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实施方案合集5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保障党员权利,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改进和提高基层党委的领导水平和议事决策水平,现就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和等有关党内法规为依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规范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扩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群众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使党委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工作原则
依法依纪原则。遵循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党内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依法依规贯穿于党务公开的全过程,实现党务公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真实公正原则。尊重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面向基层,面向党员,面向群众,做到内容真实可信,结果公正公平。
注重实效原则。要坚持求真务实,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最大限度地公开党内事务,又要维护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
积极稳妥原则。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既要积极推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又要做到因地制宜、规范操作、有序推进。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认真总结,不断提高。
三、公开内容
凡属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属党员群众关注的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都按照有关规定在适当范围以适当形式予以公开。
主要有六大类:
1.党组织的决策、决定、决议等。主要指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情况。
2.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情况。主要指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职责,中心组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落实情况,作风建设情况。
3.干部人事工作主要情况。主要包括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奖惩等情况。
4.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主要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分工及工作措施。
5.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主要指党组织选举情况,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党员发展公示、后备干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
6.根据实际情况或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党内其它事项。如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计划及进展落实情况,困难党员补助情况,捐资救灾情况等。
四、公开形式和方法
公开形式
注重公开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只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进行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要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有关会议、情况通报、文件等形式公开。
2、设置党务公开意见箱和专线电话公开。
3、在党务公开网站公开。
4、设置党务公开及其他公开专栏。
公开方法
公开的方法应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具体分为以下四种:
1、长期公开:主要指党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办事机构等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的内容 。
2、定期公开:主要指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原则上每季度公开一次。
3、分期公开:主要指动态性、阶段性的工作,应根据进展情况分期逐段公开。跨年度的工作除按阶段公开外,还应在工作结束时进行总结性公开。
4、即时公开:主要指临时性工作,如党员培养对象的确定等内容,应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公开。
五、党务公开程序
制定公开目录。明确应当公开的内容及其公开的形式和时限,并报上级党组织或区委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工作走向规范后制定公开目录,细化公开内容,依照公开目录有计划地公开。
确定公开内容。按照公开方案和公开目录的规定,收集、整理公开事项的有关资料,并经本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
实施公开。按照方案规定的形式和时限,对公开目录确定的内容予以公开。
收集和处理意见。通过设立意见箱、电话受理等形式,收集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整理。
立卷和归档。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公开的有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并妥善保存。
六、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步骤
安排部署阶段。研究制定全办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及时召开全办党务公开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党务公开工作。
组织实施阶段。
1、后石店行政村和邵寨行政村是我办党务公开试点行政村,推荐为全区示范点创建单位,后石店行政村党支部和邵寨行政村党支部要结合本行政村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后石店行政村和邵寨行政村要积极开展党组织党务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按照区委规定的示范点“八有”标准,结合单位特点,积极组织实施示范点党务公开工作。
3、做好检查验收准备工作。年底迎接区党务公开领导组对示范点创建工作的组织验收。
总结完善阶段。对办事处党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专题报告。
七、保障机制
监督约束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党务公开监督员制度、实名举报反馈制度和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做到真正公开、及时公开。
信息收集处理与反馈机制。各基层党组织在党务公开中,要特别注意畅通信息渠道,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分类梳理,提出拟办意见,报党组织负责人审签后按轻重缓急进行办理,结果要及时向群众反馈。
绩效评估机制。每年要通过专项问卷调查、座谈会、公开评议、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了解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大范围地组织党员、群众公开评价党务公开的实效,科学确定对党务公开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同时,强化吸收采纳转化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的考评力度,把成果应用与转化率等作为衡量党务公开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
督促检查机制。采取定期检查和对重要公开事项及时检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检查公开的形式是否注重实效,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有序,公开的时限是否及时到位,对公开的反馈是否及时进行了处理。党务公开的督促检查,由办事处纪委具体负责。
八、组织领导
为加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实行“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监督,部门通力协作,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办事处党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办事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任副组长,组织、纪检、宣传、综治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办事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事处纪委。
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公开工作的副职是直接责任人。办事处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全办党务公开工作;基层党组织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所辖党组织党务公开的领导和指导。
强化监督检查。办事处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定期督办的形式,对示范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逐项督查,主要督查具体实施方案、配套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党务公开的载体平台建设情况,达到软件做实,实事做硬,硬件做好的工作实效。
实施方案 篇2
为进一步提高街道管理和服务社区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街道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区委创建学习型机关会议和方案的要求,街道积极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在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学习理念、健全学习机制、培育学习氛围上下功夫,在前期的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提前谋划。
开完区里的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动员会以后,街道党委立刻行动召开街道的动员会,成立了街道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领导小组,任组长,同时按照区委创建学习型机关方案的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街道创建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街道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学习型机关对“和谐街道”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机关干部的学习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班子人员配合抓,机关党支部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街道班子特别注重学习理念的提升,坚持把学习摆到重要位置,与业务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要求机关党员干部要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参加各类学习,带头参加实践活动,发挥表率和示范引领作用。在开展工作中我们重点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示范引领。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在自觉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分管工作,带头为机关干部、社区干部上党课;党政主要领导坚持在每周五政治学习课上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热点作中心发言,班子其他领导轮流主持学习课程,结合分管工作做重点阐述,对促进干部加强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为更好的开展学习型机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营造学习氛围,健全完善学习机制
(一)是严格学习计划。街道党委领导班子确立全街学习计划,确保班子成员学习在前、领会在前、示范在前。机关党支部定期制定干部学习计划,确定学习重点,向大家提供学习材料;各科室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组织好本科室业务知识的学习;每位机关干部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使每个部门和每个党员干部学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
(二)是建立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将集中学、分散学和自学三者有机结合。街道首先将每周五下午确定为机关集中学习时间,通过采取授课学习、互相交流、观摩电教片、汇报工作等形式,集中学习政治理论、方针政策、上级文件及机关日常工作注意事项;并根据街道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丰富学习内容。许多同志课后都感慨地说:“学和不学大不一样,思想通了,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分散学习以科室业务知识为主,各科室通过确立学习计划、要点,学习交流本科室工作。街道还实行了科室培训新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的带教制,帮助新机关干部、社区干部更快进入角色。个人自学以干部每天读书学习半小时为重点,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八小时以外”的学习,这样就保证了机关干部每周不少于7小时。
街道还利用信息化优势,通过“街道和谐博客”营造学习氛围。建立机关干部《学习园地》,每个干部定期将自己的学习书籍、学习体会和调研文章发布在学习园地上,起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自开展学习活动以来,街道干部在《学习园地》上共发表各类学习体会20余篇。使学习成为机关一种经常性、制度性、自觉性的行为。
二、整合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
一是多载体丰富学习形式。街道党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街道准备邀请区里领导、基层老党员等专家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雷锋的生平事迹”进行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为机关干部、社区干部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条件,不仅拓展了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更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街道党委领导班子根据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的不同兴趣爱好,适时组织各种活动和比赛,使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有张有弛,生动活泼。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在学习型团队中持续学习,快乐工作,热情参与,创造了内部和谐,发挥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树立了新型的柔性管理理念,增添了单位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结合实际,确保学习活动有实效
街道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党委领导班子每人分管一个社区,每周深入社区了解民意、协调矛盾;街道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由科长带领机关干部联系、指导每个社区的各项工作,及时反馈基层信息,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
街道领导班子始终把学习活动与创建服务型、效率型机关相结合。将该项工作视为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街道建设的有效载体。将全街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提高创建学习型机关效果的同时,更为全街各项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实施方案 篇3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最大限度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在构建基本民生安全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根据我县实际,现就“救急难”工作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主线,通过开展“救急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补短板、托底线,建立“救急难”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即时救助、方便群众的原则;
(二)坚持保基本、托底线的原则;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坚持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
三、建立工作机制
(一)完善县直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以县政府为主导,民政、卫生、财政、教育、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县直相关部门协调机制。负责组织和协调“救急难”工作的执行;乡(镇)一级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村(居)一级应确立一名“救急难”工作信息联络员。
(二)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各乡镇要依托政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等,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救急难”申请的受理、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让群众“求助有门”,并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县级各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救急难”工作的指导、检查、评估、审批、资金发放等工作。
(三)建立“救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一是以村(居)委会为依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各种协会、民办非企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建立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工作网络;二是加强监控,建立“救急难”信息档案,健全信息统计和报送机制。加大主动救助和协调救助力度,及时采取帮扶、疏导和监护干预措施,确保救助时效,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财政、卫生、教育、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以及慈善组织要加快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掌握专项救助和慈善救助开展情况。加快“救急难”信息平台建设,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有效防止“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
四、全面落实各项救助任务
(一)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着力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准确认定低保对象,加强复查复核和动态管理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特困人员供养。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对特困人员要做到应保尽保。
(三)受灾人员救助。加快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建设,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自然灾害发生后,要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同时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四)医疗救助。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以及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个人及家庭,给予医疗救助;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及时、便捷服务。
(五)教育救助。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和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给予适当教育救助,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学习。
(六)住房救助。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经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给予住房救助。
(七)就业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县人社部门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八)临时救助。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对象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五、创新救助方式
根据急难对象的现实需求开展以下两种方式的救助:一是通过实物和现金救助的方式解决急难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就学等方面的困难;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急难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安置帮教等方面的服务。
六、规范工作流程
对因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急难”的群众,在申请相关救助时,应按以下流程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给予救助。
(一)个人申请。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就医等困难的群众应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救助申请,对于因特殊原因个人无法提出申请的,村(居)委会或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信息管理机构可代为申请,提出的书面或口头申请都应真实表述清楚造成“急难”的原因、困难性质和程度。对口头申请,乡(镇)经办人员要详实记录申请人口头申请的内容。
(二)乡(镇)人民政府应在第一时间接受申请对象的申请,并在接到申请之时起的两个工作日内,组织核查人员对申请人反映的情况进行真实性核查,同时完成申报材料的核报工作。
(三)对核查人员提交的申报材料,由乡(镇)负责人进行审核,报相关救助主管部门审批。
(四)落实救助措施。分别按照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人员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生活无着人员救助、转介救助、社会力量救助等方式,落实救助措施。
七、加强资金管理
“救急难”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按照救助项目建立专户,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为体现临时救助即时、高效的特点,救助资金可以采取现金支付和社会化发放的方式。县、乡两级要规范资金管理,完善资金发放程序,救助资金的发放要以社会化发放为主,尽可能减少现金支付方式。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救急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八、加强监督管理
(一)“救急难”工作要做到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办理程序“三公开”,申请原因、核查情况、审批结果、救助金额“四公布”,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乡(镇)政府应将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在救助对象所在的村(居)委会或其居住地公示5天,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救助资金的,发放机关有权悉数追回,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负责“救急难”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违规办理救助的,其责任单位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任人由纪检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州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疆、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工商、质监体制调整,完善县级政府功能,理顺条块关系,充实基层基础,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二)基本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因地制宜的原则,改革完善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功能和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有利于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体制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调整管理体制。将工商、质监管理机构由自治区级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县级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工商、质监部门作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原定机构规格不变,业务上接受上级工商、质监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
(二)整合工作力量。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要求,工商、质监部门及其所属行政机构、事业机构的人员编制,整建制划转,移交县人民政府分级管理。因县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工作力量整合,及工商、质监系统内机构、职责调整,涉及人员编制和职数的,由机构编制部门在上级下达的工商、质监系统人员编制和职数总额内调剂解决。体制调整后,工商、质监部门及其所属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编制,分别纳入县行政、事业编制总额,由机构编制部门管理按机构编制审批权限逐级审批。
(三)保证收入待遇。工商、质监部门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津补贴标准低于我县政府同级人员的,按我县政府同职级人员标准执行;高于我县政府同职级人员的,暂维持现有水平不变。今后,随我县政府同职级人员津补贴的调整,逐步执行相同的标准。
(四)做好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确保工商、质监部门正常履职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支出水平不低于调整前水平。同时,还应对县工商、质监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监管业务经费、专项执法等经费予以支持。
(五)做好国有资产划转。实行分级管理过程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划转工作,按照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21号令)和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财政部第35号令)、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执行。
三、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商、质监体制调整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委编办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主体责任,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保证体制调整平稳运行。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和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编办,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委编办主任兼任。
(二)严肃各项工作纪律。工商、质监体制调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深入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注意维护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要严格执行有关机构编制、人事、财经工作等纪律,切实做好人、财、物的移交接收工作。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统筹做好相关工作。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要迅速理顺工作关系,即行承接地方政府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方面的职责,并及时拟定“三定”规定报机构编制部门审定下发。同时,各相关部门也要以此次体制调整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和技术力量建设,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专题研究解决两个部门的人员配备问题,尽快配齐两个部门执法力量,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切实做到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行顺畅。工商、质监体制调整工作,按照区、州人民政府规定时限完成。管理体制调整半年内,县委编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机构编制评估。
实施方案 篇5
一、简述20xx春学期实施“五步教学法”成效。
20xx年春学期,《实施“五步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二阶段),教师在对“五步教学法”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教学,并在全校推行了“五步教学法”模式进行体验教学,规范上课流程,体会“五步教学法”的应用。
1、在实施中,教师能基本理解“方案”制定的目的和制定的必要性,基本理解“方案”所包含的意义和理念,多数教师基本掌握方案中的“五步教学法”操作要领,有些教师正在尝试,而有些教师已经运用“五步教学法”于实际教学中并收到较好的效果,绝大多数教师比较积极主动也学习和讨论“五步教学法”运用问题,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并在实施中发现了问题,突出实施中的教研作用,教研工作目的已定位于实施方案的实践研究,课改工作走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
2、在实施方案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五步教学法”带来全新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树立了信心,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因为认识到“五步教学法”具有5个大优点:
①易于解读理解;②有形步骤易于实施;③能够充分体现新理念;④环节要求合理、时间安排有弹性;⑤各学科均能普遍通用。
3、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困难,对于课堂改革,20xx春学期是关健的时期,因为要改变一种多年思想观念、改变一种承前沿用的教学思路,改变一种思维模式、改变我们一直习惯的教学模式更是困难,还有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学习模式同样是难以变更的,这就决定了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困难的客观的,承认个现象也是现实的,并对下阶段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20xx秋学期实施“五步教学法”工作计划。
(一) 进一步描述 “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和要求。
要更好实施“五步教学法”,只有深刻理解它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只有理解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和意义及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运用“五步教学法”能力,才能运用“五步教学法” 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步: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大约5分钟)。
1、创设教学情境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组织教学。
2、引出课题,交待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相关内容及要解决哪些的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板书),是为完成教学目标中重点、难点而设立,使学生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使课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加有成效。
要求:
1、出示学习目标用时要短,从而节省下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学习;
2、学习目标要非常明确、具体、可操作、学生摸得着、够得到学生经过努力就能完成,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成败的.关键。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约15分钟)。
这一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要求:
1、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对“复杂问题”要适当开展的“合作“学习,重视“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第三步:小组展示交流(约10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形式是老师围绕教学重点提问检查,学生作答,或让学生自问自答,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效果,感受成功体验,愉悦课堂气氛。
要求:
1、首先关注的是学困生、中等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决不重复,而紧接着让学生回答后面的问题。
3、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只起导演作用,不作过多评价、纠正和解释。
第四步:教师点拨升华(约7分钟)。
这一环节,教师主讲,是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阶段,通过板书小结、精读课本等方式归纳教学任务。重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碰到的问题。
要求:
1、知识内容要有完整性。
2、课堂教学从学生“学习目标”回归到教师“教学目标”。
3、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惜时间,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解惑”,决不让学生留下疑难。
第五步:当堂检测反馈(约8分钟)。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出示相关的题目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起到复习、强化学习目标,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
1、学生要独立完成,限时完成。
2、检测过关题目要预先设计,检测形式可以是做作业,亦可以是做试卷,。
3、检测完毕,及时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4、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安排学生或由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安排统一时间进行辅导讲解。
(二) 20xx秋学期实施“五步教学法”,继续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加强学习体会“五步教学法”方案中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理解“五步教学法”体现的教学理念,明确掌握“五步教学法”教学流程。
2、重点思考研究学生方面的问题(知识基础、兴趣、注意力、学习能力等),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如适当调整教材,准确制定学生课堂“学习目标”。
3、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交流,在备课时关注教学目标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研究何。在听课中提高对“五步教学法”的理解。
4、细致地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模式,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同时研究课堂鼓励性评价功能,使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
5、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关注“五步教学法”备课的要求,明确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技巧和应变能力。
6、领导要真正起到“改革引领”的作用。对课程改革有推动和鼓励作用。
(三) 20xx秋学期实施“五步教学法”,要完成的课改创新任务。
1、完善实施“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教案。
本学期,要求上新课的教案一律符合“五步教学法”教案内容。教案应包含五个步骤:
①教学引入(复习、情境设置、知识起点内容、学习目标或具体学习任务--这一环节做得较好)。
②学生自学过程(有难点和重点提示等指导性内容)。
③小组展示交流过程(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可能达到的学习目标有哪些,重点和难点的解释过程)。
④老师点拨过程(要有点拨内容完整的讲课内容,知识要完整性--板书内容)。
⑤当堂检测反馈体现检测本节教学内容的问题和练习)
2、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影响有效课堂的主要因素分析。
要实行课改,就必须理解新课程目标和体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策略研究,这是顺利进行改革、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和理念基础。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课堂有效性,从而实现新课堂目标,全面质量。因此,什么样的教学课堂才是有效性?影响有效课堂的因素有哪些?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控制这些因素,才能使 “五步教学法” 的实施更加有效性,使“五步教学法”教学课堂更加合理,体现新课程理念产。请关注、研究如下相关因素,并形成研究性论文。简述存在的一些因素:
1、学生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定势、学习基础、学习感情、兴趣方向、沟通能力、理解力、注意力、听力反应速度、学科模式、家庭环境等。
2、教师个性、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个性魅力、号召力、课堂习惯行为、课堂注意面积、巡堂路线、观察视角、语言状态、教学表情、教学兴趣、板书质量、语言速度。
3、影响有效课堂的因素: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4、教学条件、教学气氛、教学时间、教学管理、教学目标。
(四) 20xx秋学期“五步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
第三阶段(20xx年9-11月)全面实施、初步检查评估验收。
在上学期尝试和示范阶段基础上,全校每教师在对“五步教学法”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抓住实质,掌握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铺开。每人自选一节最成功的课,分期分批地进行课例展示。由教研组长具体进行专业方面的点评,课改领导小组进行指导性点评。最后由学校组织验收评委,对每一位教师的上课流程、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评估验收;对教研组教研成绩进行评估验收。
具体措施:
1、学校领导深入课堂进行调查、评估、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教师要给予严肃的批评,并限期整改、提高。(9月)
2、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进行反馈,对出现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10月)
3、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中,调查研究教法和学法的效果(11月)。
第四阶段(20xx年12月)开展优质课比赛,总结提高阶段。
各教研组选拔具有代表性的两名教师参加全校“五步教学法”模式优质课比赛;同时开展总结课改成败研讨,提倡教师作好教学反思,要求写出自己的心得,体现自己的收获和在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由学校收集,集体研究,使课改工作不断完善。
1、总结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实施案,并形成第一次指导性论文。
2、收集材料:
①论文:相关“影响有效课堂的因素”研究性论文(11月底)
②“五步教学法”案例:优质课教学案例、研究性教学案例(12月)。
③课改心得:实施“五步教学法”教学心得(20xx年1月)。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总结,对展示课例、教学案例、研究论文、组织形式等效果优秀进行表彰。
雒容二中
20xx年8月25日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工会实施方案04-30
年会的实施方案11-16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07-22
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实施方案03-01
班会策划的实施方案11-30
教育培训实施方案03-19
【精选】实施方案3篇05-03
学生军训实施方案04-29
安全生产实施方案04-30
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