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甲: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感恩,因为她无私地给予我们一切生命的源泉。

  乙: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给予我们生命,让我健康成长。

  甲: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的感恩的字眼莫过于“父母”。

  甲: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乙:我们不断地接受着父母无私给予我们的爱的雨露。

  甲:首先,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两名同学朗诵)

  三、回忆、感动——诉说父母的爱

  甲:冰冷的冬天,凛冽的风,皑皑的白雪……

  乙:温暖的阳光,慈祥的您,我们的父母双亲。

  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合: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源泉,就没有生命的可贵。没有父母,就没有了我们。

  甲:是他们精心抚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让我们回忆父母所给予的爱!(同学们畅谈我与父母的故事,有的学生还拿着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1、播放录音《疯娘》

  甲:(总结)发言

  2、优秀学生作品

  乙:(总结)发言

  3、学生讲述自己切身的感受

  甲:(总结)发言

  甲:多么伟大的父母,他们不求回报,默默地付出,我们要好好珍惜。那有令父母最痛心的事吗?(学生各抒己见)

  乙(总结):我们向父母索取得太多,然而作为子女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四、收取并统计“感恩调查问卷”

  甲:同学们,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了解有多少?下面我们做一个小调查,请每组的组长收回课前完成的“感恩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上班(下地)?晚上几点下班(回家)?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你知道爸爸、妈***生日吗?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4、爸爸妈妈每年挣是多少?为你花费多少元钱?

  5、你与自己父母的关系怎样?

  6、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7、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有看不起父母的行为吗?

  8、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9、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10、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11、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数据统计,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情况,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的答卷说明。

  甲(总结):从刚才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家长,为了我们能接受好的教育,省吃俭用,日夜操劳!只要听到子女需要有关学习的资料,学校需要交什么的钱,穿什么样的衣服,家长们毫不犹豫地掏钱,而面对几十元一件的自己心仪的衣服却斟酌再三,这就是我们的家长。

  五、学生才艺表演

  1、 配乐诗朗诵《白发亲娘》。

  甲:感谢同学精彩的朗诵,将我们带入诗的意境。

  2、独唱《父亲》和《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表演)

  3、感恩歌曲欣赏

  4、合唱歌曲《感恩的心》

  乙:总结发言

  六、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学生发言)

  甲: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

  乙:行动起来,用真诚的心回应真诚的心,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回家之后将你所提的方案至少实施2条。

  七、班主任总结发言

  八、宣布活动结束

  甲: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总结发言。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参加了这次主题班会以后,心里一定也不平静。

  乙:是啊,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恬静,那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甲:如果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给儿女带来缕缕春风,那父爱就是巍峨的高山,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

  乙:我们的班会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全体起立,请让我们对我们的父母说声:“爸爸、妈妈,我们真的感激您们!”

  甲:感恩是一杯美酒,

  乙:感恩是一曲颂歌。

  合:让我们心怀感恩,学会感恩,赞美感恩吧!

  乙:最后感谢班主任,**老师参加我们的班会。现在,我宣布高一(9)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附:播放flash歌曲《天下父母心》

  背景音乐钢琴曲《眼泪》

  歌曲《父亲和我》

  歌曲《父亲》

  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录音资料《疯娘》

  歌曲《感恩的心》

设计方案 篇2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国的梧桐树、各种槐树等,树叶像一只只蝴蝶似的飘落下来,户外活动时常常看到幼儿们追逐飘舞的树叶,并把拣到的叶子握在手中左看右看舍不得扔掉,有的幼儿把它当扇子、有的当雨伞,一名幼儿跑过来问我:“老师,树上的叶子掉光了,冬天就看不到树叶了”,“不对,不对,冬天的时候还能看到叶子,有的树上的叶子是不会落的”,另一名幼儿说“那是什么树上的叶子呢?”“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树上的叶子?”,结合幼儿的谈话内容及对问题的兴趣,我开展了《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的谈话活动,通过讨论研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

  2、活动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幼儿已有的经验,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难点:了解几种树叶的名称及不落叶的原因。

  利用幼儿对谈话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去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树叶的变化,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让幼儿更多了解冬天树叶的变化,从而使活动的重难点有效突破。

  3、活动的目的:

  根据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教学的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我制定了适合幼儿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让幼儿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

  (2)常见的常绿树有几种?

  (3)在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二、准备活动(实物教材)

  1.知识的准备: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常绿树的资料。

  2.资料的准备:

  (1)让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树的叶子。

  (2)让幼儿想一下冬天有哪些叶子不会落并进行搜集。

  (3)多媒体课件《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可以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在探索问题时能积极大胆、主动使重难点更容易突破。

  三、教学与学法:

  1.教法:

  在教学中运用了观察记录法、启发提问法、引导思考法、课件演示法、搜集资料法等方法的运用,克服了传统的说教,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引导、思考、讨论及课件的演示,让幼儿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2.学法;

  让幼儿通过对比互相讨论及课件演示的方法让幼儿知道冬天能看到哪些叶子?总结幼儿谈话内容。

  四、教学过程:

  1、通过户外活动使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的谈话活动产生兴趣。

  (1)小朋友,冬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2)你们知道冬天到了哪些叶子不会落吗?(让幼儿集体谈论)

  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叶子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进行进一步探索活动。

  2、让幼儿观看课件:冬天的常绿树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冬天有哪些常绿树?

  (2)冬天到了,哪些树上的叶子不会落呢?

  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幼儿对已有的经验得到认识和肯定,同时使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有进一步认识。

  3、通过讨论提问总结冬天看到的树叶。

  (1)请小朋友说一下你们知道冬天有哪些树叶不会落?(鼓励幼儿大但发表自己的意见)。

  (2)集体讨论冬天看到树叶有哪些?

  总结谈话内容:常见的有冬青、松树、柏树等。

  (3)仔细观察冬天的树叶有什么特点?(集体讨论)

  总结:冬青树叶较后,有蜡质,松柏树叶小,针状较厚,两种类型的树叶冬天都不会落。

  4、让幼儿绘画自己见过的常绿树,以此巩固幼儿所学内容。

  五、活动延伸:

  互相欣赏绘画作品并进行讲述说明,使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扩展阅读

  说课的万能模式

  (一)自我介绍姓名、单位(现从事工作)、课题。

  (二)说课内容1.说教材

  (1)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①本课内容所选教材;

  ②本节内容所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哪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哪些知识的运用,又是后面学习哪些知识的基础?

  ③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又有什么影响?

  (2)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①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②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

  ③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

  2.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

  (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水平状况;

  (3)教师实际水平。目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效果?选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新颖性。

  3.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说教学程序包括:新课程导入,新课讲解,评价教学效果,巩固新课。

  (1)导入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问(换位思考)。用什么方法导入?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效果?

  (2)讲解

  ①教师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参与哪些内容?学生独立完成什么?

  ②在新课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思维定势须克服?如果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思路去做,有什么补救措施?

  ③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

  (3)评价教学效果(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包括提问和课堂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系统性。(4)归纳总结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

  4.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要根据教学的思想、学习的思路、教材意图,对原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重新组合,产生一种暗示效应,使信息得到浓缩。优秀的板书设计,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结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构思按一定规则画出的图形,是老师心血的结晶,它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讲究艺术构思,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表达情境化,同时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遵循板书的基本原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周密的计划性、适当的灵活性、布局的美观性、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直观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清晰、顺畅、整洁、明快的感受。

设计方案 篇3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捉螃蟹(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创编螃蟹“吹泡泡、横走”等动作,并随音乐节拍表现乐曲情感。

  2、知道在音乐变化时,能作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能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模仿螃蟹横走、躲藏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内容:韵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准备:

  1、“捉螃蟹”音乐磁带

  2、螃蟹手

  3、捉蟹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初步感知乐曲情感

  欣赏一遍音乐,知道乐曲名称及旋律上的变化。

  二、创编ABC段动作,表现乐曲情感

  1、引导幼儿创编A段动作

  (1)表现小螃蟹的可爱

  (2)表现螃蟹有八只脚

  2、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表现螃蟹在河里吹泡泡

  (2)表现螃蟹横着走,创编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C段动作

  (1)从不同方位上表现螃蟹挠痒痒动作

  (2)表现螃蟹洗澡动作

  (3)洗完澡、惬意、舒服的动作表现

  4、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ABC三段乐曲情感

  (1)教师动作夸张和幼儿一起跳“螃蟹舞”

  5、倾听“结尾”音乐,感受音乐与前ABC段的不同之处,并能用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倾听“结尾”音乐。

  (2)提醒幼儿在躲藏时,不碰撞别人。

  (3)听音乐表现“结尾”动作。

  教师扮捉螃蟹人和幼儿一起玩“捉螃蟹”游戏。

  6、听音乐完整做动作(教师用有声语言,体态语言提示动作转换)

  三、结束

  幼儿听音乐走螃蟹步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根据螃蟹特征及生活习性,可以做一些美术作品,也可以根据“捉螃蟹”自编更丰富的“螃蟹舞”。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这为诗人是谁?

  纪伯伦。

  有没有同学知道纪伯伦的情况?

  (学生介绍纪伯伦)

  (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纪伯伦吧!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今天,这份礼物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我们就将它打开。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散文诗《浪之歌》,然后说说你认为这首抒情散文诗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

  自由地谈谈你读了这首诗后的真实感受。

  (追问: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三、深入探究

  这到底是不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呢?哪位同学的看法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明确: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倾诉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朗读。追问:这一遍读下来,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你觉得哪些句子能够表达这种感情呢?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你试着给大家读一读。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我在自己班里上这一节课时,有同学认为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爱国之情。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是啊!浪对美人鱼、对有情人、对礁石、对落难的人、对美女丽人也有着同样的爱,尽管礁石对它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可见,浪还是一个博爱者。纪伯伦曾在他的诗中写到“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我爱故乡,爱祖国,更爱整个大地”。而这种博爱思想很好地体现在这首诗的第五

  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体会作者的这份深情。

  (齐读第五段)

  是的,纪伯伦的确是想借助这首诗表达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热爱之情,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节奏朗读这首《浪之歌》呢?

  请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读)

  四、质疑解疑

  我们对诗歌的情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但是诗歌的语言有时难以理解,对这首诗歌,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和你合作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学生在小组内质疑解疑)

  哪个小组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一起来解决的吗?

  (全班质疑解疑)

  五、深情朗读

  对大自然如此满怀深情的描述来自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也正是诗人热爱生命的真切体现。在纪伯伦诗作中,景是大自然的景,情则是人类的情,二者互相映照,融为一体。因此,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正是对生命之美的歌颂。

  理解了诗歌的丰富内涵之后,我有理由相信你们能够将作者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请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推荐一个朗读高手深情朗诵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好。

  (或“有请班里的朗读高手XX同学为大家奉上一首深情的《浪之歌》。”男同学读完后其女同学作一定的点评,反之亦然。如果时间允许,学生朗读的效果不够好,教师范读一遍)

  (配乐朗读)

  刚才,我们同学们对这首诗进行了精彩的解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评论家们是如何解读这首诗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学习资料,先放在语文课代表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的观点。

  (分发学习资料)

  六、课堂小结

  除了浪之外,只要你注意聆听,雨点的敲击声也是一种乐曲。大家可以按照我们学习《浪之歌》时的步骤,自学《雨之歌》。我相信,能把《浪之歌》解读得这么好的你们,一定能读懂《雨之歌》!

  让我们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结束这堂课。愿每个同学都有一双有灵性的眼,一颗有灵性的心。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达成目标策略:

  突出文章“细”和“美” 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五、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二、讲读示范:

  1.讲读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拟人)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3)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讲读第二部分(第2、3、4、5节):绘春

  (齐读第2、3、4、5节,分析讨论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1)总括轮廓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春草图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这里有草的动态: “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旺盛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与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黄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春花图

  春花图,着力描写春花竞放。作者选择开花时节相仿而花色各异的桃、杏、梨作为描写对象,先用拟人写出它们的争相盛开,再通过三个比喻---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展开联想,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称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它们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如火如霞如雪,却也明艳照人,别有一番情趣。

  (4)春风图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通过触觉写它的和煦、轻柔;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带给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二、独立分析,教师点拨:

  1.讲读第二部分(第6、7节):绘春

  (1)春雨图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一多二细。先说雨多、雨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无一不带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征。接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撑起伞慢慢走着”,安宁、悠闲,或“披着蓑戴着笠”,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都描绘得出神入化。

  (2)迎春图

  迎春图,着力写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然后作者巧妙地点出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讲读第三部分:赞春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齐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四、归纳写作特点:

  1.观察细致,描述生动真切;

  2.诗情画意相融合;

  3.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完成课后练习四;

  3.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总括轮廓

  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钻、嫩、绿、满---草

  春草图(草报春)

  坐、躺、滚、踢、跑、捉---人

  态:赶趟儿

  春花图(花争春)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实)

  二、绘春 (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触:抚摸

  春风图(风唱春) 味:泥土气息 草味 花香

  声: 鸟声 清脆 宛转

  笛声 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雨润春)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人迎春): 城乡 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赞春 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设计方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娱乐放松身心,增进相互了解。

  二、活动目的:

  1、 丰富部门成员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陶冶个人情操;

  2、 加强学院学生间的联系及交流,增加跨系部门合作磨合程度,增强部门凝聚力;

  3、 对部门来说,为各部门干事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来锻炼他们的组织和交流能力。

  三、活动意义:

  1、增进两个部门干事之间的友谊;

  2、为两个部门的干事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3、通过交流可以增强部门凝聚力,让部门成员更加熟悉彼此,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9点到下午4点)

  五、活动地点:

  常州市青枫公园

  出游方式:公共汽车

  景点介绍:

  青枫公园是常州最大的免费开放公园。公园位于钟楼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钟楼区政府大楼南),依托运河、白鹤河、童子河而建,总面积45公顷。作为常州市首个森林公园、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户外活动中心,青枫公园不仅是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适宜场所,也是展示常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广大青少年探求知识的绿色课堂。

  六、活动负责人及参与人: 负责人:刘建上,

  参与人:商学院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教管部干事、机械学院新闻部干事

  七、活动内容:

  (一) 活动前期

  1、通过自荐选出两名组织人员,负责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以及参与联谊干事的点名;

  2、准备好联谊活动中所玩小游戏需要的小道具;

  5、 部门干事自己准备游玩期间所需的点心水果等食物,并集体购买部分零食瓜果。

  (二)活动期间 1、两部门干事一同游览青枫公园,如集体行动不便,可分成几个小组行动,最后集合回校;

  2、 游览过程中可穿插小游戏,调节活跃气氛,如:

  a、真心话游戏

  用击鼓传球的方法选出答问题的同学,答完后就问下一个问题,答案由其他同学评论为是否为真心话。(游戏虽简单,但是玩起来却可以很开心,把平时想问却不敢开口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这样加强互相的了解。)

  b、报纸游戏

  在地上放在一张摊开的报纸,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问题。每组一次派男女各一名站在报纸上,要求脚不能超出报纸。几组以抢答形式回答主持人问题,答错的脚下的报纸就对折一次,答对的可以有一次恶整权,将其中一组的报纸对折一次,直到两人没有办法维持在报纸上就输两人。(注:脚不能超出报纸,当某小组报纸对折越小,两人间的距离会更近。)

  c、快乐传真

  选出一组人,当第一个人被告知一句话后,再通过动作来表达这句话,第二个人模仿第一个的动作,第三个人模仿第二个人的,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来猜测他看到的这个动作的人所表达的。

  d、K歌赛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就一个主题进行K歌,比如主题为爱,则每小组要唱出带“爱”的歌曲,共唱三个主题,两次生出者赢,最后输的小组要接受惩罚。

  3、 游览青枫公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沙滩,接近大自然,真正的放松身心。

  (三) 活动后期

  1、两部门干事集合后一同回校;

  2、说说大家通过这次游玩的感触,与大家进行分享,同时对这次负责人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 。

  八、经费预算;

  集体采购零食瓜果――100元

  九、注意事项:

  1、部门干事务必准时到场;

  2、注意公共卫生,不得随地扔垃圾,并能主动清理地上的垃圾等;

  3、以防联谊当天天气有变,大家随身带好雨伞;

  4、活动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险活,不要一个人活动,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5、请各位干事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包不离身;

  6、联谊结束后大家一同乘公车回学校,请勿脱离团队;

  7、如有突发情况请及时与两位组织者联系。

  策划人:朱晓莹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教管部

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建立函数模型。2.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例题讲解

  小刚家因种植反季节蔬菜致富后,盖起了一座三层楼房,现正在装修,准备安装照明灯,他和他父亲一起去灯具店买灯具,灯具店老板介绍说:

  一种节能灯的功率是10瓦(即0.01千瓦)的,售价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是60瓦(即0.06千瓦)的,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是一样的.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

  父亲说:“买白炽灯可以省钱”.

  而小刚正好读八年级,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说:“还是买节能灯吧”.父子二人争执不下,如果当地电费为0.5元/千瓦.时,请聪明的你帮助他们选择哪种灯可以省钱呢?

  问题 节省费用的含义是什么呢?

  哪一种灯的总费用最少

  灯的总费用=灯的售价+电费

  电费=0.5×灯的功率(千瓦)×照明时间(时)

  问题如何计算两种灯的费用?

  设照明时间是x小时,节能灯的费用y1元表示,白炽灯的费用y2元表示,则有:

  y1=60+0.5×0.01x;

  y2=3+0.5×0.06x.

  观察上述两个函数

  若使用节能灯省钱,它的含义是什么?y1<y2

  若使用白炽灯省钱,它的含义是什么?y1>y2

  若使用两种灯的费用相等,它的含义是什么??y1=y2

  若y1<y2,则有

  60+0.5×0.01x<3+0.5×0.06x

  解得:x2280

  即当照明时间大于2280小时,购买节能灯较省钱

  若y1>y2,则有

  60+0.5×0.01x>3+0.5×0.06x

  解得:x<2280

  即当照明时间小于2280小时,购买白炽灯较省钱.

  若y1=y2,则有

  60+0.5×0.01x=3+0.5×0.06x

  解得:x=2280

  即当照明时间等于2280小时,购买节能灯、白炽灯均可.

  解:设照明时间是x小时,节能灯的费用y1元表示,白炽灯的费用y2元表示

设计方案 篇8

  一、活动主题:走进学习与书海

  二、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学习条件是多么的优越,多么的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2、让同学们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3、要让大家知道多读课外书的好处;

  4、让同学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活动准备:互动问答、视频、诗朗诵、好书推荐、小品、游戏

  四、活动时间:第六周班会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提问:让同学们谈谈对学习的看法;

  2、欣赏动画视频《匡衡凿壁偷光》;

  3、诗歌朗诵;

  4、好书推荐:请同学推荐好书,并说出推荐理由;

  5、小品表演;

  6、同学们一起做“传话”游戏:“不想当士兵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通过游戏,同学们懂得学习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即认真听,用心记。

  方案策划人:周雯萱

设计方案 篇9

  神奇的水

  活动目标:

  1、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存在着一股收缩的力——表面张力。

  2、会用语言和符号表述自己的实验猜测和观察到的现象。认识汉字水,理解汉字“神奇”的意思

  3、在实验过程中能细心观察,愿意与同伴合作实验,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杯子4个、滴管4个、一元硬币4个、回形针(8盒)、抹布

  2、字卡:水 神奇的水

  3、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学会用滴管。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活动内容

  今天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吗?听仔细了: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请猜一猜是什么?

  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出示字卡: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神奇)现在变成了——幼儿读一读“神奇的水”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神奇吗?

  小结:神奇就是特别、奇妙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来发现水到底有什么神奇的现象。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一)探索水杯放回形针

  1、看,现在我的手中拿着的是杯子。我们怎样来从杯子里发现水的神奇现象呢?我先往杯子里来装水,看看杯子里的水装满了吗?疑问:真的装满了?(装满了多叫几个幼儿问问是否装满了)。看这是什么(回形针)装满了水的杯子能不能再放回形针而不让水流出来呢?(能、不能)为什么?

  2、真的能,还是不能呢?我来试试看,教师实验。唉,水真的不会流出来诶。到底要放多少个回形针,水才会流出来。而且还会有什么神奇的现象发生呢?你们想来试试吗?

  3、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放的回形针最多,水也不流出来。我们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推选一个人放回形针,一个小朋友数数,一个小朋友记录,还有一个负责桌面卫生把流到桌子上的水擦干净。我们合作实验,并且要一起观察在水留下来前杯子口上的水面会发生什么现象。(可以蹲下来从侧面观察杯子口上水面的形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纸上的杯子口上。(教师指着记录纸上的杯子口)为了比赛公平,请各小组先把杯子装满水。(教师检查水杯)现在杯子都装满了水,怎么记录杯子里装了多少回形针?你可以先自己在纸上做标记然后数数装了多少,但是我们要注意,如果滴到20滴水后发现水溢出来了,那么应该记录装多少滴水?要求明白了吗?

  告诉你们哦,你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包括讲话的声音,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碰到杯子、不能晃动桌子等,要小心细致地实验和观察哦,现在开始实验。

  4、幼儿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发现的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结果:你们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6、小结: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是鼓鼓的、向上的弧形,摇摇晃晃的。

  (二)探索硬币装水

  1、杯子能装水,还能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很多回形针,而且还可以看到一些神奇的现象。

  2、出示硬币,这是什么?(硬币)自言自语:这个表面平平的硬币它能装水吗?你们觉得这个硬币能装水吗?(能,不能)为什么。

  3、师:有的小朋友认为能装水,有的认为不能装水,实验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用滴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硬币上到底能不能装水,能的话能装多少水?我们还是和刚才一样,来分组合作做实验,每组推选一个人拿滴管吸水,向硬币上滴水,一个小朋友数数,一个小朋友记录,还有一个负责卫生把流到桌子上的水擦干净。在实验的时候还要仔细水在硬币上会有什么神奇的现象呢?把你在水流下来之前观察到的神奇现象记录在记录纸上,(可以蹲下来从侧面观察硬币上水的形状)怎么记录硬币上装了多少滴水?你可以先自己在纸上做水滴的标记让后数数装了多少,但是我们要注意,如果滴到20滴水后发现水溢出来了,那么应该记录装多少滴水?要求明白了吗?

  和刚才一样要小心细致地实验和观察哦,现在开始实验。

  4、幼儿小组进行硬币装水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上水的现象。(水面成了什么形状、里面的字有什么变化)

  5、交流实验: 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你们是怎么做实验的,发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小结:你们的发现真多,说得也比较准确。硬币上可以装很多的水,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也是鼓鼓的、向上弧形,摇摇晃晃的、还能把里面的字放大。

  三、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的原因

  刚才我们在给硬币装水和给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很多的回形针时,都发现,一开始,水面都是会鼓起来但水却不马上流出来。咦难道是有什么力量在拉住杯口的水和硬币上的水?我们知道人是有许多细胞组成的,其实水也是由很多很多看不见的水微粒组成的。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水微粒。

  1、体验游戏:几位小朋友排成一个弧形队形,尽量保持身体不动,教师推动其中的几位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小朋友离开了队伍。)然后小朋友按原队形互相手挽手站好,教师再推动其中的几位小朋友,发现了什么?(这时小朋友不容易脱离队形。)

  2、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们有没有发现硬币上的水微粒和杯子口上的水微粒和我们大家手拉着手的时候什么地方一样?

  3、小结:这个秘密也被你们发现啦:原来硬币上的水微粒和杯子口上的水微粒与我们大家一样手拉着手,都在向里收缩,这时就有一股收缩、拉紧的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水有了表面张力,水就不会流下来了吗?就像刚才我们做的游戏一样,假如老师用了很大的力,你们拉不动了就会散开,水微粒也一样假如力太大了它们拉不动了,水也就会流出来了,就像我们刚才做的实验,最后放的回形针太多了力太大了,水就流出来了。

  四、寻找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像水这样有表面张力的神奇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下过雨后, 我们可以见到树叶、草上的小水珠都是圆球形;有一种虫子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面上爬行。

  玩具厂利用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特征,为我们制造出了好玩了吹泡泡游戏。在我们刷牙的时候也用到了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特性,我们在刷牙前,先用清水漱漱口,再用牙膏刷牙,这时牙膏液便能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钻到嘴中的每个地方,让我们把牙齿刷得更干净。洗衣时先把衣物用水浸湿,再把衣物放入肥皂水中,这时洗衣液就能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钻到衣服的各个空隙中去,衣物就能洗得更干净。

  五、延伸活动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起通过猜想、实验、思考、游戏等,发现水的神奇现象,是水的表面张力。水还很多神奇的现象,我们以后再来研究,来发现。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07-08

教学设计方案02-28

教学设计方案12-23

薪酬设计方案08-31

设计方案格式12-01

《公输》的教学设计方案07-22

《春酒》的教学设计方案07-21

白杨的教学设计方案07-08

《雪》教学设计方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