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6 16:36:26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必备)设计方案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设计方案7篇

设计方案 篇1

  课 时 : 2

  教学内容

  本文描绘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表现了作者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欣赏祖国山河的优美、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 品味文章诗意美。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难点

  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突破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

  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

  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5.等学生回答完后,出示板书:褒贬,攒聚,玲珑剔透,恍惚,圩子,袅袅,黑黝黝。点名让两三位学生注音或解释。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2.巡视课堂,等学生渎完课文后,提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呢?

  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4.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5.巡视课堂,不时给以指导。并提示: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

  6.鼓励学生:大家做得很好。最后归纳出: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

  7.引导学生明确第二部分的两个层次。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是分两个层次来写的。让学生一齐回答,并指出这篇课文结构的严密。

  8.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第二个思考题,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三、朗读小结

  1.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让我们来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好。点名让几位学生朗读,每位学生读l一2段。

  2.读完后作比较评价。然后小结: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对景物总是极力描绘,写得很细致。优美的语言让文章产生诗一般的意境。

  3.引导学生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2课时)

  一、诵读课文.进入新课

  1.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感情。

  2.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课文进行讨论。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3.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读书的时候都非常用心。我们接下来就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讨论交流。

  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选几个重点问题指导学生讨论。这篇课文除了语言很有特点,在选材上也是别具特色的。课文写桂林山水,选了哪些景点来写的?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然后指出:在作者所见到的景色中,也有重点,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重点写,但是也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3.讲解:从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杨朔的散文工于构思。他在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请大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4.鼓励学生:同学们谈得非常好,领会到了杨朔散文在构思上的特点。接下来请大家思考:本文写了船家讲述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都是讲述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5.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怎样结合起来的。提示: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

  6.指出本文的写作意图: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总结全文

  1.小结:杨朔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写的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而且还很有深意。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1

  2.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想。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一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了_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设计方案 篇2

  一、 指导思想

  新生报名接待工作是本学期开学工作的重头戏,成功与否,对稳定学生以及后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全校上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要本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氛围热烈、场面壮观、热情接待、微笑服务”的原则,让学生满意,使家长放心,圆满完成今年的新生报名接待安置工作。

  二、时间:

  8月28日至31日,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6点,中午不休息。吃饭采取轮流的形式进行。

  三、方式:

  新生迎新接待安置工作采取流水作业,一条龙服务的方式,本着既方便学生,又要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

  四、组织领导

  主任委员: xx

  副主任委员:xx

  委 员:xx、各新班班主任。

  五、分组及职责

  (一)、接待登记注册组

  组 长:xx(兼)

  组 员:xx。

  职 责:

  1、负责各区域来校报名新生及家长的接待工作。

  2、对来校新生进行登记注册并根据其所报的专业确定收费标准。

  3、引导新生和家长按“新生报名流程”完成报名、缴费等手续。

  4、安排新生家长到接待室(多媒体室)休息。

  5、向新生和家长发放报到当日的免费餐券。

  (二)、财务组

  组 长:xx

  组 员:xx。

  职 责:

  1、学生报到注册后,按学校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

  2、

  提示学生办理饭卡并充值。

  3、准备一部刷卡机,方便学生刷卡,为学生缴费提供便利条件。

  (三)、编班及专业咨询组

  组 长: xx

  组 员:xx。

  职 责:

  1、根据学生所报专业进行分班,并将分班情况进行打印、张贴并分发到相关班主任手上。

  2、对还没有确定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帮助。

  (四)、学生安置及校园安全保卫组

  组 长:杨刚生

  组 员:各新班班主任、学生会干部20人,男女生各10人。

  职 责:

  1、根据教务处分班情况,对分到相关班级的学生和来校后自选专业被分到相关班级的学生进行接待。

  2、校门口安排8名学生恭候学生及家长并帮助学生拿行李,引导学生到报名处报名。

  3、登记学生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家长联系方式)。

  4、在学生来校报到之前,根据教务处的分班情况,对学生寝室进行分配,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将每一个学生落实到相应的床铺,对号入座。指导学生会干部将新生带到寝室进行安置。

  5、对需要购置日常生活用品的学生,告知其购买的地方。

  6、告知学生近几天的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

  7、严格门卫管理制度,防止外校招生人员混入校园将新生骗走。

  8、安排一位学生专门负责来校车辆的指挥,要求送学生来校的客车一律停靠在校门外的黄线内。

  9、凡参加迎新接待安置工作的学生一律佩戴“迎新绶带”。工作人员一律挂工作牌。

  (五)、后勤保障组

  组 长:xx

  组 员:xx。

  职 责:

  1、将迎新接待用的帐篷、桌椅准备到位。

  2、准备迎新用的音响及电脑并接通电源。

  3、准备学生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行李、凉席、蚊帐、水桶、脸盆、口杯等,方便学生购买。

  4、准备充足的纯净水和一次性饮用杯,方便工作人员、学生及家长饮用。中午准备两桶冰镇绿豆汤供工作人员饮用。

  5、及时与招生办取得联系,根据每天可能来校报到的`学生及家长人数,准备充足的物质,提供可口的饭菜,满足新生、家长及工作人员早、中、晚餐的需求。

  6、食堂工作人员上岗一律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挂工作牌。

  7、保持校园及食堂的环境卫生,注重学校的整体形象。

  8、负责安排学生家长的临时住宿。

  (六)、校外迎新接待组

  组 长:xx

  组 员:xxx、学生8人。

  职 责:

  1、由组长负责将人员分成四组,主要负责在xx东站设立迎新接待站。

  2、负责将在东站下车的学生送到学校交给校内迎新接待组。

  3、准备接待用的横幅、标牌、桌椅和车辆。

  (七)、宣传、摄影、协调组

  组 长:xx

  组 员:xx

  职 责:

  1、负责与校外的联系工作。

  2、负责校内各小组的协调工作。

  3、负责音响及播放轻音乐。

  4、负责所有文字工作,包括“新生报到注意事项、新生报到流程、分班情况、住宿分布情况、各接待处席卡的制作”等。

  5、负责摄影、文字编辑及新闻报道工作。

  6、负责将相关文字及图片放到校园网站上。

  总之,学校迎新接待安置工作是学校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希望各小组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位工作人员都要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这一工作当中去。

  迎新接待安置工作结束之后,学校将对这一工作进行总结和评比,对于表现好的教职员工进行表彰,对于表象差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xx市xx职业技术学校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已经破旧的图书装订制作成新图书。

  2.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物体形象,创编成好听的故事,制作新版图书。

  3.引导幼儿为自己的故事书取个好听的名字,写在封面上。

  4.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构思、布局能力。

  活动准备

  1.破旧图书或有图片的宣传画若干。

  2.胶棒,剪刀、蜡笔。

  3.已经装订成册的空白图书若干本。

  活动指导

  1.先将破旧图书中有关人物或物体形象,有选择的剪下。

  2.将裁剪下的人物或物体的形象,进行摆放、构思活动。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故事创编的短一些,以便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娃娃图书。

  3.一页一页将构思好的故事中的形象粘贴在空白图书上,注意画面的整洁。

  4.为故事取名字,老师帮助幼儿在封面上写上名字。

  帮助幼儿加深对封面的认识,了解封面的功能,会根据故事内容来绘画封面。

  5.幼儿用蜡笔绘画娃娃故事图书的封面。

  6.幼儿相互之间讲述故事或举办“故事大王”的活动。

设计方案 篇4

  1、工程概况

  1.1 项目名称:宁波中学

  1.2 项目性质:本项目是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园区内拟建本科大学三所,大专两所,中专一所,全日制重点高中一所 本项目是整个园区内一所中学,新校区的规划是依据宁波市政府“科教兴市”的战略思想以“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全面规划、分片实施”全新思路的办学道路指导下进行的。它是高等教育园区中的第一年进行规划设计的校园,园区的规划要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有利服务、便于管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目标,作为园区内的 一所学校,具规划的.质量及对整体园区的控制执行将对园内的环境有着先导性的影响。

  2、主要设计依据

  2.1主要批文

  2.1.2 用地红线图:宁波市(鄞县)高等教育园区总体规则设计文件及用地红线图

  2.2 甲方要求

  2.2.1 设计任务书

  2.3 有关规范

  2.3.1 国家、浙江省、宁波市有关现行规范、规定

  2.4 气象、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2.4.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

  基地主要为农田和农民住宅,有若干小河溪纵横分布,地势平坦。(更详尽资料待初样结果)

  2.4.2 本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6度。

  2.4.3 基本风压为0.50KN/m2,雪压0.25KN/m2

  2.4.4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历年最高气温摄氏38.8度,全年风向为东南,平均风速2.9m/s,年降雨量1444.3mm,最大雨量235.09mm,宁波市历年最高洪水位(黄海高程)为3.08。

  2.5 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

  2.5.1 根据鄞县中心区和高等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基地周围燃气、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设施主要考虑考虑从鄞县大道接至学校用地红线边,(待补充提资料后,确定接入基地的方法及位置)。

  2.5.2 根据园区整体现划,进入园区的主要入口为园区林荫主干道路

  3、设计的规模和范围

  3.1 规模

  总用地面积158000平方米(不含共公绿地);

  总建筑面积53470平方米;

  3.2 范围

  总平面含建筑总平面布置、道路、广场绿化、水面设计,室外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宿舍食堂、风雨操场,校大门及其他附属用房。

  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4.1.交流空间对于特殊的设计意义,学生生活最大的知识渴求除了在教室外,更多地在于与他人的交流,基于此,教学区整体布局利用外廊和天桥把教室连接起来,在结点处放大,附之于特定的交流空间。

  4.2.行列式布局,保证所有教室都朝南,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局部东西风的房子,作为洗手间和部分教师休息室。同时也加强了院落的围合性。

  4.3.标志性建筑的设置。在整齐有序的教学用房的背景下,行政办公楼与图书馆,在总体布局上附以特定的建筑造型,图书馆是学校 的中心,作为中心广场的背景,端庄、含蓄、优雅。行政办公楼以椭圆的建筑造型斜插入中心广场,活跃了中心广场。

  4.4.游泳馆、体育馆等运动区内的建筑。在遵循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倾斜的墙面增加了建筑的动感。

  4.5教学区内含校中心广场,其轴线从校门主入口到图书馆,两侧是教学楼,实验楼和阶梯教室,东西两侧布置洗手间和教师休息用房,建筑围合成了教学区多种性格的内庭院,广场中心是以硬质铺地为主,间以带状绿化,延伸至河边。教学楼与图书馆、行政办公楼之间围合成独特的内院空间,使学校的空间有秩序的变化。教学区西面,结合河面,布置了一植物园,使其成为校园的自然绿地。

  4.6生活区集中布置,中间为学生生活广场,西南角为餐厅。东南端为新疆楼,使新疆学生既独立又与其余学生增加交流的机会.运动区由篮球馆、游泳馆、400m标准田径场和篮、排球场组成,另设一投掷区.

  5.交通系统

  根据规划要求学校主入口设在用地西北角,入口前有与卫生学院共享的大面积绿化.学校次入口(后勤入口)设在学校南面的规划道路上,符合高教园区的总体规划。道路的设计满足使用及消防要求。

  6.学生宿舍

  围合式的院落布局,让学生更多的有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每层宿舍都设有满足普通生活需要的用房,盥洗间,洗手间等。

设计方案 篇5

  1.概述

  本主题活动是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过程中开展的。本单元包括《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五篇课文。几篇课文虽然文体不同,年代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通过这些文质兼美的美文,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语感,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教师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形成了本主题活动,共需要十个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2.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继续扩大词汇量

  2、注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3、课外搜集关于四季的诗文名篇,注重积累。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设计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初步具备赏析、品味、迁移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弱,朗读能力也需要提高。

  4.学习任务分析

  1、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并背诵优美词句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准备:

  1. 请每位幼儿邀请自己的父母参加毕业典礼。

  2.给每个幼儿准备一顶博士帽、一本通讯录和一本毕业相册(内有一张毕业照)。

  3.幼儿使用完成的毛线画一幅,花环若干。

  4.为幼儿化妆,表演道具若干。

  5.选定一教师(简称师,下同)与一位大班幼儿(简称幼,下同)担任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活动过程:

  师:亲爱的大班小朋友。

  幼:亲爱的老师、爸爸、妈妈,

  合:你们好!

  幼: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师:XX届毕业典礼开始。

  幼:我们非常感激培育我们成长的老师和阿姨,也舍不得离开

  一、活动目标及意义:

  1、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幼儿园、教师的情感。

  2、激发幼儿做一名毕业生的光荣感,增强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发言稿和幼儿的发言稿准备好。

  2、本园领导的'发言和中班幼儿的欢送词。

  3、布置好会场。

  4、向家长发来园参加毕业典礼的通知。

  5、各班准备表演的节目。

  三、活动组织过程:

  1、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幼儿园领导讲话。

  主要内容:

  祝贺大班小朋友从幼儿园光荣地毕业,并对毕业生们进一步提出希望,同时也感谢家长们三年来对幼儿园的支持。

  3、老师代表发言:对毕业的幼儿表示祝贺,并感谢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辛勤培养等。

  4、家长代表发言:

  5、幼儿代表发言:

  6、各班文艺演出:

  ①、毕业献词。(大一)

  ②、舞蹈:向前冲。(中班)

  ③、三句半表演。(大一、大二)

  ④、毕业歌。(大二)

  7、幼儿园向大班幼儿赠送礼物。

  8、演出后,在音乐声中家长可带幼儿在园内拍照,留作纪念。

设计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幼儿的环保教育,让幼儿发挥想象,用废旧的盒子、箱子制作环保箱。

  2、能根据垃圾分类给环保箱贴上标示,进一步巩固幼儿垃圾分类的标志。

  活动重点:通过对幼儿的环保教育,让幼儿发挥想象,用废旧的盒子、箱子制作环保箱。

  活动难点:能根据垃圾分类给环保箱贴上标示,进一步巩固幼儿垃圾分类的标志。

  活动准备:美工区:废旧的盒子、箱子、等画笔、卡纸、皱纹纸等

  益智区:各类标志。自制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各类垃圾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讲故事《地球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仔细听果实,地球为什么要看医生呢?

  2、也剖而听完故事后面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师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与危险。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有垃圾的地方会给人们什么感觉呢??对人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对动物、植物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2、幼儿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图片进行小结。

  三、了解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减少垃圾。

  1、教师:大家都知道垃圾有这么多的`危害,那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减少垃圾?

  2、幼儿进行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将幼儿的想法在白纸上画好出来。(如尽量不用一次性的用品,包括不用一次性的纸巾,不用一次性的筷子等,可以再次使用的东西要进行再次使用。不要随意的扔掉。将垃圾扔到制定的地方,不任意乱扔。)

  4、今天我们区域活动的名字叫做“环保小秘方”。小朋友们可以选择益智区、表演区、阅读区。

  四、介绍区角材料及活动要求

  美工区:废旧的盒子、箱子、等画笔、卡纸、皱纹纸等,小朋友在这个区域活动中,进行制作一些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然后在把我们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

  益智区:各类标志。自制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各类垃圾图片或实物。

  五、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六、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七、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材料。

  八、交流、分享、评价环节

  小结:小朋友们在回到家里之后也可以在家里进行设计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8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教学设计方案11-14

教学设计方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