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豆实习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豆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豆实习报告1
1.大豆高产的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土壤水分状况、养分状况及土壤的一些物理性状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子。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水分较谷类作物多。大豆的幼根较柔嫩,含水量大,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才能促进幼根向纵深伸长。植株主根可达1米左右,侧根平行扩展可达米左右。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其纵向和横向扩展生长。
大豆根对土壤中氧气变化很敏感。在缺氧条件下,根生长量明显减少。因此,土壤水分含量适度、耕层深厚、松紧适度,就可提供良好的水分含量和通气条件,会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土壤学中,以土壤紧实度作为土壤耕作层水分、通气的物理性状指标,一般以容重来表示(每立方厘米干土的克数)。大豆的适宜土壤容量为~。壤土对大豆生长最为适宜,粘砂壤土、粘壤土和砂壤土也能正常生长;砂土和粘土,持水力弱或通气差,不利于生长。
2.整地技术
种植大豆可采用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整地技术。
(1)平翻
多在北方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地区应用。通过耕翻,土壤熟化加速,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利用。创造一定深度的疏松耕层,翻埋农肥、残茬、病虫、杂草等,为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创造条件。
翻地时间因前作而不同,有时也因气候条件限制有所变化。麦茬实行伏翻,应在8月翻完,最迟不可超过9月上旬。黑土耕深25~35厘米;黄土、白浆土、轻碱土或土层薄或下层土壤含有害物质翻深不宜超过肥土层。伏翻后,在秋季待土壤充分接纳雨水后耙细耪平。玉米茬、谷子茬和高粱茬进行秋翻。秋翻时间短促,一旦多雨,则无法进行,只能待翌年春翻。秋翻应在结冰前结束,深度可达20~25厘米。秋翻地应在耕后立即耙耪,在次年春播前再次耙平并镇压,防止跑墒。春翻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耕深15厘米为宜。
一般来讲,伏翻好于秋翻,有利土壤积蓄雨水;秋翻好于春翻,防止春播前水分过多丧失。但如果秋翻不适时,水分过多,形成大土块,效果反而不如春翻。
(2)垄作
是东北地区常用的传统耕作方法;耕翻后作垄,能提高地温,加深耕作层,增强排涝抗旱力。前作为玉米、高粱或谷子,以原垄越冬,早春解冻前,用重耪子耪碎茬管,然后垄翻扣种,垄翻后及时用木滚子镇压垄台,防止跑墒。
(3)耙茬
东北春大豆区和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均有采用。耙茬是平播大豆的浅耕方法。此法可防止过多耕翻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并可减少深耕机械作业费用。
东北春大豆区,耙茬浅耕主要用于前作为小麦的地块。小麦收后,用双列圆盘耙灭茬,对角耙两遍,翌年播前再耪一遍,即可播种。
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前作冬小麦收后,先撒施底肥,随即用圆盘耙灭茬2~3遍,耙深15~20厘米,然后用畜力轻型钉齿耙浅耙一遍,耙细、耙平后播种。
(4)深松
深松耕法采用机械化作业,方法多样,机动灵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耕法。黑龙江省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大豆种植区80%以上已经采用。利用深松铲,耕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实行间隔深松,打破平翻耕法或垄作耕法的犁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垄底
深松深度一般15~20厘米,不宜过深,垄沟深松可稍深,一般可达30厘米。同时,以深松为手段还可同时完成追肥、除草、培土等作业。
1.对温度的要求大豆是个喜温的作物,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发芽最低温度在6—8℃,以10一12℃发芽正常;生育期间以15— 25℃最适宜;大豆进入花芽分化以后温度低于15℃发育受阻,影响受精结实;后期温度降低到10—12℃时灌浆受影响。全生育期要求
1700—2900℃的有效积温。大豆的幼苗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一般温度在不低于零下4℃时,大豆幼苗只受轻害,超过零下5℃时幼苗全部受冻害。幼苗的抗寒力与幼苗生长状况有关,在真叶出现前抗寒力较强,真叶出现后抗寒力显著减弱。
2.对光照和光周期的要求大豆是喜光作物,对光照条件好坏反应较敏感。由于大豆花荚分布在植株上下部,因此上下部各位置叶片都要求得到充足的阳光,以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便将有机养分输送到各部位花荚。所以栽培过程中要保证大豆群体生长植株透光良好,每层叶片都能得到较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大豆是个短日照作物,就是说在一昼夜的光照与黑暗的交替中,大豆要求较长的黑暗和较短的光照时间。具备这种条件就能提早开花,否则生育期变长。这种对长黑暗、短日照条件的要求,只在大豆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有此反映,即当大豆的第一个复叶片出现时,就开始光周期特性反应。这种反应达到满足的标志,是花萼原基开始出现。从此之后即使放在长光照条件下也能开花结实,对光周期反应结束。大豆光周期反应的这一特性,在大豆引种时应特别注意。品种所处的纬度不同,对日照反应也不同。高纬度地区品种生长在日照较长的`环境下,对日照反应不很敏感,属中晚熟品种。因此由北向南引种会加速成熟;半蔓型的会变直立,植株变矮,结实减少。相反由南向北引种,会延长生育期,植株变得高大,所以南北不宜大幅度调种。
3.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l克干物质,需耗水600一1000克,比高梁、玉米还要多。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生育期是不同的。种子萌发时要求土壤有较多的水分,满足种子吸水膨胀萌芽之需,这时吸收的水分,相当种子风干重的120%一140%。适宜的土壤最大持水量为50%一60%,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45%,种子虽然能发芽,但出苗很困难。种子大小不同,需水多少也不同。一般大粒种子需水较多,适宜在雨量充沛、土壤湿润地区栽培;小粒种子需水较少,多在干旱地区种植。大豆幼苗时期地上部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较快,如果土壤水分偏多根系人士则浅,根量也少,不利形成强大根系。这时以土壤增加温度,通气性好于根系生长有利。从初花到盛花期,大豆植株生长最快,需水量增大。要求土壤保持足够的湿润,但又不要雨水过多,气候不湿不燥,阳光充足。初花期受旱,营养体生长受影响,开花结荚数减少,落花、落荚数增多。从结荚到鼓粒时仍需较多的水分,否则会造成幼荚脱落和秕粒、秕荚。大豆从初花期到鼓粒初期长达50多天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吸水能力。农谚有“大豆于花湿荚,亩收石八;干荚湿花,有秆无瓜。”说明水分在大豆花荚、鼓粒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大豆成熟前要求水分稍少。而气温高,阳光充足则能促进大豆子粒充实饱满。
4.对土壤及养分的要求大豆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几乎所有的土壤均可以生长,对土壤的碱度适应范围(ph值)在6—7.5之间,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性强的壤土为最适宜。大豆在田间生长条件下,每生产5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素3.6千克;磷0.6—0.75千克;氧化钾1.25千克。比生产等量的小麦、玉米需肥都多。大豆不同阶段吸肥速度和数量与干物质积累相适应。初花期一鼓粒期的50多天中,大豆一直保持较高的吸肥能力。从分枝期到鼓粒期吸收氮素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95.1%,每日吸氮量以盛花到结荚期为最高。这个时期吸收磷也是最多,达全生育期吸收磷总量的l/3,其次吸磷多的时期是苗期和分枝期,占总量的l/4。因此在大豆栽培中除了播种前在土壤中增施磷肥外,在生育期间叶面喷磷肥,增产效果很明显。对氮肥的供给则应以有机肥作底肥,并在始花期(大豆吸氮高峰开始时期)追施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大豆实习报告2
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大豆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春播或夏播。要保证其优质高产,重在种管。
一、整地选种,大豆最忌重茬,因为:①连作会使土壤中氮素增加而阻碍磷钾的吸收;②大豆根群分泌一种酸性有毒物质,连作使大豆缺钼;③大豆的病虫害有专一性,连作加重病虫危害。因此,选择种植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及薯类轮作或间套种。无论春播夏播,播种前深耕整平,施足底肥,灌足底水。要选用优良品种,晾晒筛选除杂后,用根瘤菌粉+新高脂膜800倍液喷洒拌种,阴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水肥地力、季节等条件确定株行距和播种量。做到合理密植。
二、壮苗促花:出苗后,要及时查苗间苗补苗,确保全苗。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培土(全生育期最少中耕三至四遍),有利于疏松土壤,促根系发育,利于耐旱、抗倒、排涝,利于根瘤菌形成和发育,增强固氮能力。在整个苗期要做到水肥充足,NPK比例和墒情要合理匹配,要在植株开始分枝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顶梢狂长,催多发分枝,促花芽分化,促花多、花早、花齐,抗倒伏,形成丰产株形。
三、增蒂壮荚:植株生长进入开花结荚期,要在开花前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增强收分质量,防止花荚脱落和增花、增荚,促进果实发育,无空壳,无秕粒。要加强这一阶段的水肥管理,要看苗情适施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防止徒长。花荚期要适量多追施磷肥。要及时灌水,确保墒情充足。要给大田防喷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防蒸腾,防蒸发、抗萎蔫,防花荚脱落。
四、防治病虫:大豆的病虫害对大豆的正常生长危害很大,严重时减产损失达30%以上。大豆的病害有:大豆根腐病、线虫病、灰斑病、褐纹病、霜霉病等,虫害有潜根蝇、大豆蚜虫、食心虫等,防治办法:①事前预防,选无病优良品种,整地时进行土壤灭菌杀虫处理;②在发病前喷施灭菌防虫药剂+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③在病虫害发生期,要按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灭杀。
大豆的选种
一般生产上良种的贡献率约占30%~40%,而在高油大豆生产中,从商品含油率看,高油品种的.贡献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近年来,在农业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带动下,我国特别是东北大豆产区已相继育成了一批高油大豆新品种。但由于产区生态条件的不同,不同高油大豆品种熟期类型差别较大,导致在不同地区和年份间产量变化也非常明显。
因此,合理选用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高油品种,并配套实用的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措施来增加产量,对于较短时期内提高目前东北高油大豆生产水平和整体品质,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通过各地的生产实践来看,高油大豆高产栽培的品种选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品种成熟期适宜,确保霜前充分成熟积温、生育日数和熟期是否近似于当地主栽品种,是衡量品种熟期适宜与否的主要标准。其中,又以熟期近似于当地主栽品种这一标准更为准确可靠。因为大豆生长发育对光照比较敏感,积温和生育日数只是特定地区生育表现的相对平均值,往往因年份、地点而变化。此外,品种生育进程与气候季节变化的协调同步,也是实现高油大豆高产的前提之一。
品种含油率高一般大豆含油率应在20%以上,高油大豆应在22%以上,纯粮率98%以上,前者才能达到一级标准,后者可达特级标准。当前应避免在高油大豆品种受重视的情况下,夸大品种含油率或过分强调高含油率而误导生产的现象发生。
品种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强且丰产性好选用高油品种不可忽视品种的产量潜力,这也是高产形成的前提之一。由于不同品种对当地肥水等条件的利用率和适应性不同,也会在生长发育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特征,最终造成品种丰产性的明显差异。只有根据当地土壤的肥水等条件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应性较强、丰产性好且稳定的品种,才能充分挖掘出高油品种本身具备的高产潜力,实现更大幅度的增产。
品种抗病虫能力强高油大豆高产栽培还应强调品种的抗病虫能力。因为病虫危害不仅可以降低商品大豆外观的品质和含油率,严重危害时还会造成大豆生育障碍而大幅度减产。品种抗病虫能力强还可以有效地减少防治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选用抗病虫品种还是进行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大豆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着商品大豆能否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
【大豆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综合:大豆朋友10-31
大豆采购合同07-22
大豆红枣粥的补血效果05-01
大豆卵磷脂的功效与作用09-14
高产大豆种子的种植技术02-25
大豆的购销合同范本03-22
大豆采购合同6篇03-06
大豆购销合同(通用6篇)01-29
大豆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