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安的诗歌理论
诗歌的结构要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是内在结构。不管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歌,其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在的结构——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一般情况下,是实写,即新出诗文的开始。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下一步。比如
“不知多少个岁月
我周身的血管里
都流淌着冰冷的血
鲜花不香
太阳不暖
荒芜的心田
一片坚冰冻结的世界”
大家看这个开头,实实在在写出了自己的现状。诗人用渲染的方法,极力渲染此时自己的痛苦,为下文要引出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就是“承”。承就是承接第一步骤来写。有了第一步,就好写第二步了。第二步也要考虑为第三步打基础的问题。
比如(接上面诗歌的开头)
“从远方,你寄来一封信
寄来了一团燃烧的火
熊熊的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
从心底,你寄来了一张照片
寄来了一个绿色永恒的'季节”
这一节诗就是有了第一节的引发才有的内容。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诗人为什么极力渲染自己的苦闷?就是要新出“你”对我的爱。那么,你给我的爱又会有怎样的下文呢?这就到了第三步“转”。转这一步一定要写出出乎意料的内容,才能把第二节里表达的内容的意义表现出来,才能使诗歌的内容深入一步,更有宽度和广度。
(接上面)“春姑娘在笑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于是,我站起来
冲进天真的风筝群
戴上您为我编织的皇冠
我愿永远站在你身边
和你一道
拍完属于我们俩的相册”
这一节是转的内容,第一节说自己的悲观无望,第二节是你的关爱及时来到,第三节写了你的爱给我带来的变化,这一段表达的是对方的爱的巨大力量,这样写就突出了自己对他的感激感恩之情,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赞美爱情的力量。由于第一节的渲染,使得爱情的力量更加无与伦比。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合”。“合”这一步不好写,它一般是用议论的方式,点题,或者升华主题,要把相关意义升华到最高处,让诗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加深读者的印象。
(接上)“我知道,爱的世界里
永远不会有严冬的季节
有爱的空间多么妩媚啊
因为有了你
因为有了我”
这个结尾的“合”做的很好,既点明了主题,也升华了主题,既呼应了开头,又从广义上对爱情的力量做了总结。只是警句格言不够精彩。大家可以在这里写出一两句惊人的句子,让读者爱不释手,让读者受到启发,让读者永远记住你的诗。
二是诗歌外在的结构。外在的结构就是表现形式。
1,从书写形式看,有分节和不分节两种。诗歌以外的文学样式,另起一段时,叫做段,诗歌另起空行时叫节。有的诗歌一节到底,不分小节。
例如,“过得去过不去
时间都不会停留
想得开想不开
日子都要过
岁月蹉跎
大地上花开花落”
有的诗歌几句为一节,一般四句一节的居多。也有两句一节或者三句或者更多句一节的。比如
“天好蓝
心也无限
驾着知识的风帆飘荡在今天
山好远
心地放宽
顺着理想的小溪奔流在明天
光好亮
心也温暖
随着成功的光芒射向永远”
2,从结构设计上看,还分几种:重章叠句式,就是几节诗句格式一模一样,连字数都一样多。这种格式来源于《诗经》,诗经中的诗句都是用这样的格式。现在的新诗有所改进,几节格式大致相同,字数大致一样多。比如,
“《灯》
是妈妈的眼睛
是老师的眼睛
是祖国的眼睛”
三句诗格式完全一样,只是按着逐层深入的关系,换了三个词而已。这种形式会使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之美,有韵律之感。
还有分了几节,但是,几节格式不一样,就是按着起承转合写下去。这样的诗歌会更好写一些,因为它更有自由性,可以按着感情的变化,去尽情抒发感情。比如:
《盼望》
寻觅的脚步走遍天涯
没有一个家
相逢的浮萍聚满荷塘
没有一个根
这屈辱的历史谁能抚平
这创伤的裂谷谁能缝合
千言万语诉不尽相思苦
望眼欲穿道不竭企盼情。
诗歌既有固定的格式,又没有固定的格式。现在,全球都在飞奔向前,一切都在变化,诗歌的表达形式也不例外。我们提倡有更多的格式诞生,如果每个人都人云亦云,拘泥于传统形式,那么就会拖诗歌发展的后腿。大家在构思诗歌时,尽可能去考虑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浅谈平安的诗歌理论】相关文章:
浅谈诗歌精选06-12
浅谈诗歌06-20
浅谈诗歌精选12-13
浅谈的诗歌07-19
诗歌翻译理论精选06-12
白居易诗歌理论11-06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11-06
浅谈诗歌赏析06-19
浅谈诗歌的发展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