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06-18 11:32:05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设计方案集合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设计方案集合5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3: 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分析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无法找出等量关系,随便行事,乱列式子。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 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及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思想;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寻找和;差;倍;分问题的相等关系

  2.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方案 篇2

  一、导入语: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为你们表演节目,下面让我们拍手欢迎他们为我们表演!

  2、请儿欣赏大班表演《老鼠娶媳妇》。

  3、刚才表演得好吗?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4、小朋友,你们答对了!老师把哥哥姐姐的表演画在了纸上。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教学童谣:

  1、 打开电视机

  (1)“瞧,画上有几只老鼠?它们在干什么?”(抬花轿,吹喇叭)

  a.谁来学学吹喇叭的动作?我们跟他一起来做一做;

  b.花轿怎么抬?谁来做一下?

  c.“我们一起学一学!” 抬花轿,吹喇叭

  (2)“小老鼠为什么这么开心?它们要干什么?” 引导劝儿:瞧,老鼠胸前有一朵大红花,还有大花轿。

  “老鼠娶媳妇,热不热闹?”

  (3)集体念:吹喇叭,抬花轿,老鼠娶媳妇好热闹。

  2、出示图二

  (1)老鼠会娶谁呢?花轿藏着谁呢?你们猜一猜?

  (2)“咦,这些小老鼠怎么了?”(害怕)神情、样子

  为什么这么害怕?它们遇到了什么事?你们知道吗?

  (3) 我们一起“挑开帘子瞧一瞧。”

  “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猫)师用惊呀、慌张的语气引导。

  (4) 集体念:挑开帘子瞧一瞧,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

  (5)“老鼠见到猫应该是很害怕的,那应用什么语气念?” (慌张、惊呀、害怕)

  3、出示图三

  (1)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劝儿想象)

  瞧,老鼠怎样跑?(引导劝儿:如果你是老鼠,后面有一只猫在追你,你会怎能样跑?(拼命))

  (2)这只老鼠怎么样了?

  a.师念(并配以动作):“碰断了腿,跌断了腰。”

  b.可不可怜呢?

  (3)老师根据几幅画和小朋友刚才讲的,编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听?

  a.师完整朗诵,提问:童谣名称?

  b.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念?让我们一起来朗诵。

  c.小朋友朗诵得真好,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再朗诵一遍。

  三、情境表演

  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道具,五人一组,表演《老鼠娶媳妇》。

  效果分析:

  活动的整个过程,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主动畅谈,思维非常活跃。首先,我创设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请大班的幼儿表演《老鼠娶媳妇》,导入课题,过渡自然,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

  其次,实物及投影仪以恰当演示和引导,充分激发幼儿潜在能力。在欣赏时,幼儿能正确运用感叹观,理解童谣内容,在此基础上,幼儿能借助动作、表情等创造性表现,幼儿语言与思维归纳综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基情感、行为都能朝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发展。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检查背诵课文情况,能够熟练默写句、段、篇。

  3、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继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4、继续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找出以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进行复习

  1、展示自己以前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了小燕子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一篇课文《燕子》。

  二、再次回顾并了解文章脉络

  1、小组合作复习生字词:

  ⑴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⑵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⑶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3、集体交流。

  (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复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写什么?

  (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

  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

  4、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⑴ 出示本课生词:

  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⑵ 出示生字:

  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

  四、复习2~4自然段

  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讲什么?

  (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花儿争相开放)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

  (活泼、可爱、机灵)

  6、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7、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

  (写燕子停歇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8、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9、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检查复习背诵课文情况

  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自由背诵。

  集体背诵。

  指名背诵。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图形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邻补角;理解对顶角、邻补角性质并会利用其进行简单说理及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好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对对顶角相等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启发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一把剪刀、一块布片、两根相交的木条(相交线模型)、三角板、量角器、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图片略。

  老师提问:这是合肥市金寨路高架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段吗?

  学生(异口同声):知道,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高架桥。

  老师:对,同学们注意到十字形路口了吗?它犹如两根相交的木条(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相交线模型,要求学生用两支笔代替木条与老师一起演示)。若把两根木条想像成两条直线,则此模型可看作两条直线相交,两条直线相交时能形成哪些角呢?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呢?(问而不答,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10.1相交线中的角(课件显示课题)。

  二、互动探究,研究课题。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电影片段(多媒体播放):几位老奶奶正在用剪刀为部队加工布鞋的劳动场景。(老师解说)看,这些老奶奶正是用这样的剪刀在为我们的军人服务,为国家作出一点儿贡献。出示一把剪刀和一块布片,演示剪布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显示大屏幕上的第1个问题。

  问题1: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从而使什么也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老师启发学生: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若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我们可把剪刀张开时的情境抽象为几何图形:两条相交的.直线。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图形,如图1示。再次出示相交线模型,让一根木条不动,转动另一根,使木条的位置不断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图1和模型,然后显示大屏幕上的问题2。

  问题2:AOC与BOD的位置和大小始终保持怎样的关系?

  在图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AOC与BOD、AOD与BOC是相对的角。还有AOD与AOC从位置来说是相邻的,图中还有哪些相邻角呢?这些相对角与相邻角分别有哪些特点呢?先小组讨论(以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再在全班交流小组观点。小组中的两个成员一个留在原位,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采访,另一个出去采访其他小组,搜集观点。老师也走进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心声。然后老师对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和讨论结果作积极的评价。最后小结同学们的讨论结果,从而给出对顶角和邻补角定义:如图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C与BOD有公共顶点O,并且它们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而AOD与AOC有公共顶点O,并且它们有一条公共边OA,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课件显示定义)。对顶角与邻补角都是成对出现的,它们互为对顶角或邻补角,如AOC是BOD的对顶角,同时,BOD是AOC的对顶角,也常说AOC和BOD是对顶角.识别对顶角要三看: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相依为命的,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三者缺一不可。让同学们观察黑板上所画的图形,指出图中还有哪些对顶角和邻补角?老师找几个学生分别回答。然后显示大屏幕上的问题3。

  问题3:从数量角度来说,邻补角是互补的,那么对顶角又怎样呢?

  学生活动:全班按前后两排每4个同学为一组,分成15组,根据草稿纸上画的图形猜想出对顶角的关系,再研究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

  教师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畅所欲言,接着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最后老师评价同学们的观点并作补充:对顶角和邻补角一样,都是同一图形中两个角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

  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大胆猜想了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相等的,并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有的小组用推理论证法来验证,因为AOD与AOC、AOD与BOD是邻补角,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可知AOC=还有的小组想出了用量角器度量法,通过度量一对对顶角,比较大小可得对顶角相等。此外,有没有别的方法呢?与学生一起,拿出一张白纸,画两条相交的直线,示意用叠合法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学生恍然大悟。小结三种验证方法后,于是得到:对顶角相等(课件动画显示结论,突出了重点)。

  最后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以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伸出两支胳膊,使其交叉,可以看作两条直线相交。另一个同学指出两支胳膊相交所形成的角中有哪些是对顶角?哪些是邻补角?然后互相对调再完成一次。

  三、强化训练,巩固课题。

  1、讨论题:(课件显示)

  ⑴列举几个生活中包含对顶角和邻补角的例子。

  ⑵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三条直线a、b、c相交于点O,讨论该图形中有哪些对顶角和邻补角?

  2、抢答题:(用大屏幕逐个显示题目,让学生快速抢答,先回答正确的学生奖励一个练习本)。

  ①判断:⑴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⑵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⑶对顶角必相等;

  ⑷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⑸有公共顶点,且方向相反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⑹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

  ⑻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且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⑼有公共顶点且和为180的两个角为邻补角

  ⑽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且互补的两个角为邻补角。

  ②选择:如图4,三条直线AB、CD、EF交于一点O,则EOC+BOF+AOD=()

  ③探索:(课件显示)图中,1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3、解答题(课件显示):如图3,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O点,已知AOC=35,求AOD和BOD的度数。

  四、总结反思。

  通过相交线中的角的学习,你掌握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了吗?你能口述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你知道对顶角和邻补角又有什么性质吗?这节课你都参与了哪些活动?有新的发现和启发吗?

  五、作业布置。(课件显示题目)

  1、先阅读第十章第一节内容,然后做第一节课后练习。

  2、基础较好的学生另外完成课本第114页思考题。

  3、以我谈对顶角与邻补角为题,写一篇100至1000字左右的短文,体裁不限,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写成说明文、散文或诗歌。

设计方案 篇5

  课题:我爱我的班

  时间:20xx年3月10日

  参加人数:17人

  教学目的: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目的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使学生对良好的学风有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并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努力为集体添把“柴”——“众人添柴火焰高”。

  2、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斗志,争取顺利度过高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为高质量完成中学生活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让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学仪器: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召开三次班干部会、两次全班同学大会和小组讨论会,对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动员、讨论和安排。调查了解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班会主题内容、班会形式和题目,班会具体准备工作分工。

  二、引入新课

  总结上周的各项工作情况

  (1)劳动委对卫生情况进行总结;(2)学习委员对上周学习情况进行总结;(3)团支书对上周班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总结;(4)班长进行总结

  三、讲授新课

  1、诗诗朗诵《我们都有一个家》

  2、互相认识的游戏

  (1)规则很简单,一如传统游戏——“击鼓传花”:参与者伴着音乐传一本书,当音乐停下时,书在谁手中,谁就出来游戏,游戏以座位为单位,每个座位两名成员。

  两位学生背靠背,双方将答案写在纸上答案个数不限,答题过程中,两位学生不能交换答案,以答案的符合数量给予奖励。1、最喜欢的食物2、最喜欢的运动项目3、兴趣爱好。4,最想对同座说的一句话。

  (2)“名人名言”互赠。

  3、请几位同学讲一则爱集体的实例或谈谈自己在班上的一段感受。

  4、实话实说

  对班集体的说上一句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说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加强班集体力量。

  5、班主任总结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大雨就来。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来。太快乐了!"大家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过,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但这个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一个班就是这样一个生命体,我们就是其中鲜活的血液,她需要我们不断输送营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影响着她。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一个人表现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形象。我提议大家应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班级的关系,从自身做起,人人保证自身的“清洁”,人人尽到对班级的责任。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02-28

教学设计方案07-08

设计方案格式12-01

教学设计方案12-23

薪酬设计方案08-31

《莫高窟》教学设计方案06-25

《登高》教学设计方案06-25

位置的教学设计方案06-28

《人生》教学设计方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