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时间:2023-02-15 09:37:52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合集1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合集15篇)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

  一、教材概述

  本主题针对《专题教育》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主题的内容源自教材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针对学生身边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和不法侵害问题,设计了两个任务:青少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青少年人受到的不法侵害及面对不法侵害的态度。要求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4.能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青少年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看问题又很片面。

  2.青少年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

  3.青少年的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自主探究策略,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要明确;提前向学生呈现评价学习活动的量规;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人教课标版《专题教育》教材。

  为本单元学习而设计的主题探究课件。

  提出问题:

  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15-16岁少年犯罪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青少年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里极易扭曲的青春危险期,不良的心理如果不及时的矫治,就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变态心理影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直接诱发犯罪。

  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此,青少年不仅要懂法、守法,还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

  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识,知道哪些行为是触犯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知道法律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哪些规定,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法律伴我成长》的主题探究活动。

  任务动员(需一课时):

  1.交待本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内容。

  2.明确任务、要求:

  任务(一):

  查阅资料,了解本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并总结出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类型和方式。

  调查本校学生是否存在这些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或行为,从具体个案入手,调查产生此心理或行为的深层原因。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理化建议。

  写出调查报告。

  制作汇报课件。

  任务(二):

  从本校学生入手,调查未成年人容易在哪些方面受到非法侵害。

  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同学们在受到非法侵害时的态度和反映。

  针对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比较常见的侵害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未成年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写出调查报告。

  制作汇报课件。

  3.教师提供视频资源、与本探究活动相关的网址。

  4.教师辅导调查采访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包括:采访时机和场合的选择,提问的基本要求,提问的方式方法,善于观察与倾听,注意材料的核实。

  方法包括:口头采访、座谈采访、电话采访、隐性采访、网上采访等。

  5.教师辅导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6.学生分成两大组,各负责两项任务中的一项,可以抽签决定。并进行组内分工,如:家庭组,学校组,社会组,利用课下时间调查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学生讨论如何更好的完成本组的任务

  调查研究:

  教师活动:

  1.教师查询关于法律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2.教师制定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维度及评价量规框架。

  3.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应对策略。

  4.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予以指导。

  学生活动:

  1.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多种渠道搜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相关资料、案例及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资料、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比如上网查阅资料,到当地司法机关采访,尤其是少年法庭的协助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资料。

  3.调查本校学生不良心理或行为时,先通过学校教导处、班主任了解概况,知道学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选取比较典型的`问题,采访学生或老师,挖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事先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掌握学生不能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比例和原因。

  5.完成调查任务后,根据调查笔记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从实际的调查结果出发,数据、事例应真实可信。在此基础上,各组对这些现象统计、分析,并深入思考、集思广益,表明本组的观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或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交流汇报(于两周后进行,需二课时)

  1.教师先讲明汇报的注意事项,包括时间(汇报每人不得超过20分钟,提问与答疑每组不得超过5分钟)。

  2.主持人可以由学生担任。

  3.学生分组汇报,在交流会上扼要介绍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必须配以课件),并回答师生评委和其他同学就调查报告所提出的问题。

  4.两组分别向师生组成的评委会提交调查报告,评委会从报告的材料、数据、采访范围、观点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5.教师对每组的表现给予一个总结和评价。然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整个主题的内容再整理一遍,进行一个归纳总结,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

  六、教学评价设计

  各组根据交流会的意见、建议,修改、补充、完善调查报告,在广播或宣传栏中向全校师生公布,引起大家的警醒。

  评价的维度: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和信息的投入程度;学生探究水平,小组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情感态度的转变。

  小组成员分工表:

  组别探究任务

  组长小组成员

  分工情况:

  成员调查情况说明:

  进度安排:(请小组讨论后,对将要进行的探究进行一个时间上的规划)

  成员收获自评:(请小组讨论后,对调查结果的初步整理)

  推荐资源:(请推荐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更好的资源)

  小组汇报量化评分表

  项目1分2分3分4分5分

  收集信息情况没有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很少。收集了一些与主题相关资料。收集了较多与主题相关资料。收集了很多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调查情况范围小,不深入。范围较小,不深入。范围一般,不够深入。范围较广,有一定深度。范围广,调查深入。

  调查报告条理不够清晰,数据、事例不够翔实,观点不明确,解决方法可行性小。条理较清晰,数据、事例较翔实,观点不明确,解决方法可行性小。条理清晰,数据、事例较翔实,观点不够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条理清晰,数据、事例翔实,观点较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条理清晰,数据、事例翔实,观点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完成所有工作情况未按时完成大部分完成按时完成能提前完成提前完成,且质量较高。

  注:计算总分时,可以按照以下比例:完成者和同学的评分各占20%,评委会的评分占60%。

  七、总结和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举行,使同学们既学到一些关于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又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广大同学都纷纷表示要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反思,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彻底革除不良习气,争做学法、守法、护法的文明学生。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2

  一、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老鼠图片,尝试用草席和辅助材料表现不同姿态的老鼠。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了解老鼠的外形特征。

  物质准备:视屏展示仪 PPT(1.老鼠图片 2.不同材料制作的老鼠图片)

  幼儿操作的席条、辅助材料(眼睛、耳朵等)、剪刀、双面胶、笔、纸等。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老鼠图片,了解老鼠的不同姿态。

  1.教师讲述老鼠谜面,幼儿猜测。

  “老师有一个谜语,你们仔细听猜猜它是谁?”

  “是谁呀?”

  2.出示多幅老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老鼠的动作和表情。

  欣赏老师带来的老鼠图片(播放PPT.1)。

  A. “对了,是小老鼠。我这儿有几张小老鼠的`图片,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B.“它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3.出示草席,介绍活动内容请大家来制作各种各样可爱的老鼠。

  “看,老师带来了一些废旧的草席,今天我们就用这草席来变一只只可爱的老鼠,想想怎么变?”

  (二)探索用草席和辅助材料表现不同姿态的老鼠的方法。

  1.个别尝试变老鼠。

  “谁愿意来变一变?”(发现幼儿能一下变出来,接下来就请幼儿讲变的方法,到下一环节的C部分)

  2.出示半成品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草席变成老鼠的方法。

  A.“老师把席条变成了什么?哪里像是老鼠的身体、脑袋、嘴巴?”(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半成品)

  B.“我是怎样变的?谁愿意来试试?”(学习卷的方法)

  C.“怎样让老鼠身体、脑袋不松掉?” 鼓励幼儿说说有困难怎么办?(学习使用双面胶固定)

  D.“尖尖的头上还缺什么呢,谁知道?”(请个别幼儿说说)

  3.认识辅助材料并会借助辅助材料表现小老鼠的不同姿态。

  A.“这里还有什么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呢?”(请幼儿说说)

  B.“你想做的老鼠眼睛、耳朵、胡子、尾巴应该怎样粘、粘哪里呢?”

  请幼儿说说,并适当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三)鼓励幼儿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老鼠。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教师巡视指导

  (四)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作品。

  1.你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你制作时遇到了困难了吗?是怎样解决的?

  2.讲述:刚才我们开动小脑筋用灵巧的双手把废旧的草席变成了可爱的小老鼠,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的东西都可以再利用,通过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小手把让它变成各种各种形态的小老鼠,看看老师还制作的不同的小老鼠(播放PPT.2)。鼓励幼儿说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以后我们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开动小脑筋,尝试把各种废旧物品改变成有用的玩具,做一个珍惜物品的好孩子。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3

  【活动说明】

  本书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并理解感叹号、省略号的意义,知晓其在本书中的作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培养幼儿根据图画线索读图、理解并分析故事的本事,异常是对书中脚印的观察及其分析,因为“到底是谁的脚印“是贯穿全书的线索和纽带;引导幼儿经过有关脚印的游戏、活动认识常见动物及其形体特征,发展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增加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活动一:大书阅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感叹号、省略号;

  2、引导幼儿熟悉文字资料。

  活动准备:大书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

  1、出示各种脚印,让幼儿猜猜到底是谁的脚印。

  二、阅读封面

  1、向幼儿展示大书,请幼儿讲一讲书本封面的'基本信息。

  2、教师总结孩子们的答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上的细节。

  三、看图猜测――教师逐页展示遮住文字的画面,和孩子一齐观察和讨论,猜猜这些到底是谁的脚印。

  四、大书指读

  1、讲完故事后,将故事文字展示出来,教师为幼儿进行朗诵;

  2、读的时候突出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地方。

  3、教师带领孩子们重复阅读几次,帮忙孩子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活动二:小书阅读

  活动目标:

  1、经过重复阅读巩固读本中的资料。

  活动准备:大书、小书

  活动过程:

  一、文字阅读――教师拿出大书,帮忙小朋友进行复习阅读,巩固认识感叹号和省略号。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幼儿的指读过程。团体阅读之后,教师将小书发给每个幼儿,请幼儿自我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二、游戏活动――教师可带幼儿玩游戏,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活动三:拓展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和身体的灵活性;

  2、增加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安全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锻炼身体――做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讲明游戏规则。

  二、游戏活动――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4

  活动目标

  1、在探索同数分解规律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使幼儿感受同数分解的数量关系,理解同数分解的实际意义,了解大数对小数的包含关系。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操作学具:人手一份与课件相配套的6朵小花卡片;

  人手一份10以内不同数量的蝴蝶卡片。

  课件:与操作活动和游戏结合使用的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问答游戏“编花篮”,复习6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玩编花篮的游戏好吗?小朋友编的数和老师编的数合起来是6。”

  师:“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采花甜,我编1,你编几?”

  幼:“你编1我编5,1和5和起来是6。”

  二、分花操作游戏使幼儿发现6的同数分解。

  1、出示电脑动画6朵花,引导幼儿学习。

  2、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花朵

  师:一共有几朵花?

  幼:6朵花。

  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幼: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

  (幼儿很容易的发现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3、游戏“分花”,使幼儿通过操作学具能够找出6的同数分解。

  师:“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相同的6朵花,请小朋友根据特征将它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几和几?”

  幼:6能分成3和3,6能分成2和2和2,6能分成6个1。

  (幼儿找出了6的所有同数分解。)

  4、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5、引导幼儿观察组成式发现同数分解的特点。

  师:“在这三个组成式中,有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

  幼:有6个1。

  幼:1是一样的。

  幼;1、2、3都比6小。

  (幼儿都能发现同数分解的部分数相同。)

  教师小结:这三个组成式有的分成两部分,有的分成几部分,它们的部分数都相同,而且都比总数小。象这样把一个数分成相同的几部分的分解组成叫同数分解。

  6、出示电脑动画,区分同数分解与其他的分解组成。

  请幼儿找出哪些是同数分解,哪些不是同数分解。

  (幼儿能正确的找出同数分解。)

  三、游戏“蝴蝶找朋友”,通过操作学具使幼儿发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教师为幼儿准备不同数量的蝴蝶,请幼儿找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蝴蝶的数量找到同数分解。)

  2、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3、师:除了1以外10以内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至少有几种方法?

  幼:一种。

  师:是怎么分的?

  幼:都能分成1、1、1、1……

  教师小结:除了1以外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至少有一种方法,就是“是几就分成几个1”,如3分成3个1、8分成8个1。

  四、出示电脑动画游戏,巩固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数分解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抢答的游戏,老师出题,会的小朋友举手,谁举的最快我就叫谁来回答,答对的就可以得到小企鹅的夸奖,答错了小企鹅就会摔倒。”

  2、电脑显示10以内的数,幼儿以抢答形式进行同数分解。回答后,电脑显示正确答案,答对了,小企鹅跳起来说:“嘿,你真棒。”答错了,小企鹅随着音乐声眼冒金星摔倒在地。

  (幼儿对同数分解掌握的很好,兴高采烈的抢答,都想得到小企鹅的夸奖。)

  五、活动延伸游戏“编花瓣”。

  1、师:“除了10以内数能进行同数分解,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现在,我请全班小朋友来玩编花瓣的游戏,老师说编成几瓣,小朋友就几个人手拉手蹲下表示编好。没编好花瓣的小朋友不能蹲下,现在我们就来报数,看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

  (幼儿报数后,知道班级有30名小朋友。)

  2、幼儿游戏:寻找30的同数分解,如“编、编、编花瓣,你也编,我也编,快快编成5瓣花”,教师总结游戏结果:“小朋友都找到伙伴编花瓣了,一共编成了6个5瓣花,说明30能进行同数分解,能分成6个5。”幼儿继续游戏,分别编成1、2、3、4、6、7、8、9、10瓣花,找一找30能否进行其他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热烈游戏,每个幼儿都极力的快速找到伙伴来编花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理解了同数分解的含义。)

  六、结束:

  小朋友,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有些大数同数分解的方法更多,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其它大数的同数分解,好吗?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摸弄,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二、重点与难点

  1、物体在斜面上会移动的。

  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体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科学角活动中已对物体的滚动发生兴趣。

  2、已学习过作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

  3、网球、洗衣板、积木、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流程

  设疑探索——讨论体验——记录延伸

  五、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

  1、设疑:怎样不用力推,球也能滚起来。

  2、探索:幼儿自由的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

  3、讨论:

  (1)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并演示。

  (2)小结:板的一端垫高了,不用力推球就会从高的地方往下滚。

  二、再次探索

  1、设疑:请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想办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的快慢不一样。

  2、探索: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高低不一祥。或者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的一样高)

  3、讨论:

  (1)幼儿讲述合作的经过,并进行演示。

  (2)小结了两块平整的'板面,积木垫的低不一样,的滚动快慢也不一样,垫的高的板球滚的快,垫的低一点的球滚的慢。两块积木垫的一样高,平的一块球滚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块板球滚的慢。

  4、幼儿体验

  三、 记录

  1、请小朋友把玩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2、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记录。

  四、延伸:

  今天我们玩的是球,那么别的东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6

  传帽游戏舞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

  2、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群众游戏的欢乐。

  二、活动准备:1音乐帽子若干2大鼓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向教师问好。

  导语:这天,来了许多教师,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此刻请你们想一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向在座的教师问个好。(教师好)真实无声胜有声。

  2、玩送帽子的游戏,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导语:这天我想和你们玩帽子的游戏,此刻帽子在我手里,一会你们就听音乐的节奏运用学过的动作跳舞,我就看看谁跳的最好最有创意就送他一顶帽子。

  3、引导幼儿欣赏和区分渐快和渐慢的音乐节奏。

  导语:都拿到帽子了吗?过来戴给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样貌真漂亮。你们明白刚才跳舞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喜欢这段音乐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呢?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此刻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变化?有些什么变化呀?看谁长着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前面是越来越慢,后面是越来越快)对拉,越来越慢我们叫渐慢,越来越快叫什么啊?(渐快)真聪明。

  4、听儿歌玩游戏,学习围亲密的小圆圈。

  导语:来来来我要考考你们,我闭上眼睛数五声请你们围一个大圆圈,围好了吗?此刻我又想请小朋友围一个小圆圈,对啦,不用太拥挤,很舒服的',这就叫亲密的小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欢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5、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会听渐慢的音乐围圆圈。

  导语:此刻我们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一个亲密的小圆圈,会不会啊?

  6、学习玩传帽游戏

  导语:此刻我拿三顶帽子,送你一顶,你一顶还有你一顶。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请你们举起右手,摸一摸右边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吗?没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装摸的动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戴在自我的头上,没有的又要怎样啊?(假装拿假装戴)对啦,再来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此刻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先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那一齐听我读儿歌玩传帽子的游戏吧。(传帽子,戴帽子````````越读越快)

  7、听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

  导语:此刻我们一齐来听着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吧,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玩两次,增加几顶帽子)

  8、完整的做传帽游戏。

  导语: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戏啊?那小朋友就听音乐找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亲密的小圆圈,最终听渐快的音乐玩传帽游戏,会不会玩。我又增加几顶帽子。

  9、邀请教师玩传帽游戏。

  导语: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教师一齐玩好吗?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节奏传帽子啊。(邀请教师玩两次,不断增加帽子)

  10、小结:今这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游戏啊?回去能够教你的爸妈,弟弟妹妹们玩。我们出去玩游戏吧,和教师再见。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7

  为了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避免发生伤害事故,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责任单位:教务科责任人:任课教师

  二、工作要求

  (一)体育课、课外活动

  1、责任人:体育教师、课外活动组织者。

  2、学生必须遵守体育课课堂常规,按时上课,听从指挥、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上体育课任课教师、学生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4、上体育课前体育教师或器材保管员,要对所使用的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检查,无问题的才可使用。

  5、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运动注意事项,带领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6、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意识。

  7、体育课或课外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应及时送往医务室或医院,并及时向学校汇报。

  8、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不准离开老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不要强行让学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

  (二)文化课、自习课

  1、责任人:任课教师

  2、负责本节课的学生考勤,对于迟到、旷课的学生及时告诉班主任。

  3、不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不允许校外人员找学生,也不允许校内学生上课找学生;上课期间陌生人找学生时更不要放学生出去,不要把学生赶出教室,更不允许把学生赶出学校;

  5、遇到陌生人问学生住址、电话、联系方式时不要告诉;遇到有人强行闯入教室时,由当时的任课教师来制止、制服,并报警和通知校园管理组、保卫科。

  6、自习课不允许学生随便出入教室。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8

  活动说明

  本书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并理解感叹号、省略号的意义,知晓其在本书中的作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培养幼儿根据图画线索读图、理解并分析故事的能力,特别是对书中脚印的观察及其分析,因为“到底是谁的脚印“是贯穿全书的线索和纽带;引导幼儿通过有关脚印的游戏、活动认识常见动物及其形体特征,发展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增加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活动一:大书阅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感叹号、省略号;

  2、引导幼儿熟悉文字内容。

  活动准备:大书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

  1、出示各种脚印,让幼儿猜猜到底是谁的脚印。

  二、阅读封面

  1、向幼儿展示大书,请幼儿讲一讲书本封面的基本信息。

  2、教师总结孩子们的答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上的细节。

  三、看图猜测 DD教师逐页展示遮住文字的画面,和孩子一起观察和讨论,猜猜这些到底是谁的脚印。

  四、大书指读

  1、讲完故事后,将故事文字展示出来,教师为幼儿进行朗诵;

  2、读的时候突出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地方。

  3、教师带领孩子们重复阅读几次,帮助孩子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活动二:小书阅读

  活动目标:通过重复阅读巩固读本中的内容。

  活动准备:大书、小书

  活动过程

  一、文字阅读

  教师拿出大书,帮助小朋友进行复习阅读,巩固认识感叹号和省略号。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幼儿的指读过程。集体阅读之后,教师将小书发给每个幼儿,请幼儿自己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二、游戏活动

  教师可带幼儿玩游戏,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活动三:拓展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和身体的灵活性;

  2、增加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安全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锻炼身体 DD做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讲明游戏规则。

  二、游戏活动 DD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9

  【活动目标】

  1、能够清晰的表达自我的感受。

  2、进一步了解剪纸的各种风格和种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剪纸作品或者图片

  2、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难点:能够清楚的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感受。

  【活动过程】

  ①欣赏: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剪纸作品。

  ②谈话:引发幼儿谈话:我最喜欢的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幼儿的谈话资料。

  ③教师参与:教师介绍自我带来的剪纸作品,引发更多的'幼儿参加谈话的热情。

  ④总结:继续幼儿的谈话。大家一齐倾听谈话的录音,并请幼儿评价自我的讲述情景。

  ⑤拓印:请幼儿把收集的最喜欢的剪纸平整的放在纸的下头,然后用蜡笔在书页上均匀涂色,把剪纸的图案拓印下来。

  ⑥制作:幼儿和教师一齐将剪纸标注上剪纸名称及收集者的名字,参考下头的方法制作《我们最喜欢的剪纸》小书。

  A:先准备一些大于剪纸规格的纸张。

  B:将剪纸粘贴在上头。注意固定剪纸的四角。

  C:将收集这个剪纸的幼儿的名字写在剪纸的下头。

  D:一齐选择一个剪纸粘贴在纸上做封面,并写上《我们最喜欢的剪纸》的书名,写上制作的时间。另一张白纸做封底。

  E:将所有的纸张对齐,左侧用打孔器在中间有间隔的地方分别打两个孔。(或者左侧用订书器装订)

  F:将绳子穿过并在封面的一面系蝴蝶结。

  【活动延伸】

  ①将幼儿收集的剪纸制作成小书和录音机、幼儿谈话的录音磁带放在一齐,大家能够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听谈话录音。

  ②幼儿能够继续收集,逐步增加小书的资料及录音的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0

  学习目标:

  1、学习细致观察春景。

  2、学会多角度地赞美春天。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记录春的声音。

  2、进行一次春的写生活动。

  3、寻找有关春的文章、诗句。

  二、课堂交流

  1、合唱

  2、聆听春之声。

  你听到了哪些春的声音,记录了哪些声音,交流一下。

  (1)交流我喜爱的春天的声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交流记录的春天的声音,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3、展示春之景。

  (1)交流你看到的春天的美景。

  (2)展示自己画的春景。

  (3)向大家介绍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春景。

  4、积累春之话。

  (1)交流有关描写春天的语句。

  (2)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5、合唱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题目自拟。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1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初步认识那些门类的图书是好书,懂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读好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学校的图书馆,了解书籍的'发展历史等有关知识。

  2、扮演角色的排演。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讲话:大家都参观了图书馆,看到了五花八门的图书,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成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从小就要自觉爱护图书,勤于读书,。

  2、表演小品《买书》

  主要人物:小红、小明、老师、警察、书店老板

  由张佳欢等五位学生表演。

  谈谈看了小品后,你明白了什么?

  3、主持人:刚才大家看了童话剧。知道了买书要买健康向上的书,如何识别好书。我们怎样与好书叫朋友? 由金原肖同学先为大家讲一讲古人《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

  4、主持人:我们再听听《小萝卜头狱中读书》的故事。

  由刘玉华同学为大家演讲。

  5、主持人:最后请听《少年大学生施展》的故事。

  由楮梦婷同学给大家讲。

  6、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7、班主任老师讲话。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2

  活动主题:

  《猜猜我是谁》

  活动名称:《相邻数》

  活动领域:数学

  执笔:邵雪晴

  个性策略:活动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根据已有条件寻找不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活动准备:

  图画纸若干、礼花视频和范画、排笔刷、水粉颜料。

  活动重点:

  享受创作的趣味性,感受礼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美。

  活动难点:

  能用鲜艳的蜡笔描画、组合、重叠长短不同的线条,并运用蜡笔和排水画进行创作。

  礼仪教育要点:

  学会合作,团结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复习倒数**数学说顺倒数,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我说倒数,小朋友们就说顺数。

  二、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兴趣,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1、师: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1)师:今天我们来猜一个有趣的谜语,看看谁猜的最快?

  (2)师:说它像花不是花,用火点燃它才开,五光十色真美丽,大人小孩都爱它。猜猜是什么?

  2.通过身体表演礼花绽放的模样,欣赏视频礼花,感受礼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美。

  (1)师:你们猜的真准确。你们想扮演礼花吗?(请小朋友想象并表演礼花绽放的模样)

  (2)师:你们表演的礼花真棒,那谁知道什么时候燃放礼花呢?你见过的礼花是什么样子的?

  (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视频礼花,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礼花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4)师:我们看到这么美丽的礼花,那你看到的礼花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礼花,它们再夜空中千变万化、形态各异,有的'闪闪发光像夜空中得星星,有的无光十色像天边的彩虹,有的像城市中的霓虹灯,真的非常美丽。

  3.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礼花的图片和范画。

  (1)师:这么漂亮的礼花,你们想画吗?

  (2)师:礼花是怎么画的呢?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礼花画展,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礼花运用了哪些线条和颜色?是怎么画的?(教师观察指导点、线、颜色等)

  (3)谁来说说你发现的礼花它是什么样的?运用了哪些线条?是怎么画出来的?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呢?

  4.引导幼儿在观察礼花图片中理解创作礼花的方法。

  (1)师:先用蜡笔画好礼花,为了使礼花在夜空中闪闪发亮,老师教小朋友用黄色的蜡笔再礼花的花心和礼花的四周画出点点。(请小朋友轻轻点,不要损坏画纸)

  (2)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空呢?

  (3)很好,下面就请小朋友用你们说的颜色试一试。

  (4)怎样来做呢?(用排笔刷蘸颜料覆盖整个画面,水性颜料会被油性画面排开,这样的方法叫做排水画法。知道了吗?)

  5.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师:先想一想你要画什么样的礼花,有了自己的想法,准备好自己的蜡笔,老师为你们颜料,赶快去试一试吧!(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重叠、组合的技能表现礼花)

  (引导幼儿在纸上画出好朋友的模样或者好朋友喜爱的物品。)

  活动延伸:抽空将孩子的作品分享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礼花是怎样画的?运用了哪些线条?分享完贴在作品。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3

  认识三角形(数学)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本事和概括本事。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

  观察、比较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经过图形的比较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经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经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4

  活动一:集体舞《快乐圆舞曲》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蹉步动作,完整合拍地随音乐舞蹈。

  2、利用已接触过的简单动作来提示新学习的舞蹈动作。

  3、注意避免在蹉步移动时拉倒舞伴和被舞伴拉倒。

  活动准备:

  手腕花、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准备性律动

  1、幼儿坐成圆圈,右手套花环,坐在椅子上复习准备性律动。

  2、站成单圈,加入转身、拍手动作,再次复习律动。

  二、学习蹉步动作

  1、教师示范蹉步移动动作。

  2、练习随音乐的蹉步移动。

  3、听音乐完整练习A段动作,理解准备动作将会怎样提示舞蹈的动作方向。

  4、两两结伴,探索击掌和对转方式。

  三、完整随音乐舞蹈

  1、随音乐将动作完整练习。

  2、加入姿态的要求完整练习。

  活动二:打击乐《解放军进行曲》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旗操的基础上,学习用圆舞板、小铃、铃鼓等乐器演奏《解放军进行曲》。

  2、根据旗操的动作、节奏型拍出节奏,探索大鼓的配器方案。

  3、向解放军学习,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解放军》进行曲

  1、今天,我请大家听一首曲子,一边听,一边想,这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2、解放军是怎么走的?(请个别幼儿试试)

  3、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复习旗操。

  4、转换节奏型。

  5、老师做旗操动作,幼儿拍手转换节奏。

  二、使用乐器,幼儿看指挥练习

  1、学习看老师的指挥。

  2、第一段齐奏,第二段看老师指挥分组演奏。

  3、小结幼儿演奏情况,引导幼儿解决困难之处。

  4、出示大鼓,探索应该加在什么位置上。

  5、集体练习听音乐拍大鼓节奏。

  6、请幼儿演奏大鼓,其余幼儿看指挥演奏乐器。

  7、出示指挥棒,全体

  幼儿起立模仿军乐队演奏。

  活动三:歌曲《兔子和狼》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提炼、填充歌词。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回忆熟悉故事内容。

  二、倾听旋律,提炼歌词,词曲匹配

  1、倾听琴声,了解旋律。

  2、幼儿随较慢的琴声尝试自己编歌词。

  3、师生共同提炼歌词。

  4、教师表演,幼儿唱歌。共同边唱边表演。

  三、边唱边表演,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1、分角色表演歌曲。

  2、小结相互接纳的好处。

  活动四:乐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舞蹈、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和同伴的体态可以提示自己做出音乐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的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讲的是一个小动物,是谁?(幼儿自由发言)

  2、它有好多好多的脚?是谁?

  二、师生共同创编,学习游戏动作(放音乐)

  1、创编、学习螃蟹手脚跳舞的动作。

  2、创编、学习螃蟹横行、吐泡泡的动作。

  3、创编、学习螃蟹挠痒痒、舞蹈的动作。

  4、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听音乐学习。

  三、探索幼儿规则

  1、倾听、捕捉音乐,创设游戏情景。

  2、共同讨论,确定游戏规则。

  四、听音乐游戏

  1、了解在动作转换时可以提示自己动作的方法。

  2、随音乐游戏,注意不碰撞同伴。

  六、带领幼儿随音乐舞蹈若干遍。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5

  1232木头人

  一、教学背景

  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对于这种情景,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能够放松心境,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所以,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经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此刻学生们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本事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经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难点:体验游戏的欢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四、教学方法: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照相机

  七、学生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故事

  2、思考怎样在游戏中获胜和在生活领域中能够用到“123木头人”

  游戏规则。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样呢?(尽量坚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齐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坚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坚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齐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我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日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那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应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我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戏的最终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我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2-14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06-09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0-09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方案08-04

小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1-03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5篇)06-09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精选21篇)08-04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5篇12-19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11-28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