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1-06-19 13:59:04 试题 我要投稿

历史与社会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历史与社会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

  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

  A.俄罗斯和加拿大B.加拿大和巴西C.俄罗斯和美国D.美国和印度

  2.我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A、哈萨克斯坦B、印度C、俄罗斯D、蒙古

  3.我国的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A.黄海、渤海、东海、南海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东海、黄海、渤海、南海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4.我国拥有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B、云南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5.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区中,互不相邻的是……………………………………………………()

  A、河南、河北B、山东、山西C、广东、广西D、湖南、湖北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据普查结果统计,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回答6-7题:

  6.广东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南京市B.广州市C.合肥市D.福州市

  7.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B.漠河—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8.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高山气候D、季风气候

  9.我国南部的海南岛终年如夏,而北部的黑龙江冬季漫长。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地势因素

  10.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

  1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B、维吾尔族——内蒙古C、藏族——新疆D、回族——宁夏

  13.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云贵高原

  B.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青藏高原

  C.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黄土高原

  D.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内蒙古高原

  14.两支科学考察队要分别考察长江、黄河的水文变化,他们分别沿河而上。你认为他们都要经过的省区应该是…………………………………………………………………………………()

  A.青海、四川B.青海、西藏C.西藏、四川D.西藏、四川

  15.如图所示的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16.我国纬度最高和面积最大的盆地分别是……………………………………………………()

  A.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

  17.我国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纬度大体相当,但西亚是一派沙漠景观,珠江流域却是绿野相连,城市和人口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拔C.季风D.地形

  18.下列表述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①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属温带季风气候②1月均温高于0C,河湖众多是鱼米之乡

  ③喜食米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屋顶坡度较大,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诗句、谚语、民谣中蕴含着许多知识,回答19—22题:

  19.谚语“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中表示出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0.李煜诗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描述了大江大河大多向东流,其原因是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B.山脉纵横交错C.山区面积广大D.地势西高东低

  21.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流入的海是………………………………()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

  22.“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中国民谣里面的西北风和东南风指的都是()

  A.龙卷风B.台风C.飓风D.季风

  23.分布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D、山地和盆地

  右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广州B.上海C.乌鲁木齐D.北京

  25.从右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26.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哪三级…………………………………………………………()

  A.省、县、乡B.省、直辖市、县C.省、县、市D.省、镇、乡

  27.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差异很大,下列现象属于东部地区的是………………………………()

  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B.资源丰富C.气候干旱D.土地肥沃

  28.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加固黄河大堤B.在上游修筑水库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29.秦岭—淮河一线是…………………………………………………………………………()

  A.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D.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30.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2011年入春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旱情严重。

  材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

  (1)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到了尴尬境地,根据材料一分析旱情出现的原因?(2分)

  (2)H(省会城市)是此次旱情中受灾最严重的城市;②是长江的支流;此次旱情中D湖干涸,超过万亩的裸露湖床上长满绿草,宛如一片辽阔的大“草原”。L是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此次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分)

  (3)甲、乙两景观图中,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哪一张?并说明理由。(3分)

  (4)面对不断出现的旱情,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长江?(2分)

  33.“沿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①高原,

  ②山脉

  ③盆地

  ④平原,⑤海。

  (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自西向东呈分布。

  34.根据水分和热量等自然地理因素,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9分)

  (1)读图一:A代表(填省级行政区名称)。B代表(填山脉名称),C代表

  (填河流名称),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2)图二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第幅图(填序号)符合我国南方某地区的气候特征。说说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3)A、D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属我国东部和西部。东西部应各自发挥哪些优势,实现交流与互补?

  28.(1)2011年入春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导致旱情严重。

  (2)武汉,汉江,鄱阳湖,三峡

  (3)甲地势低平,江面(河流)宽阔(答得合理,酌情给分)

  (4)上游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加强水利建设;疏浚河道等

  29.(1)有利条件:①丰富的资源(矿产、能源);②广阔的土地;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④人民群众的努力等

  (2)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东部地区实现交流互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历史与社会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初三 英语第5单元测试题04-06

历史与社会的测试题04-06

5年级下册第6单元作文05-31

6年级下册第5单元作文06-01

小学语文下册单元的测试题11-12

5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02-01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至6单元的测试题09-01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测试题02-17

初一下册英语第5单元课件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