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时间:2024-11-18 13:09:31 志华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学习,明确学生课外读物管理要求。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办法》所称的`学生课外读物为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二)加强排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教务处、总务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三)规范管理,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学校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不在校内组织签名销售课外读物活动。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学生课外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12种情形”不宜读物,对家长做好指导工作,严防不良读物毒害学生。

  (四)丰富活动,致力建设书香校园。各班制订阅读计划,明确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读好书。制定阅读计划,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开展午间阅读,上好诵读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促进书香班级建设,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优秀班集体的主要内容之一。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2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学校内形成读书热潮。通过读书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风尚,推进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美好校园建设。

  二、组织机构

  成立“课外读物进校园”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校长顾江英

  副组长:副校长左银智

  组员: 全体语文教师、图书管理员

  三、活动主题精

  课外阅读伴我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月,活动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9月,为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制定方案,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平台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为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按照方案认真落实,开展各类的读书活动,做好资料的`收整。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为总结阶段。

  主要任务:对本次活动的进行总结和反思,好的经验在全校交流推广。

  五、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

  1.精读一本好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进行有效推荐,建议六七年级阅读散文和中短篇小说,中高年级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

  2.上好一堂阅读课。 教师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帮助打开学生阅读之门。

  3.撰写一批阅读心得。师生阅读之后,应写一些阅读心得,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实际来写,杜绝抄袭。学校在学期结束前要对师生的阅读心得进行评比。

  4.开好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学生想读书的欲望。

  5.出好一次手抄报。在引导学生阅读所推荐的书籍之后,就阅读的书籍进行阅读手抄报评比。

  6.办好一期黑板报。要以班级为单位,办好一期以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7.举办一次主题书画作品展。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一次主题书画作品竞赛,并将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展览。

  8.评选读书小能手。对学生中的阅读积极分子要进行一次表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组织开展“我为父母借一本书”活动。依托学校图书室(馆)、廊下镇图书馆、金山图书馆网,搭建中小学生假期阅读实践平台,开展“我为父母借一本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家校共读,培养家长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三)组织开展“我最爱的一本书”征文比赛。在9月开学初,组织开展“我最爱的一本书”征文比赛。

  (四)组织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每个年级评选3-5人。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注重组织协调。高度重视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读书活动,把组织开展阅读活动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来抓。结合本校农村学生家庭阅读不够浓厚,家中缺少书籍,开放学校图书馆,提供学生课外读物阅读的保障制度。

  (二)加强宣传,发挥舆论作用。积极做好活动宣传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集会、板报等,积极做好校内宣传活动,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坚持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活动氛围,以班主任为中心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并安排语言文字专员做好活动图片、文件、信息等资料的整理工作。

  (三)加强管理,确保活动效果。围绕活动主题,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努力营造书香氛围,借机形成学校特色。

  (四)梳理课外读物来源,规范进校园渠道

  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并报区教育局德育处(教材管理处)备案。

  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对各级各类需要在校园内使用课外读物的活动都要审核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

  3.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由教师所在组室负责人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

  4.探索建立学生读物自治管理制度。学校应将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要求纳入校纪校规以及年级和班级公约等制度规范,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探索建立学生自带读物进校园自治管理制度。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有关要求,让课外阅读活动起到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推动读书活动持续扎实地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我校“课外读物”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措施

  1.成立“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代表三名、图书管理员、家委两名组成。

  2.课外读物进校园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3.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基本标准。

  (1)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4.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审核机制。

  (1)推荐给学生的'书单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校外宣传、捐赠等图书,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3)学校印发的校本教材、资料等,必须由校级领导、教务处审核通过。

  5.加强课外读物管理。

  (1)定期清理。主要由图书管理顾问、语文教师、行政团队组成,一个学期两次,根据图书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对图书馆、班级图书角进行清理。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内容,多途径对课外读物进行管理,确保不让学生接触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人物,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存在违反宗教政策内容、存在低俗媚俗庸俗、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书籍。

  (2)每学年推荐一次课外读物,推荐的流程是初选、评议、确认、备案。初选由年级组任课教师提出初选目录;评议由教研组负责审读,重点根据原则和标准审议适宜性,提出审议意见;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审核委员会”负责把关,统筹数量,确认结果,并报送学校行政会备案。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四、落实时间

  1.落实统一指导的时间。

  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校本指导课。教师要做好指导阅读的备课、上课、阅读效果检查等工作。要运用指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按时完成适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书作业。

  2.落实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学生在上、下午到校至上课时间为自由读书时间。期间由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下班进行指导。

  五、创造条件

  挖掘空间,创造阅读条件。我校以图书馆为基本保障的阅读条件下,增设了班级图书角、二楼图书长廊、架空层阅读中心等阅读区域,为学生创设随手可取、随时可读的阅读条件。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的功能。

  六、搭建平台

  1.开展好班级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或方法交流活动。借助智慧阅读管理平台——“知阅学堂”,对班级共读任务质量进行检测。

  2.开展好年级组读书活动。每年级组每月要开展一次读书专题交流活动。

  3.开展好校级读书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读书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阅读展示、交流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营造良好阅读生态。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4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金地小学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区关于“五项管理”工作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全面净化校园育人环境,净化师生思想,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读物。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内容

  (一)对学校现有图书进行排查

  针对办法中“十二条”问题清单,图书管理员工作小组对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进行全面排查。

  (二)对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自带的图书角图书进行排查。

  针对办法中“十二条”问题清单, 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以及学生自带图书进行全面排查。

  (三)问题图书处理办法

  1.学校图书室问题图书进行封存。

  2.班级图书角图书归还给学生并进行教育。

  (四)加强宣传教育

  符合要求的图书

  1.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不符合要求的图书

  1.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2.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4.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5.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6. 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7. 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8. 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9.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10. 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11.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12. 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积极向学生家长定期开展买有益图书,读高尚图书的宣传教育,确保学生避免购买不健康书籍。

  (五)如果本校进行课外读物遴选、审核,应遵循以下程序:

  1.初选: 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评议: 学科组负责审读评议。

  3.确认:领导小组负责确认。

  4.备案: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备案。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5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教导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主任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任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教导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班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6

  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本校就“五项管理”工作认真进行自查,特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贯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着力完善立德树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遵循基本原则

  1、强调系统性、统整性。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中心,从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入手,系统推进教育教学管理。

  2、体现科学性、专业性。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

  3、凸显协同性、操作性。学校齐抓共管,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和重点任务,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协同做好“五项管理”工作。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手机管理

  1、做到统一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家长与学生双方签字确认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携带,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教导处统一保管在指定地点,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并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手机丢失、损坏和泄露学生信息等问题。

  2、正面宣传引导。利用校会、家长会、班会,黑板报、网络、宣传栏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学生手机管理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配合学校落实有关管理要求。加强教职工培训,结合全员导师制,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做好教育教学、家校沟通、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和分享手机管理的好做法。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不当消费等行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3、落实管理措施。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学校拟定《重固小学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对学生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则的行为,要注意批评教育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快乐。

  (二)加强作业常规管理

  1、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本校教学常规《重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重固小学作业管理细则》。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及教师工作要求,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修订学校绩效考核条例,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统筹纳入教研、科研、师训及学校绩效考核范围。围绕作业管理,组织专题校本研修,完善校本作业资源建设。

  2、提高设计质量。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导意见,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建立和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立足学情的校本作业具体要求。关注学情差异,加强单元作业设计,加强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设计,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3、统筹作业总量。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时间完成作业,避免因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4、认真批阅。教师要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赏识”功能,探索增值性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校每学期对作业批改情况开展两次的常规检查。

  (三)落实睡眠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本市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计划,明确作息时间。8:20后开展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重新制订《重固小学作息时间》,将每天30分钟的午休时间排进课表,通过科学利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校园广播播放舒缓音乐等,为学生创设午休条件,营造校园午休氛围。

  2、加强作业管理。每天书面作业时间按照要求严格执行,21:20前应准时就寝。严格落实学生作业、学习不接触电子屏幕。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隔天补交,对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必要时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每月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及时反馈,落实整改措施。

  3、优化课程管理。重新修订学校课程方案,努力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等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睡眠管理实效。结合道法、语文、自然、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结合主题活动、探究性学习,结合党团队活动、睡眠日活动、场馆学习、专题教育、主题讲座等活动,将学生的睡眠教育与学习体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对健康睡眠的深度理解和自我把控。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学习张弛有度。

  (四)加强读物管理

  1、丰富馆藏图书。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充实优秀读物,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入馆教育以及文献信息检索、辨别、利用等课程;结合学校读书节、学科节等,开展有主题的图书馆课程开发活动和读书沙龙分享活动;利用学校文化长廊、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每月开展好(新)书推荐、名师导读等。

  2、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渠道“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把关,学校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3、完善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小学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准入规定,强化图书采购人员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

  (五)加强体质管理

  配齐配足体育专职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学校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课时间,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做好体育意识与体育知识相关测评工作,定期上报学生日常体育学习成绩,按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规范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加强运动风险防范,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伤害应急处理机制。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7

  为切实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有效拓展学生阅读活动,规定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治问题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根据《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推荐程序进行推荐和选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构建书香校园、营造书香家庭,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二、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及各班家委会成员

  三、工作内容

  1、做好排查工作,保证课外读物质量。

  学校负责人及图书管理员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对学校图书馆的书籍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及时清理,不准借阅。各班主任要按照要求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宜读物,要教育学生不得带入学校,不得阅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对读物进行处理。学校及各班级要通过家长信、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办法》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中书籍进行排查,及时清理,禁止学生阅读。

  2、健全管理机制,严把购书质量关。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得向学生推荐、征订课外读物。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外读物领导小组,成立由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为主的读书目录审核推荐小组,按程序做好课外读物的遴选、推荐、审核、购买工作。学校每学年购买图书一次,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下发的《20xx年天津市中小学图书推荐目录》为主,由学校领导小组按照《办法》规定进行选书,再由推荐小组进行审核,最后将推荐目录通过家长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公开,公示期为3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现象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对于社会捐赠等其他渠道进校园的课外读物,也要严格履行以上程序,严把进校关,保证课外读物的质量。

  3、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读书习惯。

  学校做好读书活动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学校将通过校课实施读书工程,认真制定读书计划,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与其他部门组织的读书活动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营造“读书校园”。各班主任要把读书活动纳入班级活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构建“书香家庭”。语文学科教师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小组、推荐小组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工作纪律,切实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加强宣传工作。学校要及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宣传工作,形成合力,保障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领导小组、推荐小组及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认真造成课外读物工作出现问题者,严肃问责。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8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指导思想

  结合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持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1、营造阅读氛围。

  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髙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建立阅读激励机制。

  2、科学推荐读物。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要求推荐或选用课外读物。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或要求学生在指定书店购买。

  3、加强监督管理。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学校要明确校园书店经营管理要求,校园书店要建立进校园读物的审核机制,严格落实相关原则、标准和要求。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中小学校要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一校一策,推进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落地。

  (二)加强家校合作。

  各学校结合实际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大讲堂、家长会、告家长书、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五项管理”制度得到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引导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

  开展“五项管理”工作,牵动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性强。各校要加强对上级政策要求、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的宣传和推广。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加强督导检查。

  “五项管理”工作将作为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重要内容。各校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设立并公开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及时解决“五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县教体局督导室将对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督导,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9

  一、成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

  1、小组组织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中小学各科教研组长和各班主任

  2、小组职责: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安排,负责学校课外读物的推荐、审核和管理工作。

  二、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严格执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做好推荐、购买、管理工作。

  (一)严格推荐程序:

  1、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

  2、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

  3、具体流程:

  (1)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3)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购买程序:进校园课外读物由学校图书馆进行购买,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课外读物管理: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统一由图书馆进行管理。

  三、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接收捐赠。捐赠读物交由图书馆统一管理。

  3、加强各班级自建的图书角的监督管理,班主任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凡进入图书角的课外读物,首先要经过审核。审核由班主任牵头,联系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对本班图书角的课外读物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班级图书角,在班级内开展阅读活动。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图书审查清理,防止问题图书进入校园,营造安全的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会读书、想读书、爱读书。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及家长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1、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藏书,及时发现、清理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各班班主任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3、各班级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规范课外读物推荐机制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具体书目要经学校审核,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美化学校图书室,简化借阅程序,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教室设置读书角,安排专人管理,方便学生的日常阅读,优化阅读环境。打造读书长廊等校园设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开展日有所诵展示、读书小报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活动,拓展阅读的宽度。鼓励学生、家长亲子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六)借助学校课程设置,助推阅读活动的开展

  每天中午,设置15分钟学生自主读书时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社团课程中设置“故事大王”社,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阅读。课后延时服务中,设置阅读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1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结合本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古今中外名篇名著为主要内容,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丰富知识,亲近母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人身修养,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品位。

  二、活动主题

  读一篇(部)名著,塑一身雅气。

  三、主要内容和目标

  营造读书氛围。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各班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开放性读书驿站,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年更新图书。起始年级,实施书架工程。

  四、明确阅读时间

  一天三读:早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综合实践课上读,每次综合实践课都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活动。睡前读,每晚一次的睡前阅读。

  五、开展阅读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各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每位学生有专门的阅读笔记。

  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报圈点批注剪报展。周末、寒暑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六、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通过阅读激发阅读持久兴趣,引发可持续思考,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新增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藏书。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书,完成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时安排集体学习。教师要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教师至少交育人一得与教学一得各一篇,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七、做好负面清单管理

  1、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禁止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责任主体。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图书馆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履职。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2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制度

  1、异质原则

  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科目差异、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2、集体原则

  小组是一个高度凝结整合的集体,小组成员的学习、成长与评价都和小组及小组成员密不可分,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3、建立学习小组的目标

  学习小组要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功、形成更积极的关系和产生更好的心理调节。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小组的编制

  以性别、性格、学科优势互补(与科任教师进行协调)等为依据,从每部分中抽取一人组成一个组,每组46人。分组后各小组均要有自己富有特色的组名和小组奋斗格言。

  二、学习小组的规范

  (一)组长职责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应在班主任和班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的学习和进行小组常规管理。

  1、组长带头遵守执行小组内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小组、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2、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至少组织检查督促组员学习完成情况,落实课外或课内预习,学习交流讨论,各科课外作业并负责记录。

  3、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如探究活动、展示活动等,组长应对组员进行分工,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应注意让组员轮流完成查资料、画图、板书、讲解、质疑等各项任务,是每个组员得到锻炼。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快速、有序开展。

  5、小组长遵照小组合作制度对组员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按时反馈给班主任和组员。

  (二)合作学习要求

  各小组长应本着对每个组员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本组组员进行评价。坚决杜绝碍面子、讲人情的现象发生。

  1、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学习是做到分工有协作。

  2、遵守课堂纪律。

  3、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自主性。

  4、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

  5、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在讨论中,成绩最好的主持讨论,成绩中等的做记录,成绩下等的发言,再由成绩好的补充;如果题目内容多,组长要分配所有组员均有发言机会;平常还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划分成理科组和文科讨论组。

  6、交流一定是在组员各自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受益。

  (三)小组评价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 1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

  2、扣分惩罚机制:

  ①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②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③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3、评价结果

  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下周归0,重新计算。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0,重新计算。

  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3

  针对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方案,旨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确保学生接触到高质量、适宜的读物,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

  一、方案背景与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读物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市场上读物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读物甚至存在不良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制定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旨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

  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

  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

  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

  适度性:严格把关、控制数量,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三、主要措施

  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

  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本校所有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

  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制度,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读物内容健康、适宜学生阅读。

  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校本课程不编写出版教材。

  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和选用流程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也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推荐次数。

  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进行推荐。

  对选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加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学校图书馆(幼儿阅读室)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提升馆藏图书品质。

  定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和图书馆利用教育,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开发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图书馆课程。

  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确保捐赠读物质量符合学校要求。

  探索建立学生读物自治管理制度

  学校应将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要求纳入校纪校规以及年级和班级公约等制度规范。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探索建立学生自带读物进校园自治管理制度。

  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

  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充分做好预案,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纳入督导范围,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外读物的作用和价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实施步骤

  制定方案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组织培训

  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等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课外读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实施推进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逐步推进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

  定期对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总结评估

  对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12-03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精选8篇03-28

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12-03

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12-07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05-12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05-12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合8篇)03-28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合8篇03-28

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07-03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集锦13篇)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学习,明确学生课外读物管理要求。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办法》所称的`学生课外读物为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二)加强排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教务处、总务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三)规范管理,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学校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不在校内组织签名销售课外读物活动。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学生课外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12种情形”不宜读物,对家长做好指导工作,严防不良读物毒害学生。

  (四)丰富活动,致力建设书香校园。各班制订阅读计划,明确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读好书。制定阅读计划,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开展午间阅读,上好诵读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促进书香班级建设,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优秀班集体的主要内容之一。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2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学校内形成读书热潮。通过读书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风尚,推进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美好校园建设。

  二、组织机构

  成立“课外读物进校园”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校长顾江英

  副组长:副校长左银智

  组员: 全体语文教师、图书管理员

  三、活动主题精

  课外阅读伴我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月,活动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9月,为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制定方案,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平台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为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按照方案认真落实,开展各类的读书活动,做好资料的`收整。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为总结阶段。

  主要任务:对本次活动的进行总结和反思,好的经验在全校交流推广。

  五、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

  1.精读一本好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进行有效推荐,建议六七年级阅读散文和中短篇小说,中高年级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

  2.上好一堂阅读课。 教师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帮助打开学生阅读之门。

  3.撰写一批阅读心得。师生阅读之后,应写一些阅读心得,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实际来写,杜绝抄袭。学校在学期结束前要对师生的阅读心得进行评比。

  4.开好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学生想读书的欲望。

  5.出好一次手抄报。在引导学生阅读所推荐的书籍之后,就阅读的书籍进行阅读手抄报评比。

  6.办好一期黑板报。要以班级为单位,办好一期以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7.举办一次主题书画作品展。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一次主题书画作品竞赛,并将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展览。

  8.评选读书小能手。对学生中的阅读积极分子要进行一次表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组织开展“我为父母借一本书”活动。依托学校图书室(馆)、廊下镇图书馆、金山图书馆网,搭建中小学生假期阅读实践平台,开展“我为父母借一本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家校共读,培养家长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三)组织开展“我最爱的一本书”征文比赛。在9月开学初,组织开展“我最爱的一本书”征文比赛。

  (四)组织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每个年级评选3-5人。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注重组织协调。高度重视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读书活动,把组织开展阅读活动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来抓。结合本校农村学生家庭阅读不够浓厚,家中缺少书籍,开放学校图书馆,提供学生课外读物阅读的保障制度。

  (二)加强宣传,发挥舆论作用。积极做好活动宣传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集会、板报等,积极做好校内宣传活动,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坚持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活动氛围,以班主任为中心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并安排语言文字专员做好活动图片、文件、信息等资料的整理工作。

  (三)加强管理,确保活动效果。围绕活动主题,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努力营造书香氛围,借机形成学校特色。

  (四)梳理课外读物来源,规范进校园渠道

  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并报区教育局德育处(教材管理处)备案。

  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对各级各类需要在校园内使用课外读物的活动都要审核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

  3.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由教师所在组室负责人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

  4.探索建立学生读物自治管理制度。学校应将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要求纳入校纪校规以及年级和班级公约等制度规范,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探索建立学生自带读物进校园自治管理制度。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有关要求,让课外阅读活动起到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推动读书活动持续扎实地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我校“课外读物”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措施

  1.成立“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代表三名、图书管理员、家委两名组成。

  2.课外读物进校园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3.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基本标准。

  (1)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4.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审核机制。

  (1)推荐给学生的'书单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校外宣传、捐赠等图书,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3)学校印发的校本教材、资料等,必须由校级领导、教务处审核通过。

  5.加强课外读物管理。

  (1)定期清理。主要由图书管理顾问、语文教师、行政团队组成,一个学期两次,根据图书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对图书馆、班级图书角进行清理。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内容,多途径对课外读物进行管理,确保不让学生接触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人物,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存在违反宗教政策内容、存在低俗媚俗庸俗、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书籍。

  (2)每学年推荐一次课外读物,推荐的流程是初选、评议、确认、备案。初选由年级组任课教师提出初选目录;评议由教研组负责审读,重点根据原则和标准审议适宜性,提出审议意见;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审核委员会”负责把关,统筹数量,确认结果,并报送学校行政会备案。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四、落实时间

  1.落实统一指导的时间。

  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校本指导课。教师要做好指导阅读的备课、上课、阅读效果检查等工作。要运用指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按时完成适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书作业。

  2.落实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学生在上、下午到校至上课时间为自由读书时间。期间由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下班进行指导。

  五、创造条件

  挖掘空间,创造阅读条件。我校以图书馆为基本保障的阅读条件下,增设了班级图书角、二楼图书长廊、架空层阅读中心等阅读区域,为学生创设随手可取、随时可读的阅读条件。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的功能。

  六、搭建平台

  1.开展好班级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或方法交流活动。借助智慧阅读管理平台——“知阅学堂”,对班级共读任务质量进行检测。

  2.开展好年级组读书活动。每年级组每月要开展一次读书专题交流活动。

  3.开展好校级读书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读书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阅读展示、交流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营造良好阅读生态。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4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金地小学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区关于“五项管理”工作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全面净化校园育人环境,净化师生思想,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读物。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内容

  (一)对学校现有图书进行排查

  针对办法中“十二条”问题清单,图书管理员工作小组对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进行全面排查。

  (二)对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自带的图书角图书进行排查。

  针对办法中“十二条”问题清单, 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以及学生自带图书进行全面排查。

  (三)问题图书处理办法

  1.学校图书室问题图书进行封存。

  2.班级图书角图书归还给学生并进行教育。

  (四)加强宣传教育

  符合要求的图书

  1.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不符合要求的图书

  1.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2.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4.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5.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6. 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7. 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8. 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9.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10. 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11.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12. 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积极向学生家长定期开展买有益图书,读高尚图书的宣传教育,确保学生避免购买不健康书籍。

  (五)如果本校进行课外读物遴选、审核,应遵循以下程序:

  1.初选: 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评议: 学科组负责审读评议。

  3.确认:领导小组负责确认。

  4.备案: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备案。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5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教导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主任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任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教导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班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6

  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本校就“五项管理”工作认真进行自查,特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贯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着力完善立德树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遵循基本原则

  1、强调系统性、统整性。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中心,从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入手,系统推进教育教学管理。

  2、体现科学性、专业性。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

  3、凸显协同性、操作性。学校齐抓共管,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和重点任务,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协同做好“五项管理”工作。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手机管理

  1、做到统一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家长与学生双方签字确认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携带,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教导处统一保管在指定地点,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并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手机丢失、损坏和泄露学生信息等问题。

  2、正面宣传引导。利用校会、家长会、班会,黑板报、网络、宣传栏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学生手机管理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配合学校落实有关管理要求。加强教职工培训,结合全员导师制,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做好教育教学、家校沟通、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和分享手机管理的好做法。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不当消费等行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3、落实管理措施。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学校拟定《重固小学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对学生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则的行为,要注意批评教育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快乐。

  (二)加强作业常规管理

  1、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本校教学常规《重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重固小学作业管理细则》。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及教师工作要求,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修订学校绩效考核条例,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统筹纳入教研、科研、师训及学校绩效考核范围。围绕作业管理,组织专题校本研修,完善校本作业资源建设。

  2、提高设计质量。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导意见,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建立和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立足学情的校本作业具体要求。关注学情差异,加强单元作业设计,加强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设计,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3、统筹作业总量。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时间完成作业,避免因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4、认真批阅。教师要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赏识”功能,探索增值性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校每学期对作业批改情况开展两次的常规检查。

  (三)落实睡眠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本市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计划,明确作息时间。8:20后开展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重新制订《重固小学作息时间》,将每天30分钟的午休时间排进课表,通过科学利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校园广播播放舒缓音乐等,为学生创设午休条件,营造校园午休氛围。

  2、加强作业管理。每天书面作业时间按照要求严格执行,21:20前应准时就寝。严格落实学生作业、学习不接触电子屏幕。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隔天补交,对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必要时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每月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及时反馈,落实整改措施。

  3、优化课程管理。重新修订学校课程方案,努力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等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睡眠管理实效。结合道法、语文、自然、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结合主题活动、探究性学习,结合党团队活动、睡眠日活动、场馆学习、专题教育、主题讲座等活动,将学生的睡眠教育与学习体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对健康睡眠的深度理解和自我把控。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学习张弛有度。

  (四)加强读物管理

  1、丰富馆藏图书。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充实优秀读物,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入馆教育以及文献信息检索、辨别、利用等课程;结合学校读书节、学科节等,开展有主题的图书馆课程开发活动和读书沙龙分享活动;利用学校文化长廊、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每月开展好(新)书推荐、名师导读等。

  2、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渠道“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把关,学校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3、完善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小学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准入规定,强化图书采购人员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

  (五)加强体质管理

  配齐配足体育专职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学校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课时间,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做好体育意识与体育知识相关测评工作,定期上报学生日常体育学习成绩,按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规范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加强运动风险防范,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伤害应急处理机制。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7

  为切实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有效拓展学生阅读活动,规定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治问题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根据《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推荐程序进行推荐和选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构建书香校园、营造书香家庭,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二、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及各班家委会成员

  三、工作内容

  1、做好排查工作,保证课外读物质量。

  学校负责人及图书管理员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对学校图书馆的书籍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及时清理,不准借阅。各班主任要按照要求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宜读物,要教育学生不得带入学校,不得阅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对读物进行处理。学校及各班级要通过家长信、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办法》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中书籍进行排查,及时清理,禁止学生阅读。

  2、健全管理机制,严把购书质量关。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得向学生推荐、征订课外读物。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外读物领导小组,成立由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为主的读书目录审核推荐小组,按程序做好课外读物的遴选、推荐、审核、购买工作。学校每学年购买图书一次,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下发的《20xx年天津市中小学图书推荐目录》为主,由学校领导小组按照《办法》规定进行选书,再由推荐小组进行审核,最后将推荐目录通过家长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公开,公示期为3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现象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对于社会捐赠等其他渠道进校园的课外读物,也要严格履行以上程序,严把进校关,保证课外读物的质量。

  3、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读书习惯。

  学校做好读书活动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学校将通过校课实施读书工程,认真制定读书计划,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与其他部门组织的读书活动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营造“读书校园”。各班主任要把读书活动纳入班级活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构建“书香家庭”。语文学科教师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小组、推荐小组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工作纪律,切实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加强宣传工作。学校要及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宣传工作,形成合力,保障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领导小组、推荐小组及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认真造成课外读物工作出现问题者,严肃问责。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8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指导思想

  结合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持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1、营造阅读氛围。

  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髙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建立阅读激励机制。

  2、科学推荐读物。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要求推荐或选用课外读物。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或要求学生在指定书店购买。

  3、加强监督管理。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学校要明确校园书店经营管理要求,校园书店要建立进校园读物的审核机制,严格落实相关原则、标准和要求。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中小学校要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一校一策,推进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落地。

  (二)加强家校合作。

  各学校结合实际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大讲堂、家长会、告家长书、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五项管理”制度得到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引导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

  开展“五项管理”工作,牵动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性强。各校要加强对上级政策要求、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的宣传和推广。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加强督导检查。

  “五项管理”工作将作为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重要内容。各校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设立并公开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及时解决“五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县教体局督导室将对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督导,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9

  一、成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

  1、小组组织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中小学各科教研组长和各班主任

  2、小组职责: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安排,负责学校课外读物的推荐、审核和管理工作。

  二、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严格执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做好推荐、购买、管理工作。

  (一)严格推荐程序:

  1、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

  2、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

  3、具体流程:

  (1)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3)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购买程序:进校园课外读物由学校图书馆进行购买,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课外读物管理: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统一由图书馆进行管理。

  三、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接收捐赠。捐赠读物交由图书馆统一管理。

  3、加强各班级自建的图书角的监督管理,班主任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凡进入图书角的课外读物,首先要经过审核。审核由班主任牵头,联系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对本班图书角的课外读物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班级图书角,在班级内开展阅读活动。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图书审查清理,防止问题图书进入校园,营造安全的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会读书、想读书、爱读书。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及家长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1、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藏书,及时发现、清理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各班班主任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3、各班级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规范课外读物推荐机制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具体书目要经学校审核,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美化学校图书室,简化借阅程序,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教室设置读书角,安排专人管理,方便学生的日常阅读,优化阅读环境。打造读书长廊等校园设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开展日有所诵展示、读书小报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活动,拓展阅读的宽度。鼓励学生、家长亲子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六)借助学校课程设置,助推阅读活动的开展

  每天中午,设置15分钟学生自主读书时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社团课程中设置“故事大王”社,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阅读。课后延时服务中,设置阅读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1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结合本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古今中外名篇名著为主要内容,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丰富知识,亲近母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人身修养,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品位。

  二、活动主题

  读一篇(部)名著,塑一身雅气。

  三、主要内容和目标

  营造读书氛围。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各班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开放性读书驿站,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年更新图书。起始年级,实施书架工程。

  四、明确阅读时间

  一天三读:早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综合实践课上读,每次综合实践课都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活动。睡前读,每晚一次的睡前阅读。

  五、开展阅读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各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每位学生有专门的阅读笔记。

  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报圈点批注剪报展。周末、寒暑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六、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通过阅读激发阅读持久兴趣,引发可持续思考,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新增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藏书。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书,完成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时安排集体学习。教师要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教师至少交育人一得与教学一得各一篇,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七、做好负面清单管理

  1、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禁止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责任主体。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图书馆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履职。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2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制度

  1、异质原则

  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科目差异、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2、集体原则

  小组是一个高度凝结整合的集体,小组成员的学习、成长与评价都和小组及小组成员密不可分,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3、建立学习小组的目标

  学习小组要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功、形成更积极的关系和产生更好的心理调节。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小组的编制

  以性别、性格、学科优势互补(与科任教师进行协调)等为依据,从每部分中抽取一人组成一个组,每组46人。分组后各小组均要有自己富有特色的组名和小组奋斗格言。

  二、学习小组的规范

  (一)组长职责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应在班主任和班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的学习和进行小组常规管理。

  1、组长带头遵守执行小组内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小组、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2、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至少组织检查督促组员学习完成情况,落实课外或课内预习,学习交流讨论,各科课外作业并负责记录。

  3、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如探究活动、展示活动等,组长应对组员进行分工,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应注意让组员轮流完成查资料、画图、板书、讲解、质疑等各项任务,是每个组员得到锻炼。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快速、有序开展。

  5、小组长遵照小组合作制度对组员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按时反馈给班主任和组员。

  (二)合作学习要求

  各小组长应本着对每个组员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本组组员进行评价。坚决杜绝碍面子、讲人情的现象发生。

  1、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学习是做到分工有协作。

  2、遵守课堂纪律。

  3、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自主性。

  4、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

  5、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在讨论中,成绩最好的主持讨论,成绩中等的做记录,成绩下等的发言,再由成绩好的补充;如果题目内容多,组长要分配所有组员均有发言机会;平常还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划分成理科组和文科讨论组。

  6、交流一定是在组员各自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受益。

  (三)小组评价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 1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

  2、扣分惩罚机制:

  ①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②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③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3、评价结果

  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下周归0,重新计算。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0,重新计算。

  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13

  针对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方案,旨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确保学生接触到高质量、适宜的读物,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

  一、方案背景与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读物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市场上读物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读物甚至存在不良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制定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旨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

  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

  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

  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

  适度性:严格把关、控制数量,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三、主要措施

  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

  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本校所有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

  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制度,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读物内容健康、适宜学生阅读。

  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校本课程不编写出版教材。

  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和选用流程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也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推荐次数。

  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进行推荐。

  对选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加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学校图书馆(幼儿阅读室)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提升馆藏图书品质。

  定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和图书馆利用教育,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开发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图书馆课程。

  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确保捐赠读物质量符合学校要求。

  探索建立学生读物自治管理制度

  学校应将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要求纳入校纪校规以及年级和班级公约等制度规范。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探索建立学生自带读物进校园自治管理制度。

  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

  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充分做好预案,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纳入督导范围,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外读物的作用和价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实施步骤

  制定方案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组织培训

  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等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课外读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实施推进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逐步推进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

  定期对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总结评估

  对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