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2-12-15 09:10:34 盛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译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赏析1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赏析2

  《拟行路难》(其四)是一首直抒胸臆、沉郁悲愤之作,令人读后深为作者怀才不遇、饱受压抑的人生处境深深掬一捧同情之泪。

  诗歌首二句从泻水于地起兴,以水的流向四面八方、不一而同来隐喻人生命运走向的不可预期,生动形象而耐人寻味,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三、四句,紧承上文,由水之流向而论及人生命途之变幻莫测,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作自我宽慰。“安能行叹复坐愁”,这是诗人的强颜欢笑与自嘲、调侃,也是失遇者彷徨无据的愤懑而无奈的牢骚。如此坦率道出,真切动人。

  五、六两句以特写镜头描画酌酒自宽的场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孤独寂寞、抑郁苦闷,如何消解呢?他只能以酒消愁,痛饮狂歌,狂歌《行路难》,以此抚慰自我;而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发悲愁而黯然中断、难以维继。这样一个逼真的场景,让读者能更直截地触摸到诗人内心中那种岩浆般沸腾的愤怒,仿佛看到一座就要汩汩喷发的火山一样。

  七、八两句呈现的本诗情感洪峰舒缓下泄且复归平静的过程。“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一句发自肺腑的真言道出了上文他那样躁动、勃然的郁怒的原因:人性非同草木,怎能没有感情呢?他无法矫情地掩饰自己遭遇的不公,也无法阻挠自己心灵的呐喊。从这里,读者不难看出一个有血性的真君子的率真。但是,他终究还是“吞声踯躅不敢言”,为何会如此?这要联系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鲍照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森严,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这就阻截了寒门子弟的仕进道路。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孤门贱生,操无迥迹”、“负锸下农,执羁末皂”,空怀高才与宏图,却“英俊沉下僚”,始终郁郁不得志。如此令人窒息的时代大环境,他那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自然是如影随形地纠结着,但是他终究无力去推翻大山般重压的门阀制度,除了哀怨、郁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欲语不能,欲说还休,无法真正彻底地宣泄内心的痛苦与幽怨;而只能忍气吞声,不敢畅言:这才是最最凄惨的。

  全诗虽有形象的比兴与场景的烘托,但汩汩滔滔的胸臆的直陈,心迹的裸露,占据主导的位置。其沉郁、悲愤之情淋漓纸上,如早春河冰消融,奔涌而流,其漫溢之势,触目惊心。

  创作背景:

  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赏析03-18

拟行路难原文及翻译10-18

拟行路难·其六原文及赏析03-05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03-03

李白《行路难》译文及赏析01-17

饮酒·其四 原文及赏析11-14

饮酒·其四原文及赏析05-07

高中选修《拟行路难》说课稿12-17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3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