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09-21 11:08:28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推荐】设计方案模板合集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设计方案模板合集七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内容分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懂得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

  2、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3、渗透有序思考和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规格为5×3×1(单位:cm)的长方体纸盒。教师准备设计记录纸以及展示设计方案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各种包装图,这些包装盒有什么特点?(长方体)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包装有关的学问,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板书: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3、包装需要注意什么?(美观、大小、省料)

  4、还记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吗?(板书公式)

  5、出示5×3×1的学具,学生计算表面积。

  二、小小设计师

  (一)两块学具的包装方案

  1、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想一想,怎样包装呢?(学生两人小组合作用两块学具设计包装方案。)

  2、学生汇报方案,教师贴图。

  3、电脑显示介绍三个面:大面、中面、小面,再展出示三种包装方法图:上下(大面)重叠、前后(中面)重叠、左右(小面)重叠。

  4、观察拼成的大长方体与原来的两个小长方体,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什么没变?什么改变?(体积没变,表面积改变)

  5、猜一猜,那种包装方案最省料?大面重叠,因为这样重叠的部分最多

  6、学生分组计算三种方案的表面积进行验证。(板书结论:重叠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二)四块学具的包装方案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四块学具设计包装方案,并填写记录单。

  填实践统计表

  包装方案

  重叠面

  长(cm)

  宽(cm)

  高(cm)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方案六

  2、生汇报方案。

  3、电脑展示介绍六种包装方法图:单面重叠:3种——6个面,双面重叠:3种——8个面

  4、不计算,比一比那种包装方案最省料?6个大面重叠和4个大面与4个中面重叠可能最省料。

  5、引导理解比较的方法:除去4个大面,两个大面和4个小面比较,只需1个大面和2个小面比较,有可能相等,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

  6、学生分组计算可能的两种方案的表面积进行验证。

  7、观察讨论记录单上长宽高数据的规律,得出结论。(板书: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三)八块学具的包装方案,怎样最省材料?

  1、学生八人小组合作用八块学具设计最优包装方案。

  2、学生汇报并说设计理由。(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所用的包装纸越少。)

  三、课堂小结

  启发:通过这次包装设计,从节省包装材料出发,设计出最好的方案。你有什么发现?

  四、省料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同学们真棒,说得真好!包装问题应用在生活中可以节约包装纸,节省包装材料,省料问题在生活中的的运用就更多了,做服装的时候精心设计节省布料,可以多做衣服,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用电……省料问题在生活中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创造利润……当今社会提倡节约,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五、大胆尝试

  12个旺旺牛奶盒的包装方案,长8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接口处按300cm2计算)

  六、板书设计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重叠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纸越少

  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纸越少

设计方案 篇2

  学生分析:

  一般特征:高一学生处在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对于爱情已有朦胧的感知,学习时会有相应的感受。入门能力: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审美力,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节跳跃、人物朦胧的诗歌;由于《诗经》年代久远,阅读上会有一定困难,幸好诗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释应能扫除字词障碍。学习风格:学生对于爱情的话题会有发表意见的热情,所以本课的学习不宜教师讲授,而用讨论法来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诗歌特点。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欣赏纯洁健康的爱情。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文言字词;

  3、理解诗歌的主旨,读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和诗歌叙事的跳跃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诗无达诂”的诗歌特点。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情节的跳跃性和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经》;梳理文意。

  1、介绍《诗经》。(略)

  2、听朗读,纠正字词读音。

  3、据课文注解梳理文意。

  4、请学生整理字词。

  再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讨男主角的形象。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搔首踟蹰”, 心急难耐,又无计可施,是个憨厚淳朴的小伙子。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个痴情的小伙子。)

  2、探讨女主角的形象。

  (1)讨论:为什么女主角“爱而不见”?这使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女子?

  (参考:或者是因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来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为调皮,制造一点情趣;或者是因为善于体贴人心,先到了却故意后出现,免得男子有“迟到”的内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还是调皮活泼?让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让读者琢磨不透,如雾里看花,朦胧绰约,越发引人暇想。

  (2)讨论: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样的女子?还有哪些诗句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路?(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以物传情,未听其语已暗传情,含蓄温婉,聪慧可人。)

  3、这是一段怎样的爱情?

  讨论:(1)讨论:女主人公有没有出现过?

  A、有。下文馈赠物品时出现。

  B、没有。下文馈赠物品只是男子的回忆。

  以上两种意见同学们同意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这涉及到对诗歌的情节的理解。可作多种假设。一,女主人公走出来了,并且赠送男子彤管,而且两人一面说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个场景,因为“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不知女子心意,于是前思后想,回忆种种情事,以揣测女子“不见”的因由,揣测女子对自己的心意。三,这是三个恋爱场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结:“诗无达诂”,所以成就了诗歌的朦胧美、含蓄美。这也体现了诗歌情节的跳跃性,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节连贯起来,于是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诗歌了就因此而有了无穷的魅力。

  (2)讨论“城隅”的解释:

  质疑:城隅有两种理解,一是“城边角落”,一是“城上角楼”,你愿意取哪种解释?为什么?(为什么课文注解首选的是城上角楼?)

  提示:A、两个见面地点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地点?

  B、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呢?会选哪里?为什么?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角楼?C、根据诗歌的描写,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是“初始阶段”还是“高级阶段”?根据分析,选择哪个地点妥当些?

  D、地点的选择也跟人物的性格有关,什么样的性格会选择什么样的地点?据诗歌的描写,人物性格如何?

  小结:一词“两解”甚至“多解”,无“定解”,留给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朦胧而耐人寻味。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直接传授)

  1、重章叠句的形式的表达效果达既加强了诗意的表达达又层层拓展诗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琅琅上口,有音韵和谐之美。

  2、《诗经》“三义”,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直言其事,赋。)

  五、作业(拓展迁移)。

  1、同学们还接触过《诗经》里写爱情的诗句吗?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琼瑶把《蒹葭》改编成一首曲子,邓丽君把它唱红了,听过吗?请你欣赏一下。(出示歌词)请同学们也把这首《静女》改编成现代歌词,也就是写成一首现代诗歌,注意要体现出诗歌体裁的特点,体现出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会谱曲的同学最好能同时谱上曲子。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厚薄、高矮、粗细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

  3、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7张厚薄不同的图书图片;7张高矮相同、粗细不同的树干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这里有一些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出示厚薄不同的图片,7张)。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可是他们没有名字,很伤心,我们来帮他们把名字起了好吗?<让幼儿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

  你们看看那一本书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们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谁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谁是最薄的?……

  下一个应该是谁呢?……

  依此类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能够找到一个既快又准确的方法。

  他们又要出来玩了,这次他们是老大现出来的(让幼儿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选出最厚的方法按从厚道薄的顺序排列)

  2、粗细的排序

  这些书门出来玩,感到很累,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些树桩。他们就商量在树桩上坐一会儿,休息一下,可是他们应该怎样安排呢?

  (出示7张高矮相同、粗细不同的树干图片)他们想把这些树桩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怎样排?

  引导幼儿用前边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细的方法进行排序.

  这时,他们想换换位置,把这些树桩从粗到细排,哪有怎样排?

  请几个幼儿用相同的方法上来亲自操纵,进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们玩得很开心,你们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们要排队才行。

  将全班幼儿按人数分成六组,进行从高到矮,从矮到高排序

  结束部分

  排好队,和幼儿一齐开火车出去。

设计方案 篇4

  1、1设计思路概述: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古生物学的内容。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古生物是相当陌生的,因此,如果只是通过文字来讲解本节课,初一学生很难接受。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运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猩猩在森林中运动的录像和关于“露西”的录像片。这些影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方便他们理解,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分析能力的锻炼。例如:关于“露西”的录像片中有一个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三维动画,可以让学生更明确的知道南方古猿是如何行走的。这就比只用语言简单的告诉学生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更有说服力。这节课的内容大多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为了引起初一学生的兴趣在讲课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游戏等学生喜欢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使学生有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1、2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和方法目标: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1、3教学重、难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1、4教学框架:

  1、5教学准备及教学环境:组织学习小组和分配学习任务;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准备关于猩猩在森林中运动和“露西”的录像片的录像。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以及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2、教学过程:引入: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并提出下列问题:人类是这样产生的吗?人的祖先又是谁?学习活动:讨论上述问题,并得出初步结论:人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进化来的。明确本节学习的主题:人类的发展和进化。设计意图:通过神话故事引起兴趣,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问题:人类的起源

  学习活动:观察与思考: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讨论:我们应该相信唯心主义的神创论,还是相信唯物主义的进化论。

  观察课本上提供的四种现代类人猿图:讨论:自然界中哪些生物与我们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什么是现代类人猿呢?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播放关于猩猩在森林中运动录像:讨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本质的区别?

  提供现代地球上人的数量和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数据:讨论:人类的数量在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在减少,这是为什么?作为最高等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现代类人猿与人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异同点,进一步体会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点,使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点。问题:环境的变化促使人类的产生。学习活动:资料分析:

  设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人了呢?

  提供东非大裂谷形成前后环境的变化情况:讨论:森林的减少对森林古猿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有很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环境的改变促使人类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学习知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问题: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历程学习活动:资料分析:提供关于“露西”的一段录像。(包括挖掘过程,骨架,行走过程的三维动画,与现代人类的区别):讨论:“露西”的上、下肢之间的区别与她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露西的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因此她可以直立行走。双手就解放出来了。观看“东非人”的工具:讨论:这些石块可能用来干什么?说明“东非人”可能具备了什么能力?得出结论:“东非”人已经能制造工具了。

  游戏:几个学生不用语言只用表情姿势传达一句话。讨论:在劳动中遇到的交流困难要怎么解决呢?人类又会怎样发展呢?得出结论;人类创造了语言来解决交流的困难。

  出示书中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讨论: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得出结论:直立行走--制造简单工具--制造复杂工具--产生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学习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内部原因与外在结果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小游戏,从自身体会出发,得到知识,通过多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到结论,此时将它们串联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问题:区分事实和观点学习活动:技能训练:阅读书中的技能训练,回答书中的5句话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设计意图:简单小结本节内容,并且指出重点,使学生再次对被节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并且意识到重点是什么。3、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上课难度并不大。内容涉及到历史、地理等学科,有些象综合课的类型。如果计设不当有可能上得象历史课或地理课。所以我在--时注意体现生命科学课的特点,紧紧围绕人的进化这条主线,来设计有关教学活动。例如导入时利用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有共同祖先这一点,引出人类起源的课题。进而利用很直观形象的图片、生动真实的影片来感动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播放有关内容纪录片让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加深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还渗透了两纲教育。

设计方案 篇5

  活 动目 标1、在策划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策划的意识,组织能力、交际能力、主动意识、独立性、自主性以及思维水平等能力与素养的水平,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更新、发展。

  2、力图通过此次活动,确保策划内容顺利实施,为学生淘书提供指导,营造出更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3、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为学生以后进行更复杂、更艰巨的策划活动奠定基础。

  活 动准 备1、发动学生上网查资料,了解各地小书市活动开展的情况,明确活动的意义,达成共识。

  2、以书香小队为单位,为班级书屋起名,设计宣传口号。

  3、明确活动要求,了解“班级书屋”的运作模式,知道推销团队的大致分工。

  制定依据本班学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还比较胆怯,积极性不够高,活动能力还不够强。

  学校开展的“读书月”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

  学生要参加学校开展的“书市淘宝”活动,这就需要以班级为单位,为“班级书屋”设计书屋名、宣传口号,设想书屋推销团队该怎样运作等问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策划。

  无论处于哪个年段的学生,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策划意识,这样才能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而策划又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一次成功的策划需要多种能力、素养的支撑;培养学生策划意识与能力的过程,同时就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

  通过了解,本班学生之前也开展过设计班级名、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网站名、设计班级网站栏目等活动,也初步具备了一些活动、策划能力。

  我想通过此次活动,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活动的各个流程;根据活动需要自主挖掘、调动可利用的资源;将设计好的内容以清晰、合理、有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最终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迎接复杂性的挑战,增强直面复杂性的意识,提升复杂思维的能力。

  这些任务的完成也考验着着学生组织能力、交际能力、主动意识、独立性、自主性以及思维水平等能力与素养的`水平,将会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更新、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确保学生策划的内容顺利实施,也为学生淘书提供指导,营造出更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更重要的是,用活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为学生以后进行更复杂、更艰巨的策划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分钟一、汇报前期活动情况1、总结前期活动前一段时间,在大队部的引领下,我们班再次掀起了读书热潮。

  回顾前期活动情况。

  通过回顾,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8~12分钟二、交流互动,确定书屋名和宣传口号引导交流:为了迎接“书市淘宝”活动,各“书香小队”已经为班级书屋起了名,想了宣传口号。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1、全班交流。

  2、投票选出班级书屋名和宣传口号。

  交流互动中,全员参与,增强每个学生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民主氛围。

  20~25分钟三、全班讨论,进一步明确“班级书屋”的运作模式,清楚推销团队的具体分工。

  参与讨论“班级书屋”推销团队的分工,用心倾听,适时点拨。

  1、明确分工,分头准备。

  2、其他同学提建议。

  通过讨论实践,明确“班级书屋”的运作模式,清楚推销团队的具体分工。

  培养学生的策划意识与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5分钟四、评价总结总结此次活动。

  肯定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信心。

  反思重建:

设计方案 篇6

  现阶段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已不断地引起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而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势必会导致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补充新的内涵。

  本校近几年来,在美术教育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除了扎实课堂教学外,通过建设多个美术兴趣团队,营造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好的体验到乐趣,达到促进学校美育向更高的目标发展的要求。团队成立以来不断在各种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美术活动中来。

  一、专业化的教师引领兴趣团队

  教师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自身要有良好的美术文化修养,所以从这点上来讲,本校在开展学生美术兴趣团队活动上专业化教师就引领了兴趣团队的建设。

  本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五名,具有美术本科学历,在平时的教学中和各项美术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像王有福老师在县级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在湖州市比赛中也取得过一等奖的佳绩,潘吉伟老师在县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武中多次获一等奖,其绘画作品入选省四届青美展、市美术教师作品展二等奖,章桔露老师的教学案例获县二等奖……等等,同时学校四位教师都有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如王有福老师的省教研课题《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美术味的实践研究》、潘吉伟老师的县级课题《

  儿童写生绘画教学与培养其积极心理的研究》、章桔露老师的县级课题《小学生美术学习状态的策略研究》、沈昕老师的县级课题《培养小学生造型能力的研究》,都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到了切入点,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为学生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有了优质的教师资源,在学生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上就显得更有目标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成立了第一批学生美术团队如:国画兴趣团队、儿童画兴趣团队、写生画兴趣团队、手工制作兴趣团队。而在组团的初期,美术教师也是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如沈昕老师比较擅长手工制作,就主要负责学生手工制作兴趣团队的建设。

  二、个性鲜明的学生充实兴趣团队

  学校每个兴趣团队每学期分四期进行活动,每期成员都不同,每期成员近十名,他们不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是学校各班美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美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来的在美术方面有鲜明个性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教师的教学不是把十变成一,把学生的个性给抹杀了。所以,在这一点上老师的观点是统一的,即要让学生得到好的发展又要让学生保持其个性特点,这一点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如,在潘吉伟老师的课题《儿童写生绘画教学与培养其积极心理的研究》中就有这样的教育个案:

  在团队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但绘画水平在同学眼里一般。其中就有一位三年级的男生名叫沈周。在入选团队之前,教师在美术课上发现其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线条感强,从班主任那边了解到该生学习情况还可以,于是征得其个人同意被选入学校写生绘画团队。辅导内容着重培养其用线条的造型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该学生积极性很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把虎写画交给老师看。一次省里组织了一个以“迎奥运”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绘画比赛,接到通知,要求团队中每位学生交一幅作品。到了收作品的时候,发现该同学的画很有童趣,他画了太湖边渔船上一群儿童在爬桅杆比赛。在团队活动的时候老师特意表扬了他,很会动脑筋,画画进步得非常快。在第二个学期开学后,从主委会传来喜讯,《爬桅杆比赛》获得了省“迎奥运”中小学绘画比赛一等奖。

  在儿童画兴趣团队中还有一位学生,在平时的美术课上,就是喜欢画一些卡通人物,课堂教学跟他毫无关系,但是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将他吸收到团队中,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在当年的县艺术节比赛中该学生参加的漫画比赛就获得的一等奖,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与信心,成绩一般的他后来在

  写作中表露出了其喜悦的心情。

  类似这样的学生在各团队都较普遍,学生的积极性大了,体验到的乐趣就更多了。

  三、有效的实施方案保障兴趣团队

  学校的兴趣团队虽然有美术教师具体操作,但一直以来学校都比较重视,有专门的分管校长进行负责。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的兴趣团队活动都要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定时定点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活动的开展。如:

  长兴县第一小学美术兴趣团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教育优质、特色鲜明”的精品学校为指导,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切实有效的开展美术兴趣团队的各项活动。

  团队名称:国画 儿童画 写生 手工制作

  二、具体措施

  1.活动对象的选拔

  每位美术教师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留意观察,建立美术兴趣特长学生库。在每位美术教师提供的学生库中,由专任辅导教师进行选拔,定出四个美术团队的人数,人数控制在每团四十人左右。

  2.活动的形式与时间

  根据学期时间的长短,基本上每一个月为一期,各期人员不同,每期各个团队为十人,分四期开展活动,这样能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每个星期保证有四个课时的活动时间。

  3.活动的具体分工

  项目

  国画

  儿童画.

  手工制作

  写生

  辅导教师

  王有福

  章桔露

  沈昕

  潘吉伟 蒋丹芬

  内 容

  以儿童国画和传统国画 相结合,由浅入深。

  以各类版画和儿童画为主,力求在材料、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

  以各种材料为媒介传达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童趣。

  以线描写生风景、静物、人物为主,加强对学生线条的练习及场景的刻画。

  三、活动措施

  1.教师按时到场组织团队学生活动,明确活动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趣味性。

  2.定期将团队学员优秀作品进行校园内外展览,提高团队影响力、浓厚校园美术文化氛围。

  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同类的各种比赛。

  四、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提升兴趣团队

  成立美术团队的初期目标就是要以团队的活动营造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让团队中

  成员之间得到美的熏陶,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首先,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外,对于兴趣团队的成员经常组织欣赏一些相关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提高审美能力的辅助手段。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了解到画家的感受,每一幅作品的都是画家的情感体验和再现,了解作品的形式美,了解作品的简单内涵,逐渐通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其次,在团队的活动中凸现美术兴趣团队的特色,组织一二次课外写生活动,不但让成员得到锻炼增强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更加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活动后开展作品交流活动加强成员间的交流,设置成员之间开展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让每个成员得到全面的评价。定期举办学校美术作品展览活动,让全校师生进行参观,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美术作品比赛活动,各个团队拿出优秀作品参加,激励成员认真投入到每一次创作中去。

  美术兴趣团队成立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县学生艺术节上团队成员总能拿到各自的最好成绩,多次组织参加全国、盛市级的比赛获得佳绩,获奖率达80%多。在近几届的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中连续有多人获全国一、二等奖,被评为全国书画先进单位。在团队的活动室中陈列着团队成员的获奖证书和一部分优秀的作品,优异的成绩时刻感染的其他成员,同时也要求教师更加认真的去开展活动,促进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

设计方案 篇7

  一、 教学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广大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也力求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出现的形近字区别方法,是学生日后学习经常要使用的,因此对这一方法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我认为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积累,他们的学习有些基础,兴趣比较浓厚,想自己独立去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组织他们将自学与小组合作结合,着眼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精神,使他们进一步系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生字很有特点,由12个学过的字,带出12个生字,其中“甩”是以前会认的字,在本课要求学生会写。这12组字由“这些字长得多像呀”带出来,实际上是区别形近字,学习12个生字。这些字表面上看相似,但构字理据根本不同,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这一课可以逐渐放手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感悟汉字的异同,通过讨论、探索,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减少生活中错别字的使用。

  2、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较少,识字能力正在形成,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却不能够灵活的运用。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遵循着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对故事情景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媒体,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体会形近字的异同,在不同环境下正确区分形近字。

  3、初步掌握识字的方法,能够在小组中独立识字。

  4、.感悟汉字的构字特点,乐于对汉字进一步探索。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形近字的异同,在不同环境下正确区分形近字。

  2、初步掌握识字的方法,能够在小组中独立识字。

  五、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 制作画面鲜艳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准备生字卡片

  六、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 复习熟字

  教师激趣导入:话说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来到了“汉字王国”,你们想去看看吗?

  电脑出示“汉字王国”的画面。依次出现:刀、北、名、瓜、土、人、电、用、开、由、勺、风几个汉字。请同学读字音。

  2、 引出新字

  师:这些我们熟悉的汉字朋友还带来了他们的双胞胎兄弟,快看。

  电脑出示语文书上的几组形近字。

  3、 引导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字形很像但读音不同)

  师:这些汉字朋友长得太像了,八戒总是叫错他们的名字,这可怎么办呢?看来只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才能分得清,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能够分清这些相似的汉字朋友!

  (二) 自主识字 合作探究

  1、 教师引导总结学法

  出示:刀——刁,放大“刁”字

  (1) 读一读:请同学拼读字音。

  (2) 比一比: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之处;

  (3) 记一记: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4) 说一说:给“刁”字找几个朋友组成词语。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 小组合作 学习探究

  (1) 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字,按照刚才的方法,在小组里学一学。

  (2) 汇报交流,学习生字的成果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从读音、字形比较、记忆方法、词语等几个方面汇报学习成果。如:

  各:上面像人足,下面像人住的地方,表示人来到住的地方。本义:来。引申为每个地方。

  名:会意字。从口,从夕。暗中相互看见,自报名字。本义:命名。

  北:象形字,像背对着的人,本义为背离。引申为逃跑的方向。

  此:表示一只脚踩在别人的身上。本义:踩、踏。引申为这样,如,此时,此日。

  用:象形字。像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

  凤:传说中的瑞鸟,是鸟中之王。甲骨文的凤字,像一只长尾巴的鸟形。凤凰,传说中雄曰凤,雌为凰,现在则混称。

  井:在教学“井”字时,出示字理图,引导观察甲骨文井字,像井口用木石构成的井栏,其本义就是水井。而形似水井的物形皆可称井,如天井、矿井等。

  (三) 趣味游戏 巩固识字

  1、 抢字卡:将字卡摆在桌面上,老师读生字,同桌两个人比一比谁先抢到这个字的字卡。

  2、 开火车。

  3、 电脑屏幕出现生字,请同学读字音并给生字组词,回答正确的就被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

  七、 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充分体现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的评价方式,在国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对学生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取成长记录袋的形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因此,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评价:

  知识与技能:

  1、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星星中的生字,并给读对的生字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请你写出几对字形相似的生字朋友,能写几个写几个。

  过程与方法:

  1、请把你认为自己记得最巧妙的字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为你画个笑脸。

  2、你还能区分哪些字形相近的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节课上你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是:( )还需要努力的是( )。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31

网络设计方案07-20

教室设计方案07-25

设计方案模板07-22

设计方案范文08-02

音乐设计方案08-02

消防设计方案07-29

教学设计方案02-28

教学设计方案07-08

设计方案格式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