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5-01 13:48:27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必备(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必备(3篇)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标:1、通过剪拼等方法,将盘子制作成可爱的动物。

  2、尝试用各种线条在动物身上进行添画活动。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

  教具准备 一次性纸盘、剪刀、蜡笔

  学具准备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次性纸盘引出活动。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 纸盘除了能装东西,还能变出很多东西哦?

  3、 看看能变什么呀?(小鱼、蝴蝶、帆船)

  4、 它们是怎样变出来的呀?(用剪刀把它剪开来,然后进行拼搭)

  二、尝试用各种线条来进行添画。

  1、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更漂亮呢?(在上面画上漂亮的花纹)

  2、尝试用各种线条在上面进行添画,可以用横线、竖线、曲线来添画,

  3、画上花纹之后,它们是不是变得更漂亮了?

  三、充分发挥想象,大家一起来用盘子变变变哦!

  1、小朋友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剪拼盘子。

  2、盘子变好了之后,我们还可以在上面画上一些漂亮的线条,这样就更漂亮啦!

  四、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

  1、小朋友相互来介绍一下,自己变的是什么?是怎样变的?

  2、我们一起把这些漂亮的作品一起展示出来。

设计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直面挫折”,进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2、介绍减轻心里压力,调节情绪的几种方式。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两个案例故事

  2、学生寻找自己在成长过程最失败的一次经历,并回忆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3、学生搜集名人失败与成功的事例和格言

  三、活动过程:

  1、从生活入手,激发兴趣

  (1)播放两个案例故事:同学们,小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儿,但大人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下面,请看两段生活录象。

  片段一:在一个美丽的公园,一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正在花间小道上追蝴蝶,忽然,脚下被一绳子一绊,摔倒了,她扑倒在地上,眼睛看着妈妈,要哭的样子,这时,年轻妈妈微笑着对她说:“好孩子真勇敢,跌倒了,爬起来!”于是,小女孩飞快地爬起来,又去快乐地追蝴蝶去了,画面定格在小女孩灿烂的笑脸上。

  片段二:同样是在一个美丽的公园,一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正在花间小道上追蝴蝶,忽然,脚下被一绳子一绊,摔倒了,她扑倒在地上,眼睛看着妈妈,要哭的样子,这时,年轻妈妈三步并着两步,一边跑一边说:“宝贝,别动,妈妈来抱你!”于是,小女孩“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在妈妈怀里不依不饶,画面定格在小女孩满是泪水的小脸上。

  (2)思索并交流:你认为哪个妈妈和哪个孩子的表现更好?为什么?

  (3)小结引入课题: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鲜明的对比!同学们,摔跤是难免的,跌倒后,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跌倒了,爬起来!(生齐读课题)

  2、述说挫折对生命的意义

  (1)在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一些关于生命的课文,你能想起来吗?

  指名讲述:《触摸春天》中的安静虽然是个盲女,但她热爱生命,竟然拢住了睁着眼的蝴蝶;《花的勇气》中的那些小花竟然在冷风冷雨中傲然开放。

  是的,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俗话说“不经历狂风暴雨,哪有美丽的彩虹”,挫折和磨难,如果你经受住了,那就是财富,是成功的基石;如果无法承受,就会毁了你的一生。同学们,生活强者的象征——海伦·凯勒是怎么对待挫折,挑战困难的呢?(注:班里的所有孩子都知道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海伦.凯勒面对自己失明、失聪的事实后她是怎么做的?你认为挫折与打击,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

  (3)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一定都铺满鲜花,也经常会是遍地荆棘。你们在自己的历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你满意自己当时的处理方法吗?为什么?

  3、正确面对挫折

  (1)没有人不遇到挫折,每个人的经历中都会有许多与挫折邂逅的故事,对于企业家和大多数勇于立业成就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述说自己搜集到有关名人失败与成功的事例。

  (2)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我们要想成功,就必然要踩着失败前进。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 我们该怎么来认识和面对挫折和打击呢?

  (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总结:教师结合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出一个人如何处理好挫折: a、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b、控制好自己。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

  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c、重组知觉判断。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情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d、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e、转移自己的视线。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4、总结

  同学们,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我们才 能渐渐成熟,逐步长大。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对待挫折,增添勇气去战胜挫折吧!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2册42页—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屏摹上显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 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四)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

  v (立方米)

  v (立方米)

  60

  52

  126

  4.5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 教师板书: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 )×1.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⑴ 立方米 ②3a立方米 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 (3)2立方米

  2、 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书本44页第3、4、5。

  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例1: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例2:(1)麦堆的体积:

  3.14×( ) =12.56(平方米)12.56× ×1.2=5.024(平方米)

  (2)小麦的重量:5.024×735=3692.64(平方米)≈3693(平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03-23

设计方案03-23

设计方案03-24

设计方案03-24

设计方案03-24

设计方案03-24

设计方案03-25

设计方案03-25

设计方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