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8-18 14:08:16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2篇【推荐】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2篇【推荐】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

  一、 教学材料的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全一册》【20xx年审定】。内能是其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之后进行教学的,它是对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的重点研究。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习本章后面热量、比热容、热机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全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本章的关键点,承上启下,为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做好了铺垫。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初三年级学生。经过初二一年的学习他们对机械能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理性思维能力与分析的素质,参与意识比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意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找到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对本节课的前期知识结构有所了解。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利用比较法认知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认知内能是物体本身具有的

  能量。理解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质量有关。

  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认知内能过程的几个片段,感受人类认知内能过程中从宏观跨越到微观的伟大,和人类认知过程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2.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会利用内能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事例。 教学难点:

  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

  2.了解热量的概念。

  五、教学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

  学习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回家路上》。

  学习目标:

  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 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景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咱们再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朵花?2x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x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x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X4=16(只)。

  2.说一说,算式2x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x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家路上 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3

  设计思路: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审美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精神创造的满足。大班美术《黑暗中的艺术家》来自《黑夜密语》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在原有课程预设中借助“蒙眼”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而在“蒙眼”中幼儿很难兼顾布局、色彩、线条等多种因素。

  黑色“刮画纸”在黑色的表面借助“竹笔”的刮动,呈现变幻莫测的`色彩变化,画面效果及创作过程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趣味。本次活动在欣赏、对比体验的基础上,借助音乐的提示进行分层次“蒙眼”创作,从易到难,在“玩”中层层递进,最后睁眼进行添画,丰富、调整画面,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成为“黑暗中的艺术家”新奇+挑战的双重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蒙眼绘画作品的滑稽有趣。

  2.模拟在黑暗中绘画,大胆创作画面。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刮画纸、眼罩、竹笔;教学ppt。

  活动重难点:模拟在黑暗中绘画,感受蒙眼绘画作品的有趣。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欣赏图片,感受蒙眼绘画作品的新奇

  1.出示图片:《高楼》,欣赏美术作品。

  2.出示同一主题的蒙眼绘画作品,让幼儿看看说说,充分感受蒙眼状态下完成的作品的滑稽和有趣。

  3.幼儿观看教师现场蒙眼绘画。

  通过一组作品的对比,积累幼儿的经验,丰富幼儿的感受,使他们更加敢于在蒙眼绘画活动中表达和表现

  二、蒙眼绘画,初步感受蒙眼作画的乐趣

  1.幼儿尝试蒙眼绘画雨,作品画完后集体欣赏各种各样的雨景。

  2.幼儿再次蒙眼绘画小鸟,集体欣赏蒙眼作品小鸟。

  3.幼儿蒙眼绘画小朋友,集体欣赏滑稽的人物形象。

  4.教师总结蒙眼绘画的小窍门。

  以幼儿最熟悉的简单形象切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幼儿找到蒙眼绘画的感觉,分步骤画帮助幼儿逐步掌握蒙眼画的技巧

  三、联想创作,集体添画并充实蒙眼作品

  1.幼儿尝试蒙眼添画其他植物、人物或者动物形象。

  2.再次睁眼添画,丰富和完善画面,教师巡回指导。

  两次添画,采用不同的形式,既是对蒙眼作品的完善,也是对幼儿绘画能力的提升

  四、展示作品,交流蒙眼创作的滑稽和乐趣

  1.集体欣赏个别作品,讨论其中有趣的画面。

  2.带着自己的作品回教室,欣赏剩下的同伴作品。

  集体欣赏,相互交流创作经验,挖掘作品的滑稽和有趣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信息,提问选择信息,思考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2、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创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森林中的.动物学校去看一看。现在那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刚刚放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们想见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回家路上”主题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1) 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从一幅图中居然了解到这么多多信息,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根据图中信息提数学问题。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3、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多。

  (2)汇报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指导

  三、教学效果测评。

  1、比一比,算一算。

  刚才在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小朋友们都把乘法口诀用得很好。接下来你们能利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吗?

  (1)出示第一张卡片,指出算式,说出答案并说明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2)依次出示卡片,开火车形式读算式,说答案与口诀。

  (3)做书中练习第一题。(让学生直接用口诀说出答案)

  2、完成书中第2题。

  (1)了解题目要求:看图填空。

  (2)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3、送信游戏(找新家)。

  小朋友们都十分聪明,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动物们找一找它们的新家,好吗?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谈收获)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5

  教学目标:

  1、 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前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

  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

  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回顾、巩固本单元学过的2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着收获丰收的果实,苹果树上红彤彤的大苹果也在等着采摘,你愿意帮忙吗?(愿意)真好,咱们班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爱劳动的好孩子,只要你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并说出算这个得数要用到的口诀就可以把这些好吃的大红苹果采摘下来,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指名生回答。

  二、 新课探讨

  1、 出示课件(响起铃声)师: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有序的

  走出学校准备回家去,看它们多高兴啊!咱们今天就在动物学校的动物们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师:你能仔细有顺序的观察这幅“放学图”用简洁的语言把图中的数学信息描述出来吗?(指名两人说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2、 好多数学信息啊,那你能帮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吗?

  (能)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猫”需要用到图中的那个数学信息?(指名生回答)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生回答)【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后追问用那句口诀计算,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3、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1、

  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两人互相问答3、问答后请两名同学全班展示交流)

  4、 师: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我有个问题也想请

  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在这幅图中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每组有两只猴子,6组一共有12只猴子;桥上每队有6只狐狸,两队一共有12只狐狸)

  师: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决呢?

  三、 练习巩固

  1、 师:大家都学得好认真啊,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休息下吧(课

  件出示数线图)这个图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数字几的?

  第二个数线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课件出示课本p41页练习题。

  (1)请一名学生读题

  (2)要求7辆索道车可以坐多少人其实就是求“7个2是多少” 2×7=14(人) 7×2=14(人) 2+2+2+2+2+2+2=14(人)

  3、 生独立完成课本p41页第4题第一幅图后全班展示交流

  4、 第三题拓展: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

  的?

  四、 小结:

  本节课重点复习了2到5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你在生活中细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如何解决,在家中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4 ×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猫。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过程: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1、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7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教材从“小动物们放学回家”这一生动活泼的情境入手,展现了许多数学信息,引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采用“你问我答”的教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

  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难点分析:

  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怎样提取信息、有序而全面的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情景导入。

  教师边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课件出示小动物放学回家的主题图。 师: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动物学校放学了。瞧,谁背着书包从学校里走来?它们在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回家的路上

  2、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

  1、编故事、收集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图,编一个故事。

  学生展示他们编的故事。

  生:丁玲玲??下课铃声响了,动物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出校园,有的步行回家,有的划着船回家,一群小鸟飞来,纷纷落到树上﹑草坪上。湖里的小鱼看到这,也快活地游来游去,动物校园真热闹呀!

  师:你们从他编的故事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这幅图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你都会解答吗?

  3、你问我答

  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数学游戏”——你问我答

  教师注意调控游戏中的“全面有序”和“角色互换”

  3、活动反馈

  通过抢问抢答的形式检验活动效果。在反馈时要注意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述的条理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哪一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①背着书包的小动物一共有几只?3×3=9(只)

  ②一共有几朵花?6×2=12(朵)或4×3=12(朵)

  ③一共有几只小鸟?3×5=15(只)

  ④地上有几只小鸟?5×2=10(只)

  ⑤一共几条鱼?3×4=12(只)

  ??

  三、实践应用

  1、比一比、算一算

  看书P23第一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P23第2题的.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找新家

  课件出示P23的第3题,情境创设帮小动物找家,用线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选择。

  (!)小红每天看5页书,看了3天,( )?

  A、共看多少天? B、共看多少页? C、还要看多少天?

  (2)振兴小学举办书法展,( ),每班交5张,二年级一共要展出多少张书法作品?

  A、全校有5个班 B、二年级有70人 C、二年级有6个班

  (3)有3盒月饼,( ),一共有多少块?

  A、又买来8块 B、吃了8块 C、每盒8块

  (题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先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行选择)

  2、同学们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从第1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5棵树,有4个间隔,每个间隔是4米,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

  3、王师傅家住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一楼到三楼,有两个楼层,共40级台阶,每个楼层是20级,从一楼到六楼,共5个楼层,要走5个20级,一共是100级)

  4、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已经学会2、3、4、5的口诀,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口诀的例子吗?

  (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原则,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保证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业安排: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自我问答:

  《回家路上》的主题图蕴涵的数学问题非常多,因为教材里其他应完成的内容都完成了,所以整节课的时间都用来充分地挖掘主题图里所蕴涵的知识点。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8

  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声现象在实际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学生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

  本节的设计通过声音、视频、图片、投影、实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物理的兴趣。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查阅资料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搞利用声音的小发明。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获得社会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 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

  重点及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视频资源、多媒体设备、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经科学家们调查,才发现造成这场海难的罪魁是风暴与海面惊涛引起的次声波。

  2006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体被海水冲到了坦桑尼亚东北部桑给巴尔岛北岸海滩边。专家们怀疑是美军潜艇发出的声呐导致了海豚的大面积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水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战舰、船只,几乎中断了横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当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时横行无敌。于是利用水声设备搜寻潜艇和水雷就成了关键。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动式声呐,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潜艇回波。这种声呐可以向水中发射 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回波,接收回来后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学生思考问题:海上风暴引起的次声波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人类为什么不能事先预知并躲避灾难?声呐为什么会导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 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推进新课

  一、声与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 ,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

  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 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答案:能 海啸、地震、火山喷发。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 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 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现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超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

  (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

  归纳总结:(1)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讨论: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测哪些量?

  a.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b.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

  c.计算公式:s=12vt。

  (3)应用: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

  思考问题:“B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DD→超声波病人DD→反射波信息显示屏

  交流讨论: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文 章来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9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⑴ 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⑵ 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⑶ 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⑷ 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⑴ 调查分组:

  ① 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② 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③ 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④ 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⑤ 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⑵ 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点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总评】

  张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应该听谁的》,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提出的口语交际要求,从二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敢说、乐说,说清自己的想法,说出新意;指导学生在与人交流中要认真倾听,态度自然、大方上。教学设计体现了顺学而导,在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指导思想,及情境中互动,互动中发展学生思维的设计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交际,主动交流:

  张老师设计了独白、小组讨论。与老爷爷模拟对话等活动,努力引导每个学生乐于交流,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情境中。

  2、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

  比如说,上课伊始的一边播放配乐动画,一边讲《骑驴》故事,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交际情境中;让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交际平台;不同观点进行交锋,使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师生扮演角色,与老爷爷模拟对话,在交流中使学生感悟了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拓展交际话题,让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为难的事情,把交际情境引向生活实际,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

  以上各种交际情境,重视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交际角色意识,构成了真实的课堂交流的学习情境。

  3、发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与文中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她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的培植。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0

  1.课题名称: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 2.概述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 所需课时:八课时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培养训练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2)初读课文,感知课内容, 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课文交流感受。 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应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4.学习者特征分析:根据以往在此班上课的观察与了解我认为: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这节课前,学生们已经了解了单元大纲要求。该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属于中等,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教法和学法:

  主要是启发、讲授为主要方式。由教师提供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进行学习。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主要通过老师的分课讲授由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利用课件和网络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该单元的大纲要求

  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课上积极参与思维、协作、讨论。(主动参与策略) ,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与小组成员协作使用PPT制作电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协作策略)讲解调查结果,演示PPT作品。(表达策略、参与策略) 6.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詹天佑》教学的重难点是: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怀念母亲》教学的重难点是: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彩色的翅膀》、教学重点是::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中华少年》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7、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通过图片演示和展示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情景。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设适当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自由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课文指导 A 小组分工,分几个角色。 B 几人合作朗读课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如字典) D 讨论每段课文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E 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F 换角色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课文。 2.生交流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3.生交流每段课文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五)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带着激情在反复读,然后背诵。 8.资源

  · 指导教师一名;

  · 网络教室;

  ·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 · 与教材配套的挂图若干

  · 关于介绍第二单元的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关于学生讨论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用到的相关网站的网址以及与此主题相关的或类似的其他主题网站的材料。

  9. 评价

  ?学生自评:

  ?“第二单元的学习成果”讨论评价表

  请公平的为各个小组的表现打分!打分可以是1~5种的任意一个。其中5为最好,1为最不好。

  10.帮助和总结 拓展思考题/活动: 1、在读中探讨、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让学生探讨、理解课文。在课的结构上体现了“三大读”:感知性读、感悟性读、巩固性读,很有层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读、个别读、范读、引读以及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的分角色读。

  2、抓住重点进行学习

  3、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加深感悟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

  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让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1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目标和重难点

  初中数学学科涵盖的知识内容十分广阔,包括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文字应用题以及各类函数问题等内容,但从每一范畴的知识内容来看,它都有自己独特的重难点,所以,老师在设计每一部分教学方案时都应该凸显出知识的重难点,一定要避免过于笼统的知识框构,善于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去探究重难点,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引导下能够有所侧重地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具体流程

  在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数学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也应该考虑课堂教学流程这一大问题,事先确定好整个教学流程,使得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内容为实践案例,老师通过以下具体流程做好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

  1.课前导入

  在教授这一章节内容时,老师应该做好课前导入,毕竟图形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形状。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见到过什么样的图形?”学生通过短暂思考后,回答出的答案绝对五花八门,诸如类似教室的黑板的长方形,类似水管的圆柱形,类似保险箱的长方体等等,从而顺利导入知识学习。

  2.开始学习

  此环节的教学内容是教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概念的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新思想的时候,此时老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为学生介绍各种图形,以及各类图形的特点,从而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为后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3.基本练习

  在学生领悟新知识之后,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贴合知识内容的题目运用知识内容,让学生将课本内容初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知识的技能。这时老师可以举出一些实际的图形实例,鼓励学生来判断,做好基本的练习。

  4.提升练习

  提升练习是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将练习题目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已学习的基础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此时,老师就可以在练习题目中逐渐渗透图形的变换、展开和折叠、三视图等内容,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5.课堂讲评

  课堂讲评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老师整合、总结教学内容的阵地,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关键性环节,此环节主要由老师个人的讲评为主,重在总结章节知识重难点,指点学生学习的漏洞和不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之处,从而推进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改进。

  6.必要测验

  必要测验环节的设置,主要在于检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状,查看他们知识学习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从而帮助老师明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境和疑惑,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水平。虽然说测验的类型比较传统,但是它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纵观全文,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它对初中教育来说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影响到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个人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意义重大,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老师必须强化自己教学设计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春天。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2

  教学内容:

  P22-P23, 回家路上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个动物学校,那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想看看吗?真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有秩序地排着队走在回家的路上!(板题)小动物回家路上,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引导观察画面,同桌交流数学信息:

  请小朋友们仔细瞧一瞧,图上都有什么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看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开始!

  (1、船上的小猫4只一排,一共有4排。

  2、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5只。

  3、小猴骑车回家,每组有2只,共6组。

  4、草地上有2组花,每组5只。

  5、学校教学大楼左边有9扇窗户,右边有9扇窗户,共有多少扇窗户?

  6、岸边有2只松鼠,每只松鼠前放7颗松果,一共有多少颗?

  7、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有2组。)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赛。

  (1)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从一幅图中居然了解到这么多信息,现在,老师请你们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好吗?

  (快速拿出练习本,将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解答出来。要求同桌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两个人可以同时提出不同问题,列出算式;也可以一人说,一个人写。如果两个人提出的是同一个问题,那么就作废一个题。最后看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列出的算式最正确,最后看哪个组获胜,都有奖励。)

  (2)汇报交流 谁能说说你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汇报时,一个人说信息和问题,一个人说算式和口诀。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汇报者的表述是否完整,并能正确回答。

  过渡语:谁还有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说一说,算式2×6=12解决什么问题?你们在解决问题时,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和“路上有多少只小猴?”都用到了算式2×6=12 ,他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同一个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三、知识的应用与解决实际应用

  智慧老人说:爱动脑筋的.孩子最聪明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乘法口诀解决了图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口诀的问题吗?你能说说吗?

  接力比赛 跳绳比赛 购物买东西 数座位 数小桌子的腿等等。 下面结合桌子的腿数说段儿歌好吗?

  1、活动一、小桌子笑哈哈, 数腿游戏考大家

  1 张桌子( )条腿 2 张桌子( )条腿 3张桌子( )条腿 4 张桌子( )条腿 5 张桌子( )条腿 6 张桌子( )条腿 7 张桌子( )条腿 8 张桌子( )条腿 9 张桌子( )条腿

  四、巩固练习

  2、活动二、你们的精彩表现,把小老鼠和小猫,也吸引来了。看看它们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原来让我们帮他们数一数跳了多少个格。

  小老鼠跳一格表示1个2,小猫跳一格表示1个3。让我们接着数数吧。

  3、活动三、我们做事情时要有时间观念

  接下来,我们做个《与时间赛跑》游戏,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吗?

  1×4= 2×5= 3×6= 4×5=

  3×3= 3×8= 2×9= 7×4=

  5×6= 4×8= 2×2= 8×5=

  轻松时刻到了 ,让我们欣赏一首歌曲好吗?《青蛙不吃水》 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青蛙跟我们人类是好朋友,可以捉很多害虫;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可以从青蛙身上发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

  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

  3 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12条腿。

  4、活动四 解决问题

  4、从青蛙身上我们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老师从生活中也找到乘法问题,想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自信可是成功的一半哟,加油!!

  每层楼高3米,5层楼高多少米?

  5、 数星星 师:请同学们看五角星图,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吗?算式怎么列?(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

  察,列出算式。)

  6、你们见过索道车吗?游客们为了旅游观光,人们都愿意坐索道车,这样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每辆索道车有的只坐2个人,7辆索道车能做多少人?

  8、搬新家了 瞧,动物们盖起了两座漂亮的楼房,他们都忙着往新家里搬呢,可它们拿着门牌号不知所措,原来找不到自己家了,你能帮帮他们吗?帮助别人可是一种美德呀!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从第一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06-2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14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04-04

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课堂教学方案11-14

【荐】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2篇06-22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常用(12篇)06-23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通用17篇)06-23

课堂教学小结09-21

课堂教学设计11-28

课堂教学总结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