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1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
二.论从史出
4.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两位小队长是谁?
(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答案
一、1.A2.B3.B
二、(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胜、吴广。
(3)会。
(4)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光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
A.项羽 B.诸葛亮
C.刘备 D.曹操
2.在右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军队不习水战
B.北方军队以寡敌众
C.北方军队流行疾疫
D.南方军队战术得当
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
A.曹魏 B.刘蜀 C.孙吴 D.西晋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 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小琉球
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② 诸葛亮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
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
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
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
8.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破釜沉舟 D.风声鹤唳
9.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羯 ④氐 ⑤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10.右图是晋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模型器,他体现了( )。
A.南方稳定的农业经济和生活
B.当时饲养牲畜的方法很特别
C.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D.南方陶瓷业制作水平高超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12.北朝和南朝最后的政权分别是( )。
A.北魏和宋 B.东魏和齐
C.北齐和梁 D.北周和陈
13.我国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著名城市是( )。
A.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14.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由诗歌中描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北魏 B.前秦 C.后赵 D.成汉
15.和右图中人物有关的事件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迁都洛阳 D.淝水之战
1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神灭论》 D.《论衡》
17.下列哪一说法与右图不相符合( )。
A.体现了高超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成就
B.反映了当时盛行佛教
C.为丝绸之路增添新的光彩
D.体现了中外艺术的完美结合
18.《水经注》是一部( )。
A.儒家经典
B.佛教经典
C.水利学著作
D.地理学著作
19.下列人物中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画人物的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献之
20.右图中的人物被称为( )。
A.医圣
B.画圣
C.书圣
D.诗圣
二、辨别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共计14分)
21.成语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曹操 B.诸葛亮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祖逖
( )神机妙算( )闻鸡起舞( )望梅止渴
( )势不两立( )功败垂成( )乐不思蜀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 】三国初期,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⑵【 】杜甫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品质。
⑶【 】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⑷【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
改正:
三、读图识史(6分)
23.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ABC
⑴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
⑵他擅长针炙合外科手术,研制成“麻沸散”,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
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人。( )
四、材料解析(第24题16分,第25题8分,共计2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与曹操有关的两个战役分别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2分)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3分)
⑶结合材料三谈谈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3分)
⑷列举材料一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6分)
序号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①
②
③
25.阅读下面的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⑴魏主是谁?(2分)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⑵“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2分)
⑶“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2分)
五、活动与探究(16分)
26.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请回答:
⑴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2分)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2分)
⑵《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4分)
⑶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2分)
⑷请给两幅历史地图中反映的移民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命名,填入右图的标注中,并在地图上画出移民示意图。(4分)
⑸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D B C A A D B C C A B D D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A C B C D B C
二、辨别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共计14分)
21.B F A C E D
22.⑴×,“三国初期”改为“东汉末年”;
⑵√;
⑶×,“突厥”改为“羯”;
⑷√
三、读图识史(6分)
23.C B A
四、材料解析(第24题16分,第25题8分,共计24分)
24.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分)赤壁之战,孙刘联兵打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分)
⑵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取得政治上的主动;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大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逐渐统一北方。(3分)
⑶曹操统一北方符合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愿望;有利于北方的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与发展。(3分)
⑷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6分)
25.⑴北魏孝文帝。(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2分)
⑵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和礼法。(2分)
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2分)
五、活动与探究(16分)
26.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2分)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2分)
⑵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
⑶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2分)
⑷五族内迁;北民南迁。(2分)示意图略。(2分)
⑸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促进信息传递;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友好交往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 )
A.辽夏之间B.辽宋之间C.宋夏之间D.宋金之间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
A.宋高宗时B.宋真宗时C.宋太宗时D.宋太祖时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金宋和议B.辽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
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廉洁奉公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B.水稻C.粟D.棉花
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
A.广州B.扬州C.泉州D.刘家港
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
A.汉代B.宋代C.唐代D.三国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春节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D.达官贵人的需要
11.蒙古政权建立于( )。
A.1271年B.1206年C.1272年D.1279年
1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回族
1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县制度D.三省六部制
1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A.北宋末年B.元朝中期C.南宋初期D.唐朝末期
17.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
A.江浙B.四川C.海南岛D.中原
18.《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B.司马炎C.司马光D.司马昭
1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诗B.词C.散曲D.小说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郑板桥
二、组合列举题(共计14分)
21..宋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今天的传统节日都有了。据此填写下列节日。(3分)
(1)宋代有的传统节日像元宵节和农历五月、八月的节日:
(2)最受重视的节日被称为:
22.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3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4分)
(1)辽(2)西夏(3)金(4)元
24.小明爱好收藏历史小说,请帮助他标识下列小说故事发生的朝代。(4分)
(1)《杨家将》
(2)《瓦岗军》
(3)《岳飞传》
(4)《东周列国志》
三、材料解析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计27分)
25.阅读以下四幅图回答问题:(15分)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你能一一说出我国创造的这些文明吗?(4分)
(2)你能说出其中哪些是在宋元时期创造的吗?(2分)
(3)你能说出这些发明创造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吗?(6分)
(4)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与科技有关?(3分)
26.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一图二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产生?(4分)
(2)在上图中哪幅反映的是最早的'纸币?(2分)
(3)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6分)
四、活动与探究(19分)
2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根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后期,汉匈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开端最突出的事件是什么?(2分)
(2)说出与唐朝关系密切的五个少数民族,说明唐朝与其中一个民族是如何“和同为一家”的。(8分)
(3)元朝时形成了哪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它们主要信仰什么宗教?(4分)
(4)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少数民族采取了那些政策?(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ADBBCBDBBDD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ABDCCBA
二、组合列举题(14分)
21.(1)端午节中秋节(2分)(2)元旦(1分)
22.(1)苏轼(2)辛弃疾(3)李清照(3分)
23.(1)上京(2)兴庆(3)会宁(4)大都(4分)
24.(1)北宋(2)隋唐(3)南宋(4)东周(或者:春秋战国)(4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计27分)
25.(1)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4分)。
(2)指南针印刷术(2分)。
(3)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3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各地区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分)。
(4)科教兴国战略。(3分)
26.(1)交子。(2分)中国的四川地区。(2分)。
(2)图一。(2分)。
(3)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意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07-31
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参考04-01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自我检测题06-11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09-28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及参考答案07-27
七年级单元二选择题知识巩固附答案09-30
初一上册历史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09-26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一单元试题和答案09-28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