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精选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吸烟好象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在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也都渐渐开始“吞云吐雾”,不知吸烟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有多大,而且还令身边的人被迫吸着“二手烟”。无意中的一次上网,发现吸烟竟有如此大的危害,在震惊的同时,我迫切的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了解这一切。于是我在班里发出号召,同学们很快积极响应起来。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二氧化碳主要影响环境,“造成温室效应”。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吸烟能够对口腔及喉部造成危害,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同时吸烟也能对空气污染造成更大的危害,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雾”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雾”烟草点燃外冒的烟。吸一根香烟要散出2000毫升烟雾,其中支流烟雾所含烟草燃烧成分比主流烟雾更多。支流烟雾一氧化碳含量是主流烟雾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丙蓖是4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在通风不良而吸烟者又较多的地方,每一亳升烟雾里含有50亿个烟尘颗料,是平常空气中所含尘埃微粒的5万倍;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工业允许阈值的840倍。大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使人精神疲惫,劳动效率降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上升到中等中毒程度。
我通过一下实验证明吸烟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实验一、模拟吸烟者的肺
实验器材:一个大的废弃饮料瓶模仿人肺轮廓(瓶底剪掉一个口),一团纱布模仿肺泡,在瓶口出连接一根橡皮管模仿人的气管,在橡皮管另一口接一支抽气筒模仿人吸烟者吸入烟雾的动作,在瓶底处放香烟。
实验方法:用火机点燃香烟,同时用抽气筒进行抽气,进行拍摄,观察现象
抽气三分钟,熄灭香烟观察现象,发现纱布被薰黄。
实验结论:通过类比得出结论,长期吸烟者的肺会受到熏蚀
实验说明:纱布与人体的肺相差甚远,吸烟者的肺也不是吸一次就如本次实验现象所示,我们使用20支香烟同时燃烧,目的是放大试验
效果,长期吸烟者的肺会比此现象更严重。
实验二“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
(1)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支架试管两个,橡皮导管,铁架台,澄清石灰水,两用气筒
实验过程: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开始试验,点燃香烟,用抽气口进行抽气,烟雾不断进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实验结论: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二氧化碳。
(2)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通过进行调查和对老师进行采访,我们知道了,吸烟对人的肺和细胞均有很大影响。我们猜测是因为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缘故。因此我们做了“香烟然是后的烟雾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的实验
实验器材:支架试管两个,橡皮导管,铁架台,新鲜猪血,两用气筒,废弃的塑料瓶。
实验过程: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开始试验,点燃香烟,用抽气口进行抽气,烟雾不断通过导管,导管接入猪血中,当点燃第3根烟的时候,停止实验,观察。
实验结论:通过对比新鲜的猪血与溶剂烟雾的猪血,有明显区别,血液由血红色变成为暗红色,一氧化碳与鲜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说明了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
为了进一步验证“烟雾中一氧化碳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我们又利用蛋清代替了人体细胞,如果蛋清变色,则说明蛋清的`活性在一氧化碳的作用下开始变质,即香烟燃烧的烟雾中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危害。
实验过程:将同上的仪器中,把新鲜的猪血换成蛋清,然后我们将整支香烟插在胶塞上,并点燃,抽气筒抽气,烟雾不断进入蛋清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发现蛋清并没有明显变化,又重复一次仍然失败了,于是我们开始讨论失败的原因,并尝试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发现,香烟的过滤嘴被熏黄,所以我们猜测,烟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这个过滤嘴所过滤。所以我们剪掉了过滤嘴又进行了实验。再次实验,经过对比我们惊奇的发现,被通入烟雾的蛋清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对比没有通入烟雾的蛋清与通入烟雾后的蛋清做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蛋清已经变了质,所以试验成功,说明烟雾中一氧化碳对细胞活性有影响。这也就不难理解长时间吸烟的人食指与中指变成黄颜色。
(3)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是否含有尼古丁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我们得知尼古丁能溶于酒精,且颜色发生改变,PH值变小(酒精的PH值为6.9—7),于是我们设计试验,如果通入尼古丁的酒精颜色发生变化,PH值变小,则说明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
实验器材:支架试管两个,橡皮导管,铁架台,95%的酒精,两用气筒,废弃的塑料瓶。
实验过程: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开始试验,点燃香烟,用抽气口进行抽气,烟雾不断通过导管进入到酒精中,一短时间后,酒精变黄了,然后我们利用PH试纸进行测试,分别将酒精与接入烟雾的酒精滴在ph试纸上,颜色几乎相同。(可能烟雾中尼古丁的含量少或者是ph试纸分辨率较低)
实验结论:因为酒精变黄,则证明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另外,普通酒精与接入烟雾的酒精的PH值几乎相同,又不能完全确定尼古丁的存在,我们请教化学金老师帮助,金老师建议我们改进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香烟插在了带有胶塞的试管上以后,又在上面罩了一个大的塑料瓶,将香烟另一端产生的烟雾也进行了收集,避免的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我们又联想到,我们所收集到的瓶子中的烟雾就是生活中常说的二手烟,于是,我们又将水通入塑料瓶里的烟雾中,发现澄清的水已经变成了黄色污浊的溶液,我们对这种溶液的PH值进行测验,PH值为6,呈弱酸性。
实验中的意外发现:
这也充分说明被动吸烟与直接吸烟相比同样对人体也较大危害。这种酸性物质对人体的胃粘膜及口腔、呼吸道均有不同影响。这这就是为什么吸烟者经常咳嗽,呼吸急促,慢性咽炎的原因所在。
这次活动改变了我的观念,原来我很不喜欢动手操作,遇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实验题都不去做,只是用概念推理。但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动手是这么有趣。其实很多伟大结论都是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同时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原来很少能有时间到实验室去做实验,而且都是老师设计,这次不同,我们自导自演,老师只是给我们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就在此。去动手,去传创新,去配合。我们相信我们能成功!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 2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吸烟对人体生理指标及健康相关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选取年龄在[25 50]岁之间、身体健康状况相近且有吸烟习惯的男性志愿者[30]名,同时选取[30]名年龄、身体状况相似的.不吸烟男性作为对照组。
2. 实验方法
生理指标测量:使用专业医疗设备对实验对象进行血压、心率、肺功能(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等)的测量。在实验开始前、吸烟后即刻、吸烟后[1]小时、吸烟后[2]小时分别测量一次。
血液成分分析:采集实验对象的静脉血,检测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替宁的含量。在实验开始前和连续吸烟[1]周后各检测一次。
调查问卷:设计涵盖吸烟习惯(每天吸烟数量、烟龄等)、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气喘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调查问卷,让实验对象填写。
三、实验结果
1. 生理指标变化
吸烟后即刻,吸烟者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5)。其中收缩压平均升高[X]mmHg,舒张压平均升高[X]mmHg,心率平均增加[X]次/分钟。在吸烟后[1 2]小时,血压和心率逐渐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实验前水平。
吸烟者的肺功能指标在吸烟后出现下降。肺活量平均减少[X]ml,一秒用力呼气量平均减少[X]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 0.05)。
2. 血液成分变化
连续吸烟[1]周后,吸烟者血液中的 COHb 含量显著升高,平均达到[X]%,而对照组仅为[X]%(P < 0.01)。血脂水平也有所上升,胆固醇平均升高[X]mmol/L,甘油三酯平均升高[X]mmol/L。同时,血液中尼古丁和可替宁含量明显增加。
3. 调查问卷结果
吸烟者中有[X]%表示经常有咳嗽症状,[X]%有咳痰现象,而对照组相应比例分别为[X]%和[X]%。在生活质量方面,吸烟者普遍反映体力下降、容易疲劳,且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气喘情况比对照组严重。
四、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吸烟导致血压和心率升高可能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肺功能的下降则是因为吸烟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痉挛和肺泡损伤。血液中 COHb 含量增加会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氧气供应,进而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和身体机能下降。血脂升高可能与吸烟影响脂质代谢有关。
2. 结论
吸烟对人体的血压、心率、肺功能、血液成分等生理指标有不良影响,并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减少吸烟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 3
一、实验背景
吸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行为,但它对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吸烟在不同层面的影响,我们开展了此次实验。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分组
将[100]名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吸烟者组([50]人),要求他们在实验期间保持正常吸烟习惯;另一组为非吸烟者组([50]人)作为对照。吸烟者组中烟龄在[5 15]年的有[30]人,[15]年以上的有[20]人,每天吸烟量在[10 20]支的占[60%],[20]支以上的占[40%]。
2. 检测指标与时间点
检测指标:包括口腔健康状况(龋齿数、牙龈指数等)、呼吸系统功能(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呼气峰流速等)、免疫系统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等)。
时间点:实验开始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之后吸烟者组在连续吸烟[2]周后再次检测,非吸烟者组在相同时间点进行检测。
三、实验结果
1. 口腔健康状况
吸烟者组的龋齿数和牙龈指数明显高于非吸烟者组。吸烟者组平均龋齿数为[X]颗,牙龈指数达到[X],而非吸烟者组平均龋齿数为[X]颗,牙龈指数为[X](P < 0.05)。在对吸烟者口腔检查中发现,烟斑和牙结石的发生率较高,口腔异味问题也更为严重。
2. 呼吸系统功能
吸烟者组的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和呼气峰流速均低于非吸烟者组。以呼气峰流速为例,吸烟者组平均为[X]L/min,非吸烟者组平均为[X]L/min(P < 0.01)。这表明吸烟对呼吸系统的通气功能产生了明显的损害,使气流受限程度加重。
3. 免疫系统指标
吸烟者组的白细胞计数略有升高,但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出现异常。其中,CD4 + T 淋巴细胞比例在吸烟者组中降低,而 CD8 + T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导致 CD4 + /CD8 +比值降低,与非吸烟者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5)。这种变化提示吸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降低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四、分析与结论
1. 分析
吸烟对口腔健康的损害主要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在口腔内残留,刺激牙龈组织,促进牙菌斑的形成,进而导致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同时,这些物质还会引起口腔黏膜的病变,加重口腔异味。
在呼吸系统方面,吸烟会引起气道炎症、支气管痉挛和肺泡破坏,从而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长期吸烟导致的'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是造成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和呼气峰流速降低的主要原因。
对于免疫系统,烟草中的成分可能干扰淋巴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破坏免疫系统的平衡。CD4 + /CD8 +比值的改变可能使机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2. 结论
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有损害,对口腔健康和免疫系统也有不良影响。这进一步强调了吸烟危害的广泛性,为戒烟宣传和健康干预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 4
一、实验目的
探究吸烟对心血管系统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吸烟量对这些影响的差异。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对象
选取[80]名年龄在[30 60]岁之间的男性志愿者,其中吸烟者[60]人,根据每天吸烟量分为轻度吸烟组([1 10]支/天,[20]人)、中度吸烟组([11 20]支/天,[20]人)和重度吸烟组(> [20]支/天,[20]人)。非吸烟者[20]人作为对照组。
2. 实验过程
心血管功能检测:使用心电图机记录实验对象的心电图,分析心率、心律、ST T 段变化等指标。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壁厚度等参数。在实验开始前和连续吸烟[3]周后分别进行检测。
微循环检测: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指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和流速,观察甲襞微循环的形态、管径和血流状态。检测时间与心血管功能检测同步。
三、实验结果
1. 心血管功能变化
连续吸烟[3]周后,所有吸烟者组的心率均较实验前有所增加,其中重度吸烟组心率增加最为明显,平均增加[X]次/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1)。心电图检查发现,部分吸烟者(尤其是重度吸烟组)出现 ST T 段压低或 T 波改变等心肌缺血表现。
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重度吸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略有下降,心室壁厚度有增厚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表明重度吸烟可能对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心室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2. 微循环功能变化
吸烟后,各吸烟组指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和流速均降低,重度吸烟组降低幅度最大。甲襞微循环观察发现,吸烟者的毛细血管管径变细,血流状态呈粒线流或粒流,血流缓慢且不均匀,与对照组正常的襻形、血流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微循环的.改变在重度吸烟组最为严重。
四、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吸烟引起心率增加可能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生物碱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脏兴奋性增高。长期大量吸烟导致心肌缺血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心室壁增厚可能是心脏为了适应长期吸烟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发生的代偿性变化,若持续发展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
微循环的改变是吸烟对血管系统损害的早期表现。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导致微循环血流减少和血流状态异常。这种微循环障碍可能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和氧气供应,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2. 结论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和微循环功能有不良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吸烟量呈正相关。重度吸烟对心脏功能和微循环的损害更为明显,提示控制吸烟量对于保护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 5
一、实验主题
研究吸烟对人体呼吸系统纤毛运动和黏液分泌的影响,以及戒烟干预后的变化。
二、实验对象和步骤
1. 实验对象
选取长期吸烟(烟龄≥[10]年,每天吸烟量≥[15]支)的志愿者[40]名,同时选取[20]名不吸烟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2. 实验步骤
初始检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实验对象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表面纤毛的运动状态,并采集呼吸道黏液样本检测其成分和分泌量。
吸烟干预:吸烟者在保持原有吸烟习惯的情况下,持续[4]周后再次进行上述检测。
戒烟干预:随后要求吸烟者戒烟,在戒烟[8]周后进行第三次检测。
三、实验结果
1. 吸烟[4]周后的变化
吸烟者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明显减弱,纤毛摆动频率较对照组降低了约[X]%。纤毛形态也出现异常,部分纤毛倒伏、粘连或缺失。
呼吸道黏液分泌量增加,黏液成分发生改变,其中黏蛋白含量升高,水分含量相对降低,使黏液变得更加黏稠。
2. 戒烟[8]周后的变化
戒烟后,纤毛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纤毛摆动频率较吸烟[4]周后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平均提高了约[X]%。纤毛形态也有一定改善,倒伏、粘连的纤毛数量减少。
呼吸道黏液分泌量减少,黏蛋白含量有所降低,黏液的黏稠度降低,更接近正常水平。
四、分析与结论
1. 分析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等)可直接损害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抑制纤毛的运动功能,破坏纤毛的正常结构。这会导致呼吸道的自净能力下降,使痰液等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和炎症。
吸烟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和成分改变可能是由于烟草刺激呼吸道黏膜下腺体和杯状细胞,使其分泌功能亢进。黏稠的黏液进一步阻碍纤毛的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戒烟后纤毛运动功能和黏液分泌的改善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烟草持续损害的情况下,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2. 结论
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纤毛运动和黏液分泌功能,而戒烟可以促进这些功能的部分恢复。这凸显了戒烟对于改善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性。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 6
一、实验目标
分析吸烟对人体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吸烟相关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与材料
1. 实验对象
招募年龄在[20 55]岁之间的吸烟者[50]名和不吸烟者[50]名。吸烟者烟龄在[3 20]年不等,每天吸烟量在[5 30]支之间。
2. 实验方法
血液样本采集与检测:采集所有实验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CAT)等,以及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如丙二醛(MDA)、8 羟基脱氧鸟苷(8 OHdG)。
尿液样本采集与检测:收集实验对象的晨尿,检测尿液中 8 OHdG 的含量。
数据收集与分析:记录吸烟者的吸烟习惯信息,包括烟龄、每天吸烟量、吸烟类型等,并与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吸烟者血清中的' SOD、GSH Px 和 CAT 活性均低于不吸烟者。其中,SOD 活性吸烟者平均为[X]U/mL,不吸烟者平均为[X]U/mL(P < 0.05);GSH Px 活性吸烟者平均为[X]U/mL,不吸烟者平均为[X]U/mL(P < 0.05);CAT 活性吸烟者平均为[X]U/mL,不吸烟者平均为[X]U/mL(P < 0.05)。
2. 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变化
吸烟者血清中 MDA 和 8 OHdG 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MDA 水平吸烟者平均为[X]nmol/mL,不吸烟者平均为[X]nmol/mL(P < 0.01);血清 8 OHdG 水平吸烟者平均为[X]ng/mL,不吸烟者平均为[X]ng/mL(P < 0.01)。同时,吸烟者尿液中 8 OHdG 含量也显著高于不吸烟者。
3. 相关性分析
吸烟者血清抗氧化酶活性与烟龄和每天吸烟量呈负相关。即烟龄越长、每天吸烟量越大,抗氧化酶活性越低。而血清和尿液中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烟龄和每天吸烟量呈正相关,表明吸烟时间和吸烟量越多,氧化应激程度越高。
四、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吸烟导致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烟草中的自由基和氧化物质消耗了抗氧化酶,使其活性受到抑制。同时,这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干扰抗氧化酶的合成和代谢过程。
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升高说明吸烟引发了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的失调。自由基和氧化产物的增加会攻击生物膜、DNA 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造成细胞损伤和基因突变,这可能是吸烟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2. 结论
吸烟会降低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且这种影响与吸烟时间和吸烟量相关。这提示吸烟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加强抗氧化干预和戒烟对于预防吸烟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霉菌对人体的危害03-03
吸烟的危害作文08-07
石墨烯对人体的危害08-04
吸烟的危害英语作文12-12
写吸烟的危害的作文09-03
吸烟的危害英语作文12-12
吸烟的危害小学作文03-19
吸烟的危害英语作文01-13
吸烟的危害英语作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