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生喜迎新年手抄报素材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各类手抄报都很熟悉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动手、动脑的习惯。究竟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喜迎新年手抄报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喜迎新年作文
新年晚上,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家中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就到爷爷奶奶家团聚,就连远在北京工作的大姑爷 也赶回来过年了。平时忙着学习迎接高考的二姑妈一家也回来了,一大家人聚在一起,那才叫热闹!
照例爷爷奶奶早早地把年饭煮的多多的,还说:“年饭一定要吃久点,还不能把饭吃完,这样就代表明年是个丰收年。”年饭的饭桌上摆满了菜,有腊肉,香肠,牛肉,鸡肉,鱼……还有白酒,红酒,饮料,哇!真是无比的丰富呀!我们一边说说笑笑,谈论着今年发生的趣事,明年将有的发展与变化。在举杯祝福中,在欢声笑语中,年夜人饭终于结束了。
一到了发红包的时间,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候,爷爷奶奶穿着大红衣,坐在沙发上,笑眯眯的说“孩子们快来,发压岁钱啦!”。大姐二姐与我一起跑到爷爷奶奶面前给爷爷奶奶拜年祝他们长命百岁,然后高高兴兴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红包。一阵热闹后,大人们开始玩耍,我们三姐妹就一边看联欢晚会,一边耐心的等待12点钟的来临。这就是所谓的守岁吧!
在快乐中,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迅速的拿上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冲到楼顶。四周早就聚满了放炮的人群,天空都被染上了颜色,花的花,红的红,绿的绿,“辟辟啪啪”的炮声,“嘻嘻哈哈”的笑声,这样的情形能不令人高兴吗?
熟话说的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是呀,过了今夜我就又长了一岁,而新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第一天,它辞旧迎新,让我们用崭新的面容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吧!
新年祝福语
1、新年佳节到,我用原原本本心意,送你个圆圆满满祝福:愿你事业八面圆通,爱情花好月圆,亲朋团团圆圆,生活玉润珠圆,好运源源不断。新年快乐!
2、新年到,锣鼓喧天响鞭炮。一早拜年又跑桥,弯腰叩首老人笑。瓜子蜜糖进腰包,还有几张新钞票。彼此祝福新年好,哥们一定要收到。春年快乐!
3、默默地思念很深,默默地祝福很真,默默地怀念难舍难分,默默地牵挂永远在心,默默地等待新年来临,默默地祝福我朋友,新年愉快、健康幸福!
4、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问个好。祝你办事处处顺,生活步步高;爱情甜如蜜,薪水不会少;好运天天交,幸福围你绕;出门捡钞票,天天露微笑!
5、有阳光照耀地方就有我默默祝福,当月光洒向地球时候就有我默默祈祷,当流星划过刹那我许个愿,新一年,祝你平安健康。
6、愿你享有期望中全部喜悦,每一件微小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感受和无穷快乐,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7、祝福加祝福是很多个祝福,祝福减祝福是祝福起点,祝福乘祝福是无限个祝福,祝福除祝福是唯一祝福,新年,祝福你平安幸福,新年快乐!
8、不许动!举起手来,认识站左边,不认识站右边,想笑站中间。说你呢!快放下,双手抱头靠墙站好,仔细给我听着:祝你新年快乐!
9、所有不开心都把它留在过去一年吧,新一年,愿你身体健康,生活如意,记住,开心最重要。
10、新年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深深祝福,夕阳收起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衷心问候,在新年来临之际,送上真挚祝福:春节快乐!
中国新年的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代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中国人过年热闹喜庆,还有一些很有讲究的风俗。马上又要过年了,这里向读者介绍传统的四大年俗:
一、拜神与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二、团年饭守岁
据民间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临之际,便四出噬人。古人为防御“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既然“年”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南方人喜欢打年糕,楚地人喜欢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共叙亲情中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三、恭贺拜大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了。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辞。
四、压岁钱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当然,这也是长辈们希望孩子们在来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
各国的新年习俗
泰 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
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埃 及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德 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
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印 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伊 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小学生喜迎新年手抄报素材】相关文章:
喜迎元旦的手抄报素材12-27
关于欢欢喜喜迎新年手抄报素材05-17
新年手抄报素材08-10
喜迎元旦小报素材参考09-23
喜迎新年手抄报素材一年级03-22
喜迎元旦手抄报12-26
喜迎元旦的手抄报12-18
新年手抄报内容素材08-17
新年英语手抄报素材02-07
英语新年手抄报素材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