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古诗

时间:2023-11-09 09:00:52 炜亮 我要投稿

关于冬至的古诗70首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冬至的古诗70首,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冬至的古诗70首

  1、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2、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 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3、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4、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5、满江红·冬至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6、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宋代〕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7、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8、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9、冬至

  朝代:宋朝|作者: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10、冬至感怀

  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11、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12、念奴娇(冬至夜作)

  朝代:宋代

  作者:仲并

  原文:

  灰飞山解竹。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

  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13、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宋代〕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14、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15、至日登乐游园

  唐·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16、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17、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灯。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庆成宋范成大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

  18、《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19、《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20、《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21、《寒江吟》

  (唐)孟郊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乘。何况异形体,信任为股肱。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结交非贤良,谁免生爱憎。

  冻水有再浪,失飞有载腾。一言纵丑词,万响无善应。

  取鉴谅不远,江水千万层。何当春风吹,利涉吾道弘。

  22、《冬至日祥风应候》

  (唐)穆寂

  节逢清景至,占气二仪中。

  独喜登台日,先知应候风。

  呈祥光舜化,表庆感尧聪。

  既与乘时叶,还将入律同。

  微微万井遍,习习九门通。

  更绕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23、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宋代〕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24、《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25、《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27、《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28、《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29、《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30、《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31、《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32、《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33、《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34、《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35、《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36、《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37、《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38、《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

  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

  归对先师喜屡空。

  39、《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40、《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41、《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42、《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

  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

  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43、《冬至吟二首》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44、《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仪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

  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

  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

  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

  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

  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45、《冬至相催》

  宋·释绍昙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

  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

  蛰龙须奋跃,保待禹门雷。

  46、《冬至一阳初动》

  宋·张抡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47、《冬至一阳来服》

  宋·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48、《冬日》

  元·朱德润

  卷地颠风响怒雷,一宵天上报阳回。

  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

  双阙倚天瞻象魏,五云书彩望灵台。

  江南水暖不成冻,溪叟穿鱼换酒来。

  49、《长安冬至》

  明·董其昌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禁钟乍应云门面,宝树先驱黍谷寒。

  50、《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51、《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52、《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唐)陆龟蒙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迟。

  自作江南客,稀迟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杉枝。

  背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转,草邑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53、《冬至夜作》(唐)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54、《冬至酬刘使君》(唐)殷尧藩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

  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

  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

  55、《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唐)李郢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脁新裁锦绣成。

  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

  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56、《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唐)李郢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

  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

  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

  崖崩苇岸纵横散,篙蹙兰舟片段随。

  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57、《冬至日奉和御制》(唐)徐铉

  吹律政知宽,迎长物倍安。

  初阳殊胜腊,积雪更添寒。

  庭实罗千品,珍符荐百般。

  群臣同偶圣,不叹夜漫漫。

  58、《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唐)邱为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

  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

  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

  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

  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

  59、《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唐)姚合

  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60、《冬至后招于秀才》(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61、《冬至酬刘使君》(唐)殷尧藩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

  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

  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

  62、《冬至夜作》(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63、《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64、《冬至·岁月难禁节物催》(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65、《冬至·老遇阳生海上村》(宋)陆游

  老遇阳生海上村,川云漠漠雨昏昏。

  邻家祭彻初分胙,贺客泥深不到门。

  万卷纵横忘岁月,百年行止村乾坤。

  明朝晴霁犹堪出,南陌东阡共一樽。

  15、《毗陵郡斋冬至晴寒》(宋)杨万里

  竹屋消残半瓦霜,水河冻裂一渔航。

  不须宫线量曦影,化日今年特地长。

  66、《冬至霜晴》(宋)杨万里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67、《冬至称贺紫辰殿及德寿宫》(宋)杨万里

  宫烛奔忙下玉除,晨曦拂掠丽储胥。

  东西班动云开合,警跸声来电卷舒。

  隆准衣裳红一点,御香烟雾碧千庐。

  勋华二圣天齐寿,亚岁年年贺帝居。

  68、《冬至称贺皇太子平阳郡王》(宋)杨万里

  长乐锺声搅梦惊,建章星影照人行。

  千官灯语听残点,一夜霜寒在五更。

  金钥王秖开北阙,银鞍系控谒东明。

  青宫朱邸环天极,五色祥云覆帝城。

  69、《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70、《冬至日赠安节》(宋)苏轼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

  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

  十年阅凋谢,白发催衰疾。

  瞻前惟兄三,顾后子由一。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

  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

  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

  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冬至的古诗】相关文章:

冬至古诗12-22

关于冬至的古诗01-14

描写冬至的古诗04-25

冬至诗句古诗12-23

关于冬至古诗12-23

描写冬至的古诗01-29

有关冬至的古诗12-22

关于冬至的古诗12-21

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12-15

关于冬至的优美古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