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3-12 18:43:52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7篇(荐)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7篇(荐)

设计方案 篇1

  游戏名称:人椅

  游戏类型:团队协作

  参加形式:一个部一组,其中太和分园与后勤(包括办公室、财会室、保健室、厨房人员)一组,保教主任和分管行政分别进各部,每组约32人

  游戏的规则和程序:

  所有的人围成一个圆圈,都将自己的手放在前面的人的肩上;听从裁判的指挥,然后每位比赛队员都应该徐徐的坐在她后面的队员的大腿上;坐下之后裁判发出开始的'口令,坚持时间最长的小组获胜。此游戏设“最佳团队协作奖”一名。

  游戏名称:链接加速

  游戏类型:友好邻居

  游戏规则及程序:后面队员的左手勾住前面队员的左脚,右手搭在前面队员的肩上形成小火车。游戏开始时,各队从起跑线出发,跳步前进,绕过障碍物回到起点,最先到达起点为胜。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跳步前进,不允许松手,一直保持抬起左脚前进,以防止断裂的情况出现;队伍断裂必须重新组织好后再前进,最后一名队员必须单脚跳。此游戏设最佳邻居奖(每轮1名,共计5名)。

  游戏名称:三人四足

  游戏类型:黄金搭档

  参加形式:一个班为一组(3人),按照大、中、小、太和分园的顺序以部为单位依次进行,共计4轮。

  游戏规则及程序:三名队员按照工作人员的示范将布条紧绑在小腿上,听指令从起点到达终点,最先到达获胜。途中摔倒可以爬起来从原地继续前行,必须三个人都到达终点才算完成。此游戏设最佳黄金搭档奖(每轮4名,共计16名)。

  费用预算

  (1)、奖品:

  112×400=44800元

  (2)场景布置、器械、标语:

  1000元

  (2)、聚餐:14桌共计11200元

  共计费用:66000元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检查背诵课文情况,能够熟练默写句、段、篇。

  3、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继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4、继续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找出以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进行复习

  1、展示自己以前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了小燕子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一篇课文《燕子》。

  二、再次回顾并了解文章脉络

  1、小组合作复习生字词:

  ⑴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⑵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⑶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3、集体交流。

  (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复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写什么?

  (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

  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

  4、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⑴ 出示本课生词:

  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⑵ 出示生字:

  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

  四、复习2~4自然段

  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讲什么?

  (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花儿争相开放)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

  (活泼、可爱、机灵)

  6、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7、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

  (写燕子停歇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8、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9、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检查复习背诵课文情况

  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自由背诵。

  集体背诵。

  指名背诵。

设计方案 篇3

  围绕学校科技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准备工作:

  1、科学家故事两个。

  2、科学小魔术和小实验。

  3、魔方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这次班队活动由任佳怡和毛宇璐同学主持,大家欢迎!

  二、讲述科学家故事

  科技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发达的科技,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

  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美好的日子是由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下面有请吴雨菲同学为我们带来一段精彩的小故事。

  听了他们讲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应该已经对科技越来越有兴趣了!

  三、魔方转转转10人

  学校里开展了科技节,已经有很多同学能够玩转魔方了,我们班里也出了些“魔方大师”,接下来就请他们为我们表演一下吧!大家鼓掌!他们表演的太精彩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向他们学习!

  四、科学小魔术

  其实小小的魔术里也藏有着科学的奥秘,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不仅玩魔方玩得溜,连魔术也玩得好哎!下面用热烈的掌声请他们为我们表演。

  怎么样?这几位同学不比刘谦叔叔差吧,这也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五、科学小实验

  科学并非神奇漠测,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大胆尝试,我们将来是未来科技主人。下面我们请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个小实验

  六、科学活动中的困惑和挫折

  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许多困难和挫折,接下来,就有请一些同学为我们讲述他们的困难和挫折吧!首先请钮婧琦同学为大家带来她自己的困难。

  接着,请王申灏为大家带来自己的困惑和挫折。

  听了这么多同学的说话,我想同学们也已经有了许多信心了。

  七、活动总结:这次活动我们又获得了一些知识,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知识的大门,再次在科技的天空翱翔吧!

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板题,质疑

  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

  三、再读课文,感受桥的“无奈”,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3、激情再创造引读,感受洪水的疯狂:洪水咆哮着,像——,从山谷里——。洪水已有近——,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词的表达:当时的情形是——(无比紧张的,令人恐惧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是不是太不合时宜啦?

  5、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狞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

  6、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7.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队伍中的一个——

  8.出示: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9、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0、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第二课时

  一、划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汉的形象。

  1、上节课,大家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幸好那年迈的老汉,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划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然后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深刻感悟老汉的精神

  1、读了这些句子,相信老汉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呢?用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交流:

  1)、第8自然段。

  2)、第10自然。

  3)、12自然段。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中品悟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并进行朗读指导。

  3、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可是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经漫到人们的腰际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些事情是否有矛盾呢?

  出示15、21、23自然段。1)“揪、吼、凶”和“推”矛盾。

  2)、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

  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确令人费解,充满了矛盾!请一生阅读下文,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文章到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个结局(……)

  4、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当我们明白老汉原来是小伙子的'父亲,小伙子原来是他的儿子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令人感动的一幕,相信你又会有新的感受。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读14——23自然段,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引读。

  2)、想象老汉会喊些什么呢?出示。是啊,眼见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试问世间那个父母会不痛心疾首?

  3)、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如果再给老汉一次选择,老汉还会把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吗?如果他有机会跟儿子解释,他会对儿子说些什么?

  此时此刻,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父爱如山)

  5、这样的老汉最终没有留下,和他儿子一起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其实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腰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胸部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让儿子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和儿子一走了之,但是——,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啊!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

  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但凶猛的洪水吞不没的又是什么呢?出示屏幕。学生练习。

  三、抒发情感,激情表达自己的哀思

  老汉离我们远去了,面对着残破不堪的木桥,你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表达对老汉的哀思学生写后交流。

  四、三读课题,总结全文。

  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总结全文。投影出示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设计方案 篇5

  单元说明

  本单元中有四篇记叙文,主要让学生感知“快”与“慢”的关系,让其了解“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的作用。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有明确的目标(见《和时间赛跑》),应从主观上努力;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见《效率专家爸爸》,《欲速则不达》从反面说明,方法不当适得其反);三是坚持不懈(见《挑山工》)。让学生了解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2、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

  ②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设计方案 篇6

  一、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

  2.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xx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xx年版)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xx/6/11

  二、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湖湘文化博物馆,位于株洲市,总建筑面积为4975平方米。

  三、设计范围

  (1)本工程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

  (2)本工程集中空调系统;

  四、设计资料

  (1)室外计算参数(株洲):

  1)夏季:

  2)冬季: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5.9℃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0.4℃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8℃

  冬季通风干球温度:3.9℃

  (2)室内计算参数: 房间 夏季 冬季 噪声 新风量 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dB(A) m3/h.人 陈列室 25 60 20 ≥35 40 30 门厅 26 60 20 ≥35 40 20 纪念品出售 25 60 20 ≥35 40 30 办公室 25 60 20 50 40 30 多功能厅 25 60 20 ≥35 40 30 会议室 25 60 20 50 40 30 接待室 25 60 20 50 40 30

  五、空调设计

  (1)空调方式:

  该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空调方式,新风系统采用热回收机组。

  六、通风设计

  (1)建筑设备用房设机械进排风。

  (2)卫生间设设机械排风,换气10次。

  七、冷热源设计

  项目冷热源采用智能变频多联式主机,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八、防排烟设计

  地上建筑大于300平方米房间,采用外窗自然排烟方式。长度大于20米的内走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排烟量按60m3/h·㎡计算。

  火灾发生时,任意一个温感器报警,该防烟分区内的自动排烟阀自动打开,消防中心自动控制排烟风机进风风机启动,使排烟系统投入运行。排烟风机前设有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达280℃时,防火阀自动关闭,同时连锁关闭排烟风机。

  九、节能环保

  (1)采用地源热泵空调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

  (2)新风采用热回收式换热机组,从排风中回收热量。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新邱区中部小学 陈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习。(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①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②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③体会小白兔的想法: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鱼()

  (3)要下雨了,蚂蚁()

  (4)要下雨了,天气()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小白兔 闷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吗 坡 割 闷 伸 喊 潮 往

  吧 很

  虫 湿 虫 消 搬 阵 哗 得

  教学案例(二)

  新邱区站前小学 张艳芬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

  4.记忆生字。(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

  2.你写作业了吗?

  3.今天天气很好。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到水面

  蚂蚁 搬东西

  小白兔 ……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精选]11-04

设计方案02-29

设计方案03-01

设计方案[经典]10-28

设计方案11-04

[经典]设计方案08-05

(精选)设计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