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四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 篇1
一、设计理念
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读自悟,在读议练的过程中掌握赠言的一般规律。
3.提倡合作学习,在互评互赠中提高写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四、课前准备 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五、教学过程:
阳光自主五分钟:我的课堂我做主,阳光自主五分钟。
请两位同学给大家介绍美丽的校园或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
【播放班得瑞《童年》】
一、 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唤醒学生的情感。
就像这智慧女孩和阳光运动场一样,校园中的一景一物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其实让我们深刻记忆的还有这些——播放学生的活动幻灯。
此时此刻,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屈指一数,只有十来天我们就要和培养了我们六年的母校,和陪伴了我们六年的老师、同学说再见了。道不尽的离别之情我们该如何来表达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写“毕业赠言”。
什么是“毕业赠言”,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本第143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
板书:写什么?
二、 在千古佳句的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1、引导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离别之情,自古就有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借文字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你知道哪些诗句,和大家交流。
2、课件出示部分诗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3、你从这些名词佳句中获得了哪些写毕业赠言的启示。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达真情实感,要营造一定的氛围、意境……)
板书:怎么写?
三、 在分析思辨中,让学生明确写法。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段“毕业赠言”,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赠言,学生分析、辨优劣。
(1) 我们即将离别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祝愿你未来的日子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2) 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设计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有助于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我是小小数学迷”数学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形式多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手抄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3.进行数学小论文的评比,促使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来研究问题,进而展示学社的数学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形成校园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活动时间:
XX.10——XX.11
四、活动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及数学教师
五、活动安排:
1.一本课外书
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汲取数学家的智慧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促使学生爱上数学,逐渐形成理性精神。阅读数学家或者数学科普作家的书籍,如李毓佩、谈祥柏的书籍,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并进行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然后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
2.一份手抄报
教师首先在内容选择和版面设计上进行指导;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独立的方式进行手抄报的设计;其次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展评,并评出一(2人)、二(3人)、三等奖(5人);最后挑选出最精美的手抄报进行张贴展示。
3.一则小论文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关注一道问题的解决,实现解题方案的多元,写一篇数学日记。教师在学生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润色,让学生二次作文,形成较为成功的小论文。每班上交5到10篇数学小论文,形成《数学未来星》的小册子。
4.一次小竞赛
我们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结合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情境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根据学生在四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XX年度明道数学之星”颁发证书和奖品。
设计方案 篇3
1 .工程概况:
1.1建筑特征
1.2结构特征
2.方案考虑:
2.1主体施工期间内脚手架采用满堂架。在每层顶板或基础底板混凝土
达到能一定强度后搭设。
2.2外脚手架待回填土完成后,从地面搭设。主体外防护架先设挑架搭
设。采用双排架搭设。外装修使用。
3.施工准备:
3.1脚手架搭设材料:
3.2脚手架围护材料:
立面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平面采用大眼安全兜网。
4.操作工艺:
4.1满堂架搭设说明。
4.2具体施工工艺为:
4.2.2放置扫地杆:扫地杆距地150mm,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
4.2.4搭设梁和板所需的横杆、立杆和防护栏杆。以5100*9000mm跨满堂架为例搭设做法见附图。
4.3外脚手架搭设:
4.3.1本工程外架采用双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搭设见附图:
4.3.2搭设顺序。
回填土找平夯实---放线、抄平---铺木跳板---放线、安放钢底座---站立杆---立八字抛撑杆---大横杆---扫地杆---连墙杆---剪刀撑---挂立面密目安全网
4.3.3搭设方法.
a.为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保证基础牢固,不产生不均匀沉降,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并且抄平。做好排水坡向。脚手架下通铺50mm厚,200mm宽木跳板,然后根据立杆间距划出位置线,并安放150×150×8钢钢垫板。
b.立杆吊正,然后用八字撑及抛撑临时固定。立杆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要交错布置,立杆接头不得在同步内设置,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应错开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得大于布距的1/3。
c。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之后随即安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扫地杆距地150mm。
d.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符合要求之后,将架体起始端与建筑物牢固连接。按上述方法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交圈后再检查一下架体质量后,设置连墙件(或加抛撑),连接牢固后再拆除抛撑。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
e.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连墙杆和剪刀撑。连墙杆水平方向为7m,垂直方向为4m左右设一道。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物有可靠的连接。
g. 剪刀撑搭设: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净距不应大于15m.在转角处必须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连系五至七根立杆,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度。剪刀撑的搭接不得小于1000mm,搭接处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斜杆底端与立杆接点的距离不得大于500 mm,剪刀撑最下一对斜杆要落地。剪刀撑刷桔黄色油漆。
5.安全网的挂设方法
外脚手架垂直封闭采用密目网,密目网连接处用同材料的网绳线将密目网绑扎到立杆或大横杆上,使密目网和架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要求绑扎孔全数绑扎。在一层和四层分别设置安全兜网,做法同上。
6.脚手架搭设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7.脚手架拆除:
7.1脚手架的拆除遵循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则.
1. 脚手架拆除顺序:脚手板 连墙杆 剪刀撑 大横杆 小横
杆 立杆 扫地杆
7.3拆除时,先将脚手板传递下来,每档内仅留一块脚手板反倒下一步,
人站在脚手板上拆除扣件式钢管架的各构件,拆除完后,将脚手板在下翻一步,如次逐层拆除。
8.质量验收标准
8.1保证项目
8.2基本项目
8.2.1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接头,角部第一根立杆高度6m,第二根立杆高度4 m,相邻两立杆的接头最少错开一步架。立杆接头与相邻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8.2.2相邻大横杆的接头最少错开一跨,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8.2.3扣件式脚手架必须用扣件连接,扣件的拧紧力矩为40—50N.M,同时要注意扣件的开口方向,直角扣件开口不得朝下,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8.3允许偏差项目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是现在,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评析:教学即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课初,教师利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中的数学趣题直接导入新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悠久与魅力,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惟有适合学生学习所需的才是最佳。]
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出示例1
师: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就变成了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从下面数,有26只脚是说鸡脚和兔脚数共是26只。
3.探索策略
(1)猜想法
师: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猜看。
生1:3只兔,5只鸡。
生2:6只鸡,2只兔;7只鸡,1只兔;5只兔,3只鸡。
师: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同学们猜的对不对,不妨验证一下。
生1:一只兔4只脚,3只兔就有12只脚;一只鸡2只脚,5只鸡就有10只脚,一共就是22只脚,看来没猜对。
生2:6只鸡、2只兔一共20只脚,也没猜对;7只鸡、1只兔共18只脚,也不对;5只兔、3只鸡共26只脚,猜对了。
师:在4次猜想中,只有1次猜对了,你们觉得用猜想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不好?
生:不是很容易猜出正确答案,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猜出答案。
师: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评析: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猜想法的局限性,还能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新策略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高效教学。]
(3)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
师:我们先从表格中右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这样就有16只脚。
师:实际脚的只数是26只,这样就笼子里就多出了10只脚,该怎么办呢?
生: 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应该增加5只兔,脚的只数才变成26只,即10里面有5个2。
师: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师:孩子们都写完了吗?多聪明啊!这是一个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对着自己写的算式说想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多出了26-16=10只脚,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只了。
师:说得多好哇!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这种方法,下面我们边看图边分析(课件演示)。
师: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生:32+54=26(只),5+3=8(只)。
师:看来做对了,最后写上答语。
②假设全是兔
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左起第一列中的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师: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
师:这是一位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就有48=32只脚,这样笼子里实际的脚数就比假设的脚数少了32-26=6只脚,1只鸡比1只兔少2只脚,这样就有62=3只鸡,也就知道有8-3=5只兔了。
课件演示:假设法 中假设全是兔的情况。
师:在列表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假设全是鸡,另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给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假设法。
师:我们都认为猜想法和列表法有局限性,假设法还有局限性吗?
生:(讨论后)用假设法应该没有局限性了。
[评析: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此,教师以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为探究基础,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探究方式,以课件动态演示为探究辅助手段,巧妙地将认知经验和思维过程转化成了数学语言,即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全新的一般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
(4)代数法
师: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没有局限性外,还有别的也没有局限性的一般方法吗?
生:方程的方法。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试一试。
(全班尝试,一名学生板演。)
师:我们来听听这个同学的想法。
生:设有x只兔,鸡就有(8-x)只。列出方程4x+2(8-x)=26,解是x=5,即有5只兔,8-3=5只鸡。
师:老师想问你,这里的 4x和2(8-x)分别表示是什么?
生:4x是兔脚的总数,2(8-x)是鸡脚的总数。
师:方程解完了也要注意检验,列方程的解法还有个名字也就叫代数法。
[评析:代数法是学生在五年级已学的旧方法,但运用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之中又是新策略。教师以旧知识和旧方法为基础,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究,并抓住其中的疑难点设问,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过程、掌握方法、提升技能。]
4.小结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生:猜想法,列表法,假设法和代数法。
师:要你们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现在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生1:我选择假设法,假设法比较简便。
生2:我选择代数法,代数法也好理解。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在计算教学中,需要算法多样化,更需要算法的优化;同样,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需要策略多样化,更需要策略的优化。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应该兼顾并进。但优化并不等于强加,优化也强调自主和需要过程。在这里,教师对此都恰倒好处地予以了关照。]
三、分层练习,深化认识
1.解决原题
生:先独立完成《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后相互评议。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孙子算经》中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抬腿法 )同学们古人的解法巧妙吗?如果大家对这种解法感兴趣,课后可以再研究。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
2.举出实例
生1:买了一些苹果和梨子,告诉苹果和梨子的单价和总数量,还有总的价钱,求苹果和梨分别买了多少千克。
生2:自行车和汽车一共有几辆,一共有多少个轮子,求汽车和自行车分别有几辆。
师:可见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来解决,课后可用我们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3.课堂作业
从第115页做一做中自选1~2道题完成。
[评析:《孙子算经》中原题的解决,让学生排除了课初的悬念;作为特殊而巧妙的古代抬腿法的课件简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魅力;放手让学生对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列举,让学生体会到了此类问题在现实中的广泛存在,进而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价值;书面作业的'当堂完成和自由选择,足以体现了教学的高效和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及时训练与提升,以及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
[总评:鸡兔同笼问题过去是少数精英学生学习的竞赛内容,如今是全体学生学习的一般内容。如何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学得了、学得好、学得乐,广大教师都在密切关注。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表现还的确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特别注重了以下主要方面。
1.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多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学生先后运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代数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创新意识。在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还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自主优化,注重了不同策略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局限性和一般性。
2.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课初的随意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猜想,从一般验证到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从列表法很快自然联想到假设法、代数法,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特殊到一般、从借鉴到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增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作为本册教材数学广角中的唯一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数量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的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和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和方法;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渗透了代数的思想和方法等等。这些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4.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一道影响较大的名题,一直流传至日本等国,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众多数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教学中,教师把《孙子算经》、《孙子算经》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原题和《孙子算经》中用抬腿法这种特殊而灵巧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用课件科学而生动地再现于课堂,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地传承和弘扬了经典的数学文化,较好地体现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品味。]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11-03
经典设计方案12-0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教室设计方案07-25
设计方案范文08-02
音乐设计方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