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02 18:07:01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推荐】设计方案模板7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设计方案模板7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其音乐修养及自身素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特在原有合唱队人员进行重新调整。选拔特长生和热爱音乐活动的学生,组建学生合唱团。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会唱部分中外合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一部二苑三团”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

  二、训练目的:

  1、通过严格的气息训练和不同的发声方法规范学生的声音,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得到提高。

  2、通过练唱中外合唱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通过合唱姿态、舞蹈造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4、展示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三、合唱团成员选拔要求:

  凡我校在校生自愿报名,经考试符合要求者,均可参加合唱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后,由老师进行考核并参考综合素质确定,根据要求及队员综合素质进行挑选。队员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艺术指导教师、积极、自觉、认真、准时参加合唱团的培训、排练与演出等各项集体活动。遵守纪律,有事有病要请假。如队员无故多次不参加训练,将取消其参加合唱队的资格。

  四、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的合唱队员主要以三、四、五年级学生为主。大部分学生具有音准较好、音色较美、形象好的优势。可以说是在声乐发展方面很有潜力、有前途的学生。但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进行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的浅、位置低、口腔张不开、下巴紧。

  五、训练的措施:

  (一)采取措施营造合唱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现今大多数学生喜欢独唱歌曲和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合唱歌曲,是现实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优秀的合唱具有独唱和流行音乐不可比拟的艺术魅力,不但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统一协调、相互谦让、和谐共处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学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为更好的开展合唱训练,本人结合个人课题开展研究,把合唱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二)多渠道渗透感受合唱魅力,培养合唱兴趣

  充分利用距离学生最近的优势、利用校园里的多种教育媒体,充分展示合唱艺术的魅力,并渗透到孩子们的校园内外的生活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尊重艺术。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渠道:

  1、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播放合唱歌曲和合唱知识,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以一月一换,也可间插在其他主题内容之中。让孩子们对合唱歌曲耳熟能详、随口而唱。

  2、积极组建校园师生合唱队,加强训练和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并面向全校开办合唱知识讲座,扩大影响,形成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

  3、开辟校园板报、宣传栏、学生手抄小报等专栏介绍合唱知识、合唱歌曲,也可结合班队会、团队会组织音乐知识竞赛等。

  4、音乐教师在布置校外作业时,可以把合唱歌曲的学习和收集作为一项内容来完成,如利用电视和网络,一周收集一条自己喜欢的合唱团的演出信息或者周围的音乐活动情况,一小组一月学会唱一首合唱歌曲等。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合唱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除了依靠校内外比较专业的合唱队训练外,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进行合唱能力的训练,这既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又是培养全体学生合唱艺术素养的又一重要渠道。音乐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专业或业余的合唱技能技巧的培训及演出活动,并利用课堂教学来进行实践提高。

  六、合唱曲目的选择:

  本学期,将和声训练作为重点,合唱队将排练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合唱歌曲。如:《闲聊波尔卡》、《放风筝》、《校园的早晨》、《同一首歌》等。

  七、排练时间:

  每周二至周五中午12:20——13:40

  总之,我将努力完善我的教学,尽我所能,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合唱充满校园。

设计方案 篇2

  (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

  2.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还记得校园中哪些地方最让你觉得最美呢?

  【学生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方面,说一说校园春景】

  3.春天来啦,校园里的景物变化很大。校园里的景物也很多,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说呢?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谈论,我觉得大家对校园里的春天的美丽知道的很多。如何把我们感触了的`校园春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为了帮助大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彩的范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说一说你的感悟和收获。

  2.展示佳作,引导评议,读中学写。

设计方案 篇3

  一、班风:

  敬:人人相互尊敬

  净:人人讲究卫生

  静:人人行为肃静

  竞:人人争当上游

  二、公约

  以勤学苦练为荣,以自由散漫为辱;

  以独立思考为荣,以抄袭作弊为辱;

  以争当先进为荣,以沉沦堕落为辱;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辱;

  以奋起直追为荣,以满于现状为辱;

  以垃圾入篓为荣,以乱扔乱抛为辱;

  以吃苦耐劳为荣,以拈轻怕重为辱;

  以俭朴节约为荣,以高档消费为辱;

  以团结友爱为荣,以拉帮结派为辱;

  以尊老爱幼为荣,以虚情假意为辱;

  三、目标:

  1、近期目标:

  前三周,变包办为督促,变督促为自觉;化单管为众管,化众管为自醒。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进一步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加大值周班委、值日班委的管理力度,赋予他们相应的职权,建立组阁制度,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标。

  2、中期目标:

  期中检测力争全校中上游。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保证参与人数多,获奖级别高。各部门各类常规检查始终保持优秀等第。期末统测,优生人数上升。

  四、制度:

  1、学习方面:

  ①预备铃声响起,要及时到达教室指定位置,准备下节课学习用品,耐心等待老师上课。具体要求:迅速、安静、端正。(责任人:值日班委)

  ②离开本班教室前往指定教室上课,必须集队有序、安静前往。

  ③课上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彻底远离随便讲话、开小差等不良现象。(责任人:值日班委)

  ④按时完成作业,积极主动上缴课堂作业及各类练习试卷。责任人做到高效有序发放与收缴。 (责任人:各课课代表。)

  ⑤注重学习态度,追求作业质量。否则,利用课余时间留校完成,并电话通知家长接送。(责任人:课代表、组长)

  ⑥认真引导同学对待练习,尤其各种检测,不马虎,不应付,不抄袭。 (责任人:值日班委)

  ⑦及时观察,每周排查学困生,建立互帮互学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加强补习。(责任人:学习委员、各科课代表)

  ⑧及时做好同学学习的过程管理,并做细致认真地分析,尤其是每一次检测之后。(责任人:各科课代表)

  ⑨抓紧点滴时间搞好学习,主要是晨读、下午上课及晚上回家的时间,保持安静、有序,做到:一到班就上位,一上位就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人:值日班委)

  ⑩教室内电灯开关,,必须由专人操作运行,任何同学不得随意使用。(责任人:值日班委)

  2、纪律方面:

  ①眼保健操音乐钟声响起,必须闭眼,等待指令,而后按节奏认真、规范操作。(责任人:体育委员)

  ②升旗仪式、广播操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到教室前集合、整队(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的.同学除外),做到:快速、安静、整齐、到位。禁止喧哗、推搡。(责任人:体育委员、值日班委)

  ③各类集会,要保持队形,做到抬头挺胸、笔直端正、精神饱满,绝不允许交头接耳,左顾右盼。(责任人:各组组长、值日班委)

  ④课间休息,正常有序。禁止在教室里追逐打闹、推推搡搡、大声喧哗,教室外更要注意。(责任人:值日班委、班长 )

  ⑤班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应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公平公正,远离面子关,人情关,所有同学要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责任人:班长)

  3、卫生方面:

  ①值日分配见值日表,值日组长具体负责当天卫生状况,及时安排与反馈。

  巡视员:值日班委 ;

  常规检查员:各小组组长、各清洁区组长。

  备注:每天值日中,标有“☆”的为该大组值日组长,全面负责班级、包干区当日卫生;擦黑板、讲台的同学要负责讲台上的垃圾清理,保持讲台的干净整洁。

  ②扫地栏中,三名同学早、晚打扫教室,一名负责清扫晾台和倒垃圾,组长协调。

  ③每天值日生需提前15分钟到班或指定地点打扫,必须在课前完成值日任务,杜绝拖拉、敷衍现象;组长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安排与督促。

  ④早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清扫,排放桌凳。

  ⑤值日班委每天督查班级及包干区卫生,有问题及时与当天值日组长联系并迅速解决。所有值日人员必须征得值日班委同意,方可换岗或早退。

  4、其它事项:

  ①值日班委课余时间主动维持本班秩序,同时针对当天情况做全面记载,及时交给下一位值日班委(责任人:值日班委)

  ②值日班委必须尽职尽责,认真做好钥匙移交,确保电灯、教室等及时开关。如有特殊情况,事先报告班主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责任人:值日班委 )

  ③桌凳摆放要整齐、统一。(责任人:值日班委、相应值日生)

  ④物品摆放要有序、规范。班会课,桌面上不准摆放任何物品;课堂学习,只准摆放相应的教科书和学具。(责任人:值日班委)

  五、友情提醒:

  1、若干规定,若干条例,只要违反,就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如果责任人记有明确对象,就追究相关对象责任。

  2、惩戒方法:

  ①静心思考,认真反思,每违反一次,就利用课余时间重新抄写学习本方案一遍,并撰写300字左右的情况说明书,说明书必须包含自我反省、利害关系、处理意见等内容。若同一人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在祸事暴光后,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一律撰写500字左右的情况说明,依此类推;

  ②多次违反相关纪律,屡次损害班级荣誉,评选先进不得考虑。同等条件下,规定名额内,不得评优。各级各类活动不优先考虑。

  此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认真履行,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从而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为家庭争光,为社会争光。

设计方案 篇4

  【摘要】随着社会新生人口不断增长,各小学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入学儿童人数越来越多。现时很多小学校园规划建设面临着土地使用紧张、活动场地有限,空间利用不善等现状,校园规划建设需要采用集约化、多元化、综合性、整体性等设计手法来满足使用要求。本文以里水同声小学为例,针对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的集约化设计展开分析,希望为今后的小学校园建设提供少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校园;集约化设计;规划建筑;同声小学

  1引言

  自新世纪以来,社会的教育观念在逐步转变和提高,国家对学校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各中小学规划建设面临土地利用紧张、活动场地有限等问题。如何解决校园空间与用地条件的矛盾,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解决各功能整合和协调关系,都是当今中小学校园建设需正面面对的问题。20xx年中共五中全会公报全面实施普遍二孩政策,新生婴儿的不断增加要求社会配备更多的教学资源。部分中小学在现时的规划容量和设计条件下就需考虑远期增设教学班,以满足未来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在该矛盾下,集约化设计将成为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的主要设计手段。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筑在有限土地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或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使既有空间满足不同种类、不用性质的功能高效使用等,达到整个系统的和谐运作。校园功能空间的集约性,设计目的是形成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校园复合空间,紧凑、合理、高效、有序是主要设计策略。新型立体多元化空间更多强调是一种多向的交流空间设计,如采用首层架空、架空平台、立体绿化相结合等手法,形成具渗透性和连续性的综合空间。

  2项目概况

  同声小学位于佛山南海区里水上沙村地段南地块,是同期开发建设的大型住宅小区天御江畔的附属配套小学,主要为其及北侧金沙半岛提供小学学位。小学占地19398m2,现设规模为24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为1080人,远期规划考虑调整为3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350人.同声小学与其他小学相比,主要面临着占地规模小,发展用地受限等问题。该校上层规划设定为24班,方案评审后期教育局要求调整为30班,突发的办学规模调整使原定的校园建设总用地变得紧张,远期生均指标仅为14.4m2,低于佛山规划技术指标的18m2。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教学用房、行政管理用房和后勤辅助用房的规模也相应扩大,此外校方还需要配置室内风雨球场、500座学生餐厅及配套厨房、18间教师宿舍和尽量多的校园停车。基底面积的增加使可用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室外硬地和绿地面积严重不足。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合理、紧凑、集约化地整合各功能区域,以满足日常校园生活和使用,是本项目的设计重点。

  3总体布局

  整个建设用地为南北向不规则的花瓶形状。南北长约328m,东西宽约167m,瓶颈位置最窄为80m。集约化总体布局设计主要是对不规则场地的针对性利用,充分考虑基地的可利用范围,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场地的不规则的边界,空间利用会相对困难,需通过调整建筑形态避免消极空间的产生。方案设计上以“契合地形、外边围合、内外渗透、底层架空”为设计策略,除了在用地周边留足退缩间距和消防通道外,余下用地均需充分利用并合理布置建筑,以达到集约化的节地优势。同声小学可根据功能使用分为三大区,一是由基础教室、专用教室和办公用房组成的教学楼,二是由学生餐厅及厨房、室内风雨球场和教室宿舍组成的综合楼,以及主要占地的球场运动区。教学楼及运动场按规划技术要求为南北向,故布置在主要的南北走向用地上,没朝向要求的综合楼则布置在剩余的西侧空地上。教学楼和综合楼两者建筑联结,呈L字形包围运动区,并在联结处错位形成入口广场。三大区根据用地的不规则形状调整自身建筑形式和功能布局,契合地形并充分利用特殊空间,使功能空间均化布局在用地范围内,缓解局限用地产生的拥挤感.为弥补不足的室外活动空间,教学楼与综合楼首层基本为架空活动空间和走廊。连贯的架空空间既减少了建筑围合庭院所产生的封闭感,同时使得校门前广场空间、球场运动区与围合庭院空间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并保证了首层人行流线的流畅连贯性。同时架空空间亦可用作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铺设防滑砖,摆放少量小型球桌,满足南方雨季时节仍有室外运动场地。球场运动区尽可能保留东侧自然山体,减少土方开挖。教学区的围合庭院内设置种植绿地,增加紧张的绿地率和活动硬地空间,教学楼西侧通过连廊与综合楼相接,构成整个校园的教学流线。校园总体布局既充分顺应用地条件,也创造出相当大的活动空间。

  4功能布置

  集约化设计除了体现在空间布局上,还可表现在功能布置的竖向集约化整合。综合楼是集约化下功能整合的建筑方案。为布置下除基本教学区外的校园配套功能,综合楼首层设置了约900m2的公共食堂和配套厨房,二层南侧布置了完整的室内风雨篮球场,并在相邻北侧设置三层共18间的教师宿舍,利用不同的防火分区和疏散楼梯实现了功能布置的竖向整合。综合楼的功能集约整合一改传统校园建筑的散乱布置,既充分利用有限用地的竖向空间,整合后的建筑体量与教学楼相当,成为不同于教学楼重复式的建筑外观形制,两者相互对比又统一,为校园整体的建筑风格增添特色.综合楼底层食堂入口面向校门前广场,厨房可由北侧后勤入口单独进入,保证后勤流线独立而并不影响教学区。教学楼普通教室采用8950×8200的平面净尺寸,可容纳6排共45个学生座位,教室后排刚好可设置储物架,该平面尺寸既保证了适宜的使用尺度又有效减少了教室的占地布局。主要行政管理用房并合设置,并靠近运动场一端,可充分利用运动场与教室的降噪退缩距离。教学楼、综合楼内部分楼层设置了可上人的平台和连廊,充分利用屋顶空间。空中平台设置了种植绿化,保证了各层师生均有各自的`课余活动空间,避免下课时刻涌往首层活动而造成的人流混乱.

  5立面造型

  同声小学采用了现代风格进行立面设计,建筑造型着重体现学校自身性格特征,注重营建简洁、明亮、轻松、愉悦的宜人氛围。建筑立面主色调采用橙色和白色面砖作对比和衬托,部分墙体采用暗灰面砖减轻建筑体量并突出整体结构骨架,附以铝合金银白色栏杆和深灰色钢窗框完成整体效果。楼梯间等局部运用升高、突出、破局的设计手法,形成清新、活泼、洁净的建筑外观。此外立面细节设计上也作了许多考虑。基于南方气候考虑,走道采用外走廊形式,交通性外廊最小净宽为2.5m,局部走廊放大,形成聚集空间,走廊采用悬挑结构,外观无柱形式构成了学校的重要线条元素,简洁大方明了,视线通透开阔。空调室外机与外遮阳统一合并设置,保证立面洁净有序。建筑前广场、大门值班、围墙等也进行了相同处理,保持校园内外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最终形成校园整体建筑风貌.

  6结语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校方、开发商和设计方三方的协调努力下,同声小学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虽然局部还留有一些遗憾,但校园的整体空间基本达成了集约化的设计目标,并满足了日常教学的使用需求,塑造了良好的现代校园形象。校园以清新活泼的建筑风格,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空间,精致体贴的细节受到了各师生们的欢迎,已逐渐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园地。作为主要的设计人员,为集约型现代校园规划建设做出一些积极的尝试而感到淡淡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尹伊.探讨中小学的校园形态的集约化设计[J].建材与装,20xx.

  [2]徐静集.约型校园的探索———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学楼设计[J].城市建筑,20xx.

  [3]林有为.应对节地需求的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xx.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主题:独一无二

  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提高对自己身高、长相、体型等外在特征的了解。

  2. 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

  3.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重点、难点:

  孩子们画完自画像以后,对自己的身体部位的描述,以及讨论与分享环节后生成的内容是本堂心理班会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与学生人数相匹配的海报纸(尺寸大约为: 60cm*90cm)和水彩笔。

  适用年级:本活动适用于小学生以及初中生。

  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1. 场地布置

  所有的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从学生中找出一个志愿者站到圆圈的中间,把他的椅子撤到圆圈之外,让椅子的数目比学生的数目少一个。

  2. 暖身与分组

  活动开始时,教师喊:“大风吹”。

  学生问:“吹什么?”

  接着教师喊:“吹所有xx的人!”(xx表示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比如:穿白毛衣的人)

  这时所有xx的人都要立刻站起来迅速跑动去找另外一个新的位置坐下来,不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动。同时,志愿者也必须找到一个位置坐下来。

  速度最慢的那个人将会没有位置可以坐,他将受到小小的惩罚。

  3. 教师引入

  “世界是美好的,不仅是因为有灿烂的阳光、湛蓝的海水、翠绿的树木,还因为这个世界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可以画出我们看到的每一件美丽的事物,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活动,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画出你眼中的自己。”

  4. 活动实施

  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自画像”:先在地上铺开一张海报纸,让其中一名同学平躺在海报纸的上面,舒展开身体,由另一名同学用笔沿着他的身体勾画出他上半身的大致的轮廓;然后,换另一张海报纸,由前一位同学帮后一位同学画出轮廓。教师提醒学生在画轮廓时应小心,不要画到他人的衣服上。

  然后,每个学生分别在自己的轮廓里完成“我的自画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上五官、衣服、头饰等等。

  等学生完成“自画像”后,引导学生在还报纸的空白区域写出对自己身体部位的描述。使用下面的句型:

  我喜欢我的_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______。

  5. 讨论与分享

  学生填写完学生单之后,教师随机选取学生,或让学生自愿把自己填个写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介绍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面朝大家介绍。引导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发现自己身体的特点,并喜爱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身体。

  6. 延伸部分:寻找我的小天使

  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小天使”,引导学生学习在团队中的人际付出与收获;引导学生对其他成员产生积极期待,形成良好团队气氛;帮助学生做好结束准备,进行彼此致谢。

  活动感受:

  1.“我”是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开始。“我”在人际关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自我接纳,是指一个人从了解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到能够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不同的,一个能够自我接纳的人是可以接受自我的独特方面。

  2.在团体训练中,学生们第一次认真的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身高、身高、体型都外在的特征。学生们充分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学会了发现自身的优点,并喜爱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身体。

设计方案 篇6

  一、设计思路

  幼儿对天空充满好奇。他们渴望知道可爱的蓝猫儿是怎样在太空翱游;他们还想知道在遥远的月球上是否住着嫦娥阿姨和活泼可爱、又蹦又跳的小白兔;就连天上飞过的飞机、空中飞翔的小鸟,也常常引起孩子们的欢呼,勾起他们对天空的向往。为此,我设计了这项活动——想飞的小猫。目的是通过此项语言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表述他们的想像,以此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字词帮助,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

  2、幼儿在集体面前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认真倾听同伴讲述。

  3、激发幼儿好奇心和丰富幼儿想像力。

  4、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三、活动准备

  1、让幼儿了解部分会飞的物体,及其简单飞行原理。

  2、认识小猫的特征及习性。

  3、准备字卡一套、录音机、磁带、磁力板等。

  四、活动过程

  1、聆听音乐,导入活动。

  师:用你的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我们一起动起来。

  幼:有小象,还有小鸟啊!

  (学小象走,学小鸟飞,每一个幼儿找一个座位。)

  2、通过谈话,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学了小象和小鸟,它们谁会飞,谁不会飞呀?

  幼:小鸟会飞,小象不会飞。

  师:你们说说还有谁会飞呢?

  幼:飞机、热气球、大雁……

  师:那你们说,小猫会飞吗?

  幼:不会。

  师:可是有一只小猫就想飞,咱们一起听听吧!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飞的小猫》。

  3、幼儿看挂图;老师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看看图上有谁呀?

  幼:小猫、小鸟、草地、小河。

  师:小朋友们,老师告诉你们,不仅这图很漂亮,故事呀更好听。你们可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啊!

  师:小朋友们,小猫看到了小鸟,在天空飞来飞去,你们猜猜小猫怎么想的?

  幼:它也想飞,它想有一对翅膀。

  师:它怎么跟妈妈说的呢?

  幼:妈妈,我也想到天空看一看、玩一玩……

  师:它又遇到谁啦?快看一看。

  4、幼儿看结构字词,完整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刚刚听老师讲了一遍故事,咱们又认了字,现在一起看字讲一遍故事,好吗?老师相信你们讲的`非常棒!

  5、识字游戏。

  ①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字卡发到幼儿手里。

  师:小朋友们闭上眼,我给你们放到手里的礼物拿好,睁开眼睛,我讲故事,你出字卡,看看谁认识我送给他(她)的礼物。

  ②全体幼儿站到前面,教师讲故事,幼儿出字卡。

  6、续编故事《我帮小猫飞上天》

  ①师(出示猫头):小朋友们听一听,谁在说话?

  “妈妈,我还想到天空上去看一看,您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哎呀!这可怎么办呢?有啦!今天这儿有许多小朋友,请你们帮帮小猫,好吗?”

  ②师:小朋友们,你们快帮一帮小猫吧!闭上眼睛仔细想一想。

  ③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怎样帮助小猫飞上天。(鼓励想法奇特、大胆发言的幼儿)幼:A 帮小猫做一对大翅膀

  B 坐上热气球

  C 坐上直升飞机

  D 坐在飞艇上

  E 让小猫坐上宇宙飞船

  F 让小猫坐火箭

  五、结束活动

  师:哎!你们的故事讲得都非常棒!你们是从那看到的这些故事啊?

  幼:幼儿画报,还有彩色故

  事书。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本故事书啊?这本故事书的名字就是……

  幼:想飞的小猫

  师:你们已经想出办法来帮小猫飞上天空了,改一改名字,叫“会飞的小猫”,怎么样?

  师:现在,大家随我出动活动一下吧!

  (放音乐《小飞机上蓝天》,带领学生一边唱一边走出活动室。)

设计方案 篇7

  广东版高一课标教材《语文》(必修1)选了屈原《离骚》片段,内容和人教版原先的选段不同,具有相当的难度。刚接触时,学生和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内容的生涩,大多数老师就选择了读,但学生读的欲望不强,目标不明,所以热情不高。学习停留在知识层面,如生字词、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

  我带学生学习此课,选择从人物形象出发:屈原是谁?我们生活中现在哪些传统和他有关?你从什么渠道获取过关于他的信息?他给你的原有印象是什么?

  关注人物和事件,是学生本能的兴趣。问题以发散的方式由学生去展开,在七嘴八舌中大家勾勒出屈原的最初形象。老师并不下结论,而是直接将兴趣引入课文。

  有学生说《离骚》是屈原的精神自画像。也有学生说因为“君不圣,相空贤”,他要苦求美政;信而疑,忠被谤,他要宣泄愤怒。

  然后迅速切入文本,按照“五读”的环节完成本课的学习。

  一读:

  整体感受他是怎么画自己的,或者说他是怎么苦求或宣泄的?按照自己的感觉诵读课文,把第一遍阅读的感受告诉同桌。

  用分享的形式来完成初步感知,给学生思维的碰撞搭建了第一个平台,这是最基本的合作。深浅、对错、好坏姑且不论,不以老师意志或教参意志僵化约束学生的感受,这种感知体验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要素之一。

  学生说得很乱,也有说得离谱的,还有自己找参考资料来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个环节中得以体现。

  二读:

  老师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根据老师的朗读在原文中画出节奏符号(斜线)和重音符号,并在不会读的、容易错的字词上标注拼音;二是感觉一下《离骚》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这样,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自然地提出来解读,就生成了一些问题。

  如“孟陬”就引出了屈原的出生问题,引出了“血统、出身、气度、名字”等,由内容的描述自然转到去探究内容背后的东西,完成内容到内涵的自然过渡,并且就势而问“为什么”,学生思路活跃而不混乱,就慢慢梳理出“非凡—非凡人—非凡责任”的初步结论。

  至于句式,学生最容易发现的便是“兮”字,由“兮”字生成新的问题:为什么用这么多“兮”字?首先学生解释这个字(楚地方言“啊”),教师适时带出文体知识(楚地特色;楚辞代表作,二句成对,四句成节等)。然后学生由教师的朗读想到抒情性,教师再适时穿插文学常识(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浪漫主义杰作等)。下面一个问题也就自然生成了:按照对屈原情感的理解选读课文,看他抒的是什么情,又是如何抒情的?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问题的生成,即要让学生产生问题,让问题产生于学生,这样学生才有探究、解决的欲望。同时,问题的产生又不能远离文本和学习的目标,所以巧妙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理性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环节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恰到好处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同时完成了基本知识的学习。

  三读:

  请学生范读第二段,问学生的新发现。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最后集中到两点:一是大量出现的第一人称;二是大量出现的香草美人形象。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契机出现了,于是立刻安排讨论,以四人一小组的结合方式,各自选题,进行较为充分的探究。最后请小组发言人总结发言。

  学生们的收获是令人惊喜的:

  讨论“第一人称”,问题有:文章反复出现“我”可见诗人什么特点?和“我”相关联的内容是什么?从中能读出屈原的什么品格?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

  ●自我表白的欲望。学生联系第一段来解说。

  ●强烈的自我意识。学生联系反复出现或省略掉的代词“我”来展开。

  ●勇于肯定自我、褒扬自我(带有自我崇拜的味道)。学生联系“内美”“修能”来展开。(这里学生还有了一点小争论,即“自我崇拜”是褒是贬。)

  教师适时拓展:《离骚》2400多字,300多句,直接提及“我”的有80多处,出现频率之高,比较少见。再读,沉思,倾听作者灵魂的声音。学生有精彩感悟:

  ●感觉到了他的悲苦。一个人受了委屈压抑,有苦无处说,积郁难忍,就会形诸文字;屈原因为有“我”所以苦,但又因为能有“我”而见其坦荡。

  ●感觉到了他的孤独。他缺乏在那种权力圈子里巧妙周旋的能力,因此也就注定在这个圈子里难以长久立足。一个无法与众人沟通的“我”,一个遭众人排斥的“我”,怎能不孤立呢?独醒者、自修者注定是孤独者。(有老师的穿插提升在其中)

  ●感觉到了他的执著。这种执著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众人皆醉,世人皆浊,但他不随波逐流。世俗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毫无准则、法度,所以执著最难得。

  ●感觉到了他对自己的珍惜。他若不尊重爱惜“我”,是可以妥协、投靠、改变以取富贵,或者楚才晋用,或者做个逍遥的隐士。但他不愿意,他要“抚壮”还要“道夫先路”。为了成就自己,为了自己所坚持的生命价值观、生命理想,他只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他是被历史留下名字但毕生从政失意的文人典型。从失败走向失败。他后面还有贾谊、曹植、李白等人。这是天才的悲剧,任何一个理想主义者都避免不了这样的悲剧。

  ……

  这个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环节,让学生读透、谈深、说到位,这个学习过程也成了学生精神提升的一个过程。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同时得到了提高,是此环节一大得也。整个过程中老师以关键的语句进行穿插,构成讨论的一个分子,并适时引导、拓展、提升。

  讨论“香草美人”,问题有:“香草美人”象征什么?写这些对塑造诗人形象有什么作用?学生发言有:

  ●佩带香草———品行高洁、芬芳。

  ●朝搴夕揽———积极修身,完善自我。

  ●去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志向坚贞。

  教师拓展屈原作品中常见意象: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奸佞。提问:香草仅指作者自己吗?(学生答:还泛指贤臣。)追问:“美人”是谁?(学生一认为是爱恋的女子;学生二否定,说本文不是爱情诗,屈原是爱国诗人,他最担忧祖国,“美人”是祖国;学生三进一步补充:祖国的`代表在当时就是国君,爱国就是忠君,所以“美人”是楚王。)学生还在争论,教师适时转移:诗歌有一段专门写到了国君,还写到了其他一些人,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写了谁,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屈原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四读:

  品读第三段。联系上面留下的问题,思考,自由组合讨论。最后形成了下列一些意见。

  ●写了尧舜(耿介、得路)和桀纣(猖披、窘步)的对比(自然点一下手法问题)。

  ●写了党人(偷乐、幽昧险隘)和诗人(惟、恐,道夫先路)的对比。

  ●诗人(奔走、不舍)和君王(信谗、怒)的对比。

  ●作者态度:爱憎分明。对楚王:满怀热情、满怀期待,忠诚、忠心。对党人:疾恶如仇,决不妥协。

  ●作者态度何以见?一从对人物的称呼上见(对楚王用荃、灵修、美人等);二从作者对他们的用语上见。

  学生在阅读、探求的过程中,立体地理解了屈原,以及他周围的环境、他所处的时代。

  五读:

  齐读课文。教师提出书面练习的要求:屈原辞别了这个世界,现在我们用什么语言来辞别他呢?

  作为课堂作业的一种形式,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贴近心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借语言的载体得以充分的展示。举例:“千年的尘埃未能掩埋你的风骨,王朝的变更无法改变你的语言。沧桑岁月里多少成与败的轮回,岁月换了容颜,你却在污浊的尘世里行至永远,以至形成了一座雕像、一首咏叹曲,永世挺立,亘古回旋。”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屈原对我们的心灵形成了一种冲击,或许从此以后,我们的生命或多或少会跟他发生某种关系。请找出对你生命影响最大的五个人,分别配一小段评述。

  作业是完全开放的,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屈原之后,意识到我们的生命是需要引导的,或许他们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样除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开始思索人生,让精神层次得以提升。

  反思:

  这是一节常规的讲读课,但学生成了这堂课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课文资源的调动者、整合者。多种学习方式的交替使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深入探究,学生们穿越了文本的重重迷宫,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探究,从探究到生发,从生发到鉴赏领悟拓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有发现,有生成。这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堂课上,《离骚》不仅是以古诗文的形象出现,更是以屈原的傲岸挺拔的形象出现。走近屈原,认识屈原,和屈原对话,这些生涩的文字已经在对话中消融在学生心里。人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落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的,它和知识、能力等相交相融,不可割裂。

  具体说来,本课的

  1.学生意识=当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从语言到内容,偏重扫除语言障碍这些主要的教学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后,把教学切入点调整为对作者的感悟与把握,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同时,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以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了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成功体验。学生的范读、学生的发现、讨论与归结问题,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发现意识=本课的教学始终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开始教师在范读时就要求学生去寻找问题,学生找出了“出生”“兮”等问题,在三读以后,又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学生发现了“第一人称”“香草美人”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生成来自学习现场,因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自然就成了学生自己关注的问题,责任感驱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从而为学习效率的提高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3.起点意识=按照过去的常规做法,首先是扫除语言障碍,让学生在词句上能够疏通后才进入内容。但是,学生对作者并不陌生,通过注释也能够了解一些文意,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从把握作者入手,进入课文,会有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印象,在这个基础上再相机指导点拨一些语言上的特点,同样可以殊途同归,达到学习本课的基本目的。教学起点也涉及教学中对这些古代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即我们的人文性如何体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就是充分信任学生,站在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确定教学起点,这样学生收获颇多,也颇实在。

  4.拓展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生发的问题顺藤摸瓜,梳理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教师还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拓展,由“兮”字拓展到当时的“楚语”再到“楚辞”,由“美人”到“国君”再到各种“意象”,既合逻辑,又自然流转,学生学习起来非常顺畅,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验了情感,升华了认识。从开始到结束,要求学生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拓展的地方很多,使得课堂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发现了“第一人称”“香草美人”等意象后的感悟,就是思维拓展的很好说明。

  5.教师意识=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怎么定位呢?本课的教学就努力去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成果的分享者的角色:组织学习,设计切入口,相机诱导,集中大家的问题,比较分析鉴别问题的轻重,引导学生把握住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中自然进行一些穿插讲解,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拓展。这当中,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文字艰深就满堂灌般地一讲到底。在这里,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使得全场的空气都凝重了起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最后作业的布置,更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平台。由屈原到其他一些我们灵魂为之震撼的人物,当我们的学生和这些精神巨人相伴而行,我们可以预想到这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一是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处理得还不是十分到位,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是有牵引的痕迹。不牵怕学生走远,牵了又违背了自主原则,这是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文本知识点和情感体验的和谐问题没有处理好。本课努力想协调二者,但事实上字词落实还不够。三是由于班额太大,不能把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教学设计方案02-28

实用的设计方案10-08

教学设计方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