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8-10 09:12:35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优选(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优选(5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红气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当同学们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他们可能会说“友谊万岁”,可能会说“科利亚你快点好吧”,可能会问“米沙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在想出这个办法之前,他们还想了哪些办法呢”,“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童心无价。课文给我们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灿烂的童心,老师们在教学时,要融入到学生和课文中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题。气球除了可以玩之外,还有什么用途?

  2.质疑:气球为什么会跑到窗前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的方法及需要注意读准的字。

  4.教师出示儿歌:学习“科、亚、呆”,可以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

  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准来看他。静静躺,呆呆望, 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红气球,飘来啦, 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5.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开火车。

  (三)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

  2.指名读,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师生评议。

  4.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完成课后写话练习。

  1.出示范字

  2.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的特点和写字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重点:半包围结构的字:周、床、病, “角”字的下面也是半包围。

  “周”字和以前学过的“问、间”等字一样,属于上包下。上包下的字,在书写时,被包围部分一定不能超出“包围圈”。

  “床、病”二字偏旁尽管不同,但很相似,同属于左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要领如下:(1)上横要短,左撇要长。(2)被包围部分应向右下伸展,不能写得太小。书写时还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区别,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凡是与疾病有关的字一般都用病字旁,如,“疼、痛、疯”。

  4.学生练习。

  5.完成读读写写的练习。

  (1)读句子

  (2)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句子。

  (3)把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注意标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和词语。

  2.听写词语。 3 校对

  (二)图文结合,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相互交流读了什么?(分组交流,再指名说。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科利亚心情的前后变化。)

  3.说说你的收获。

  4.出示课文两幅图,理解课文,感受科利亚心情的变化。

  5.找出课文中相关的段落,进行 对比朗读,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前后不同。

  (三)朗读感悟

  1.自读第三自然段,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各自要了解的问题。

  (1)学生交流质疑:为什么窗前会有一个红气球?这个气球是什么样的,这个气球是什么样的?

  (2)如果你看到窗前的这个红气球,你会想这是怎么回事?从课文第几自然段中可以找出答案?

  3.学习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1)带着各自的问题,自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2)让学生用“我想考考你……”方式提出各自的疑问,学生尝试互助解决。

  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朗读、感悟。

  a)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b)同学们通过这个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什么?

  c)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什么?

  4.比较句子

  (1)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

  ·科利亚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2)在你喜欢的句子中挑选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同桌互说―――指名说

  5.科利亚看到气球上可爱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请同学们仔细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的原因。

  (他也许是被“可爱的小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沙的“创举”而会心地笑,也许是对同学们特殊的问候方式而感激地笑,也许是忘却了病房里的孤单开心地笑……)

  6.感悟语言。

  (1)“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语气是强调的,学生难把握,重点不同,效果不同。

  (2)“他觉得真没意思。”

  (四)拓展活动

  1.除了用“气球”去看科利亚的方法以外,还有哪些又新又瞧的方法?

  2.实践活动“气球的妙用”

  (1)提问激趣:气球除了可以用来游戏之外,它们还能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的创见,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可能出现的答案:装饰房间、会场;做广告,做信号,传递消息;代替鞭炮;为树苗遮太阳……)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气球”,组织同学做游戏。

  如,踩气球、顶气球、拍气球、吹气球。

  五、资料袋

  《老师住院了》

  动物幼儿园的河马老师生病住院了,动物们很着急。他们决定一起去探望河马老师。

  下课后,动物们向医院走去。小狐狸佳佳的腿受了伤,走路一颠一颠的,走得很慢很慢。

  动物们来到医院,他们围在河马老师床边问长问短。河马老师很高兴,摸摸小羊的脑袋,拉拉小狗的手……忽然,河马老师问:“小狐狸佳佳的腿好了吗?”

  “佳佳!”动物们这才想起了佳佳。

  小狗说:“他的腿还没好,走得很慢,在后边呢!”

  “啊!”河马老师收起了笑容。

  动物们全不吭声了,一个个低下了脑袋。一会儿,小猪渐愧地说:“我们应该帮助佳佳。”

  “对,我们应该帮助佳佳!”小兔轻轻地说。

  小熊忽地站起来,向门外走去:“我们去接佳佳!”

  “对,我们去接佳佳!”动物们呼啦一下都向门口走去。

  他们走呀走,走了好久,碰见了一颠一颠的佳佳。佳佳奇怪地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佳佳,我们接你来了!快,我来背你!”小熊说着蹲下了身子。

  动物们纷纷向佳佳道歉,佳佳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小熊背着佳佳向医院走,小熊累了,小羊背;小羊累了,小猪背……

  医院到了。这回,动物们一个不少,全来了。河马老师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连连说:“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名称:自己梳头发

  目标:1、学习梳头的方法,知道要注意自己的仪容的整洁。

  2、了解梳头的需要的工具。

  3、幼儿养成初步的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意识。

  准备:梳头发流程图、梳子、小镜子、毛绒娃娃、自编儿歌

  过程:1、教师情境引入活动,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一天,洋娃娃起床了,头发乱糟糟的,可是她的妈妈有事先走了,没有人帮她整理头发,怎么办呢?

  2、了解梳头的工具。

  师:梳头发需要哪些工具呢?

  小结:梳头需要有一把梳子和一面镜子。

  3、师幼讨论梳头发的方法。

  师:怎么用小梳子梳好头发呢?

  4、幼儿尝试自己梳头发。

  5、师幼共同梳理正确的梳头方法,并展示梳头流程图。 小结:拿起梳子,先从头上往下梳整前面,再梳梳侧面、最后梳后面的'头发。可以一边梳,一边检查头发梳好没有。

  6、将梳头的方法创编成郎朗上口儿歌,幼儿按照正确的梳头方法梳头。

  儿歌: 小梳子手上拿,

  先从上往前梳,

  再梳头儿两边, 头儿后面不能忘, 看谁的头儿最整洁。

设计方案 篇3

  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过程

  1、认识阿文。

  (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听听阿文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3)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

  (4)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1)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设计方案 篇4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标的排列规律,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利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建立本单元知识系统,巩固知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回忆交流,然后在班内汇报。

  2.教师小结,并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体验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空表,组织学生回忆归纳,把口诀填入表中,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2.读表中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表中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学生从横看、竖看、斜看等几方面尽可能的观察仔细、全面。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

  1.学生分组摆乘法算式卡片,摆成一个有规律的表。并把本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2.出示第65页第2题图,学生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每个小朋友手里还拿着一朵花。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帮助小动物找家。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p90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课题:整理和复习。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每人一张口算纸一张空白的"九九乘法表"。

  教学过程:

  一、 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六单元7、8、9、的'乘法口诀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2.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略

  3.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些内容来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 巩固联系,发散思维。

  4.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九九乘法表",写出45道乘法算式。(不写口诀,只写算式)

  5. 计时算。

  6×7= 9×4= 39+8= 9×9=

  64+6= 23-7= 3×7= 4×8=

  5×6= 7×9= 8×3= 43+20=

  7×5= 6×4= 9×8= 7×8=

  8×5= 5×9= 7×7= 2×6=

  我用了( )分( )秒,做对了( )题。

  师:做这些算式应注意什么?

  生:略。

  6. 填空。

  ( )十二 ( )十二

  ( )×( )=( ) ( )×( )=( )

  ( )×( )=( ) ( )×( )=( )

  ( )二十四 ( )二十四

  ( )×( )=( ) ( )×( )=( )

  ( )×( )=( ) ( )×( )=( )

  ( )三十六 ( )三十六

  ( )×( )=( ) ( )×( )=( )

  ( )×( )= ( ) ( )×( )=( )

  7. 填上合适的数,小学数学教案《课题:整理和复习》。

  ( )×8〈 33 ( )×5〈 42

  6×( ) 〈 24 8×( )〈 73

  7×( ) 〈 64 ( )×9〈 44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 一辆小汽车最多可乘5人,一辆大客车最多可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9倍,大客车最多可乘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 我们班参加游泳小组的有6人,参加乒乓球小组的人数是游泳小组人数的4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略。

  学生独自列式解答。

  3. 学校评选优秀绘画作品,一年级评出4份,二年级评选的是一年级的2倍,三年级评选出9份,四年级评选的比三年级多6份,五年级评选的是二年级的4倍。

  根据以上的信息,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堂小结:

  同学门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精选】07-29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经典]设计方案08-05

(精选)设计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