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

时间:2024-05-19 18:44:33 实验报告 我要投稿

化学实验报告(优秀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报告(优秀15篇)

化学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化学实验报告2

  1、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2、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3、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4、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目的要求用热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仪器与试剂实验数据及其处理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化学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

  丁香酚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明确蒸馏的原理,沸点和费点距的定义。

  2、熟悉蒸馏的仪器装置及使用。

  3、掌握常压下测定沸点的操作技术。

  二、仪器

  橡皮胶管、温度计、圆底烧瓶、蒸馏接头、直形冷凝管、接液弯管、长颈漏斗

  三、药品

  未知物1(30ML)

  四、实验原理

  把液体加热变成蒸汽,然后使蒸汽冷凝变成纯净液体的过程,叫做蒸馏。它是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蒸馏还可以测定化合物的沸点以及了解有机物的纯度。

  液态物质的蒸汽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蒸气压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沸腾,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中山大学工学院20xx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每一种纯液态有机化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均具有固定的沸点,它的沸点距也是极小(1℃~2℃)。如果被测物不纯,则它的沸点不固定,沸点距也很长,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无法确定它沸点的。

  沸点是液态有机物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通过沸点的测定可以定性了解物质的纯度。但是有一定的沸点,而且沸点距也极小的`物质不一定就是纯净物。因为有些物质可以和其他物质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共沸物也有一定的沸点而且沸点距也很小。

  根据样品的用量不同,测定沸点的方法可以分为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常量法是利用常压蒸馏操作来进行测定的,在实验室中进行蒸馏操作,所用仪器主要包括下列三部分:

  1、蒸馏瓶:液体在瓶内受气化,蒸气经蒸馏头支管外出。

  2、冷凝管:蒸气在此处冷凝。沸点高于130℃的液体用空气冷凝管低于130℃者用冷水直形冷凝管。

  3、接收器:收集冷凝后的液体。

  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1、从上到下安装实验装置。加入未知液体和2-3块沸石。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限应与蒸馏头支管的下限相平。

  2、打开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开始蒸馏。

  3、注意并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处于稳定后,记录下温度计的度数,即为该物质的沸点。而大部分液体馏出时比较恒定的温度与接收器接收到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差则为费点距。实验现象现象分析

  4、蒸馏完毕后,先停火,然后停止通入冷凝水。

  六、注意事项: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思考题

化学实验报告4

  一、 实验目的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 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 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八、 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二、 实验原理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尿素(熔点132.7℃左右) 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 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 (沸点较低72℃左右) 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 未知液体

  四、 试剂用量规格

  五、 仪器装置

  温度计 玻璃管 毛细管 Thiele管等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测定熔点步骤:

  1 装样 2 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现 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1 装样(0.5cm左右) 2 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

  冷却) 3 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 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八、 实验讨论

  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 实验注意事项

  1 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 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

  4 沸点管 石蜡油回收。

  5 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化学实验报告5

  一、实验目的

  1、观测CO2临界状态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加深对纯流体热力学状态:汽化、冷凝、饱和态和超临流体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测定CO2的PVT数据,在PV图上绘出CO2等温线

  3、掌握低温恒温浴和活塞式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纯物质的临界点表示汽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最高温度(T C)和最高压力点(PC)。纯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TC,则不存在液相;压力高于PC,则不存在汽相;同时高于TC和PC,则为超临界区。本实验测量TTC三种温度条件下等温线。

  三、实验装置流程和试剂

  实验装置由试验台本体、压力台和恒温浴组成(图2—3—1)。试验台本体如图2—3—2所示。实验装置实物图见图2—3—3。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先装有高纯度的CO2气体的承压玻璃管(毛细管),CO2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水套的水温调节,水套的恒温水由恒温浴供给。

  CO2的压力由压力台上的精密压力表读出(注意: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温度由水套内精密温度计读出。比容由CO2柱的高度除以质面比常数计算得到。试剂:高纯度二氧化碳。

  图2—3—1 CO2 PVT关系实验装置图

  2—3—2试验台本体

  1高压容器

  2—玻璃杯

  3—压力油

  4—水银

  5—密封填料

  6—填料压盖

  7—恒温水套

  8—承压玻璃管

  9—CO210精密温度计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按图2—3—1装好试验设备。

  2、接通恒温浴电源,调节恒温水到所要求的实验温度(以恒温水套内精密温度计为准)。

  3、加压前的准备——抽油充油操作

  (1)关闭压力表下部阀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开启压力台上油杯的进油阀。

  (2)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此时压力台上油筒中抽满了油。

  (3)先关闭油杯的进油阀,然后开启压力表下部阀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

  (4)摇进活塞杆,使本体充油。直至压力表上有压力读数显示,毛细管下部出现水银为止。

  (5)如活塞杆已摇进到头,压力表上还无压力读数显示,毛细管下部未出现水银,则重复(1)——(4)步骤。

  (6)再次检查油杯的进油阀是否关闭,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二个阀门是否开启。温度是否达到所要求的实验温度。如条件均已调定,则可进行实验测定。

  4、测定低于临界温度下的等温线(T= 20℃或25℃)

  (1)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T= 23℃左右,并保持恒定。

  (2)逐渐增加压力,压力为左右(毛细管下部出现水银面)开始读取相应水银柱上端液面刻度,记录第一个数据点。读取数据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平衡时间,保证温度、压力和水银柱高度恒定。

  (3)提高压力约,达到平衡时,读取相应水银柱上端液面刻度,记录第二个数据点。注意加压时,应足够缓慢的摇进活塞杆,以保证定温条件,水银柱高度应稳定在一定数值,不发生波动时,再读数。

  (4)按压力间隔左右,逐次提高压力,测量第三、第四……数据点,当出现第一小滴CO2液体时,则适当降低压力,平衡一段时间,使CO2温度和压力恒定,以准确读出恰出现第一小液滴CO2时的压力。

  (5)注意此阶段,压力改变后CO2状态的变化,特别是测准出现第一小滴CO2液体时的.压力和相应水银柱高度及最后一个CO2小汽泡刚消失时的压力和相应水银柱高度。此二点压力改变应很小,要交替进行升压和降压操作,压力应按出现第一小滴CO2液体和最后一个CO2小汽泡刚消失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

  (6)当CO2全部液化后,继续按压力间隔左右升压,直到压力达到为止(承压玻璃管最大压力应小于)。

  5、测定临界等温线和临界参数,观察临界现象

  (1)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T= ℃左右,按上述4的方法和步骤测出临界等温线,注意在曲线的拐点(P=)附近,应缓慢调整压力(调压间隔可为),以较准确的确定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较准确的描绘出临界等温线上的拐点。

  (2)观察临界现象

  a、临界乳光现象保持临界温度不变,摇进活塞杆使压力升至Pc附近处,然后突然摇退活塞杆(注意勿使试验台本体晃动)降压,在此瞬间玻璃管内将出现圆锥型的乳白色的闪光现象,这就是临界乳光现象。这是由于CO2分子受重力场作用沿高度分布不均和光的散射所造成的。可以反复几次观察这个现象。

  b、整体相变现象临界点附近时,汽化热接近于零,饱和蒸汽线与饱和液体线接近合于一点。此时汽液的相互转变不象临界温度以下时那样逐渐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表现为一个渐变过程;而是当压力稍有变化时,汽液是以突变的形式相互转化。

  c、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现象处于临界点附近的CO2具有共同的参数(P,V,T),不能区别此时CO2是汽态还是液态。如果说它是气体,那么,这气体是接近液态的气体;如果说它是液体,那么,这液体又是接近气态的液体。

  下面用实验证明这结论。因为此时是处于临界温度附近,如果按等温过程,使CO2压缩或膨胀,则管内什么也看不到。现在,按绝热过程进行,先调节压力处于MPa(临界压力)附近,突然降压(由于压力很快下降,毛细管内的CO2未能与外界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其温度下降),CO2状态点不是沿等温线,而是沿绝热线降到二相区,管内CO2出现了明显的液面。这就是说,如果这时管内CO2是气体的话,那么,这种气体离液相区很近,是接近液态的气体;当膨胀之后,突然压缩CO2时,这液面又立即消失了。这就告诉我们,这时CO2液体离汽相区也很近,是接近气态的液体。这时CO2既接近气态,又接近液态,所以只能是处于临界点附近。临界状态流体是一种汽液不分的流体。这就是临界点附近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现象。

  6、测定高于临界温度的等温线(T = 40℃左右)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T=℃,按上述5相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五、实验数据处理

  表原始数据表23℃压强(Mpa)

  将数据绘图如下:

  六、实验结果讨论

  1、由于实验器材的老化,实验数据本身的准确度不高,所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曲线误差较大。

  2、加压的时候要缓慢加,不能过快,实验操作的时候有一组加压不够缓慢出现了较小的气泡,使得实验数据不够准确。

  七、注意事项

  1、实验压力不能超过MPa,实验温度不高于41℃。

  2、应缓慢摇进活塞螺杆,否则来不及平衡,难以保证恒温恒压条件。

  3、一般,按压力间隔左右升压。但在将要出现液相,存在汽液二相和汽相将完全消失以及接近临界点的情况下,升压间隔要很小,升压速度要缓慢。严格讲,温度一定时,在汽液二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压力应保持不变。

化学实验报告6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2.练习简单过滤、减压过滤操作方法。3.练习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与处理1.实际产量:

  2、理论产量:

  3、产率:

  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的测定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加深对活化能的理解,并练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反应级数确定反应级数:m= n=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活化能

  表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表2中各次实验的k和T,作lg求出直线的斜率,进而求出反应活化能Ea。?k?-图,

  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三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混合碱的测定

  1、了解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2.学习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不同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 HCl标准溶液的标定结果

  2、混合碱的测量结果

化学实验报告7

  【1】 地沟油的精炼:

  (1)将地沟油加热,并趁热过滤

  (2)将过滤后地沟油加热到105℃,直至无气泡产生,以除去水分和刺激性气味,

  (3)在经过前两步处理后的地沟油中加入3.5%的双氧水,在60℃下搅拌反应20 分钟,再加入5%的活性白土,升温至60℃,搅拌25 分钟可以达到最理想的脱色效果 。

  【2】 草木灰碱液的`准备:将草木灰倒入塑料桶内,然后倒入热水,没过草木灰2cm即可。在静置2天后,需要放一个正常的鸡蛋进行浮力实验,如果鸡蛋能浮起来,说明浓度达标了。如果不能,就再静置久一点。 仔细过滤;为了防止碱液灼伤皮肤,最好戴手套;

  【3】称取200g精炼地沟油和量取1000ml碱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放在不锈钢锅里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两者的温度达到45摄氏度时,将碱液和精炼地沟油缓缓倒入大玻璃缸里混合,加入50ml酒精,再放入不锈钢锅中水浴加热,同时用电动搅拌棒搅拌。

  【4】继续搅拌可以观察到混合的液体迅速变成乳白色,二者开始皂化反应,因为水油不融,所以需要不停搅拌来支持皂化反应。搅拌皂液的时间长达3小时;当出现.固体状态时添加丁香粉

  【5】将皂液装入准备好的牛奶盒里(即入模),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星期后去掉牛奶盒(即脱模),然后切块。可以看出表面成熟度高于内部。把这样的肥皂放在阴凉通风处,任其成熟2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肥皂颜色会加深,水分逐渐蒸发,体积会缩减图为脱模后的样子,这张照片里是加入了丁香粉的肥皂。

  【6】去污效果:将肥皂用水打湿放在沾有黑、红墨水的手上揉洗一会,没有大颗的泡泡,是细密的白沫,当然,很快就变成黑沫了;冲洗干净后。清洁效果还是相当可以的!关键是洗完了真的不干燥,好像有甘油留在手背上。

化学实验报告8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指导教师:李志红

  实验员 :张丽辉 李国跃 崔凤琼 刘金旖 普杰飞 赵 宇

  时 间: 20xx年5月12日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 原理: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

  (2)

  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3)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4) (5) 干扰。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2+4邻二氮菲与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 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平一台。

  2﹑试剂:(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 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

  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 )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五、讨论: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张丽辉)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崔凤琼)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普杰飞)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a、温度,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国跃)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赵宇)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刘金旖)

  六、结论: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丽辉)

  附录:

  723型操作步骤

  1、 插上插座,按后面开关开机

  2、 机器自检吸光度和波长,至显示500。 3、 按OTO键,输入测定波长数值按回车键。

  4、 将考比溶液(空白溶液)比色皿置于R位以消除仪器配对误码率差,拉动试样架拉杆,按ABS。01键从R、S1、S2、S3,逐一消除然后再检查1~~2次看是否显示0。000否则重新开始。

  5、 按RAN按3键,回车,再按1键,回车。

  6、 逐一输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值,每输一个按回车,全部输完,再按回车。

  7、 固定考比溶液比色皿(第一格为参比溶液)其余三格放标准试样溶液,每测一值,拉杆拉一格,按START/STOP全打印完,按回车

  8、 机器会自动打印出标准曲线K、B值以及相关系R。

  9、 固定参比溶液比色皿,其余三格放入待测水样,逐一测定。

  10完毕后,取出比色皿,从打印机上撕下数据,清扫仪器及台面关机。

  AλC

  T/A

  721型分光度计操作步骤

  1、 2、 3、 4、

  开机。

  定波长入=700。 打开盖子调零。

  关上盖子,调满刻度至100。

  5、 参比溶液比色皿放入其中,均合100调满。

  6、 第一格不动,二,三,四格换上标液(共计七个点)调换标液时先用蒸馏水清洗后,再用待测液(标液)清洗,再测其分光度(浓度)

化学实验报告9

  实验名称:硅片的清洗

  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

  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

  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

  2.SC-1;SC-2

  实验背景及原理: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实验步骤:

  1. 清洗前准备工作:

  仪器准备:

  ①烧杯的清洗、干燥

  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 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

  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2. 清洗实际步骤:

  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③ 兆声清洗10分钟,去除颗粒

  ④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乙醇去除有机物,然后超纯水清洗并吹干。

  实验结果:

  利用显微镜观察清洗前后硅片图像表面

  清洗前硅片照片

  清洗后的硅片照片

  实验总结:

  清洗过后明显地发现硅片表面不像原来那样油腻,小颗粒明显减少。说明我们此次使用实验方法是正确的,实验结果较为成功。

化学实验报告10

  有机化学又被成为碳化合物的化学,它的学习难度会相对较高,因此,学生想要学好这一部分,首先就要对它有个充分的认知。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化学分支,涉及分子结构、反应机理和化学物质的制备。下面将分享三个观点,介绍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系统学习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充分掌握上。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其次,也必须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原子和它们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键的性质。因此,迅速梳理和消化列表总结等简单工具常常能够加深各元素间特征类型和配位数的记忆。学生还需要学习有机分子的化学反应,这包括酸碱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等。高度关注如何通过化学反应设计出最优化的有机化合物可突破地球环境影响,从而为环保社会培育领军人才提供协助。

  有机物种类繁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每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分类归纳每类有机物的通式和通性。如在《烃的衍生物》一章中,知识是以官能团为主线展开的,所以在学习衍生物时,要首先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去推断衍生物的特性,再由性质进一步验证其结构,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关系。

  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情况。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到实验室自己动手组合ch4、ch2=ch2、ch3ch=ch2、ch3ch2oh等分子模型,以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多实践,增强运用能力。

  有机化学的学习需要多实践,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应用。例如,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合成实验,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还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和阅读有机化学过程方面的论文提升自己,巩固和拓展认识。此外,在实践过程中与导师、助教、同学等交流沟通,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和建议来激励自己充满创造性并得到及时反馈,另外不失为多角度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

  许多学生在心底里对有机化学存在恐惧感,视有机化学为他们职业抱负的坟场。这个观念又被学生们之间口口相传的恐怖故事以及“为我的教授评分”的网址所强化,这正是很多出人意料的结果迁怒于社交媒体的原因。

  有机化学确实很难。其难度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有机化学中的概念是全新的,同时这些概念又很抽象,对于那些只专注于有形物体的人而言,“所有的牛都是黑色的夜晚”并不是宽慰之言。2。有机化学内容很多,有大量的学习材料,最重要的是不能落后。3。课程进度很快而且是累积的:既不能忘记杂化和几何,还希望能理解后续的内容;既不能忘记立体化学,还希望能理解后续的内容。4。许多学生已忘记了普通化学中所学的大部分内容,像酸性、碱性、热力学概念、化学动力学等需要连续的强化。

  我告诉我的学生们,他们将会发现以下的策略是非常有用的,对数学和物理也适用。1。首先,每天花一个小时学习有机化学。关闭你的智能手机,它会使你愚蠢。关闭电视或其它噪音源,它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找一个安静的场所,集中注意力。同时完成多个任务仅是个虚想。没有人能够同时专注做两件事,两者会互相减损。这将只能是浪费时间。2。阅读下次课所布置的课本内容。这样你将会为下次的授课做好准备,曾被视为很难理解的内容将变得易懂。3。演习章内习题。首先做示例习题,每个这样的例题,可以在下文马上找到正确答案,看你的理解是否正确。再做接下来的习题,答案在附录里。如果你答对了,非常好。如果答错了,确保找到错误的原因。4。完成上次课内容相关的所有章节的习题。不必做每个习题的所有部分,除非必须。做习题1的(a)部分,习题2的(a)部分,等等。这样你一次查看所有的习题。如果你不懂某一个问题,返回来,弄清楚为什么。5。无论你做什么,切记勿把上课变为单纯空洞的记忆练习,这样也不会持久。要学习基本概念。他们适用于科学上的任何事情。

  像这样的诀窍无需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这类通用方法是有效的.。保证。

  三、掌握相关技能,深入研究前沿。

  有机化学的第三步是掌握相关技能以及深入研究最新进展。这包括熟练掌握化学式运算,如分离某一特定分子;了解基本的仪器和测量技术,如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并且要时刻关注科学界的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前沿,例如关注有机化学的高质量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加强对前沿领域的关注学习,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更好地了解该学科的未来方向。

  无论是学哪一门学科,哪一部分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结合老师编写的学案,认真预习,把难理解、看不懂的知识记录下来,到课堂上仔细听老师分析、讲解。

  学习有机化学的一般规律或者方法是: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这也是学生应该构建的基本的有机知识框架。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探究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根本区别,明白有机物的独特魅力,断键的含义。

  有机物种类繁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每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分类归纳每类有机物的通式和通性。

  如在《烃的衍生物》一章中,知识是以官能团为主线展开的,所以在学习衍生物时,要首先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去推断衍生物的特性,再由性质进一步验证其结构,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关系。

  有机化学东西这么多,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绝对不是值得提倡的。我们要学会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最普遍的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官能团来区分。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双键、叁键、羟基等等来分类,分类可以不用很详细,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点的东西放在一起。分类完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逐个把每一类物质具有的的性质、会发生怎么样的反应了解清楚。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但是,不同间的事物在考察普遍联系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发展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有机化学知识。

  先从烃开始,先把各官能团的性质记一下,化学反应就没问题了。然后把鉴别各物质的方法搞清,但别弄混。把几种反应类型弄明白。各种反应其实都是各官能团的反应,所以官能团的性质要了然于心才行。理解着记忆,关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反应机理,不要偷懒,早读也可以背一背。

  总之,有机化学的学习需要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多实践并增强运用能力、掌握相关技能以及深入研究前沿。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并为未来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实验报告11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题目 编组 同组者 日期 室温 湿度 气压 天气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 试剂 仪器

  4.实验装置图

  5.操作步骤

  6. 注意事项

  7.数据记录与处理

  8.结果讨论

  9.实验感受(利弊分析)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12

  调查目的: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以德树人”的号召,号召广大青年学子,注重自身德育培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社会实践。而当下,“树新风,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的良好风气也正在大学校园中飘香。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一直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学校也高度的支持和鼓励。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人民父母,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加深社会阅历和社会责任感。

  调查对象和方式: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和网上查找资料的方式,对广西大学本部和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开展了此次调查。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是否有过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最想参加何种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次数和主要活动形式,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及参加公益活动对自身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的事情。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个人社会实践能力、了解和提高社会(体验阅历)都有了很大的帮助。无偿献血、爱心助教、社会活动志愿者、敬老慰老等活动是大学生参与人数最多的。但因为公益活动的开展不具有定时、定点性的特点,所以不少大学生都表示愿意会经常与公益组织联系,组织身边的同学多多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挤出一点时间,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回报社会。

  调查报告显示:92%的大学生都有参加过一次以上的公益活动的经历,在他们参与的公益活动中,无偿献血占48%,其次是社会活动志愿者占30%,爱心助教12%,,敬老慰老占10%;剩下的8%未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表示平时很少会了解和接触公益活动的信息,但表示如果自己有合适的时间和喜欢的公益活动,会考虑参加。80%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自身对社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就通过如何更好的展示自身素质和才能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同时,如何把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各种活动中,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责任,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心灵上得到了较大的慰藉,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多是为了陪伴同学或者打发时间,目的性很不明确,这样一来,他们参加活动的效果就不明显,收获很少。95%的同学表示会利用周末或者其它空余的时间参加公益活动,除非是大型公益活动,否则很少会利用到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个人学业;5%的同学表示,因为他们参加的公益活动多为大型社会活动的志愿者工作,所以经常会挤占上课时间,对学习有较大的影响。98%的学生表示,公益活动是一种比较好的社会活动,值得参加;2%的学生表示,公益活动范围太小,可参加可不参加。75%的学生表示对当前的公益活动性质和活动内容感到比较满意,认可公益组织的策划与安排;25%的同学表示,当前的`公益活动形式和内容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开展活动一次过,没有后续性;帮扶性很小;组织结构不够完善等,有待改善。

  另外,没有同学表示不应该开展和参加公益性活动,大家都认为,只要时间合适和活动内容和质量较好,在不影响学习时间的前提下,都会考虑是否参加。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所选择参加的公益活动,多为大中型、群体性较高、服务时间短的一类;以个体为主,长时间连续性、定点开展的一类较少。对于公益活动的组织者而言,如何将公益活动的开展,能与时代相挂钩,改变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增加新意和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是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公益活动的关键所在。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科学的、高尚的公益服务观念,不能以索取为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公益活动本质上的无偿性、公益性、奉献性应该为我们所熟知,但当前还有不少大学生没有彻底弄清好公益活动的性质,以至于活动的效果和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没有较好的效果。

  结论与建议: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在任何时期都永恒不变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去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所以,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件非常值得和有意义的事情!

化学实验报告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精髓,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相关课程的第一门实验课,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和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后续实验课和未来工作的必备基础,对高职院校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目前,我校为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配备了充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让每位学生均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后续实验课程和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安全知识教学是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首要任务。

  通过一些实验室发生的一些事故及其起因的视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关系到自己和同学的安危,使其对实验室安全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另外,制定并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例如进实验室前必须穿实验服,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禁止随意将实验室药品带出实验室,每次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把自己的实验台清理干净,药品摆放整齐,并完成相应的实验记录数据,不能随意编写和篡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指导老师签名后才能离开。

  三、更新实验内容

  (1)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高职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模拟生产实践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改进基本操作实验,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操作基本功。

  另外,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增加开放性实验或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做好教学准备,并在实验过程进行指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个别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专门的指导或课外辅导。

  (2)注意联系理论课。

  在实验课程设置上,要与理论课保持一致,例如,在学习了缓冲溶液后,可以开展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值的'测定实验,不仅让学生学会pH计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缓冲溶液pH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加深其对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及性质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3)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要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尽可能多设置一些微型实验、串联实验和污水分析及污染治理实验,少安排一些对环境有害的实验,用无毒或低毒化学试剂替代有毒化学试剂,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废液的分类回收处理和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灌输模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更多地开设探究性、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索,真正掌握已学的理论,并从实验中体会化学实验研究的乐趣。

  此外,我们根据生源类型及学生的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实验技能较强的学生带动较弱的学生,使学生实验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多元化考核方式,按平时成绩、半期操作考试、期末综合能力测试三大部分以2:3:5进行累加计算。

  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等;半期操作考试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核操作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改革评价体系,让学生将学习重点由理论学习转移到实践学习上来,提高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主动性。

化学实验报告14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化学实验报告15

  实验1

  用玻璃杯取高度为h1的常温自来水,然后放在盛有水的平底锅内加热,使杯内水温升高并达到沸点,待冷却至常温后,加入适量生石灰,蒸馏水变成由大量白色颗粒组成的混浊液体,此时白色颗粒很大。静止约15分钟,漂浮白色颗粒大多消失,水底剩有较多的白色颗粒(较小),此时溶液较为透明,水面有少量漂浮物,杯底微热。

  实验2

  取水方式同实验一。在达到沸点后,加入适量生石灰,发现石灰颗粒立即分解成为微粒(氢氧化钙),并使水混浊。约过5分钟,底部有白色粉末沉淀,上端水渐变清澈,还能看见一些微小颗粒向上运动。大约到25分钟时,下端沉淀为极细腻的白色粉末,温度比实验1同一时间高,溶液清澈透明(比同一时间透明),并且体积越来越多(比实验一同一时间要多),但仍有少量微小粒子不断向上运动。

  总结一下实验一,二:

  1.从实验2看,冷却时间越长,清澈溶液体积越多,即颗粒(氢氧化钙)完全溶解于水的数量越多。则说明温度越低,氢氧化钙的溶解率越高。在初始温度较高情况下,氢氧化钙溶解率呈单调递减趋势。

  2.从实 验2,,1看,导致液体体积,透明度在相对低温情况下都不如2高的原因,在于1其中产生的氢氧化钙在单位时间内少。所以,温度越高,分解率越快。

  几句报告外面的.话:

  1. 水面漂浮物的成因。有三种可能:1,氢氧化钙有想溶于水的意思,但缓慢溶解一些溶不下去了,可能密度变小,于是上升到水面。2,少量颗粒遇热膨胀,密度变小,浮到水面。3,生石灰在与水结合时,由于水不纯的原因,被水拿走了点东西,可又没生成东西,只好抱着残缺的身体去上面生活。

  2. 关于氢氧化钙个性论。大多数物体,像糖,搁到水里越受刺激分子越活分,结果就激动起来,找到了新家,跟水合作的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但氢氧化钙不一样,人家越是给他搞排场,让他分子激动,他反而越冷静,越喜欢独处的美,于是自己生活不受打扰,悠哉游哉。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他们还是自己。

  3. 关于氢氧化钙特殊性质的科学说法(引):

  为什么有些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有利于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NO3等。有少数物质,溶解时有放热现象,一般地说,它们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例如Ca(OH)2等。

  对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还有一种解释,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化学实验报告07-15

化学实验报告08-20

化学实验报告07-13

化学实验报告【荐】11-06

【推荐】化学实验报告11-06

【荐】化学实验报告11-06

【热门】化学实验报告11-15

【精】化学实验报告11-15

化学震荡实验报告12-07

化学实验报告【精】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