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1-07-11 09:33: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关于高一物理说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高一物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同时,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说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

  (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说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高一物理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高一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说课稿11-17

高一物理说课稿11-17

高一物理说课稿11-20

高一物理说课稿范文06-15

高一物理评优说课稿 摩擦力说课稿11-03

摩擦力高一物理说课稿09-06

高一物理课说课稿范文06-11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03-03

高一物理《库仑定律》说课稿范文11-0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高一物理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关于高一物理说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高一物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同时,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说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

  (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说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