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语文下册的测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烈强hàn()激人奋发;秋,以她的豪爽潇洒、辉煌成熟夺人魂魄;冬,。阅读天地,伶听万lài(),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妩()媚炽()烈强hàn()万lài()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2分)
(3)加点词“盎然”的意思是。“殷”的意思是。(2分)
(4)在文中划线处写出与前文句子句式相同的一句话。(2分)
------------------------------------------------------------------------。
2、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的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7分)
(1),松柏有本性。
(2)海内存知己,。
(3)念天地之悠悠,。
第17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ì( )如 虚wàng( ) 停zhì( ) 私shú( ) 步zhòu( )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⑴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⑵尽信书不如无书。
3.选出不是中心论点的一项( )
A、学者先要会疑。
B、学则须疑。
C、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D、做学问时,我们应有怀疑精神。
4.怀疑精神包括哪三步?
5.怀疑与学问有着怎样的关系?(用书中的原话回答)
6.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怀疑精神吗?结合课文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读选文,回答问题:
⑴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⑵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⑶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⑷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⑸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⑹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⑺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⑻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⑼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是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4)行到水穷处,。
(5)春天到了,到处生机勃勃,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描写春景的上下两句诗。
-----------------------------------,------------------------------------。
(6)你一定很爱你的母亲吧,你能写一句和母爱有关的俗语吗?
--------------------------------------------------------------。
3、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1)《海底两万里》是被人称为的凡尔纳所写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是----------------------------------------------。
(2)歇后语“梁山上的军师——无用(吴用)”,源于文学名著----------------------,这位军师的绰号是-------------------。
4、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又到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班级开展了一次题为“春天的赞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作为总策划人和主持人,请设计:
(1)活动的目的(2分,不少于15字):
(2)活动的开场语(2分,不少于20字):
(3)活动的结束语(2分,不少于20字):
二、阅读理解
(一)《藤野先生》节选(13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牚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着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
6、文中提到了哪几类中国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你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3分)
8、“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得喝采”中“何尝不”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
9、“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什么?你能说出促使“我的意见”变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吗?(3分)
我的理解:“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二)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0.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纵观全文,找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4分)
14.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4分)
(三)欣赏使人美丽(16分)
①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说谎。善良的人会被别人的善举感动,在缺乏善心的人眼里,善就是傻。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②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并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郡最坏的孩子,他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让你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她对这个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③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他在文中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④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⑤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学会欣赏你周围所有的人,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12、从第①段知道欣赏具有双重作用,一是;
二是。(2分)
13、运用下面的格式,依次概括②③段内容。(4分)
欣赏,使他变成;
欣赏,使他变成。
15、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改动后的句子,谈谈原句表达的好处。(3分)
这位小偷心思细密,手法灵巧,风格独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
原句表达的好处:
16、你有欣赏别人或被别人欣赏的经历吗?请简要叙述并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4分)
第五单元测验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部分(45分)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0分)
滑jī() 倔强() xiè()气gōu( )火 祈( )祷粗糙()狂wàng() 不屑( ) zīzī( )不倦气馁( )
二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持之以恒 兴高彩烈 漫不经心 锲而不舍 赫赫英明 不言而喻
根深蒂固 轻而义举 心不在焉 行之有效 一劳永逸 切切私语
错别字
改字
三默写(20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2)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
(4)孔子说赐给孔文子“文”的谥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因此要广泛地向别人学习,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初二语文下册的测试题】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下册测试题06-19
初二语文下册名著阅读测试题06-19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06-19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06-10
初二下册语文测试题06-19
关于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的期中测试题06-19
初二数学下册测试题02-24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06-16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